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可以准确的说一下魏延到底去没去打长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0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可以准确的说一下历史事实里魏延到底去没去打长安,为什么新版三国里非要安排这样一段插曲说魏延偷袭长安失败呢。出于什么目的!!!!!!!魏延遇到诸葛亮这样的统帅已经是够倒霉的了————即用你去处理最棘手的问题同时又处处排挤你。大家能不能还魏延一个公道!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06-20 09:16:00 | 只看该作者

子午谷计划近年来被提到很多是因为战棋推演对武侯北伐进行反思总结的缘故。我们可以马后炮似的说假如武侯采用魏延的计划,第一次北伐很可能成功。但是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没有假设,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以及武侯、魏延等人的个人性格,基本决定了这个大胆的天才计划没有可能被诸葛亮采用~

臧否历史人物,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他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面去看。而评价历史事件,却是将历史事件的影响贯穿整个历史去看。也就是研究它对各个时代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现实的借鉴意义。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体而两面。子午谷计划也不能例外。因此,对历史人物的点评,用子午谷计划来佐证武侯对所谓天才魏延的打压什么的,只能是YY~

[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0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子午谷计划近年来被提到很多是因为战棋推演对武侯北伐进行反思总结的缘故。我们可以马后炮似的说假如武侯采用魏延的计划,第一次北伐很可能成功。但是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没有假设,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以及武侯、魏延等人的个人性格,基本决定了这个大胆的天才计划没有可能被诸葛亮采用~

臧否历史人物,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他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面去看。而评价历史事件,却是将历史事件的影响贯穿整个历史去看。也就是研究它对各个时代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现实的借鉴意义。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体而两面。子午谷计划也不能例外。因此,对历史人物的点评,用子午谷计划来佐证武侯对所谓天才魏延的打压什么的,只能是YY~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06-20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这厮确实残害了 不少武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06-20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都说老罗吹捧诸葛亮,其实三国演义字里行间一直都在暗讽诸葛而已,多智近妖、事必躬亲,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等等一堆细节,都是在暗讽。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刘备死亡后稳定了蜀国的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以及降服了南蛮。至于什么赤壁之战、计夺益州,这些都跟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至于七出岐山,只是转移国内矛盾(不打仗诸葛亮难于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一种手段而已,不但全部失败,而且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蜀国实际败于诸葛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06-20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明代 曾经绞杀李闯义军于子午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06-20 15:0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余衣秋雨在2012-6-20 12:34:00的发言:

都说老罗吹捧诸葛亮,其实三国演义字里行间一直都在暗讽诸葛而已,多智近妖、事必躬亲,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等等一堆细节,都是在暗讽。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刘备死亡后稳定了蜀国的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以及降服了南蛮。至于什么赤壁之战、计夺益州,这些都跟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至于七出岐山,只是转移国内矛盾(不打仗诸葛亮难于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一种手段而已,不但全部失败,而且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蜀国实际败于诸葛之手。

否定老余观点,没诸葛是否有蜀国我们暂且不说,如果把蜀国灭亡的责任推卸到诸葛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从封建人治基点上来说,一国的兴衰取决于君王,君弱所以臣强,君衰所以国亡。大明出现个张居正只能盛一时,最终昏庸的君王才是灭亡大明的主因。出现贞观之治是因为有房杜魏等一大批名臣,难道不是李世民才是之所以诞生一大批名臣造就盛世的核心?商鞅死,而变法不改,所以商鞅不死,大秦兴,难道这不是秦公之英明决策?

如果刘禅如康熙般的英武神勇,就算诸葛跟鳌拜一样,那又能怎样?所以我个人认为,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君主昏庸,客观原因如国策是否正确、军事路线是否合理、朝廷制度是否得到贯彻等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地理、国力、外交之类的原因。

在封建人治社会里,至高无上的君王的才干、能力是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0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能和魏征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0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刘备死亡后稳定了蜀国的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以及降服了南蛮。至于什么赤壁之战、计夺益州,这些都跟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至于七出岐山,只是转移国内矛盾(不打仗诸葛亮难于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一种手段而已,不但全部失败,而且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蜀国实际败于诸葛之手。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06-20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新孔明军师在2012-6-20 15:01: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余衣秋雨在2012-6-20 12:34:00的发言:

都说老罗吹捧诸葛亮,其实三国演义字里行间一直都在暗讽诸葛而已,多智近妖、事必躬亲,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等等一堆细节,都是在暗讽。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刘备死亡后稳定了蜀国的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动荡,以及降服了南蛮。至于什么赤壁之战、计夺益州,这些都跟诸葛亮没有半毛关系;至于七出岐山,只是转移国内矛盾(不打仗诸葛亮难于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一种手段而已,不但全部失败,而且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蜀国实际败于诸葛之手。

否定老余观点,没诸葛是否有蜀国我们暂且不说,如果把蜀国灭亡的责任推卸到诸葛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从封建人治基点上来说,一国的兴衰取决于君王,君弱所以臣强,君衰所以国亡。大明出现个张居正只能盛一时,最终昏庸的君王才是灭亡大明的主因。出现贞观之治是因为有房杜魏等一大批名臣,难道不是李世民才是之所以诞生一大批名臣造就盛世的核心?商鞅死,而变法不改,所以商鞅不死,大秦兴,难道这不是秦公之英明决策?

如果刘禅如康熙般的英武神勇,就算诸葛跟鳌拜一样,那又能怎样?所以我个人认为,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君主昏庸,客观原因如国策是否正确、军事路线是否合理、朝廷制度是否得到贯彻等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地理、国力、外交之类的原因。

在封建人治社会里,至高无上的君王的才干、能力是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原因。

这个推论是错误的,刘禅虽说不是什么名君,也不见是是昏君.他在位时诸葛亮一揽大权,刘禅说的话虽说有道理,诸葛亮不听.诸葛亮死后姜维又北伐.权力就没回到过刘禅手上.

当然刘禅如果象康熙般英勇神武杀了诸葛亮和姜维,权力回到他手上,他没搞好,那得说他是昏君,问题是权力没回到他手里.

明朝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明朝也照样运转,就是因为明朝官僚在起作用.皇帝没权也白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