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对刘禅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9-29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人说起懦弱、无能,往往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论起无志、堕落,常常有“乐不思蜀”来概括。好象除了在长板坡做了回英雄人物赵子龙的“道具”以外,这位蜀汉后主实在没有跟什么壮举连在一起过。

在人们的心目中,刘禅往上有损刘皇叔乃至汉高祖纯正皇族血统的尊贵,往下愧对他儿子“哭祖庙”的壮烈,属于里外不是人的角色。

这种学说持续了 这么多年,似乎没人反对过,也许历史也需要这样一个地位尊贵的“小”人物来衬托他的伟大。陈寿虽然为他立了传,但“字”多却不“详”,他很多重要的地方却被“春秋笔法”描绘成了一个模糊的背影。野史,对他似乎也不感兴趣,可能他即没有文才又缺乏风流韵事,属于一个彻头彻尾的“庸人”。

但有时候我会想,刘禅的平庸是不是属于一种另类的生存策略呢?

从遗传上讲,直系的除了 中山靖王刘胜有些爱胡闹外,他老子的老子到他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智障的表现,甚至表现还有些“英武”,所以从基因上看他并不弱智。在他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尤其是对“相父”自己降自己的级问题上,他也并不是特别的糊涂。所以从最低限度上说他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为过,更何况再有能力的人在诸葛亮的影子之下也会显得平庸。

在诸葛亮 乃至后来的姜维的陪衬下,刘禅的地位非常尴尬。虽然诸葛亮自不量力的北伐即劳民伤财又费力不讨好,但在我看来刘禅只有摆着一副崇拜的表情装傻的份儿。因为反对的话,肯定会招来刘备旧部的愤怒,说他忘了祖宗。再加上刘备死前的遗言像一把大铡刀一样悬在他的头上,他敢如何?所以他只能容忍诸葛亮姜维的“义举”。至于兵临城下时他的出降如果换做其他人说不定就会是一种爱民的美德,可到了他这儿就没人提了,但我想他这种做法也不应该只能用胆小来形容。

刘禅亡国之后的做派受非议最大,但不那样会如何呢?如果在北方的酒宴上他不说出那句让他一举成名的“此间乐,不思蜀”,而是大骂灭他家国的司马氏:“我一定要食尔肉,饮尔血,光复我蜀汉河山。”那刘禅还会见到第二天的太阳吗?

历史上“后主”有几个,但得到“善终”的好象只有这位阿斗先生了。熬不到善终的有位南唐后主,有点儿墨水,唱了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就被勒令去见了阎王。如果刘禅也奋笔疾书,痛抒亡国之恨的话,历史上只不过多了位不很成功的诗人而已。

突然想到了一位“成功人士”勾践,亡国之后不但自己甘受尝人家粪便的屈辱,据说还陪上了老婆。但他赢得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成了某类人的楷模。

试想如果刘禅在几年甚至多年之后也能聚拢旧部收拾河山的话,那历史的圣殿之中,勾践的旁边,是不是会多一位新卧薪尝胆的英雄刘禅呢?

但最终刘禅没有等到那一天。所以勾践是英雄,李后主是词人,而刘禅成了阿斗。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3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阿扁要是向刘禅学习,祖国早统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