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国古典名将排行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0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不朽的名将(标准:不但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伟大的军事业绩,且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1、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
帅三万步卒入郢,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吴起
亚圣
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中国一胜利西边就倒霉,定式也)

少了个成吉思汗,但老成是中国人么?可议。至少多数老外不这么想

II、半人半神的名将
4、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
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刘邦老兄,晚上别掐我:))
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
(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了。而且,老韩最恶劣的影响便是背水阵在后世成就了无数的失败者,与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ps:垓下之战与小西皮阿击溃汉尼巴的扎马之战同年,这年好是热闹,奠定两个帝国,上帝不嫌忙啊?

5、李世民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瞥了我一眼,继续喝酒)
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
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名君
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
且晚节不保,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6、岳飞
长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
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可见好人做不得)
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先河(别打我,客观影响,客观!)

7、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
昆阳奇迹的创造者(但史家考证其疑点甚多——譬如绿林军两大巨头在场,刘秀一介小卒有何决策权——水份多少不知也,且得天灾(暴雨狂风)人祸(难为王莽凑齐这么些旷世草包)之助,不免有些侥幸)
许多胜利的指挥者,也是不少败仗的制造者
并考虑到其麾下名将的因素,列名第七

8、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孟德新书》的作者
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
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并皆败阵)
其战绩不如光武,故列第八

9、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
小陈似乎比兵圣岳圣还嚣张,带着七千白骑便杀入了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本以为田中芳树做广告,翻了《南史》、《梁书》,信矣)虽则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梁朝便以一万兵力全歼侯景的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10、柴荣
五代十国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实际缔造者——可惜命苦,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讨,数年内一统北方。且大败辽人,收复燕云十六其二,可惜在策划大规模北伐之时病故,大业终为赵匡胤所篡——且篡得实在不咋样,瞧瞧宋太祖太宗哥俩在北头的表现就成了

III、天才的名将
11、项羽
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12、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13、卫青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奴隶)
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

——以上二位皆有重大国际影响,是祸水西引的大功臣。观其保证中华数百年的安泰与西欧上千年的混乱的伟大战绩,列于高位,宜也

14、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但比起西边的同行,老班简直是天使)
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后世追随者强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15、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
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是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
在战略战术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后代——但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这位孙子战例不多,影响不小,故列十五(若老孙有他师弟一半的野心,不知其在排行榜上能均何位?说不定《英雄》就拍不成了:))

16、韦睿
堪称南北朝第二名将
羽扇……呃……那个竹杖纶巾,堪称诸葛第二(但战绩漂亮不少)
钟离之战(梁军三十万对魏军八十万)的实际指挥者
天下继续分裂的罪魁之一
儒将的典范

17、周瑜
这位就不说了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十七吧

18、徐达
这位也不用说了
明初第一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19、郭子仪
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20、李牧
战国四大将之首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自己过不去,崇帧也是)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IV、超群的名将

21、刘裕
南朝宋的缔造者
这位放在前二十位也无不妥,但考虑到其北伐以强击弱,且与桓温一样,属于为篡位所作的立威准备,见好就收,虎头蛇尾,战略眼光有些问题。
且之前所列的帝王兼名将皆为时代的开创者,而南朝的相替只是纯粹的皇帝轮流做,刘裕不免逊了一筹。

22、戚继光
这位的功绩与岳飞相似,但基本做到了完身完名
但历史影响似不及岳飞,似乎也没谁认为其用兵能力有逾岳飞

23、诸葛亮
武侯先生隆重登场
“诸葛亮主要是一位政治家”,没错!但有谁细想过“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评语的真正含义?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只是说明阿亮的军事能力有所侧长,同样的评语亦可按在项羽的头上,项羽不算名将?且司马懿评阿亮“多谋少决”,说明“奇谋为短”只是其谨慎性格决定的,并非不能为谋。魏人也评诸葛亮“洞察计谋”。可能诸葛还是更适合当参谋长吧:)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并没说阿亮的军事才能不行,只是评其政治才能超过军事才能。好比列政治家排行榜,阿亮稳坐前五,而名将排行榜阿亮连“天才”档都挤不进去。但要据此说阿亮不是名将,未免曲解了陈寿本意

阿亮的军事业绩也算得不错,光靠平南之役,已可和马援平起平坐,北伐虽没陈庆之那么夸张,但以寡击众,屡获胜果,除去马谡造孽,并无败绩,算是难能。
诸葛北伐所带兵马不过几万,却能把十几万敌军堵在营里不敢出来,若不善用兵焉能至此?

且阿亮对军事科学影响非凡,所造连弩可谓机关枪前身,八阵图可谓后世阵法重要渊源之一(李靖六花阵便是嫡传)。其治军用兵对后代军事家亦极有影响(《唐李问对》中引用古人语录,阿亮第一)

综上,诸葛亮岂非超群名将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评曰:“天下奇才”;桓温曰:“诸葛亮可谓名将”。而当代后生如“非天工作室”之流却把诸葛亮贬得近乎一钱不值,怪矣——当然,不排除他们比司马懿之辈更有见识的可能性存在

24、乐毅
诸葛亮军事方面的偶像
排行榜上第五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总算留了一条命,难得)
战绩虽然辉煌,但领五国之兵围攻一国(齐国不比秦国,无险可守),多少有些不够“费厄泼赖”。且一战成名,本来遭遇火牛阵大可显示其真正的军事才能,可惜

25、檀道济
“南宋”名将
排行榜上第六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
这位是也是用兵的高手,但北伐没成功,虽则撤退得很漂亮,也只能说是一次“诸葛亮式的胜利”,不能不扣几分

26、拓拔焘
攻打后夏国都统万之役实在漂亮(无数次证明要塞不可靠性的典型战例之一)
北魏王朝的奠基者

27、王猛
又一位出将入相的典型
为政为将皆可与诸葛同列

28、王阳明
可算古今中外(除去毛爷爷)思想家中用兵第一人
镇压内乱的名人
蒋介石的偶像(用兵能力可没学到三成)

29、陆逊
功绩与周瑜相近
彝陵之战若让刘备得手,天下事未可知也
曹家(司马家?)间接的恩人

30、袁崇焕
大明王朝最后的名将
排行榜上第七位被自家人捅黑刀也是死得最惨的
干掉了努尔哈赤,了不得
中国古代第一炮战行家
但野战逊色了些,美中不足

ps:漏了一位努尔哈赤,写到他的冤家才想起他老人家,俺好像中了大汉主义的毒嘛:)这位恐怕能挤进前十。毕竟晚节不保不是他的错——我敢打赌,这仗换凯撒上也差不多。

大家在三国策里取名字有素材了吧。呵呵!![em07]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5-10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5-10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05-11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05-11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30 袁崇焕

说袁崇唤野战不行我不同意,自己去网上好好查查袁崇唤与满清在关外决战的资料。袁崇焕守着山海关清军拿他没办法,就想出奔袭北京这一招,用轻装骑兵饶过山海关偷袭北京。结果被辽宁铁骑飞来击溃。清军奔袭北京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这是一招攻心战,在那个奸臣当道的年代,君子做事都是极其小心,一有差错就被小人抓住把柄。如果让清军突然出现在北京外面,那么不管是否威胁到北京,朝中的小人也不会放过他。

13卫青

12霍去病

这两人跟西罗马有啥仇? 好象没听说过啊

11 项羽

对项羽的评价非常好,我也很反感那些说项羽是吕布一类的人的说法

7刘绣

刘绣军事才能并不怎么突出,是他会使手腕,让那些强者自相残杀,自己暗中坐大。你若以看剧本的方式来研究历史,自然发现主角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切一帆风顺的3

2 吴起

吴起的人品非常有问题,排第二应该有些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05-11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6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7-5-11 16:11:00的发言:

30 袁崇焕

说袁崇唤野战不行我不同意,自己去网上好好查查袁崇唤与满清在关外决战的资料。袁崇焕守着山海关清军拿他没办法,就想出奔袭北京这一招,用轻装骑兵饶过山海关偷袭北京。结果被辽宁铁骑飞来击溃。清军奔袭北京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这是一招攻心战,在那个奸臣当道的年代,君子做事都是极其小心,一有差错就被小人抓住把柄。如果让清军突然出现在北京外面,那么不管是否威胁到北京,朝中的小人也不会放过他。

13卫青

12霍去病

这两人跟西罗马有啥仇? 好象没听说过啊

11 项羽

对项羽的评价非常好,我也很反感那些说项羽是吕布一类的人的说法

7刘绣

刘绣军事才能并不怎么突出,是他会使手腕,让那些强者自相残杀,自己暗中坐大。你若以看剧本的方式来研究历史,自然发现主角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切一帆风顺的3

2 吴起

吴起的人品非常有问题,排第二应该有些不妥

1.袁崇焕的野战不是很差,是一般。只是相对于守城战而言。

2.卫青霍去病把匈奴人的一部分赶到西边去了,后来他们到欧洲去了,传说奥匈帝国、匈牙利人就是他们后裔。

3.赞成刘秀更偏向政治家。

4.这里仅看军事,吴起军事才能确实一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6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匈奴西迁和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只很喜欢那段历史,总想些点什么,今天一下午就写了这么一段东西。

汉朝时期,尤其是武帝时期,汉军对匈奴作了多次打击。连续多年的战争持续到西汉末年,此时的匈奴已经元气大伤。

时光飞转,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我大汉英明的统一战线政策,匈奴家开始窝里斗了:一部分由呼韩邪单于率领的部分归顺了汉朝,另一部分跑到中亚地区的也被汉朝大将陈汤灭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灭了。

到了汉光武帝时期。这些归降大汉的匈奴还算独立的民族,他们在民族的内部发生一些变化,上层的贵族由于与汉朝一些利益的冲突,使得匈奴内部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继续和汉为敌。而那时候汉朝国力衰弱,灭有理会北匈奴,只能韬光养晦,任由其发展。到了后来,随着不断的积累,东汉国力强盛了,开始收拾北匈奴了。汉朝曾经派四路大军进攻北匈奴,将其追到天山一带。这次战争以后,汉朝又发动了一次大的袭击,窦固、耿忠在金微山,也就是现在的阿尔泰山附近大败北匈奴。从此,匈奴开始了逃串的历史,也称其为西进。

北匈奴从金微山逃离以后,就逃到乌孙国内了,他们在此休养生息,并不断骚扰大汉。乌孙国在现在的新疆地区,天山附近。经过几年的积累,匈奴对汉又跃跃欲试了,汉王朝于是命索班为大将,然而索班一会就被杀了。汉又命班涌。班涌做事还是可以滴,收拾了匈奴两次。然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班涌离开西域后,匈奴经过几年的调息,又开始了对汉的侵犯。过了二十年后,汉将司马达替汉朝出了口大气,他直接把匈奴又赶到新疆西边去了。从此匈奴和大汉的关系就基本上灭有了。匈奴此时西迁到了锡尔河,匈奴当时的王为呼衍王。此时,鲜卑族再匈奴故地出现了,这对匈奴是另外一层的威胁,使得匈奴无法回到故地了。所以,他们无奈的呆在了锡尔河流域,好在这里富饶的很,很有利于匈奴这样的战争贩子发展壮大自己。就像一只受伤了的狗狗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舔自己的伤口一样。目前很难考证匈奴在这里究竟呆了多久,但是据说匈奴在此只是把老弱病残留在此地,强壮的继续出去惹是生非。后来可能是由于当地的土著的反抗,匈奴又开始西迁了。

下面就和汉朝中央彻底灭有关系了。而是和罗马帝国联系起来了。

大约公元300年的时候,北匈奴到了阿兰国 ,杀了国王,霸占了整个国家,这段历史可以分别的在罗马《历史》和我国的北史中看到,虽然记载的角度不同,但是史实大同小异。阿兰国在当时也是富庶之地,这些战争贩子们恢复了被大汉凌辱后大伤的元气了,此时的他们耶不敢再长途跋涉进攻大汉了,而是对隔壁的哥特人有了兴趣。当时哥特人分东西两部分,但是,学习过两汉朝兵法的匈奴哪里屌这些小哥特人,一下子就把东哥特人赶到西面他兄弟哪里凉快去了。西哥特人一看,大怒,这了得,毕竟咱才是这里的老大啊,你一个外来户算什么东西?!于是乎,西哥特人在今乌克兰的地方摆下阵来,准备给他哥们报仇,顺便给匈奴人个下马威。傻哥特人啊,他们怎么是学了大汉军法的匈奴人的对手?匈奴们一琢磨,嗯,和卫青与霍去病学习,抄敌方后路!匈奴大兵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抄到了哥特人的后方。此时的哥特人还在翘足以待呢,怎么匈奴还不来啊,怎么还不来?等着那桃花开!难道怕了我们了?嘿嘿,就唱开了:我等的花儿也谢了。也许他们像枝头叽叽喳喳欢乐的鸟一样,灭有发觉在他们身后,有一只饿极了的老猫正眼睛发出绿光对他们虎视眈眈呢。也就是在他们正洋洋得意地时候,匈奴人来了!灭有悬念的,哥特人跑了!向西跑到了莱茵河了。

列位看官注意了,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哥特人的事呢?主要是下面的焦点来了:哥特人逃到莱茵河以西,这可是罗马帝国的范围哦。这群如丧家之犬般的哥特人先是申请罗马帝国的避难,罗马帝国同意了。然而哥特人再罗马呆了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自己才应该当老大,于是乎开始造反了!结果,罗马大帝大怒,这些白眼狼,朕要学汉武帝亲征!结果,罗马大帝被哥特人杀死了!当时罗马皇帝是瓦伦斯。罗马这时也分裂成东西两个罗马了。

这时候的匈奴人在干嘛呢 ?匈奴人占据了南俄罗斯草原,一大片草原啊 !各位,要知道,匈奴是游牧民族,草原相对于我们的田地和粮食了!目别的目的,他们就在此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次的进攻。这时的匈奴,其实也灭有闲着,比如有个部落还在骚扰他们的邻居,还有的部分和哥特人结成了神圣的同盟,骚扰罗马 ,还有的侵占了波斯帝国……反正灭有大的战争,只有小部分的局部冲突。

此时的匈奴,已经完成了自己向封建社会转变了。

欧洲大陆到了三国鼎立时代:东罗马、西罗马、匈奴王国 。

匈奴的首领让西罗马的公主嫁给他,西罗马皇帝一听,凭什么啊,你以为我是大汉呢,跑我这里来和亲来啊,没门!于是遭到拒绝。匈奴恼羞成怒,向西进攻了,攻击了意大利和法国,由于蝴蝶效应,使得此地的民族为了躲避这些黄种人,不得不像西罗马进攻,哥特人首先攻克了罗马,然而此时,匈奴的老大乌尔丁也艮屁着凉大海棠了。

乌尔丁死后,匈奴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的卢加单于的,两次用铁蹄踏平了罗马的马其顿和另外一个城市。这次战争之后,匈奴人逼迫东罗马每年进贡350磅黄金 ,并开放通商口岸,可后来匈奴不满足于350磅黄金了,要求翻番了,不翻番就要开揍了。倒霉的东罗帝国只能答应了此时的欧洲,沉浸在对匈奴的无限恐惧中。以至于后来英语的匈奴就是Hun。

此时,匈奴鼎盛的时期到了,他们开始骚扰北欧了,使得盎格鲁撒克逊人被迫逃到英伦三岛上,而斯拉夫民族和日尔曼民族投降了匈奴。当时的单于是阿拉提,他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东罗马帝国的战争。东罗马的皇帝只得求和,匈奴说,不让我打你可以,你东罗马一次性给我匈奴6000磅黄金,额外每年还要进贡2100磅 !东罗马此时已经没戏了。东罗马是完了,但是他兄弟西罗马还在阿,还是那么的富庶,这个好战的匈奴大军怎么会放过他呢?匈奴继续,继续改写欧洲格局。当时阿提拉组织了50弯大军进攻西罗马,注意,这50万大军很大一部分是伥鬼,就是属于北征服的民族,此时罗马人和哥特人冰释前嫌,一起起来反抗。由于罗马和哥特的联合,使得阿提拉放弃了这次战斗。二者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展了一次新的轰轰烈烈的战斗,创造了一天死15万人的记录 。乖乖!那时死的人这么多可了不得了哦 ,一共才几个人啊。匈奴只能会老巢休养生息了。

按照前面的习惯,修养好了就继续打咯。

这时,匈奴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把意大利北面踏平咯,毁坏了所有地面上的东西 ,匈奴准备攻打罗马城的时候,罗马皇帝着急咯,派教皇投降。但是,此时老天看不下去了,匈奴内部闹瘟疫了。阿提拉就同意和平,但是要求罗马皇帝必须把其妹妹嫁给他,否则他还要来打!这些匈奴人完全是被汉人教坏了,动辄就和亲。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匈奴人带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回家了。

然而,匈奴风光的时代到此就嘎然而止了,在一次与一个小姑娘新婚之夜的床上,阿提拉不知什么原因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死了!偶个人估计是手指头抽筋死了。呵呵。阿提拉死了,儿子们争夺王位,内讧开始了,匈奴帝国也瓦解了。哪些被奴役的民族一看机会来了,就一鼓作气把匈奴赶到了南俄罗斯草原。后来的阿提拉当一个儿子试图重建匈奴帝国,但是他比较倒霉,攻打哥特人失败了,隔些日子打东罗马也失败了,更倒霉的是自己很快被战死了。

匈奴慢慢就不知道踪影了,曾经给欧洲带来“黄祸”的匈奴就这样因为内讧而消亡了。匈奴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却带给欧洲深远的影响。

匈奴帝国灭亡了,被他们赶到西边的民族开始回迁了,在回迁的途中,日尔曼人看罗马帝国不爽 ,在加上罗马的黄金被匈奴掠夺的差不多了,灭有什么国力了,罗马帝国瞬间就消亡了。于是罗马挂了。从此,欧洲由于匈奴帝国的原因,也开始了封建王朝。

总结:

一:匈奴的西迁路线的选择

匈奴的西迁路线主要围绕着与周围的民族和国家的矛盾,其矛盾的根本是对草地对占用。丰美的水草是其选择聚集地的主要原因。

第二:匈奴的西迁,改变了欧洲民族分部的布局和发展的历史,促进了欧洲向封建时代转变

,并使部分民族很快的从丛林走向城堡,也给后来的蒙古帝国征战欧洲开辟了先河。

结束。

关于后来匈奴人的去向还是研究的焦点,下次有机会再说了

完全原创,灭有一点剽窃和引用的东西,发现我有引用别人的可以砸我招牌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05-16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周林在2007-5-16 10:43:00的发言:

[转贴]匈奴西迁和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只很喜欢那段历史,总想些点什么,今天一下午就写了这么一段东西。


汉朝时期,尤其是武帝时期,汉军对匈奴作了多次打击。连续多年的战争持续到西汉末年,此时的匈奴已经元气大伤。

时光飞转,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我大汉英明的统一战线政策,匈奴家开始窝里斗了:一部分由呼韩邪单于率领的部分归顺了汉朝,另一部分跑到中亚地区的也被汉朝大将陈汤灭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灭了。

到了汉光武帝时期。这些归降大汉的匈奴还算独立的民族,他们在民族的内部发生一些变化,上层的贵族由于与汉朝一些利益的冲突,使得匈奴内部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继续和汉为敌。而那时候汉朝国力衰弱,灭有理会北匈奴,只能韬光养晦,任由其发展。到了后来,随着不断的积累,东汉国力强盛了,开始收拾北匈奴了。汉朝曾经派四路大军进攻北匈奴,将其追到天山一带。这次战争以后,汉朝又发动了一次大的袭击,窦固、耿忠在金微山,也就是现在的阿尔泰山附近大败北匈奴。从此,匈奴开始了逃串的历史,也称其为西进。

北匈奴从金微山逃离以后,就逃到乌孙国内了,他们在此休养生息,并不断骚扰大汉。乌孙国在现在的新疆地区,天山附近。经过几年的积累,匈奴对汉又跃跃欲试了,汉王朝于是命索班为大将,然而索班一会就被杀了。汉又命班涌。班涌做事还是可以滴,收拾了匈奴两次。然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班涌离开西域后,匈奴经过几年的调息,又开始了对汉的侵犯。过了二十年后,汉将司马达替汉朝出了口大气,他直接把匈奴又赶到新疆西边去了。从此匈奴和大汉的关系就基本上灭有了。匈奴此时西迁到了锡尔河,匈奴当时的王为呼衍王。此时,鲜卑族再匈奴故地出现了,这对匈奴是另外一层的威胁,使得匈奴无法回到故地了。所以,他们无奈的呆在了锡尔河流域,好在这里富饶的很,很有利于匈奴这样的战争贩子发展壮大自己。就像一只受伤了的狗狗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舔自己的伤口一样。目前很难考证匈奴在这里究竟呆了多久,但是据说匈奴在此只是把老弱病残留在此地,强壮的继续出去惹是生非。后来可能是由于当地的土著的反抗,匈奴又开始西迁了。

下面就和汉朝中央彻底灭有关系了。而是和罗马帝国联系起来了。

大约公元300年的时候,北匈奴到了阿兰国 ,杀了国王,霸占了整个国家,这段历史可以分别的在罗马《历史》和我国的北史中看到,虽然记载的角度不同,但是史实大同小异。阿兰国在当时也是富庶之地,这些战争贩子们恢复了被大汉凌辱后大伤的元气了,此时的他们耶不敢再长途跋涉进攻大汉了,而是对隔壁的哥特人有了兴趣。当时哥特人分东西两部分,但是,学习过两汉朝兵法的匈奴哪里屌这些小哥特人,一下子就把东哥特人赶到西面他兄弟哪里凉快去了。西哥特人一看,大怒,这了得,毕竟咱才是这里的老大啊,你一个外来户算什么东西?!于是乎,西哥特人在今乌克兰的地方摆下阵来,准备给他哥们报仇,顺便给匈奴人个下马威。傻哥特人啊,他们怎么是学了大汉军法的匈奴人的对手?匈奴们一琢磨,嗯,和卫青与霍去病学习,抄敌方后路!匈奴大兵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抄到了哥特人的后方。此时的哥特人还在翘足以待呢,怎么匈奴还不来啊,怎么还不来?等着那桃花开!难道怕了我们了?嘿嘿,就唱开了:我等的花儿也谢了。也许他们像枝头叽叽喳喳欢乐的鸟一样,灭有发觉在他们身后,有一只饿极了的老猫正眼睛发出绿光对他们虎视眈眈呢。也就是在他们正洋洋得意地时候,匈奴人来了!灭有悬念的,哥特人跑了!向西跑到了莱茵河了。

列位看官注意了,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哥特人的事呢?主要是下面的焦点来了:哥特人逃到莱茵河以西,这可是罗马帝国的范围哦。这群如丧家之犬般的哥特人先是申请罗马帝国的避难,罗马帝国同意了。然而哥特人再罗马呆了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自己才应该当老大,于是乎开始造反了!结果,罗马大帝大怒,这些白眼狼,朕要学汉武帝亲征!结果,罗马大帝被哥特人杀死了!当时罗马皇帝是瓦伦斯。罗马这时也分裂成东西两个罗马了。

这时候的匈奴人在干嘛呢 ?匈奴人占据了南俄罗斯草原,一大片草原啊 !各位,要知道,匈奴是游牧民族,草原相对于我们的田地和粮食了!目别的目的,他们就在此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次的进攻。这时的匈奴,其实也灭有闲着,比如有个部落还在骚扰他们的邻居,还有的部分和哥特人结成了神圣的同盟,骚扰罗马 ,还有的侵占了波斯帝国……反正灭有大的战争,只有小部分的局部冲突。

此时的匈奴,已经完成了自己向封建社会转变了。

欧洲大陆到了三国鼎立时代:东罗马、西罗马、匈奴王国 。

匈奴的首领让西罗马的公主嫁给他,西罗马皇帝一听,凭什么啊,你以为我是大汉呢,跑我这里来和亲来啊,没门!于是遭到拒绝。匈奴恼羞成怒,向西进攻了,攻击了意大利和法国,由于蝴蝶效应,使得此地的民族为了躲避这些黄种人,不得不像西罗马进攻,哥特人首先攻克了罗马,然而此时,匈奴的老大乌尔丁也艮屁着凉大海棠了。

乌尔丁死后,匈奴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的卢加单于的,两次用铁蹄踏平了罗马的马其顿和另外一个城市。这次战争之后,匈奴人逼迫东罗马每年进贡350磅黄金 ,并开放通商口岸,可后来匈奴不满足于350磅黄金了,要求翻番了,不翻番就要开揍了。倒霉的东罗帝国只能答应了此时的欧洲,沉浸在对匈奴的无限恐惧中。以至于后来英语的匈奴就是Hun。

此时,匈奴鼎盛的时期到了,他们开始骚扰北欧了,使得盎格鲁撒克逊人被迫逃到英伦三岛上,而斯拉夫民族和日尔曼民族投降了匈奴。当时的单于是阿拉提,他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东罗马帝国的战争。东罗马的皇帝只得求和,匈奴说,不让我打你可以,你东罗马一次性给我匈奴6000磅黄金,额外每年还要进贡2100磅 !东罗马此时已经没戏了。东罗马是完了,但是他兄弟西罗马还在阿,还是那么的富庶,这个好战的匈奴大军怎么会放过他呢?匈奴继续,继续改写欧洲格局。当时阿提拉组织了50弯大军进攻西罗马,注意,这50万大军很大一部分是伥鬼,就是属于北征服的民族,此时罗马人和哥特人冰释前嫌,一起起来反抗。由于罗马和哥特的联合,使得阿提拉放弃了这次战斗。二者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展了一次新的轰轰烈烈的战斗,创造了一天死15万人的记录 。乖乖!那时死的人这么多可了不得了哦 ,一共才几个人啊。匈奴只能会老巢休养生息了。

按照前面的习惯,修养好了就继续打咯。

这时,匈奴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把意大利北面踏平咯,毁坏了所有地面上的东西 ,匈奴准备攻打罗马城的时候,罗马皇帝着急咯,派教皇投降。但是,此时老天看不下去了,匈奴内部闹瘟疫了。阿提拉就同意和平,但是要求罗马皇帝必须把其妹妹嫁给他,否则他还要来打!这些匈奴人完全是被汉人教坏了,动辄就和亲。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匈奴人带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回家了。

然而,匈奴风光的时代到此就嘎然而止了,在一次与一个小姑娘新婚之夜的床上,阿提拉不知什么原因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死了!偶个人估计是手指头抽筋死了。呵呵。阿提拉死了,儿子们争夺王位,内讧开始了,匈奴帝国也瓦解了。哪些被奴役的民族一看机会来了,就一鼓作气把匈奴赶到了南俄罗斯草原。后来的阿提拉当一个儿子试图重建匈奴帝国,但是他比较倒霉,攻打哥特人失败了,隔些日子打东罗马也失败了,更倒霉的是自己很快被战死了。

匈奴慢慢就不知道踪影了,曾经给欧洲带来“黄祸”的匈奴就这样因为内讧而消亡了。匈奴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却带给欧洲深远的影响。

匈奴帝国灭亡了,被他们赶到西边的民族开始回迁了,在回迁的途中,日尔曼人看罗马帝国不爽 ,在加上罗马的黄金被匈奴掠夺的差不多了,灭有什么国力了,罗马帝国瞬间就消亡了。于是罗马挂了。从此,欧洲由于匈奴帝国的原因,也开始了封建王朝。

总结:

一:匈奴的西迁路线的选择

匈奴的西迁路线主要围绕着与周围的民族和国家的矛盾,其矛盾的根本是对草地对占用。丰美的水草是其选择聚集地的主要原因。

第二:匈奴的西迁,改变了欧洲民族分部的布局和发展的历史,促进了欧洲向封建时代转变

,并使部分民族很快的从丛林走向城堡,也给后来的蒙古帝国征战欧洲开辟了先河。

结束。

关于后来匈奴人的去向还是研究的焦点,下次有机会再说了

完全原创,灭有一点剽窃和引用的东西,发现我有引用别人的可以砸我招牌的,呵呵

好文

大乔啊大乔

别老看教科书啊

中原有了长城,匈奴老占不了便宜

就往西跑

到欧洲才发现 这些人 菜啊

凭着多年和汉朝打架的经验

在那简直是切菜啊

一路打 一路打

和楼上说的差不多

而且到一个地方 就繁殖...

搞得不少人 都是混血

欧洲人 起码有1/4的匈奴血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7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看看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历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