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漏洞百出是败笔,完全可以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所虚构的。据说诸葛亮见到孙权手下的谋士,和他们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的战斗,最后东吴的谋士们被一个个驳得哑口无言。这是罗贯中为了抬高和神化诸葛亮而虚构的,可是罗贯中自己的水平就十分有限,他虚构的诸葛亮也就决不能超出他自己。事实上他写出漏洞来了,诸葛亮的辩言不但并非高明,相反还非常拙劣。一开始和张昭对答就不高明,如是我,轻而易举就可以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这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罗贯中是这样写的: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尪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张昭真的没有可答之处吗?其实诸葛亮这一回答具有极大的漏洞,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把他驳得抬不起头来。——只要大喝一声:“诸葛亮目有尊长乎?”就够了。 这儿,诸葛亮不但完全是大言不惭,而且也是大大抬高自己,贬低主子刘备的目无尊长言论。他竟然把自己比作高明的医生,而把刘备比作“如染沉疴之人”、“病势尪赢已极”,只有靠他医治才得活命,岂非太猖狂了?作为高明的医生他是“鹏飞万里”,那么作为“如人染沉疴”的刘备又是什么了?我们且不说历史上有没有“博望烧屯,白河用水”。至少他不该极力贬低刘备,大肆吹嘘自己出山后的功绩,把自己出山以前的刘备说得一塌糊涂。什么:“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根本不说刘备曾经得到过徐州等等经历。如斩黄巾、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再得徐州、擒王刘、收单福、袭樊城——虽然是罗贯中编出来为刘备吹嘘的,还有除吕布、灭袁术也把刘备的功劳说得特别大。但就书论述,既然如此,在张昭面前,诸葛亮正应该把主子描写为一个英明雄略之主。必须把在自己到来以前的业绩大大地吹嘘一番,而且还可以把关、张、赵死心塌地追随,作为刘备能够收揽人才大得人心的证据,也把三顾茅庐作为礼贤下士的证据,并以此作为自己所以跟随刘备的理由。可是他不但不吹嘘,反而只说张昭也没有提起的刘备汝南之败,接下去又吹嘘自己到来后“博望烧屯,白河用水”。如此打击主子以抬高自己,这是为人臣的道理吗? ——其实按罗贯中的吹嘘,刘备在汝南也是先以弱胜强,以后才寡不敌众致败。作为人臣也该强调一下他的客观原因。可他光为自己事刘备后,发生的当阳之败强调客观原因,还不惜比刘备为重病人有待自己医治。这是为人臣的道理吗? 他说刘备当阳之败是由于“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其他三样不说,仅仅说“军不经练”吧!难道不正是他军师的责任吗? 再有,他说:“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他不是自比管、乐,料事如神吗?那么为什么就没有料到刘琮会投降曹操呢?——这是料事如神吗?至少他没有派人密切监视刘琮的作为。而刘琮作为被夺取的对象,完全是必须做好监视工作的。 且不说有没有三顾茅庐。既然刘备把遇到他比作“如鱼得水”,那么他最最大的程度也只能把自己和刘备比作鱼水关系。就算他是个大人才,也得靠刘备发现,刘备请出,刘备使用。 实际上刘备的本事远在诸葛亮之上,尽管也不过是一些阴谋诡计。诸葛亮在隆中就主张立即夺取荆州了,刘备不赞成,刘备是正确的。 ——不是刘备不主张夺取荆州,他并不是什么仁人君子。而是刘备明明知道刘表不是庸人,又有蔡瑁在。大敌曹操在前,不能先和刘表厮杀起来,让曹操得渔翁之利。他历来阴谋多多算计刘表。曹操征袁氏,他挑动刘表去袭曹操。刘表明明知道他要拉自己下水,让自己去袭曹操,他就可以做荆州手脚,就是袭曹操成功也是自己不出力而坐收其利。刘表没有上他的当——这郭嘉等都料到了。还有一次刘表对他说:“南越不时来寇,张鲁、孙权皆足为虑。”刘备就推荐关、张、赵去镇守三方,实际要夺刘表的军权。被蔡瑁识破,刘表就要他去新野。这表明对他已经不信任了,让他作为自己对付曹操的挡箭牌。刘表和刘备、蔡瑁都是各怀鬼胎,心照不宣。刘表所以要引进刘备,就是要对付野心勃勃的蔡瑁,又用蔡瑁来对付野心勃勃的刘备,两面平衡。所以尽管两面都下谗言,他却两面都不除却,再用刘备来阻挡曹操。——这样,兵寡将少的刘备还能够奈何刘表吗?所以诸葛亮的主张实际是馊主意。 刘备的算盘是刘表已老,利用刘表的大儿子不过是个酒色之徒,毫无用处,就竭力拉拢刘琦,等刘表死。刘琦如能继位,那就不过是他的傀儡。荆州已经被他夺了。他这一路线诸葛亮会不知道吗?但诸葛亮还是不自量力要刘备强夺荆州,那不过是让刘备自取灭亡。可是刘备不动声色就把他制服了。刘琦怕蔡瑁害他,向刘备求救。刘备却让他去请教诸葛亮,诸葛亮因为只想强夺荆州,不愿参与。结果“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被骗到阁楼上,不得不为刘琦出谋划策,实际上是上了刘备的套了。——刘备何尚会不知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他不过是迫使诸葛亮采纳自己的路线,才有意让他替刘琦划策耳!自此以后诸葛亮只有放弃自己的馊主意,死心塌地采纳刘备路线。人们都说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其实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输,就是输在刘备手里。后来刘琦到了江夏,刘琦的军队很快就被刘备所夺。——刘备的算盘不错,如能帮刘琦继位,就可夺得整个荆州。如不能继位,就可夺得荆州的部分军队。 所以刘备的才能是将将。自比管、乐的诸葛亮也完全被刘备玩弄于股掌之中。可是他到了东吴居然对着外人张昭等,把自己比作高明的医生,把主子刘备比作中病人!!!真是“诸葛亮目有尊长乎?” 还有他说:“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把刘备比作刘邦,自比韩信。可不是别人,正是韩信说的,刘邦才能是将将,自己是将兵,弄不赢他。最后韩信兔死狗烹,为刘邦所杀。这样的比喻对诸葛亮有什么益处呢? 所以说,罗贯中胡诌“诸葛亮舌战群儒”,实在是编出漏洞来了。张昭面对这样漏洞百出的比辩说,会张口结舌张昭并无一言回答吗。如张昭当时确实如此那水平实在太差了。至少我就可以把诸葛亮驳得体无完肤,满面羞愧而去。 而且我们可以知道,白帝城刘备托孤实际是怎么回事?诸葛亮未必对刘备真的忠心耿耿,人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实际是“死刘备控制活诸葛”。刘备死后,魏延和诸葛不和安知不是刘备的安排。当时吕布到徐州,刘备让徐州给吕布,吕布想接,背后有关张怒目相视,吕布终不敢接。白帝城,刘备让诸葛自取,就是让诸葛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自己不敢有野心,把自己套牢。旁边或许魏延等人怒目相视也不一定。就这样,诸葛亮只好一辈子“鞠躬尽瘁,死后而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