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刘备真拥有三郡,自然会委任自己的太守以及其他官员,他们自然应负责征调三郡赋税以及其他物资。何需军师中郎将去负责?军师中郎将有征调赋税的职责吗? ② 如果刘备真拥有三郡,那么不仅是赋税,其他物资,还有兵员、人才等均要调,怎么能单单只调赋税? ③ 我们已经考证:至少桂阳郡此时是孙权派的太守:全柔。而长沙也是由孙权方面说了算的(可进军队和随意分割)。如果没有孙权的同意,诸葛亮怎么能跑过去调赋税?
因此,这个《诸葛亮传》的记载,并不能证明刘备确实拥有三郡,而只证明刘备有权调三郡赋税。那么什么情况下,刘备不拥有三郡,却能调其赋税呢?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刘备没有自己地盘,上万军队要养活,怎么办?孙权批准,刘备可以调用这三郡的赋税,以充军实,但是其他物资和兵员等依然不许刘备染指。 那么刘备为何派诸葛亮去调赋税?因为刘备亲信中,只有诸葛亮与东吴方面相对熟悉,还有兄弟在东吴当官,比较好与对方的地方官员协调征调赋税事宜。
以上证明,刘备虽然攻占四郡,但是确实没有所有权,所有权归于孙权,孙权可以委任太守和派驻军队以及进行分割等处置。刘备何时才真正拥有四郡?当周瑜死后,在鲁肃的大力支持下,刘备的请求终于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但这是有条件的:
①孙权保留江夏郡(除曹操占领的部分),因为这是屏蔽江东上游的关键; ②孙权保留从长沙郡中分出一块,主要是郡北部长江沿岸地区,以便于控制长江和保护江夏郡的前沿阵地; ②在刘备从敌人手里夺取了新根据地之后,归还孙权。(当时主要是打算从曹操手里夺取,益州是孙权也打算夺取的。但是借出荆州后,孙权已经对夺取益州不抱多大希望了)
因此,刘备借到的地盘包括:南郡的大部分(少部分在曹操手里)、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和长沙郡的南方大部分。后来刘备又分南郡西部为宜都郡。
⑤ 刘备当时的实际兵力有多少?由于刘备在当阳被曹操精锐骑兵追击而溃败,陆军基本损失殆尽,而关羽的水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呢?唯一的记载是诸葛亮对孙权的谈话。 当时孙权非常怀疑刘备的残余实力,问诸葛亮: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诸葛亮传》)诸葛亮为了打消孙权的疑虑,答复道:“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向孙权吹嘘刘备兵力时,关羽水军加上打散逃回的士兵有万人。而实际兵力估计会少于此数。而鲁肃因为亲自跟随刘备从当阳撤退到夏口,很清楚地知道:“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吴书》)——也就是说,刘备从当阳带回的陆军只有不到一校的人马,汉代一校是不到800人。而从关羽只有数百艘各类大小船只看,其兵力大致在2000人。 ⑥另有两个记载此时期刘备部队兵力的数据: ——《吴录》: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 ——《江表传》:“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 可见,刘备最亲信的两员统兵大将,不过每人带兵壹千而已。刘备总兵力能有多少呢? 再看诸葛亮的原话——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诸葛亮传》)。要知道,如果刘备加刘琦有两万兵,面对曹操的进攻,就只能说是事情危急了,要求求救于孙权。而周瑜不过带三万人(可能还不满三万),却信心十足地要击败曹操,两相比较,很可能孙刘双方在江夏实际兵力的差距不止壹万。因此刘备军估计只有数千人而已,而刘琦军是不会完全听命于兵力如此少的刘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