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9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宋史72名将三国有几个三国人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9-10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卷】里头,它以庙堂摆设的形式,列出了中国自远古至宋朝的72名将臣,其中三国人物就占了13人,分别是魏国2个,蜀国3个,吴国4个,晋国3个,其他1个;在这72名将臣里头,又可以因为评价的不同,而区分成五个等级:

中央方位(五星级的):张良

东向方位(四星级的):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西向方位(三星级的):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邓艾、杨素、陆抗、陶侃、宇文宪、韦孝宽、贺若弼、王晙、慕容恪、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李光弼

南向方位(二星级的):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炯、皇甫嵩、张辽、羊祜、吕蒙、周瑜、陆逊、张飞、关羽、杜预、王浚、谢安、王猛、王镇恶

北向方位(一星级的):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尉迟敬德、韩擒虎、史万岁、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在13个入选的三国人物当中,四星级有一人,他就是诸葛亮,在这里还真的是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是有他的两把刷子在,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极受推崇,将他和管仲、孙武、郭子仪、韩信等名将臣并列。
三星级有两人,一个是邓艾、一个是陆抗;他们在【宋史】里头,获得了相当高的赞誉,评价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和廉颇、孙膑、霍去病、李广、马援等名将臣并列。
其他的十人都是二星级的,他们也和吴起、王翦、卫青、王猛等名将臣并列
再以国别来分析的话:
魏国2人:邓艾、张辽
他们两人本来就是魏国文武双全的两大代表人物,毫无疑问;还有,如果能够撇除掉‘君主’的身份的话,我觉得曹操和司马懿应该也能够入选。
蜀国3人: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国的部分应该是最没有什么争议性的了。
吴国4人:吕蒙、周瑜、陆逊、陆抗
人才济济的吴国这次不负众望,拿下了4个名额!!
还有,陆逊陆抗父子也是在72人当中,除了周勃、周亚夫父子之外,唯一同时双双入选的父子档,父子两人皆出将入相!!
晋国3人:羊祜、杜预、王浚
晋一统三国的三个最大功臣,全部都入选!!
其他1人:皇甫嵩
击溃黄巾军的头号功臣终于榜上有名了,令人感动啊

一些意见:
诸葛亮自比管、乐~~还真排一起了?
吴起要不是品行上受人非议,我想他就算不与孙武并列,也应该在三星里吧
卫青,周瑜排得也有点低~~
三星的最多,一星那么少,似乎有点不合理……
窃以为关羽、张飞得放到一星里头~~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1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窃以为 5星+,唯有陈庆之 一人,此将乃无敌将军。

弓拉不满,马也骑不了,但所向披靡,实实令人生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09-01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没有四将军啊?长胜将军常山赵云赵子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09-04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二楼的高见。

百战百胜7000人横扫中国北方的陈庆之应该算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09-05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干宁太史比上上面吴的4人也不差啊,赵4也应是3国中数一数2的吧,

[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09-08 02:1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有明显的错误,首先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为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为东向。没有什么星级的标准评判,配享之人张良是由于他的功绩和地位(封留侯,汉初即食3万户)才得以位在姜太公之侧。《通典.礼十》:“按先典祭祀之礼,皆以生前尊卑之叙以为位次...”《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可见这里不仅比功绩,更是比地位爵位。

再看功绩,张良谋划一流,管仲、诸葛亮治国一流,韩信、李靖、白起带兵一流,但是韩信、白起在唐宋祭祀时位置总是摇摆不定,为什么?因为韩信虽是齐王但曾谋反,白起虽是武安君但有怨言被赐死,这是对从祀者非常不利的因素。文中所谓三星级或者以下的并非军事才能差,相反他们都是大功臣,<<明史.礼六>>“太庙之祭,以功臣配列庑间..”而是或未封爵或位不高或有道德问题,这在以<<周礼>>为祭祀主导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严重的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09-08 02:21:00 | 只看该作者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
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武
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膑武
清伯,田单昌平伯,赵将廉颇临城伯,秦将王翦镇山伯,汉前将军李广怀柔伯,吴
将军周瑜平虏伯。”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
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东庑,白起、孙膑、廉
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
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
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
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
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
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并东向。凡七十二将云。

===============================================================================

这72名将是武庙的配享,配享的是当时官方承认的武成王姜子牙(即武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09-08 03:12:00 | 只看该作者
昭烈武成王:姜太公




一档:张良

注:张良在整个武庙中的地位仅次于昭烈武成王—姜尚




二档:

东殿:管夷吾、孙武、乐毅、诸葛亮、李世绩

西殿: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注:二档10人相当于唐代武庙的十哲。
2008-6-7 16:53 回复此发言

15回复:历代武庙的陪侍名将
三档陪侍的历代29位名将:

战国:秦—白起、齐—孙膑、赵—廉颇、李牧

西汉: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

东汉: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

三国:魏—邓艾、蜀汉—张飞、吴—吕蒙、陆抗

西晋:杜预

东晋:陶侃

十六国:前燕—慕容恪

南北朝:北朝—周—宇文宪、韦叔裕

隋朝:杨素、贺若弼

唐朝:李孝恭、苏烈、王孝杰、王晙、李光弼
2008-6-7 16:53 回复此发言

16回复:历代武庙的陪侍名将
四档陪侍的32位历代名将:

战国:魏—吴起、齐—田单、赵—赵奢、秦—王翦

西汉: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

东汉:寇恂、贾复、耿弇、段颎

三国:魏—张辽、蜀汉—关羽、吴—周瑜、 陆逊

西晋:羊祜、王浚

东晋:谢玄

十六国:前秦—王猛

南北朝:南朝—宋—王镇恶、北朝—齐—斛律光、南朝—梁—王僧辩、北朝—周—于谨、南朝—陈—吴明彻

隋朝:韩擒虎、史万岁

唐朝:尉迟恭、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注:四档陪侍的历代名将是武庙陪侍的61位名将。

附注:武庙总共陪侍了72位历代名将(一档亚圣、二档十哲、三、四档历代历代陪侍的61员名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09-08 04:0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csh128在2009-9-5 18:24:00的发言:

我认为干宁太史比上上面吴的4人也不差啊,赵4也应是3国中数一数2的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里是讲历史,阁下说的是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0-07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yjc888在2008-9-10 13:54:00的发言:

【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卷】里头,它以庙堂摆设的形式,列出了中国自远古至宋朝的72名将臣,其中三国人物就占了13人,分别是魏国2个,蜀国3个,吴国4个,晋国3个,其他1个;在这72名将臣里头,又可以因为评价的不同,而区分成五个等级:

中央方位(五星级的):张良

东向方位(四星级的):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西向方位(三星级的):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邓艾、杨素、陆抗、陶侃、宇文宪、韦孝宽、贺若弼、王晙、慕容恪、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李光弼

南向方位(二星级的):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炯、皇甫嵩、张辽、羊祜、吕蒙、周瑜、陆逊、张飞、关羽、杜预、王浚、谢安、王猛、王镇恶

北向方位(一星级的):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尉迟敬德、韩擒虎、史万岁、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在13个入选的三国人物当中,四星级有一人,他就是诸葛亮,在这里还真的是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是有他的两把刷子在,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极受推崇,将他和管仲、孙武、郭子仪、韩信等名将臣并列。
三星级有两人,一个是邓艾、一个是陆抗;他们在【宋史】里头,获得了相当高的赞誉,评价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和廉颇、孙膑、霍去病、李广、马援等名将臣并列。
其他的十人都是二星级的,他们也和吴起、王翦、卫青、王猛等名将臣并列
再以国别来分析的话:
魏国2人:邓艾、张辽
他们两人本来就是魏国文武双全的两大代表人物,毫无疑问;还有,如果能够撇除掉‘君主’的身份的话,我觉得曹操和司马懿应该也能够入选。
蜀国3人: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国的部分应该是最没有什么争议性的了。
吴国4人:吕蒙、周瑜、陆逊、陆抗
人才济济的吴国这次不负众望,拿下了4个名额!!
还有,陆逊陆抗父子也是在72人当中,除了周勃、周亚夫父子之外,唯一同时双双入选的父子档,父子两人皆出将入相!!
晋国3人:羊祜、杜预、王浚
晋一统三国的三个最大功臣,全部都入选!!
其他1人:皇甫嵩
击溃黄巾军的头号功臣终于榜上有名了,令人感动啊

一些意见:
诸葛亮自比管、乐~~还真排一起了?
吴起要不是品行上受人非议,我想他就算不与孙武并列,也应该在三星里吧
卫青,周瑜排得也有点低~~
三星的最多,一星那么少,似乎有点不合理……
窃以为关羽、张飞得放到一星里头~~

[em01][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