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以“三国”为题材的戏曲,其中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始终是人们歌颂的对象。而且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中,都有对诸葛亮的吟咏和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蜀中时,就写了不少诗来赞颂诸葛亮,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许多都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但是,不可否认,虽有诸葛亮之智慧,刘备之英明,关、张、赵、马、黄之勇武,还有“天府之国”的蜀中地区的富庶,但在他们身后,他们亲手所缔造的蜀汉政权还是很快灭亡了,更别说实现“兴复汉室”的宏伟计划了。究其原因,杜甫以为是“遗恨失吞吴”,“运移汉祚终难复”。诚然,刘备的伐吴失败而至使蜀中元气大伤,是其中的一个直接原因。至于说将汉祚的完尽归于气运,那当然是古人宿命的观点了。笔者以为,蜀汉的很快败亡,主要原因应该还在诸葛亮身上。 历史上的诸葛亮毕竟不是小说里“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他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智慧虽然超过常人,但他毕竟不是无所不能,他也有他的短处,正如陈寿所说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更有他的失误,如错用马谡守街亭等。笔者以为,诸葛亮的事业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明大势 东汉末年,经过外戚专权、宦官乱政和黄巾起义的打击后,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事实上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曹操经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再加上此人文韬武略都极为出众,应该说由他来统一天下,结束分裂局面,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可诸葛亮不明此天下大势,反而去投靠自言为帝室之后的没落贵族刘备,帮助他打起“兴复汉室”的旗号,来对抗曹操的统一战争。确实是逆历史潮流而行,最终被历史潮流冲得七零八落,无影无踪,那是理所当然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确是天下雄论,他对各方态势的把握了如指掌,对刘备所应采取的对策也是成竹在胸,再加上陈寿写来文气沛然,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让多少英雄豪杰拍案叫绝。但是,究其实,“隆中对”只能是书生式的纸上谈兵。诸葛亮有一个明显短处,那就是不知天下之变。 天下形势时刻都在变化,而且有的变化是令人难以预料的,象刘表之死,刘琮降曹,张松的献地图,关羽的失荆州,特别是刘备的伐吴。诸葛亮不知此变化,故其在“隆中对”中所作的战略部署“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只能成为了空话。 还有,导致天下鼎足三分的赤壁之战也太玄乎了。寒冬腊月一直都是刮西北风的,可那一天居然刮起了东风,使孙刘联军用上了火攻。故诗人杜牧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以为此句可改为“东风不与周郎便,刘备孔明何处逃”。合孙刘二军之力量都难以与曹操抗衡,可诸葛亮却寄希望于侥幸,实在也算是不明天下之大势。 二、不善用人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失误,远远不只是错用马谡守街亭一事。 在刘备夺占四川之前,荆州对刘备的重要性当然是举足轻重的,它可是刘备唯一的立足之地。而且,它处在刘、孙、曹三方交战的最前线这样一个敏感的位置,是一个几面受敌的地方。因此,非智勇双全的大将不足以担任守荆州的重任。诸葛亮离开荆州入川时却让关羽来镇守荆州,从身份、地位和能耐上说,关羽应该是能担当此任的,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狂太傲,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别人,特别是看不起江东之主孙权。诸葛亮并非不知道这一点,他对关羽能否保荆州无虞也是很担心的,他离开荆州之时一再叮嘱关羽,要他一定跟孙权搞好关系,并给他一个“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八字方针。但这种叮嘱对关羽只能是耳边风,人的本性毕竟是难以改变的。 诸葛亮离开荆州时根本就不应该让关羽来守荆州。当初跟诸葛亮一起入川的将领还有张飞、赵云等,起码让赵云守荆州就比关羽合适,但失荆州终于成为了比后来的失街亭更为严重的一次失败。从此,蜀汉只能龟缩在三峡里,再也不能跨出长江一步。也许有人要说让关羽守荆州是刘备的命令,但《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提到诸葛亮入川时留关羽守荆州,并未说是刘备的命令。就算是刘备的命令,也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由诸葛亮定夺的。 即使暂时由关羽守荆州,刘备取得蜀中政权后,关羽在荆州对东吴的一些荒谬悖乱的做法,出兵襄樊时在用人行政方面的一些失当措施,诸葛亮也是应有所闻的,否则他就枉为“一代军师”,他完全还来得及换另一个更合适的人去取代关羽。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在史书上从来也没有见过他对刘备提过此事,大错最后终于铸成。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失误。 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也说明他的不善用人。魏延是刘备手下除关、张、赵、马、黄之外的又一员大将。此人忠而勇,刘备就特别赏识他,曾舍张飞等人而提拔他为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担任独当一面的重任。可诸葛亮就不了解他,对他有偏见,说他“脑后有反骨”,终生不予重用,甚至连他所提出的正确建议也不予采纳,并在自己临终之前也给他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因此,从关羽、魏延和马谡的例子中得出诸葛亮不善用人的结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三、不懂育才 诸葛亮的不懂培养人才,历代史学家中都有人提到这一点,这一点也许是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迅速败亡的最根本原因。 据鱼豢《魏略》记载,刘备死后,刘禅“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诸葛亮受托孤之重任,夙兴夜寐,不敢丝毫懈怠,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真正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从不好的方面来说,他也是一手遮天,架空了后主刘禅,培养了刘禅的惰性,使他一直不能“闲于政”。他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刘禅如何自保,谁来辅佐他?蜀汉政权怎么办,谁来保卫它? 诸葛亮在世时,他身边的人才本来就不多,他也并没有去做多少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收了姜维。“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副,常以职位游散,怏怏毁谤无已。亮废立为民,徙之汶山”(《资治通鉴》)。廖立既自谓才名,也许确有其实,但诸葛亮不能容忍,不加以调查研究,便武断地废廖立为民,并且终诸葛亮之世,再也没有让他出仕。诸葛亮不懂,有能耐的人往往有自高自大、自我吹嘘的毛病。他自己没有出名的时候就时常“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庞统刚投刘备在张飞手下做县令时,也是狂傲懒散的,幸亏张飞还能识才。在这一点上,诸葛亮竟然比不上张飞,真是可惜得很。他不能为蜀汉招揽人才,培养人才,以致使自己所开创的事业无人来继承。 武将方面,关张赵马黄之后,蜀汉更是奇缺。一个魏延,只是因为有些“性矜高”的毛病,诸葛亮便不喜欢他,更不加以重用,甚至在自己临死之前也要为他安排好结局,更别说去发现和培养其他的将才了。最后弄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地步,姜维独木难支,蜀国如何能不灭亡呢? 四、不知进退 蜀汉失去了荆州这一个人口阜盛、物产富庶的根据地和重要的战略据点后,诸葛亮就应该已知道,“汉室不可兴矣”,特别是刘备执意伐吴而遭到惨败之后,诸葛亮更知道蜀汉大势已去,他此时应该急流勇退,再回隆中去隐居算了,还可以使天下百姓尽快过上安定和平的日子。孔子就说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可诸葛亮执迷不悟,偏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刘备败死,蜀汉元气大伤的时候,勉强出来收拾残局,最后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而无尺寸之功。 元气大伤的蜀汉,实在象一个大病未愈的病人,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诸葛亮在大政方针上应该采取守势,保国安民,发展生产,大办教育,培养人才,而把进兵北伐,统一中原的任务留给自己的继任者,也许能成功。汉文帝就懂得在实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反击匈奴的任务留给自己儿孙辈去完成,自己只是积蓄国力,给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可诸葛亮不自量力,固执地一再率偏师深入,以益州据天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人民,来与据天下大半的曹魏争斗,确实有点像是项羽式的“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当然是劳民伤财而一无所获。连年的征战,使蜀汉的国力进一步削弱,而且也大违爱和平,爱安定的民意,致使后来魏将邓艾的一支小部队进入蜀地,如入无人之境。可见,诸葛亮的失策给蜀汉的覆亡埋下了多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诸葛亮有不明大势,不善用人,不懂育才,不知进退这四大短处,可谓“四大皆空”,他的“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当然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他的这四大短处扼杀了他和刘备所缔造的蜀汉政权。诸葛亮的一生是辉煌的,可他的一生更是悲剧性的,他劳碌奔波一辈子,虽然建立了蜀汉政权,可又很快灭亡,给自己的家族没有带来丝毫好处,他的儿孙都战死疆场;给天下百姓,特别是西蜀人民更带来了战乱。由于他的“努力”,中国统一的时间被推迟了半个多世纪,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 诸葛亮的“长使英雄泪沾襟”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