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恶的九品中正制下进入统治阶级还没有身份障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就是描写当时没有士族血统的寒士的社会地位。皇族中讲究的正统其实就是社会上血统的一种延伸。隋唐科举后对于士族血统要求是大大降低,这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五胡乱华,民族大融合后,北方大士族地位大大降低是不无关系的。 春秋战国、秦朝时期是贵族当政,贵族凭借他们世袭的血统统领一方,权势大的士大夫甚至可以与国君争锋。汉朝则是士族大家发展时期。东汉末年袁绍也是借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当上反对董卓的盟主,后来雄踞北方。袁绍称雄,也是靠他大士族血统。虽说在三国时期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刘备带着一帮流浪武士四处飘零,但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也有很多士族大家的身影,如司马懿,陈群,鲁肃,陆逊,诸葛亮等。 曹操时期实行察举制,察看的是孝廉,举则需要名门望族的推荐,推荐的自然是有士族血统的人。九品中正制在曹丕当政时确立,那时社会相对稳定,做官全看品第(血统)。后来实行科举制,社会打破了士族血统的寒族的限制,因为那时的中国,大家都沦为了有皇族血统的奴隶。 现在的官二代,太子党难道不也是看的血统。 不知 owl 提到的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不是在指美国,美国区区200年历史,富有的人是靠心中的美国梦创造财富,何谈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