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方:董卓(键为司)江阳(司马雍) 上庸(小曹凉)陈仓(大曹司)
对方:孙权(巴君凉)眉(刘备凉) 扶风(孙策荆)长安(孙坚谅)
我方和对方都是局部3打1,我方大曹很快被灭,对方孙权也很快离开战场,由于战线很长,距离远,双方进入控制战的局面.
我方董卓下了南安 合江 巴君 永安
司马下了成都 棉竹观
小曹下了白地
对方 刘备下了陈仓库 千阳 汉中 南乡
孙策下了巴西 天水 卫星
孙坚下了间隔 和紫铜 五仗 成固
3年夏天双方才进入进攻战.我方战略是进攻汉中,控制要地,司马下了紫铜间隔巴西无度天水,董下了南乡成固,小曹拿下汉中和阳平关.对方以进攻上庸为主,孙坚和刘各出一骑营和孙策的枪营进攻上庸.对攻战中双方损失都比较大,骑枪营各有损伤.
4年冬天,我方控制了汉中和阳平关,小曹迁汉中,董卓迁永安,司马迁成都.
5年夏天孙和刘的2师2营进攻汉中,被司马和小曹骑师打回,并且阵亡孙坚,孙策出了一枪师下了上庸和南乡成古,刘下了长安.形成3打2局面,董迁回艰危.
5-9年秋天双方一直拉锯战,刘2师和1营在家防守,我方很难进攻,8年冬天孙策枪师偷艰危和成都不成被灭,刘2师和一营进攻汉中不成全军覆灭,随后懂从长安出兵下了孙策,3家合下了刘备.
由于战局很长,双方战术都是以控制为主,此战非常艰苦.9年秋的战局,无法写的太详细,只能大概写下战斗过程,请见谅.
纵情和铜雀很好的执行了防守反击,消耗敌人兵力的战术,技战术已走向成熟.
我个人认为孙策枪师和刘合下汉中比较好,现在偷会很难,得不偿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5 1:11: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