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赵云 五虎上将中的御林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1 04: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备的贴身保镖

  想知道历史上的赵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其实,从他的官职与爵位便不难得知。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计败曹操,自称汉中王,大封群臣: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早在建安五年,关羽为曹操解白马之围,已被封为“汉寿亭侯”;拜新亭侯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都亭侯马超为左将军、假节;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提拔名不见经传的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入蜀咽喉。此时的赵云,仅是区区翊军将军,没有任何爵位。这个官位,在历史上并不常见,可能是刘备为赵云量身定做的一个官位,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翊军将军,并不是封给战场上杀敌的将领,仅是近卫军、御林军的统领而已。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再次封赏,此时关羽、黄忠已卒,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马超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魏延也进拜镇北将军。赵云却未能升迁。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北伐,此时蜀中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均已故去,魏延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赵云好歹领了个镇东将军,却依旧没有爵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赵云辞世。

  从史料看来,赵云的官职,明显在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诸人之下,后人不免疑惑,《三国演义》里,赵、关、张、黄、马并称“五虎上将”,他人都是高官厚禄,为何只有赵云官职卑微,仅是区区一个御林军统领,且没有任何爵位?

  其实历史上,武将的升迁,与战功是分不开的,战功卓著,官职越高,关羽、马超等人的高官厚禄,皆由此而来。关羽的水军精甲万人,曾是刘备参加赤壁之战的主要兵力,是刘备起家的本钱,关羽长年在荆州驻守,其间败曹仁,捉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功绩赫赫,是蜀中头号上将;赤壁大战后,张飞迁为宜都太守,刘备议取益州,张飞与诸葛亮分从两路入蜀,一路伏严颜,荡平诸山头,为刘备取益州立下头功,后又在蒙山计败曹军名将张郃;老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亲斩曹军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降将魏延长年镇守汉中,此处是入蜀咽喉之地,诸葛亮北伐,皆要从此出山;刘备去世后,他更是以蜀汉第一大将的身份,跟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反观赵云,虽然有勇有谋,却经常留在刘备、诸葛亮身边,很少独当一面,也正是为此,赵云大半生官职低微,仅仅是蜀汉的御林军统领,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升迁。

  这种差距直到赵云去世后仍然存在,后主刘禅即位后,曾一一追谥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惟独没有赵云,后来朝野议论纷纷,姜维等人才商议将赵云追谥为顺平侯。此时已是景耀四年(261年),距离蜀汉灭亡已经不远了。

  民意筛选的英雄

  说到这样,有人不禁要发问:《三国演义》里,赵云长阪坡单枪匹马怀抱阿斗从数十万曹军中突围,东吴护送刘备娶亲,这种大将风度,比起关羽、张飞来,亦毫不逊色,为何没能加官晋爵?演义中威风八面的五虎上将,历史上职位低微的御林军,强烈的反差,使得赵云成为了三国一大悬案:究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进行了怎样的加工,使得历史上出现了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赵云?

  《三国演义》中,赵云一出场,便是先声夺人,气度不凡。公孙瓒在磐河为袁绍大将文丑所败,“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几乎送了性命。千钧一发之际,赵云快马杀到,提枪直取文丑,两人大战五六十回合,都未能分出胜负。公孙瓒定睛一看,只见眼前的救命恩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无名小卒赵云一上来便能与名将文丑打个平手,可谓勇猛。

  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乃是长阪坡之战。刘备败绩,后有曹操数十万大军追赶,不得不抛妻弃子,狼狈不堪。此时,刚刚投奔刘备不久的赵云两次冲入曹军阵中,救出甘夫人、糜竺,找到糜夫人,接过阿斗,一路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冲出重围。消息传来,曹军举营皆惊,闻赵云名丧胆。汉水之战,黄忠为曹军围困,赵云前来接应,刺死曹将慕容烈、焦炳,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大骇,连大将张郃、徐晃都“心惊胆战,不敢迎敌”,曹操惊呼:“昔日当阳长阪英雄尚在!”急忙传令:“所到之处,不许轻敌。”一个赵云,令几十万曹军六神无主。

  在东吴,赵云的名声也是响当当。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派赵云前来接应。周瑜为除后患,令徐盛、丁奉分水、陆两路追赶,赵云回身一箭射断徐盛船上拽篷索。岸上丁奉连声招呼徐盛靠船近岸:“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阪时否?吾等只消回话便了。”后来,周瑜使“美人计”欲要挟刘备交出荆州,又是赵云随刘备远赴东吴完婚。一直不离刘备左右,将沉溺在声色犬马中的刘备带回了蜀汉。吴国太听说赵云驾临,不由连声盛赞:“真将军也。”

  事实上,赵云长阪坡怀抱阿斗突围与东吴娶亲的可信度,皆要打个问号。关于长阪坡之战,《三国志》中只有这么几句话,“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寥寥数语,并未写到赵云大战长阪坡的威风。《三国志》的作者乃是西晋陈寿,晚于赵云数十载,如果赵云真如此神勇,陈寿大抵是不会漏记的。况且,小说中的长阪坡之战尚有两个疑点无法解释:其一,历史上的糜夫人在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已经去世,自然不可能逃难到长阪坡,更不可能将阿斗带在身边;其二,曹营许褚、曹洪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怎会任由赵云突围?历史学家认为,与关羽的“单刀赴会”,张飞“大闹长阪坡”一样,赵云“长阪坡救阿斗”也是罗贯中的虚构而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根据评话写成,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评话其实经过了最民主的“民意筛选”,他笔下的赵云正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赵云,而不是真实的赵云;而罗贯中又未将赵云单纯描写为一个武将,极力将他塑造成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从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处子秀开始,便始终寄托着罗贯中的理想。

  淡泊名利的赵云

  除了罗贯中的妙笔生花,赵云自身的优点也是他能深受后人欢迎的原因。历史上的赵云并非是个只逞匹夫之勇的猛将,他有勇有谋,镇定淡泊,一身都是优点。汉代末年,袁绍占据冀州,州人多投靠袁绍,公孙瓒闻之,深以为忧,恰好赵云来投,公孙瓒便问:“听说你们州的人都愿意投靠袁绍,你怎么到我这来了?”赵云答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我只是从仁政而已。”刘备得益州后,打算将成都城里的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有功之臣,众将皆喜形于色,唯有赵云正色言道:“昔霍去病言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等到天下安定之时,再返桑归田,岂不更好?况且益州百姓刚刚经历兵乱,应该将田宅还于他们,令其安居乐业,得其欢心”,刘备深以为然。

  在蜀汉,赵云并不醉心于政治,刘备在成都自立为王,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接下来便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的名字远远排在后面;等到刘备称帝,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关羽为孙吴所害,刘备欲以倾国之师伐吴,赵云又苦谏道:“贼是曹操,非孙权。”刘备不听劝说,招致惨败;诸葛亮北伐,马谡失街亭,蜀汉各部溃不成军,损失惨重,唯有断后的赵云不损一兵一卒,辎重丝毫无损。诸葛亮要奖赏他,赵云言,“败军之际遇,不当受赏”,他一直能审时度势,就连队伍吃了败仗,尚能处乱不惊。

  反观刘备麾下的众位武将,却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关羽义气深重,却心高气傲、刚愎自用,他瞧不起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与吴、魏皆结怨,最后兵败罹难;张飞勇冠三军,却鲁莽焦躁,暴虐成性,因急于为关羽报仇,结果死在了几匹布匹上;魏延带兵有方,却自视甚高,目空一切;马超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时常为一己之欲连累家人。这些缺陷常常给蜀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刘备政权仅仅偏安益州一隅;张飞暴虐,伐吴不成自己先成了冤死鬼;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则差点令北伐的蜀军全军覆没,每每令人唏嘘不已。有了这些缺陷,蜀汉军团中的这些武将的性格更接近常人;反观赵云,性格几乎没有缺陷,完美无暇,自然也谈不上损失,历史没有留下他的缺点、失败,演义又无限夸大了他的武力,在一步步“神化”的过程中,赵云达到了荣誉的顶峰。这便是一个几乎没有在前方打过仗、仅是御林军统领,长期在刘备身边当贴身保镖的赵云,为何能名列“五虎上将”的原因。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07-15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07-11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07-11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em17][em17][em17][em17][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06-27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