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森是IBM派驻的顾问组组长之一,负责提供我加入的这个费米粒子炉测试部门(我们背地里都喜欢简称费事部――费试部)的理论指导。
但他本人是个百分百中国人,28岁,毕业于本市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中著名的少年班。
虽然已经报道一周,但跟他的直接接触还没有超过3次,据说他是个严谨且严肃的人,不过以这几次接触来看,却又不像。感觉上似乎是很自信开朗,但做事的确要求很严格,
话说回来,一个会跟属下(虽然他不是我们组织意义上的领导,但不能否认他是我们这个部门实质上的头)玩游戏的人,不管怎样,也不会太古板。
回头说说老包,很巧,他就是面试那天排在我后面的家伙,背地里人送外号一块大师。
这个外号来自一个小童谣“三轮车,跑的快,里面做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老包挺拔的体型,自然跟老太太不搭嘎,不过平常我们经常让他请吃饭。我们这些没啥见识的人最多也就想着图个温饱罢了,但老包每次必答应,而且每次必上大饭店,每顿必不低于500元人民币。
虽然他平时从来不说,但我们大伙也都晓得,他的家底肯定够厚,当然我们也懒得去问。
钱多人帅脾气好,三者得一可赢取MM之心,而集此三点于一身的极品男人一块大师包诀,却只有三次被MM甩的经验,实在叫我难以理解。
组里除年近半百的组长赵胜利外,其他4人以我最大,老包比我小两个月,吴维希和徐绩入伍前都是在读的学生,吴维希是能源学硕士研究生,徐绩则是理论数学硕士研究生。这俩家伙长的比我还弱不禁风,属于军方特招的特长人员。
和我们这个小组一样,费试部的其他15个小组也都是类似的组合:一个数学专业,一个能源或核子专业,一个计算机专业(如我),一个金属或冶金专业(如老包)。这个组合据说是应对费试的充要组合。不过现在16个费米粒子熔炉(其实应该叫激发器)还出于安装中,到下周为止,也没我们什么事儿,所以也没法知道到底为啥充分,又为啥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