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我在旁边看着曹操打的,大曹也是这队人的指挥,是我同学。在这里纠正大家一些东西. 我在旁边听,曹操大概是这样考虑的,孙权和孙策是必守之地,董桌也被对方牵制.只有曹操自己是完全机动的.当时有三种选择. 第一,联合董桌下刘备,后期可能是二对三的局面,认为是下策. 第二,救孙权先下曹丕.上面二家联合起来防守,考虑到这样打对战局的把握和控制性太差,既怕上面顶不往,下面也没太大把握。最终也没有选择.这是中策 第三,救孙策并联合董卓一部分力量做掉司马.然后回师下刘备,后期形成三对二的局面.这才是上策。 这三种情况曹操当时在UT里和大家说了。
实战情况:曹操直奔孙策主,董桌A刀也奔孙策主.孙权死守,孙策防守 1,小曹和孙坚没有强攻偃师,曹操感到意外 2,孙策走位出现问题,道致好像有点危险的局面 考虑到孙坚对司马的支援太快,司马雍州的防守性比较强,又因在策主消灭了刘备,主力.于是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先回师三家一块儿解决了几乎没有防守之力的刘备并千主到一起. 之后再三家回头一起解决司马后开始三打二. 更正一下,曹操没有训个弓,,都是董桌送的.这样差不多好像半年时间曹操发展了就5铁弓.董自己反变成二强弓. 上面一些朋友分析的不实之处还有: 开局曹操和董四个月就能到孙策主,司马强下不了孙策,如果司马敢强下策,就算司马先动了,孙策没挡到位,也下不了孙策的.(情况是这样的,司马二月好像是赵云刀站了43,司马刀在31。策二枪在二主之间。考虑到三月很可能赵云不动,司马去53砍一下城。选择下季强下。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曹操并不是叫孙策回去挡位,因为哪样后动的话是要死的。事实上策二枪是回去32,42合击的赵云。换季董刀和曹操营已经在策城外了。而赵云掉了气,换季要被和掉。只有机会再打一下。打二下主根本下不了孙策,除非赵云也敢拖指打城,或赌二个都先,赵云换到44去站,换季都再先砍城。因此司马回去合掉二枪,在技术上并不算很错,只是选择强打城也不算错。因为事先没有人知道兵的先后问题) 玉春那晚上网上得冲忙,他很多宝没时间带就进局了.绳子,鞋子,顶和一个统因号上没有,来不及转.刘表组这种好地形都输了,还说对方并不是很强,建议别说大话,这游戏虽然运气几乎占到一半,技术还是有一半的。不管输赢都应该去好好总结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7 11:42: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