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三国都督制度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1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歌颂都督制度的伟大前,总得兼详前因及后果。
 
  历史长河中,都督区分等级,而非每个都督一律平等。董卓麾下迎战孙坚就是都督华雄、吕布遇刺时所找避难都督高顺、以及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曹真等,每个都督高低不尽相同。都督之地位,或为副将之姿、或为持节都督、或为使持节都督、或为都督一州诸军事、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张飞营中一个不知的“都督”,与夏侯惇本人可“都督”二十六军,二人同为都督,性质并不大同小异。
 
  正名都督的地位,都督在汉制原为将军以下的中级属官,建安开始前,孙坚曾被董卓击溃而败逃,后来收拾残兵,在阳人转败为胜,即枭首都督华雄,这位华雄的都督不可能高于董卓的将军职位。一直到建安快结束时,刘备东征前,张飞被帐下将张达、范强所刺,营中都督越级向刘备陈表,刘备还没看内容就自叹:“噫,飞死矣!”注文是如此解释:“表当自飞上,而都督越次上之,故知其必死也。”,若是平常就是由张飞左右手上表,刘备也不会觉得奇怪,可见都督在汉制的地位不高。
 
  瞻前更应顾后,重未来亦应观过往。
 
  都督制度因介于前朝与后世,难免不了因袭与传承,但是从后世南北朝就推论其应伟大,不如端视前身在两汉时的渺小。固然门阀世家为东晋贵族与皇权共治,或北方士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贵族共治,也仅存于六朝、唐宋,在此之后,门阀政治几乎已无踪影。两汉在魏晋之前,也许也有世家或门阀,但是刘邦吕后式的专权,与汉光武帝夺三公以集权,皆不能与后来“王与马,共天下”而相提并论。兵制不能置身于时代背景之外,东吴特有世兵制乃因使用吏户与兵户限制,并不及于蜀汉,而魏晋所用军区体系,虽及于蜀吴,但是严格定义下的都督制,却只在中原盛行。后来都督制转变成地方边防,唐朝时改成都护府,早已失其都督原意。九品官人法、尚书台的扩权、皇权与相权的消长、由征兵改募兵等,影响的层面都比所谓的都督制还要大。
 
  每个都督的角色各不相同,南北朝以后的州郡都督,与两汉三国中级小都督,因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角色。从官制便知,两汉三公不尽相同,西汉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为司马(后改太尉)、司徒、司空(或称三司),东西两汉的三公除了名称相同外,实权在时间上也有很大的区别。都督也一样,若以南北朝的权臣都督辈出,而认为都督进可兵战,退可政变,不能反推之后两汉三国时的都督也一样,因其在时间及性质,古来与后往都应有所不同。
 
  都督及将军都不是打仗的必要条件,权臣及皇帝也不必因亲自血战而夺权立国。皇帝不需亲临一线,也毋须指挥决策,灭六国统一天下就是佳例,秦始皇对关东的侵略,从未亲征任何战役,也没直接或间接干涉过任何一场战争的过程,有道是:“君将将,将军军。”,皇帝管将军,将军才管军队。而亲征的皇帝,例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干涉将领指挥的皇帝,如唐玄宗命哥舒翰迎战安禄山,下场都很惨;这就是不参战的皇帝比参战的皇帝优秀的区别,层次不同,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都督不一定篡位夺权,理由在于皇帝不必本人枪杆子出政权,皇帝只要控制将领即可,将军及都督都是皇帝的爪牙。
 
  都督起源不应算到钟繇,因为曹操虽“表(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重点应在任命司隶地区的最高长官、持节特权等,督关中诸军反而不是最重要。况且此时的关中当地诸军有马腾、韩遂“各拥强兵相与争”,还出现韩遂“杀(马)腾妻子,连兵不解”,此时曹操所派的钟繇,根本无法掌握关中诸军之兵权,否则就不会放任关中二大势力互相砍杀。后来曹操虽成功征调马腾入京宿卫,但是马超及韩遂仍然在关中起兵叛变,可见钟繇的“持节督关中诸军”,空有其名,并无其实。
 
  与其看重制度而影响,不如从影响而波及制度。周瑜在正史一生没当过“都督”,最接近的职位是“前部大督”,但却有赤壁战功;甘宁只当“升城督”,但却能入侵皖城──以上二人从皆未身居“都督”,但军事的成与败,却没有直接关系。蜀相孔明也未担任过“都督”,还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因为当过都督的有很多人,不是每个都督都是战胜的保证、治国的良相。
 
  “都督中外诸军事”字字再响亮也不会是三国固定官制的正式官职,因为魏、蜀、吴三国情况各有不同:
 
  除曹魏特有“都督中外诸军事”外,查章武三年时,李严已为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姜维于建兴十六年,以卫将军,假节,加督中外军事,后经洮西大捷,始升拜大将军。反观东吴,诸葛恪以“太傅、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之后孙峻身为“丞相兼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到孙琳时则为“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足以证明除了魏晋外,蜀吴二国无人曾任“都督中外诸军事”,至少文字也要稍微变化更改,而且也没有曹魏的跨州连郡等。所谓三国都督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只有曹魏独有,吴蜀制度并不沿习曹魏制度。
 
  都督更多具有局限地方性:东吴的孙壹,其官位为“使持节,都督夏口诸军事,镇军将军”,只是为都督夏口诸军事的单郡地方将领;吕兴为“上大将军,督交址诸军事”,也是都督交址诸军事的单郡地方将领。众多的单州都督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甚至于曹魏有刘靖“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陈泰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开始有跨州都督。这些都是地方割据的前兆,后来唐时的藩镇,地方组织就有都护府及节度使,仿佛各军区的都督再现。时间若往前推,东汉末年的刺史及州牧,亦属割据地方的将领,情况非常类似,但是州牧、都督、节度使并不完全相同。
 
  从正副来看,都督皆为兼职或加职,而无都督单独出现,特别是持节或假节大将,代表皇权的授权控制。因此魏晋南北朝的军事政治走向为中央集权式的皇权强化,西晋反而削弱州郡吏兵,导致地方武力薄弱,后来边疆五胡正好趁机入侵。因为地方守备轻弱,兵权全部集中到中央。掌兵权起兵变才是乱政的根由,“都督中外诸军事”此一副职并非掌权的必要,正职的大将军、大司马或录尚书事才是拥兵自重的凭借。

  (下)

  以都督之名影响政局,不如说政局后兼都督,这有点倒果为因,以副代正。
 
  比方以下魏晋各例中,都督之职发生于“大事已成”之后:
 
  (一)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参与高平陵政变后,得拜卫将军,然后才“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都督之职在其后。
 
  (二)司马昭进“位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后来“转安东将军、持节”再因讨王凌,而“督淮北诸军事”。平定淮南三叛后,身兼中领军,后拜卫将军,最后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事前并未有都督之职。
 
  (三)司马懿虽拥有“大司马、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但是对手曹爽当时是“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后来被曹爽逼成明升太傅,暗夺兵权,还被迫裁彻禁军中垒营司马师的兵权。若不是发动高平陵政变反扑,司马懿也不能占曹爽便宜,因兵权在曹爽手中,司马懿空有虚衔于事无补。两个人都是“都督”,两个人都能“都督中外诸军”,一开始却是一面倒(曹爽对司马懿),后来也是一面倒(司马懿对曹爽),都督不都督好像没用。
 
  (四)赵王司马伦率兵入朝,赐死贾后“自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同称八王的其它各王,也只有: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长沙王司马乂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河间王司马颙以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而且这四王都是兵变占尽上风后始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并非有了“都督中外诸军事”后才开始动手。
 
  (五)齐王司马冏虽然兵变掌权,但是未加“都督中外诸军事”,还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及东海王司马越,皆未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因此不必太高估“都督中外诸军事”在八王之乱的贡献。从司马懿到司马越的发动政变而争夺兵权,重点在于讨伐对手或杀或囚,而不是得到“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加职。
 
  督原为汉制,各州郡县常设督邮,专督文书往来。汉官除督邮外,还有骑督及水军督等,吕布就是陈郡所属的骑督(其下设有都督高顺,关系则是“骑督”吕布下设“都督”高顺,骑督还管辖都督,这又是一个都督地位不高的史实。),董卓麾下也有都督华雄,袁谭当初也只是青州都督(后经曹操承认才拜为青州刺史),都督皆非独当一面的主角,而是受制于人的配角。胡质当荆州刺史时,帐下都督居然不认识胡质的儿子胡威,此都督后来贪渎被胡威举发,荆州刺史胡质气得杖打都督一百,堂堂都督被刺史打板子。还有黄祖的手下都督苏飞,推荐甘宁而不被重用,甘宁只好改投孙权,当时黄祖为江夏太守,都督在其下。最后是张飞被刺,营中都督越级向刘备陈表张飞死讯,刘备立知张飞已死,张飞为车骑将军,都督尚在其下,可见都督在汉朝官制的地位不高,远低于州牧刺史及各位将军。
 
  东吴很早设督,如周瑜与程普同为左右部督,周瑜在屠城江夏一役还当过前部大督,至于长江流域各督,如西陵督、公安督、巴丘督、信陵督、夏口督、江陵督、都下督及京下督等,相当于各要点驻兵。尤其是重要的地方如南郡及西陵,就设有西陵督及江陵督,京城附近也有都下督及京下督,基本上各督就是地方军头,拥兵驻守的地方将领,皆受将军指挥。否则孙策就不是讨逆将军,孙权就不是讨虏将军,周瑜及甘宁在其下也不是只领前部大督及升城督,此乃将军统治都督的惯例,所以将军高高在上,手下都督俯首听命。
 
  曹魏都督或兼政事,特别是兼任刺史,而刺史不带都督也能掌管军事。而且都督并不掌有军事大权,即使魏晋以来,鸟瞰来说:在中央仍有大将军及大司马,地方仍有州牧及刺史,甚至中央与地方屡次发兵作战,以大将军及州牧刺史发兵,并无都督带头出现,如魏廷以大将军领中央军二十六万讨伐淮南三叛,或兖州刺史谢玄帅众万余以救彭城,至于有无加职都督反倒是其次,地位不比正职的将军或刺史。所以有的州剧才会设都督都兼领刺史,其实应反过来说刺史兼都督,不只州牧刺史可兼都督,有的郡守也可兼都督,所以就有青州刺史不服青州都督之事,矛盾严重到刺史与都督“军事之际,多相违错。”然后还青州刺史密告朝廷造谣中伤青州都督,结果反而使青州都督的战功“由是功不见列。”
 
  至于中央与地方之间,魏晋应是中央强大而地方弱小:曹魏时的淮南三叛,都挡不住朝廷的镇压,西晋更是州郡兵权旁落,集中在中央与诸王手上,以致于产生八王先后向中央发动兵变,东汉三国时的州郡起兵消失无踪,除非把举兵向阙的诸王都当成是地方势力。但这些与皇室有血统关系的司马诸王,比起贵族士家更远离州郡地方,后来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地方却无抵抗之地,除非此时的诸王又不算地方势力。
 
  都督制度影响有多深呢?不过是副职加给,真正动摇大局的还是兵权所属的将军及刺史等。至于都督制度的负面影响,三国时反无举足轻重,曹魏为了防范孔明北伐,虽于州郡广设诸督军事,但是应战时还是需要大将军曹真或左将军张合,真正举事兵变或叛乱,魏蜀吴三国光凭“都督中外诸军事”而成功,可谓少之又少。而所谓影响深远,倒不如九品官人法或屯田制等。
 
  自《三国演义》的渲染,许多人仍沉醉于小说情结的美梦,误以为从三国开始组织“都督制”,甚至比美“世兵制”能影响到后世。其实从周朝开始,穿越两汉魏一直到明清及现在,军事制度普遍盛行“将军制”,两汉将军原意本属临时编制,有事时奉命出征,率领武装部队进行战争后,战后解甲归田,兵还幕府。自汉末战乱起,将军才逐渐由临时兼任转变为固定职称,春秋原意诸侯以卿统军,故称之“将军”,若把都督看成是将军的分支,所谓名称都督制,其实本为将军制也。
 
  周瑜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当过“大都督”率领各位将军,但是在正史上却是以“前部大督”或“左右部督”被将军所指挥。
 
  其实比较汉末魏蜀吴诸将各事后,就会发觉三国都督其实并不比南北朝时都督还嚣张,而民初的都督军阀也是有心人的宣传,以为富有历史的传统,事实上撇开小说及文宣后,综合历史各种史料后就可知晓,都督制度并非传说中撑起历史的掌权兵制,亦非在决策上举足轻重。攻皖城的升城督及赤壁之战的左右部督,虽屡建其功,实质上这些都督只是将军指挥下的马前卒。曹魏幅员广大,各地设督,结果淮南就发生三次叛变,这些都督地方的叛将,终究不敌中央的将军。
 
  将军下的都督,会有凌驾将军的错觉,乃因魏晋南北朝乱世,盛行以下克上,故错认都督统治将军,也许此为原因之一。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