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自由天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著名人物简介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袁绍

袁绍(?-202),字本初。因为祖上四世三公,故在诸侯中很有影响。在董卓霸京师时,袁绍和董卓发生了正面冲突,便离开洛阳回渤海。董卓想追杀袁绍,李儒对他说:“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然后曹操发檄文,十四路诸侯共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由于孙坚的突出表现,诸侯联军攻进了洛阳。诸侯解散后,董卓被吕布、王允诛杀。谋士献计让袁绍将献帝迎到邺城,但袁绍怕以后事事要请奏,太过麻烦,就没有采纳。后来曹操将献帝迎到许昌,袁绍听说后又后悔不矣。198年,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吕布。田丰献计让袁绍攻打空虚的许昌。但袁绍竟以他的小儿子有病拒绝出战,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然后袁绍起兵攻打北平太守公孙瓒,经过一番努力后,于199年终于消灭了公孙瓒。后来刘备杀了袁术,袁绍反而和刘备结了盟。最终刘备被曹操击溃,袁绍又收留了刘备。然后袁绍发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并起兵白马,但先锋颜良被寄居在曹操手下的关羽斩杀。袁绍又起兵延津,但先锋文丑中了曹操之计,又被斩杀。袁绍闻知关羽在曹操处后让刘备去招关羽回来,关羽投奔刘备后,袁绍让刘备至汝南驻扎。此时江东孙策病逝,孙权继位。袁绍得知孙权无意和自己合作后就亲率大军出战官渡,以七万人攻打曹操的二万人。但一时竟攻不下来。第二年,曹操成功袭击了袁绍的粮仓乌巢,活捉守将淳于琼。然后大败袁绍。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只带几百骑逃回邺城。然后袁绍起兵仓亭,要雪官渡之恨。结果又被曹操打败。袁绍回邺城后就一病不起。次年,袁绍长子袁谭起兵攻打曹操,结果又一次大败。袁绍闻讯后,吐血身亡。临死前,他传位给三子袁尚。这为以后的二袁之争埋下了祸根,也为曹操以后平定北方铺平了道路。
终袁绍一生,不过羊质虎皮一个。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最强,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好的机会,最终在官渡之战中败给实力比他弱得多的曹操,也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刘璋

刘璋,字季玉,东汉末年的益州牧。早年跟随其父刘焉从幽州来到西川,建立家业。后刘焉病故,刘璋就成了益州牧。后为抵抗汉中张鲁,不顾众人反对,让刘备带兵入川。最终刘备翻脸攻打成都,四面围城之后,刘璋开城投降。在刘备手下得到了善待。刘璋之子刘阐后来投降了东吴,被孙权安置在交州和益州交界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刘表

刘表,字景升,江南八俊之一,荆州刺史。191年,孙坚起兵攻打荆州,刘表使黄祖出战,射杀了孙坚,至此后与东吴结怨。后刘备在汝南大败,前来投奔,刘表不顾众人反对收留了刘备。后来得知刘备野心太大后又想除掉刘备,但没有成功。207年,曹操南下。身患重病的刘表闻讯后身亡。蔡瑁将荆襄之地全部献给了曹操。
刘表在文学上有成就,但他的知人方面实在不敢令人恭维。甘宁、魏延、黄忠都曾经是刘表的部下,但不知为什么都没有得到重用。有人而不用,最终荆襄之地拱手让于他人,实在可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董卓

董卓,字仲颖。初是西凉太守,十常侍乱政时,应大将军何进之邀进京城,被封为相国。他消灭了丁原,收得猛将吕布。他又废掉了少帝,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由于他在洛阳城中的种种行为,使得民心大怒。董卓很看中曹操的能力,但曹操不想为这样的人效力,就离开了洛阳。董卓知道曹操离开后,立即全国通辑曹操。但最终曹操还是成立了十四路诸侯的联盟。由于孙坚的突出表现,董卓只得带献帝迁都至长安。进长安后,王允、吕布合谋将董卓诛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张昭

张昭(156-236),字子布,东吴第一谋士。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孙策亲自登门请张昭,张昭遂出山相助。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孙策平定江东后,张昭几度向孙策表明了西征黄祖的重要性。但孙策英年早逝,张昭的意见没有在孙策身上实现。孙权继位后,果然西征灭了黄祖。208年,曹操南下,以张昭为主的文官都主张投降曹操。这也是张昭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最终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并领兵至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张昭也作为参谋参加了赤壁之战,也立了功劳。229年,张昭立劝孙权称帝,孙权从之,东吴政权正式成立。在立东吴丞相一事上,众人都以为这个位置是张昭的,但孙权说道:“此公性刚,不可为之。”遂立顾雍为丞相。不久后,张昭辞官归乡,安心养老,并注释了《春秋左传》。236年,张昭病逝,孙权亲自为张昭吊孝。
张昭在一般人眼中就是一个典型的投降主义的老者。其实历史上的张昭是一个非常敢于直谏的刚直之臣。一次,孙权与众将酒宴,以酒泼洒君臣,要与大家一醉方休。众人都不敢言语,唯有张昭拍案而起,说孙权是无道的纣王。孙权一听,满面羞愧,立即中止了酒宴。张昭在政治上的远见也是一般人不能达到的。一次,孙权要派人到襄平去封公孙康为燕王。张昭立劝,结果使得孙权大怒,用手按宝剑说道:“我对您的忍耐已经是够大了,我生怕我会一不小心杀了您。”张昭立即告病回家。孙权叫人用土去填张昭的门,张昭就让人在里面把门堵上,表明自己决不屈服。后来孙权派往襄平的人果然被公孙康杀了。孙权后悔不及,立即到张昭门前去请罪。张昭在儿子的搀扶下出来,君臣和好。如此一个江东第一谋士,在后人眼中却成了一无是处的人,真是不公平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
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完全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对这位文武全才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督。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219年,吕蒙病逝,临死前将孙权赏给他的所有东西就归还孙权,使孙权大受感动。
历史上的吕蒙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且是由武将向全才转变的将才。但由于后人对关羽的神化,而吕蒙又是生擒关羽的人,所以历来对吕蒙的评价都很低,甚至让他死在关羽的亡魂之下,这对吕蒙来说也是太不公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孙策

孙策(175-200),字伯符,东吴政权版图的奠基人。早年跟随袁术,但后来脱离袁术独立,在周瑜、张昭以及孙坚旧部的帮助下,消灭了刘繇、严伯虎、王朗等势力,平定了江东。200年受到歹人袭击,英年早逝,年仅26岁。临死前传位于17岁的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时,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孙坚

孙坚(155-191),字文台,孙策、孙权之父。黄巾之乱时起兵,黄巾之乱后任长沙太守。190年,董卓称霸京师,孙坚响应曹操的檄文,共讨董卓。在十四支诸侯中,孙坚表现最为突出,他身为先锋部队,与董卓手下都督华雄交战。由于袁术不肯发给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偷袭营寨,折了部将祖茂。但孙权及时调整了部队,进行反攻,终于成功斩杀了华雄。然后孙坚一路杀到虎牢关前,攻进洛阳城,与吕布率领的殿后部队交战,大败吕布,终于占领了洛阳城,并得到了传国玉玺。191年,孙坚应袁术之约,起兵攻打襄阳的刘表,结果中了黄祖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上的孙坚,武功盖世,是一员虎将。但不知为什么,在后代的戏曲中,孙坚被丑化成了一个小丑,是一无是处的人。《三国演义》送给孙坚一个“江东猛虎”的称号,算是一个“安慰奖”,但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的功劳还是被刘、关、张瓜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8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徐庶

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