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深圳,上不了游戏.只能逛逛论坛,强烈支持下清水如此重视战技交流.发表下那局我当时的看法.供大家共同交流进步.
开局分析: 一,地形红方其实是很不利的: 1,北平刘备距离战线太远,当时只有二种选择,第一是进攻大曹,但半年时间连对方的主都走不到.第二,直接支持中央,这更加遥远,要近一年后才能投入战场.考虑到半年过后,单线进攻大曹,机会近乎为0.就算是跟孙策一起进攻大曹,第二季就打还行,因刘备哪路途实在太远.第三季才能打,四枪对二刀+三陈+二指,机会还是太少.而下面三对二,极有可能迅速崩溃.这些思考都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于是没有太多的犹豫,立即决定刘备直接替防孙权,孙权全军向中部地区机动.果然,后来孙权在司马的配合下,最快速度下掉了对方关键的一家董,这时就占尽优势了.觉得4比0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假如对方大曹直取孙权,机会也是非常少的.也是非常不明智的.两刀下孙权几乎不可能,并很难全身而退,但能起到牵制刘备的效果,对下面作战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刘备本来就被牵制着,要牵制刘备不如直接去备主,备主那么远,肯定要自己连副,所以说大曹进攻孙权不明智,这里BS下清水,一进局就老担心大曹打孙权.还说了好几次.他说的时候我都是在无语.因为大曹三个月走不到孙权家,换季到,孙权已能3353加二陈并任军师,这样大曹到孙权44,还要加一月,就最少要5个月,而刘备4个月足够帮孙权抢44了,只有一个门,二刀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因刘备枪训太高,大曹君主太火而已,又是在孙权主城,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能全身而退真的很不错了.) 2,司马凉州处在地图中间位置,并不是个好地方.左边跟下边二家青州,但这也要看双方兵力如何交叉了.如果对方三家(董起围困作用)打孙坚(我们也认为对方会这样打),司马配合孙权下董,实为中策.结果很难讲.救孙坚那路不好过更是下策,最好是跑大曹家里踢刀,配合刘备下大曹,二骑二枪对二刀三陈把握非常大.孙权打光司马附近的城,直接威胁董,看情况退守司马主.保证中后期三对三局面. 事实上是,对方董青州在司马旁边,还考虑到下面孙策也可能来司马主,司马根本不敢动,只能注意走位防主.等我方孙权下来替上防,才能考虑机动.因此我方司马刘备二家开局基本是不用考虑的,关键在孙坚跟孙权哪里.我方孙坚的大胆出击,打乱了对方四枪一刀进攻司马的战略部署.给孙权,刘备到前线参战赢得了时间. 3,孙权,此局的我方的联络在孙权哪里.因为刘备在后面可以替防,权可放手出击,位置比较机动和关键.选择全军支援中部地区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 4,孙坚,这地方看似危险,也实在危险,但我们不能忽视很重要的一点,虽然被三围,但有二家三个月走不到,能到的是青州也不会满气,因为又带了关羽,第一季可以机动进攻.当时我们考虑到那地方被三围,还有骑兵过来,不能久守.必挂的,不如利用他基本半年左右的生命上来拼掉董.可以看出,我们当时考虑错了.孙坚上来进攻的直接原因是拼命,完全同归于尽的打法,而不是担心对方二家枪打司马.不过,正好歪打正着,打乱了对方的战略部署或者说对方的部署本来就是乱的........
点评下对方,大曹一刀防守,一刀跑向中央按总体部署打司马视情况助防董(考虑到孙权支援司马),不能说他打错了,还是比较实用的,虽然他们输了,个人认为,大曹打得还是非常正确的.,毕竟我们二面二家枪.开局对方选择进攻司马,是非常冒险的.大概以为人家骑兵好欺负吧.这是对孙坚的无视,也是对孙权的无视.大曹如果进攻孙权,那又是对刘备的无视了,呵呵,按四强赛的标准,可以下结论对方这样的部署有问题.早点下孙坚,孙坚必死,而董防二家,大曹帮下,能守住的机会还是较大的.这局也会比较激烈和精彩,虽然赢了,但感觉比较遗憾.
靠,睡去了,玉春在此祝大家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