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yzy_fz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特好玩的游戏,大家测测自己是三国中哪一位将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02-11 03:24: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02-11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張魯(?~216)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縣(江蘇豐縣)人,為東漢大科學家張衡的兒子,其祖張陵為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因此,張魯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傳人。

  東漢初平二年(191)劉焉任命他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劉焉死後,其子劉璋代立,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理由,盡殺魯母家室。張魯一氣之下,遂割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根據史書所載,張魯在漢中,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

  張魯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義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因此,有人說張魯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最早實行者(有此一說)。

  東漢末年,群雄蜂起,社會動亂,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穀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張魯還得到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朴胡、袁約等人的支持。他採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民夷便樂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憑藉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

  當時曹操把持的東漢政權無暇顧及漢中,遂封張魯為鎮民中郎將(一作鎮夷中郎將),領漢甯太守。張魯統治巴、漢近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張魯弟張衛以數萬人馬據陽平關堅守,為曹操所破,張魯避走巴中,不久降操。因本有降意,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一作"襄平侯"),邑萬戶。其五子皆封侯,且與曹操聯姻。後世道教徒稱張魯為『張鎮南』。次年,張魯卒,諡原侯,葬於鄴城(今河北臨漳)東。他投降曹操後,大量徒眾北遷,使五斗米道的勢力發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區。

  張魯以《道德經》為該教的主要經典,主張治國之君務修道德,忠臣輔佐在行道。因此他尤其重視道徒的自身修養,倡導誠信,有病則懺悔己過。相傳他又創塗炭齋等齋醮儀式。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張魯為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張魯代表什麼意義呢?其實張魯降曹,不僅沒有失去權威,還讓自己的地位更穩固,勢力更擴張。因此,張魯代表的不僅是投降的智慧,也是投降的藝術!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02-11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武將是《貂嬋》。

 貂嬋,東漢司徒王允之養女,能歌善舞,乃一名絕代美人。因不忍見養父終日為除董卓而煩惱,遂自薦幫助,不惜犧牲自己身體,深入虎穴,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二人之感情,結果真的建立奇功, 把暴虐不仁、人人早已得而誅之,卻又一直沒他奈何的董卓害死,這功績可連戰將也比不上。她亦因此名留青史。

 王昭君、西施、貂蟬和楊貴妃四大美人中,要數貂蟬最迷人,因爲她竟使英雄豪傑爲之神魂顛倒。也數她最不可捉摸,因爲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她的真面目。比較接近的說法,似有以下四種。

 一說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初爲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任司徒。王允爲了剪除董卓,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件,因此常常悶悶不樂。歌妓貂蟬爲了使王允開心,每每使勁歌舞,但也無濟於事。後來,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並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知情後,表示願爲王允效勞。她按王允連環計的要求,以她的姿色挑起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最後,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爲王允排除異已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後,貂蟬在花園裏爲王允祈禱拜月,時值有一片彩雲遮月。王允見之曰:《貂蟬美色使月亮躲到雲後面去了》。據此,後人都傳說貂蟬有"閉月"之容。

 一說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字仲穎。本爲涼州豪強,靈帝時,任並州牧。昭甯元年(一八九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爲太師。後來爲呂布所殺。據《後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爲騎都尉,誓爲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段記載,就是平常傳說的鳳儀亭擲戟之事。可見,貂蟬是與呂布情通的董卓婢女。

 一說她是呂布之妻。呂布,東漢末五原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人,字奉先。初從並州刺史丁原,繼殺原歸董卓,又與王允合謀殺董卓,後任奮威將軍,封溫侯。最後爲曹操所擒殺。呂布之妻,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見備甚敬之,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從這段記載來看,呂布的妻子是隨軍生活的。上書又載:"建安(漢獻帝年號)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爲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爲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裏記述的這位科頭袒衣的婦人,應是呂布之妻貂蟬。

 還有一說她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據《三國志·關雲長傳》注引《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布於下邳,雲長啓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啓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秦宜祿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爲關羽原先想娶其爲妻的,可是因爲曹操"自留之",因此引起關羽的妒恨。關羽畢竟是個烈性子,他火冒三丈,一刀便把秦宜祿的妻子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就是以此事附會而成。因此,秦宜祿之妻也成了傳說中的貂蟬。

 四大美人各人都因其有姿色而得寵于一時,但是她們都處在統治者爭鬥的鋒芒上,因此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她們的死,都不是壽終正寢。貂蟬也應了自古紅顔多薄命之說。

 貂蟬的結局如何呢?貂蟬作爲王允爲剪除董卓的連環計中的美人,她正好是政治權勢鬥爭中的一個風雲人物。處於這樣地位的人,用"危在旦夕"這個詞是不會過分的。如果說貂蟬是董卓的婢女,且與呂布情通已被董卓發現,那麽她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爲董卓既能對呂布擲戟,當然也會對傅婢飛刀。因此,貂蟬的性命遲早是難保的。若以呂布之妻作貂蟬推之,她過的是危險的軍營生活,最後也是香消玉殞。若以貂蟬是秦宜祿之妻推之,她引起了曹操和關羽不和,被關羽一刀結果了性命,成了屈死的刀下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02-11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02-11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sssfffddd 的代表武將是《張飛》。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02-11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02-11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yr6 的代表武將是《甄姬》。

  甄姬,甄逸之女,與曹植曾有過一段戀情,後嫁給袁紹之子袁熙。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淨臉一看,原來是個大美女,深受曹丕喜愛,後來曹操遂為曹丕迎娶,並且立為夫人。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寵愛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不過後來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卻是甄氏所生。據說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這位嫂嫂甄氏。

  《關於洛神賦》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曹植在這篇賦文中以神話的方式來寄托他思念甄氏的哀淒。魏明帝繼帝位後,為避其母諱,乃改名《洛神賦》。

  以下註解取自承甫先生的文章:
  原先, 甄姬( 這樣的講法有點不太習慣, 通常是日本人才會用這樣的 term ) 甄氏是許配給袁紹的二兒子袁尚, 但是在官渡之戰後, 袁家敗退到烏丸族的土地上, 而袁尚拋棄家眷與小弟袁熙準備聯合烏丸族報仇。

  是因為如此, 曹操在接收鄴城的時候就順便把這些家眷據為己有 ( 孔融還用過諷刺的典故 : " 他虛構了在周建國之初, 周武王把妲己賜給周公 " - 這是影射曹操把甄氏嫁給曹丕 )
  孔融後來受到曹操的憤恨而被殺 ( 當然不止這一件事, 但是孔融與禰衡的高傲卻是三國人物中比較著名的 )
  ( 離題太遠了 ) 好, 就這樣甄氏嫁給曹丕, 可是又有一說是, 曹操年少時與袁紹交好那一段時光, 兩家小孩也玩在一起, 所以曹植早就暗戀甄氏

  總之, 甄氏代表的大概是指 "身不由己" 無法愛真正愛的人的那種情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02-11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黄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02-11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02-11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1 9:49:5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