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gqs19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第一流武将——赵云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02-19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赵云在大原则上更是把握得很紧。刘备平定益州时,许多人都建议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园地桑田分赐有功将士。独有赵云反对。他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贼曹操尚在,我们理应淬砺奋发,力求进取,决不是享乐的时候;而且益州人民饱受战争痛苦,也应把田宅归还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这种见识,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来着”的人,相距何止千万里!

-----------------------------------------------------------------------------

刘备错听赵云之言,有攻而无赏,为刘备以后的兵败白帝城种下了祸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02-19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再有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能从大处着眼。那事在关羽兵败身死以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力,要讨伐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曹丕却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得利的只是曹丕罢了。”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可惜刘备不听,卒至兵败身死

------------------------------------------------------

你又错了,以战略来说,应先下孙权,而后下曹丕,打战从来都是先弱后强.

诸葛亮真的不算什么高人,他能成功只是因为他走对了一步棋,就是先打(弱小的)刘璋,成就蜀汉.

可惜,诸葛亮总就是个庸才,没先和关羽一起灭了孙权,壮大自己再和曹丕决一死战.

而是选择了中国最强的曹丕来打,又怎么可能有一丝的胜算呢?

他即无韩信之才,又无霍去病的霸气,更无汉武帝之强大后盾.焉能下的了曹丕.

兵败祁山,战死五丈原,就是他最后结局.

一代庸才,还这么多人喜获他,我真是想不懂.

从关羽战死,荆州之地丢失以后,刘备要想一统中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

那就是我生在那个时代.

以我之才,不管是出祁山,还是下孙权,都是手到擒来,中国第一点兵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02-19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02-19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sha101在2006-2-19 5:39:00的发言:
赵云在诸葛亮北伐前是没有正式带兵打过仗的, 北伐时元老级人物基本已经死光, 所以才有了赵云的机会. 诸葛亮怎么可能对一个从未带过兵的人委以重任呢? 赵云负责细心的特点基本上史书上可考, 但没有机会带兵所以其作战能力是无法考证的, 北伐第一战回去之后是被贬了官的,具体经过没有太详细的记载, 当然也不能证明他不能打仗,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机会打仗,问题绝不是出在诸葛亮,这件事怪诸葛实在是太冤了, 完全是刘备的缘故, 关张为刘手下大将, 马超在刘手下是有名无实,全靠以前的战绩, 但是后期被提拔的人不是赵云却是黄忠, 黄在定军山一役不负众望, 所以后来刘称王封赏的时候, 是关张马黄并为前后左右将军,没赵什么事,赵跟了刘那么多年刘都没有给他机会, 相反倒是诸葛亮后来给了赵云带兵的机会, 刘对赵应该是相当器重的,不然不会让他负责家小,但为什么没让赵云带兵打仗呢? 可能是赵云确实不会打仗,或者就是刘看走眼了,又或者刘觉得保护家小更重要. 刘备打天下手下诸将关羽功劳最大, 张飞就差很多, 黄忠功劳更小, 马超根本就没什么功劳. 三国演义的修改最郁闷的应该是关羽, 武圣不是乱造的,蜀国诸将的功劳加起来可能也及不上关羽, 拜将时发发牢骚完全是正常的,不过关如果知道千年后他和赵云同级只怕更要郁闷得撞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02-20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中国第一在2006-2-19 8:47:00的发言:

再有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能从大处着眼。那事在关羽兵败身死以后,刘备痛恨孙权,倾全国之力,要讨伐东吴。赵云当时苦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孙权自然归附,不用再烦刀兵,曹丕却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进攻关中,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与东吴开战,兵势一交,不能马上解决,得利的只是曹丕罢了。”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可惜刘备不听,卒至兵败身死

------------------------------------------------------

你又错了,以战略来说,应先下孙权,而后下曹丕,打战从来都是先弱后强.

诸葛亮真的不算什么高人,他能成功只是因为他走对了一步棋,就是先打(弱小的)刘璋,成就蜀汉.

可惜,诸葛亮总就是个庸才,没先和关羽一起灭了孙权,壮大自己再和曹丕决一死战.

而是选择了中国最强的曹丕来打,又怎么可能有一丝的胜算呢?

他即无韩信之才,又无霍去病的霸气,更无汉武帝之强大后盾.焉能下的了曹丕.

兵败祁山,战死五丈原,就是他最后结局.

一代庸才,还这么多人喜获他,我真是想不懂.

从关羽战死,荆州之地丢失以后,刘备要想一统中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

那就是我生在那个时代.

以我之才,不管是出祁山,还是下孙权,都是手到擒来,中国第一点兵多多益善.

"你又错了,以战略来说,应先下孙权,而后下曹丕,打战从来都是先弱后强."貌似对战争很了解,历史上那位军事家提出过先弱后强的军事理论?什么事物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诸葛亮如果先打吴国必定步关羽后尘,以蜀国的能力冲其量也只能灭吴魏中的一家.如果先灭吴国,就算吴魏不联盟,魏国在吴国快灭亡时能不出兵吗?到时候,蜀魏俩分天下,但是你别忘了吴蜀是拿什么抗拒曹魏的吗?一是长江,一是蜀特殊地形环境.当曹魏也拥有了长江以南的土地时,蜀国还有什么优势?在开阔的平原上蜀兵还有什么优势,光是防守就疲于不惫了,还有什么机会去进攻.原来靠的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平分天下后原来有利地形也变成了"马其诺防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02-20 02:2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02-20 04: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terwy80在2006-2-20 1:09:00的发言:

"你又错了,以战略来说,应先下孙权,而后下曹丕,打战从来都是先弱后强."貌似对战争很了解,历史上那位军事家提出过先弱后强的军事理论?什么事物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诸葛亮如果先打吴国必定步关羽后尘,以蜀国的能力冲其量也只能灭吴魏中的一家.如果先灭吴国,就算吴魏不联盟,魏国在吴国快灭亡时能不出兵吗?到时候,蜀魏俩分天下,但是你别忘了吴蜀是拿什么抗拒曹魏的吗?一是长江,一是蜀特殊地形环境.当曹魏也拥有了长江以南的土地时,蜀国还有什么优势?在开阔的平原上蜀兵还有什么优势,光是防守就疲于不惫了,还有什么机会去进攻.原来靠的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平分天下后原来有利地形也变成了"马其诺防线".

关羽就是没打孙权而去打曹操,才会兵败麦城,历史已经告诉你了,去打曹操是不行的,你还这么死脑筋.

有些傻瓜,历史事实都在三国中说的一清二楚了,他还在这钻牛角.真是小白.(痴)

孙劝又不是傻瓜,会出兵帮你打曹操,把曹兵都吸在江东,让你刘备乘虚下长安.灭曹操,然后在让刘备灭他自己.

只有一条路,就是灭孙权,再3线合击曹操才有49%的可能灭曹操.(祁山一线,荆州二线,合肥三线)

第一路,出2川之兵35万步军,下祁山,目标,长安,最合诸葛亮打法,稳步前进,

第二路,出江东少数兵10万步军,攻合肥,虚张声势浩大,吸大量曹兵于此.打输也没关系,(就算被曹兵打过长江也没事)

第三路,以荆州为主攻,把关羽的荆州兵,加灭了孙权后,江东的兵都集中起来,兵数因该不下50万,(40万步军,10万骑兵)然后,水淹曹操7军,10万骑兵中央突破,带1月粮草,长驱直进,(不攻城,不占地,越城而过)以20天为期,兵临洛阳,(洛阳之兵非边关之兵,战斗力不强,人数必也不多,最多5~10万最多)以我之见,2天必破城.曹主可擒.大势定已.留40万步军在荆州和洛阳之间和曹兵主力慢慢磨.

让后一纸檄文,遍传曹境,对所有曹将,既往不纠,只要归顺,加官进爵(只能给他们文官做).

中原可定,一统江山,后汉可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02-20 04:26: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如果先打吴国必定步关羽后尘,以蜀国的能力冲其量也只能灭吴魏中的一家(引用waterwy80的话)

你这个小白啊小白(痴),你说(以蜀国的能力冲其量也只能灭吴魏中的一家),灭吴都难,还灭魏,你真是阿斗

怎么说出这种傻话.

要灭吴,关羽在,诸葛亮出2川之兵,加关羽荆州兵,51%可胜,灭魏,以蜀汉之力,你想都不要想.

后汉没有一统中原,就毁在庸才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上.(先魏后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02-20 04: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中国第一在2006-2-20 4:10:00的发言:

关羽就是没打孙权而去打曹操,才会兵败麦城,历史已经告诉你了,去打曹操是不行的,你还这么死脑筋.

有些傻瓜,历史事实都在三国中说的一清二楚了,他还在这钻牛角.真是小白.(痴)

孙劝又不是傻瓜,会出兵帮你打曹操,把曹兵都吸在江东,让你刘备乘虚下长安.灭曹操,然后在让刘备灭他自己.

只有一条路,就是灭孙权,再3线合击曹操才有49%的可能灭曹操.(祁山一线,荆州二线,合肥三线)

第一路,出2川之兵35万步军,下祁山,目标,长安,最合诸葛亮打法,稳步前进,

第二路,出江东少数兵10万步军,攻合肥,虚张声势浩大,吸大量曹兵于此.打输也没关系,(就算被曹兵打过长江也没事)

第三路,以荆州为主攻,把关羽的荆州兵,加灭了孙权后,江东的兵都集中起来,兵数因该不下50万,(40万步军,10万骑兵)然后,水淹曹操7军,10万骑兵中央突破,带1月粮草,长驱直进,(不攻城,不占地,越城而过)以20天为期,兵临洛阳,(洛阳之兵非边关之兵,战斗力不强,人数必也不多,最多5~10万最多)以我之见,2天必破城.曹主可擒.大势定已.留40万步军在荆州和洛阳之间和曹兵主力慢慢磨.

让后一纸檄文,遍传曹境,对所有曹将,既往不纠,只要归顺,加官进爵(只能给他们文官做).

中原可定,一统江山,后汉可兴.




说得好简单啊,比唱得还好听,你来谈谈怎么收复台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02-20 04: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子李耳在2006-2-20 4:48:00的发言:


说得好简单啊,比唱得还好听,你来谈谈怎么收复台湾吧

2条路,可收台湾,

第一条路,就是先在走的路,和平收复台湾.

第二条路,就是武力下台湾.

你想听我具体讲那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