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xy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三国名将排序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02-27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2-27 9:46:00的发言:

我的一家之言,采用标准,在弱势或均势的情况下取得战役级、战略级别的胜利;

周瑜、陆逊 的赤壁、白帝取得战略级别的胜利

关羽 襄樊战役 战役级别。

吕蒙 战役级别

张飞 义释严颜 战役级别。

张辽 大战逍遥津 并没有取得战役级别的胜利,最后靠曹操的五路大军叶只和孙权打了平手,双方休战,和了。

至于他和文聘的几次防守战役也没有取得击溃敌军的胜利,只是力保不失。

战争的参考以历史(三国志)为准而不是小说(三国演义)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7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又看了一遍

是我的误评,张辽也是受了演义误导,是张辽击败孙权,是防守中的胜利,同时追击也获得胜利当排第三.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
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
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
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
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
巢。
调整后

三国名将排序,所谓名将者不只靠武力,而是统兵作战能,不算君主。

周瑜,排第一位,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确立三分天下。

陆逊,击败经验、统帅、君主于一身的刘备。

张辽;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所以无法与周、路比,是因为他击败的是曹操的大将。

吕蒙,击败了关羽,但属偷袭性质,故在手下败将之后。

曹仁,在曹操赤壁战败后,能保向阳不失。

张飞,在入蜀作战中义释放严颜。

后期,三国的稳定期,名将多以凋零。

司马懿 拖死孔明

郭淮,大败姜维,虽为后者杀,但是战役是胜利的。

邓艾,取西蜀。

锺会,与邓艾争功

杜预,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取东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02-27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7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铁枪lovesytu在2006-2-27 11:58:00的发言: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又一个严重受演义误导的.

诸葛亮统兵除了对孟获(蛮夷),未尝一胜,他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7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铁枪lovesytu在2006-2-27 11:58:00的发言:

诸葛阿亮赤壁借东风,气死周瑜,战功数不胜数.周瑜小儿在他眼里算什么?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
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看最后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连年兴师动众,而不能成功,是因为临敌应变、领军韬略并非他的长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7 12:21: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7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2-27 12:15:00的发言:

魏,曹操太过威猛,手下武将少有表现的机会。擒吕布、败袁绍、破马超、平乌桓、取汉中(后来又失了)、兵不血刃下荆州(也丢了),战绩无数,打下魏国的基业,最后统一中国(司马家族继承完成)。???

请自翻看魏夏侯诸曹传及张乐于张徐传,特别是夏侯渊以及魏五子的传,另请留意几位军师的传!!!若无此等骁果勇毅之将,更无运筹帷幄之谋,焉能全魏武横扫六合、总齐八荒之功?偶觉得你的立论,也是演义大过三国志,令人不能信服处多矣~呵呵


多谢赐教,我的评价标准是战役级别会战的统帅,本非史学家,纯粹业余爱好,难免疏漏,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02-27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02-27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1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02-27 18: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xyk在2006-2-27 12:17:00的发言:

又一个严重受演义误导的.

诸葛亮统兵除了对孟获(蛮夷),未尝一胜,他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

呵呵,我也来发发牢骚。说几句题外话!

演义怎么了?没有罗先生的三国演义,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三国策,也不会有这个网站,更不会有诸君在这唇枪舌剑了。纵观中国历史,英雄辈出的时代多了去了,为何人们总是对三国津津乐道,这还不是罗贯中老先生的功劳!所以还请大家对罗先生的三国演义保持尊重!

在下不才,替诸葛先生鸣下冤。蛮夷怎么了,楼主你还别看不起他们,他们只是少读了点迂腐之论,并不是智力低下。外族向来都是各朝各代都很头疼的问题,晋朝统一后没多久就被逼到了江东,五胡乱华,南北朝等等,例子很多,我就不多说了。何况连成吉思汗都是当时所谓的外族!诸葛亮能一战而定,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吧!

再说诸葛北伐,刘备丢了荆州之后发动的夷陵之战,使的国家元气大伤,要知道蜀国也就刚成立不久,经不起这么折腾的,不像曹操那样皮厚,经营了几十年,在赤壁被烧了几十万还有几十万备用的。所以刘备死后丢给诸葛亮的是一个很烂的摊子,然而诸葛亮还能数度北伐,而无论国力人口人才都数倍于蜀国的魏国只能采取守势,嘿嘿,明眼人该看出来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02-27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关羽张飞我觉的还该往上排,毕竟是整部三国志里仅有的两位“万人敌”,世之虎臣,呵呵!要知道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魏吴两国都已经有史了,而蜀国资料严重缺乏,全是陈寿在民间收集的,陈先生又惜字如金,蜀国一些将领如赵云等,因为记载少了点,被一些网友狂踩,怎么说赵云也是跟关张一起列传的人物。光看看两位万人敌在三国志里的战绩就知道了,真是少的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