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
是我的误评,张辽也是受了演义误导,是张辽击败孙权,是防守中的胜利,同时追击也获得胜利当排第三.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 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 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 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 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 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 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 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 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 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 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 巢。 调整后
三国名将排序,所谓名将者不只靠武力,而是统兵作战能,不算君主。
周瑜,排第一位,赤壁之战以弱胜强,确立三分天下。
陆逊,击败经验、统帅、君主于一身的刘备。
张辽;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所以无法与周、路比,是因为他击败的是曹操的大将。
吕蒙,击败了关羽,但属偷袭性质,故在手下败将之后。
曹仁,在曹操赤壁战败后,能保向阳不失。
张飞,在入蜀作战中义释放严颜。
后期,三国的稳定期,名将多以凋零。
司马懿 拖死孔明
郭淮,大败姜维,虽为后者杀,但是战役是胜利的。
邓艾,取西蜀。
锺会,与邓艾争功
杜预,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取东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