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望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群英传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王允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旺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青年时代的王允,痛恨宦官专权,19岁为郡吏时,即主持正义杀掉了宦官党羽,为害一县的巨患赵津。壮年之后,官拜豫州刺史,与中常待张让拼力争斗,被诬陷下狱,倍经迫害,几乎丧命,只好隐名埋姓,躲避于河内、陈留之间。中平六年( 189年),汉灵帝死,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执掌朝政,召王允参与策划诛灭宦官的计划。王允这才重蹈官场,先为从事中郎,继任河南尹。不曾想到何进不慎泄谋,被宦官杀掉,袁绍又率兵一举歼灭宦官,而久怀不测之心的凉州刺史董卓,则乘机移重兵于洛阳,废皇子,杀太后,立傀儡帝刘协,扶持朝政,迁都长安。此时,王允已代杨彪为司徒,又兼守尚书今,是为朝廷重臣。他见董卓凶横不道,图谋篡夺帝位,便决心铲除这个奸贼。然而,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中又握有重兵,无法以强取胜,遂时时矫情曲意,一味逢承,佯装忠诚,以待后举。董卓虽多疑狡诈,却被王允假象蒙蔽,对他推心置腹,以密友相待。
王允见董单对自己已无嫌疑,就暗中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密谋诛杀董卓,表请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率兵出武关,名为进攻袁术,实则分路征伐董卓,然后奉驾还洛阳,复旧都。不料老奸刁滑的董卓对此行动竟动了疑心,不准举兵,王允此计,遂告夭折。
初平三年( 192年)四月,王允与士孙瑞、杨瓒在一起重议前谋。士孙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当立即动手除奸。王允也同意士孙瑞的看法,但董卓有勇将吕布常在身侧,是执行谋杀董单的障碍。于是,王允便暗中以厚礼馈赠吕布,与吕布相互往来,结为密友。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主簿,极受丁原信任。丁原带兵到洛阳本是与何进共诛宦官的,后何进谋败被杀,董卓入京,诱使吕布斩杀丁原,并其兵众为己有,擢升吕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董卓自知平素待人无礼,担心被人谋害,行止总以勇将吕布为心服侍卫。可是董卓气量狭小,性情暴戾。有一次竟为一件小事动怒,拔出手戟刺杀吕布。吕布艺高急躲,才未被击中,从此暗很董卓。加之,吕布与董卓的一个侍婢私通,也担心董卓发觉,很是不安。王允在与吕布的交往中知道了这些情况,遂选一次酒席之际,告诉吕布他们准备刺杀董卓,要吕布作为内应。吕布虽已动心,可又觉为难。他说:“我与董卓父子关系,这怎么能行呢?”王允遂动之情理说:“太师姓董,将军姓吕,本非骨肉。而且将军在他手下忧死不暇,何有父子之情?”吕布经王允这么一激,幡然醒悟,便应允做为内应。一个极好的时机来了,没几日,汉献帝久病新愈,要在皇宫召见群臣。吕布率先布置同乡人骑都尉李肃带领亲兵十余人,扮作卫士守在未央宫掖门内。等到董卓下马进门,李肃等人突然一齐动手,持戈直刺董卓。董卓惊呼吕布何在?此时吕布由后厉声喝道:“有诏讨贼!”遂一戟刺入董卓咽喉,结束了他的性命。
王允计诛董卓之后,与吕布共执朝政,查究董卓党羽,或黜或诛。董卓将校多是凉州豪强,追随董卓以来,作逆甚多,尤其是其战将李催、郭汜、樊稠、李蒙等,担心被杀,索性带兵攻打长安。吕布等寡不敌众,便派人叫王允与他一起出逃。王允见汉朝大势已去,已作殉死准备,对来人叹息道:“若蒙杜稷威灵,得安国家,这是我的愿望。万一无成,则只有奉身以死。主人年幼,所恃唯我。临难苛免,我不忍为。请替我传语关东诸公,如能使国家易危为安,我死也瞑目了!”长安城被董卓残部攻破,李催纵兵屠城,百姓几被杀尽,死尸狼藉。王允以封建士大夫的忠勇,完成他认为应该尽忠的朝廷,临危不逃不惧,被李催等处死长安,尸弃于市,时年56岁。
王允除掉董卓后,大赦天下,百姓称快,董卓部将李榷 郭汜 樊稠 张济上表求赦。王允不准。四人在贾诩的建议下,以为董太师报仇为名,起西州大军二十五万。兵犯长安。不数日攻破长安。吕布战败出走。朝廷大臣死于国难者数十人。天子登宣平楼安抚。四人要求必杀王允。天子不忍,王允从宣平门跳下,厉声骂贼。李榷 郭汜大怒。手起杀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又进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江东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以降,荆州遂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王朗

王朗,字:景兴,?——288,徐州 东海(今江苏)人,本名严,后改为朗。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陶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太祖表徵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使至邺省文昭皇后陵,见百姓或有不足。是时方营修宫室,朗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原陛下重留日昃之听,以计制寇。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故乃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用能尽有九州,弼成五服。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㈠馘夫差於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汉之文、景亦欲恢弘祖业,增崇洪绪,故能割意於百金之台,昭俭於弋绨之服,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用能号称升平,几致刑错。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於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凤阙猥闶,德阳并起。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脩城池,使足用绝逾越,成国险,其余一切,且须丰年。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转为司徒。
太和二年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一诸葛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文臣武将,各倚其主,斗智斗力,历史上有一个时代与之有些类似,就是战国时代,其它皆稍逊之。

  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如果将那个时代的英才们比作璀璨群星,那么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亮丽里的一颗。

  许是受小时候听故事的影响,许是受《三国演义》影响,一直心慕诸葛亮的谋略和为人,想象里,他羽扇纶巾,指画天下若掌上观纹,曾几度为其倾倒。

  古时候人们对诸葛亮也曾有过争议,但从没有像现在的人们从这么多的视角去观察他、分析他。裴松之注《三国志》,驳郭冲的难五事,只是说郭冲所言五事有悖常理,毫无诋毁诸葛的意思,而晋灭蜀后,晋主命陈寿整理诸葛的典章文章呈现,足见诸葛在当时的影响。

  诸葛在那个时代的影响有两个事情可以略微看出来:1、刘备死后,蜀汉需要跟东吴修复关系,共抗曹操,这时的孙权却有些犹豫不决,联蜀抗曹虽计之上也,但担心刘禅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足为恃,空自耽误。后邓芝出使东吴,告诉孙权蜀汉诸葛用事,分析凭地利人和足以抗曹的形式,孙权才下定决心与蜀结唇齿之依。2、刘备死后,终诸葛之世,扬兵于魏,魏不能加兵于蜀。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拒渭南,明帝嘱宣王说:坚壁据守以挫其锋,待其粮尽,掳掠无获,必走,追之可获全胜。司马懿与亮对,其君臣谨慎若此。

  诸葛出世,凭隆中一对,足可傲视千古,刘备以此行事,终成天下三分,当其时也,刘备依托蜀汉为根基,关羽据荆襄联东吴以胁曹,魏延等驻汉中以观天下,张飞、马超等虎将为其爪牙,此蜀全盛之时也。

  现在的研究有几点对诸葛的质疑,今以拙见略辩如下:

  一、不用魏延建议,假魏延奇兵,从异道直出潼关,魏兵将皆在外,长安空虚,乘此咸阳以西可一举而有也。

  世上本来难有百分的胜算,兵法又贵在奇正相和,出奇制胜,况纵魏延不成,所损不过魏延数将,一万余兵丁,究其得失,颇可一为。

  考虑诸葛亮不想这样做的原因绝非魏延自己以为的怯,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认为蜀汉没有多少可供失败的本钱,不愿意冒险。另一个,也可能是很主要的一个,是关羽荆州之失留在他心上的阴影。

  看《三国志》魏延传,大约可知,魏延起于行伍之间,善养士卒,性子矜高,以致“当时皆避下之”,这又不能不让人想起关羽。魏延才能不及关羽,其性高气傲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纵如关羽当年,虎踞荆襄,曹操为之侧目,孙权为之忧心,而一旦举动失措,聚九州之铁,难铸此错。

  担心魏延刚愎自用,一如关羽当年故事,这是一种很大的可能。又:魏延才不及关羽,忠心不及关羽,败有损于蜀,成也未必是好事,就钟会后面的例子看,诸葛是否有担心难制的考虑,不得而知.

  二、事必躬亲,打击异己,不注意培养人才。

  刘备在时,诸葛亮足兵足食供应,其作用类似萧何之于刘邦,刘备死后,诸葛亮事无巨细皆躬亲为之,实为一失,俗语说的纵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儿?

  但说他打击异己怕有些冤枉,这里面有几件事情可以略依为证:

  1、刘封的被杀,诸葛亮是赞成的,但从当时的事情上来看,刘封有罪,罪不当诛,刘封死后,刘备为之流涕。

  诸葛亮是怎么考虑的?难道是因为刘封不是自己的嫡系吗?那个时候,诸葛亮又哪里有什么嫡系?诸葛亮主张除掉刘封的原因,《三国志》上说的明白,担心刘封刚猛难制,如果结合刘禅的暗弱,就不难明白诸葛的用意。

  2、关于彭羕之死。彭羕先后为庞统法正所荐,刘备以为奇才,用之实颇有才干,事皆称心。但彭羕最大的毛病却是如诸葛亮所言,心大志广,从其在刘璋时的行事,及在刘备处得意后的表现来看,诸葛亮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其左迁江阳太守时,矛头直指刘备,对马超说:你在外,我在内,天下可一举而得。这是公然要造反的,从这也可看出诸葛亮担心是有根据的,从蜀汉稳定的角度讲是对的。

  像这种只能意气风发,稍不如意就有异心的人,越有才,做起乱来越可怕。庞统法正推荐他,是看中他的才能,诸葛亮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知其难当大任,心大志广,一不如意,后必成患。

  如彭羕这种情况的,西蜀还有一个,就是后来的杨仪,以个人恩怨逼杀魏延,尔后多次以此胁功,以为不如投魏。

  3、对费玮姜维等后进的提拔奖掖。《三国志》载,诸葛亮征孟获回来,“群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费玮何许人也?时一寂寂无名之辈。从费玮出使东吴,孙权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孙权为三国一雄,对人才的甄别自有其过人之处,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这种奖掖提拔是相当有眼光的,而以后来费玮继蒋琬为相的情况来看,更可看到诸葛亮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一面。

  4、李严、廖立事。廖立以为己才仅在诸葛亮之下,位次却在李严等下,心中不服,常发怨言,诸葛亮以其惑乱众心,废其为民;李严与诸葛亮并受托孤之重,督运粮草不继,招亮退军,却又对后主刘禅说:兵伪退,意在诱贼,为解脱自己不办之则,竞不惜栽赃诸葛,离间君臣,后废为民。

  然此二人,虽人品行事有差,却实具才干,闻知诸葛亮死,廖立流涕,自知诸葛一死,再无被起用之望;而李严则以激愤发病死,以诸葛再时,自己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诸葛亮一死,终生怕无指望。

  从这两件事上,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处事公允,人无不平。

  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评价诸葛亮说其“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是不错的,但必须看到这奇谋为短之短是与谁相比,是与其治戎还是与什么别的,而“理民之幹,优於将略”,如果是略逊,此评是佳评也。

  诸葛亮治蜀,死后每一佳政,百姓都传是其子所倡建,足见其治民之效,陈寿说达到了“路不拾遗,强不侵弱”的地步,实在令人叹服啊,如果以诸葛的将略与其理民相比略逊,此评不屈诸葛。

  诸葛亮自刘备死后屡次用兵,平南征孟获,几擒几纵,安定了南方;几出祁山,虽逢魏之猛军强将却常居上风,退而不乱,射杀张合,斩杀王双,皆时之名将;与司马对决渭南,司马更是避战待敌,不撄其锋,诸葛死后,司马案其行垒,感叹说:天下奇才也。

  司马何许人也?戎马天下,常出奇制胜,竞对诸葛亮有此一叹,有时候,对手就是知音。

  其实,谈到谋略,只隆中一对便可,何必其它呢?

  四、屡出祁山,穷兵黩武,一无所成。关于这点,陈寿的《三国志》写得很明白,“(亮)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诚哉,斯言也。

  西蜀国小地偏,难有擎天之才,遍观诸人,守成可也,与魏对敌,难有进取,诸葛亮想凭己才,乘在世之日,为刘禅打下一片好的发展基业,可惜天不遂人愿,时也?命也?

  诸葛亮的事迹颇多,我读之,不过快意于故事之中,然亦时有遗憾之慨,如果诸葛亮不是事必躬亲,更放开一些,任人以用,自己观大略,总大纲,岂不是更好?

  但我又想,如果真的这样,诸葛亮会不会就又是一个司马懿了呢?诸葛亮的诸多行事,与刘禅暗弱,西蜀寡小,为报知遇之恩有莫大关系,其甄选的人才才能当然是重要的,但持重忠心方面考虑得尤其多,诸葛用人的诸多不解处,多可以从此索解。

  世间事难有万全,老虎如戴翼,奔跑的还会那么快吗?

  世人对诸葛亮的研究可谓入微尽细了,如我等读书不多,见识浅陋之辈,难有所发掘,徒发感慨聊舒己意而已。

  就以当初读完诸葛亮故事所发的感慨作结吧:隆中一对,名垂千古,联吴抗曹,功成赤壁;借据荆州,西取巴蜀,三分天下,鹿死谁手?关羽一没,刘备耀武,猇亭一败,皆成泡影;白帝托孤,诸葛鞠躬,国小将寡,屡逞兵威,数出祁山,终无所获。非不知其难行也,为报知遇不得已呕血而为之,痛哉孔明,惜哉孔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鲁子敬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厚道的有些呆,读《三国志》鲁肃传,却令人有拍案之慨,

  子敬畅达明快,三国佳士也,之所以身隐周郎阿蒙陆逊之后,演义使之然也。

  今择鲁肃故事数则,一飨诸君,共阅快人快事。

一、
  吴书载鲁肃少有壮节,好有奇计,散家财以聚少年,讲武习兵,为天下将乱之计,未知真伪。

  《三国志》载周瑜为居巢长,率数百人拜访鲁肃,并求资粮草,时肃家有米两囷,各三千斛,肃随手指一囷与周瑜,周瑜益知其奇。

  此“益知其奇”,见面胜似闻名也。

  将万贯家私等闲视之,鲁肃畅快明达,见事知理,于此可见一斑。

  其快一也。

二、
  孙权、鲁肃初会,同榻对饮,孙权问计,曰:孤欲为桓文事,君何以教我?

  鲁肃曰:汉高祖刘邦欲尊楚怀王而不得,以有项羽故也。今之曹操,犹刘邦之项羽,将军哪里有做桓文的机会呢?以我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难以卒除。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立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曹操虽强,有马超韩遂二袁之流掣其肘,您可以乘此剿灭黄祖,驱除刘表,独居长江之地利,以后寻机称帝以图天下,此帝王之业也。

  孙权说:我现在只想致力于一方,辅佐汉室,您说的我做不到。

  观孙权后之行事,实心然其计,料当时不欲为人知,故为此语。

  鲁子敬初见孙权,指画天下,分剖形势,有诸葛隆中对之妙。

  其快二也。

三、
  刘表死,鲁肃说孙权:荆楚土沃民富,山险城固,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刘表新亡,二子不谐,刘备寄人篱下,难尽其用,我想借吊丧之名,观形势,拜访其主事者,如果能说动刘备使抚表众,上下一心,我们就与他们结盟,一起对付曹操,这样天下可定。否则的话,我们也需要早作打算,另图大计,不要就会被曹操占先。

  鲁肃奔丧,刘琮降曹,鲁肃遇刘备于当阳长阪,达孙权之意,为刘备陈天下之势,劝刘备与孙权共御曹操,刘备派诸葛使权,卒成大事,赤壁一战,曹公意气为之一噎,鲁肃之力多焉。

  以此观鲁肃,有视天下若剖瓜之概,料事料人,分画形式于指掌之间,荀彧郭嘉之徒,不过如此,堪比诸葛孔明之智。

  其快三也。

四、
  曹操据荆州,东吴为之振动,孙权惶惑计不知所出,张昭等辈劝权迎操,鲁肃周瑜独否。

  后破曹公,鲁肃先还,孙权大会诸将举营相迎,对鲁肃说:子敬,我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鲁肃说:未也。

  就坐之后,鲁肃徐举鞭言道:愿至尊德披四海,囊括九州,以安车软轮征肃,才算显耀。

  汉末士君子好坐谈清议,想子敬此时风采,清谈之辈谁堪及耶?读书至此,常令人心驰神往。

  其快四也。

五、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地少不足以自立,诣权求都督荆州,众皆以为不可,唯鲁肃劝孙权借之,共拒曹操。

  曹操正在写字,得报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笔落于地,其惊惧如此。

  若无刘备,孙权纵在赤壁之后,据吴楚之地,难敌曹操。

  刘备得荆州基业,以为依托,袭蜀取汉,终于翱翔于天下,鼎足之势成,曹操难以坐大,孙氏得安,鲁肃之功多焉。

  只曹操笔落于地一点,即堪为快事,而况其他?

  其快五也。

六、
  鲁肃代周瑜督,与关羽临界,疆场纷错,时有摩擦,鲁肃常以还好抚之,连蜀拒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诚鲁肃之谓也。

  鲁肃卒,权为举哀,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料诸葛亮不仅哀鲁肃,亦哀东吴再无此等见识了。

  为人不当如此耶?

  其快六也。

七、
  孙权与陆逊论鲁肃,认为鲁肃借荆州于刘备是一短,借出而不能索还,言关羽不足忌是大言欺人。

  值刘备借荆州之时,刘璋、张鲁皆存,权以吴楚之地难敌孟德之威,借荆州为不得已之举。此时言为鲁肃一短,孙权有欺心之嫌。

  况其时也,刘备诣京见权,周瑜劝权刘备,权思之再三,认为不留为好,此时何忘彼时之意也?

  吕蒙袭取荆州,斩关羽,刘备兴兵伐吴,大军压境,孙权惶惑无措,派诸葛谨见刘备,愿割荆州以和,当其时也,孙权是何心境?

  借荆州于刘备,亦借刘备分曹兵之势,使不得专对东吴;取荆州为西蜀太盛,锋逼东吴,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那可同日而语?

  且刘表新王,鲁肃吊丧,图说刘备能抚表众,以便与之联合,若不能则另作吞荆打算,亦可见多操之敌,自为树党,为时之上计  

  综上所述,此非鲁肃不能,实孙权不智也。

  三国风云,名士辈出,然读其事,常有时也命也,难称人意之感。唯有子敬故事,宜雪夜拥酒,徐读徐酣,可暖人心。

  孙权称帝,顾谓群臣:昔鲁子敬尝道此。

  好一个鲁肃!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张文远

张辽开始是与吕布追随丁原的,后来又投奔董卓,可是他并没有为董卓立下什么功劳,可以说明他无意去帮助董卓,只想帮吕布.说明他懂大义,明事理.

张辽在追随曹操的时候立下赫赫大功,如平定昌郗,讨伐天柱山的陈兰,梅成.如果去过天柱山的可能知道天柱山的险峻,现在都改造许多了,在以前基本是垂直的峭壁甚至于六十度左右的陡壁.能在那攻打敌人二万多人,一般人恐怕是做不到了.而且在攻打的时候,有人在张辽营中故意制造混乱,部下都很慌张他却说:"这肯定不是全营叛乱,肯定是敌军故意制造混乱."于是下命令:让不参加叛乱的人在营中坐好.自己带了数十人去把叛乱的人给杀了.这可以体现出他的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

在曹操赤壁兵败的时候,张辽率部队前去救援.否则曹操恐怕真要葬身赤壁了.而且张辽在吕布死后曾经想去追随刘备,后来追随了曹操.从此以后根本没有二心.这里可以体现出他的忠心.

合肥之战与李典冰释前嫌,杀退孙权十万大军,打的江南的小孩是日夜哭啼.甚至杀的孙权都要学阿瞒割须弃袍了.不得不承认他的武艺的高超.而且他用八百精兵冲阵并杀出的时候有数十兵马还在阵中.喊到:张将军不要丢下我们.张辽听见后马上杀回阵中,把士兵救出.这里可以说明他爱护军士.

最令人可惜的是曹丕南征,张辽也曾经上书不要南征,结果中了徐盛火攻之计,结果在营救曹丕的时候被丁奉一下射中了头颅,回洛阳医治无效,箭疮迸裂死亡.令人叹息,不过也可以说明张辽还是有一定的战略头脑的人.

这样一个勇武,忠心,有胆识,爱护军士,懂大义,明事理并且有战略头脑的人物,怎么能不算曹魏第一将才?在三国时期甚至整个华夏历史上能有几个这样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赵云
赵云(?-229),字子龙,蜀汉禁军首领。初为公孙瓒手下随从,刘备救援徐州时,向公孙瓒借兵,公孙瓒便将赵云借给刘备。徐州之战后,赵云回到公孙瓒处。后来看到公孙瓒难成大事,便离开了公孙瓒。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不久,公孙瓒便被袁绍灭掉了。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在古城遇到了刘备,便投奔了刘备。此时赵云已年过40岁。他说:“云漂零半生,今得使君,云心愿足矣。”刘备任赵云为“主骑”,相当于亲兵队长。依赵云的能力,与这个职务太不相称。但赵云没有拒绝,还是从此后忠心于刘备,认真保护刘备家小。
208年,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长板坡一战,赵云趁曹军不知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得以顺利救出了刘禅和糜夫人。其后刘备入川,赵云作为二路援军,与诸葛亮一起入川,由于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所以也没有立什么太大的功劳。汉中之战时,赵云也立下了功劳。刘备封汉中王时,只封了赵云作偏将军,后提升至虎威将军。这一职务便使得赵云不可能列入虎将的行列。但赵云也没有什么怨言。
219年,关羽遇害。221年,刘备称帝后欲起兵伐吴。赵云苦谏,他说:“关将军之仇,私也;汉室之仇,公也。今国贼是曹丕,而非孙权。陛下万不可因私而废公,今只应伐魏,而不能伐吴。”可见赵云并非一般的武将,实在是难得的一员文武全才。但刘备不听,结果并陆逊大败于彝陵。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赵云就是六员托孤之臣之一。
其后诸葛亮南征,已六旬开外的赵云随诸葛亮出发,立下了大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和邓芝守住箕谷,因兵少而败。赵云及时退兵,使得损失不大。随后赵云病逝,被追封蜀汉大将军。
历史上的赵云虽有很多功劳,但官职始终不大。因为他亲兵队长的身份,使得赵云不可能有独挡一面的机会。在蜀汉内部,赵云甚至只能算一名文官。但赵云确实是难得的一员将领,从后人对他的美化,送他一个“五虎将”的名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后人对赵云的喜爱了。关于赵云的年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三国演义》中关羽赵云的描写显然有点不能自圆其说。长板坡时赵云好像还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小将,而诸葛亮南征时赵云就已经是一员白发飘飘的老将了。其实长板坡之战(208年)距离诸葛亮南征(225)年相隔最多不超过十八年,怎么会使一个青年人就变成了老年人了呢?一般认为,赵云在长板坡时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病逝时大概就在七十岁左右。至于传说中的血战长板坡,史书上没有这一场战斗的描写。更为关键的是,史书上并未有縻夫人自杀的描写,这也就意味着赵云很有可能是在长板坡同时救出了甘夫人、縻夫人和刘禅。其实,没有了血战的长板坡更能反映出赵云的随机应变,脱下了“五虎将”外衣的赵云,他那智勇双全的中年将领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永远在夜空中闪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张任

根据《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可见张任出身寒门,凭借其自身的忠勇无畏,努力上进才得以跻身于上层官僚。与那些靠世家门阀,勋旧裙带关系往上专营之辈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州中从事也证明了张任并非纯粹武人,在吏治政事方面张任也有所长。
除了以上简介外,史籍上关于张任的记述不多,而且多为刘大耳益州平定战相关。就此,我们就不得不扫视一番大耳的益州平定战。
建安十六年冬(公元211年),蜀主刘璋因惧曹公伐张鲁,诚邀刘大耳入蜀拒张鲁及有可能南下侵蜀的曹公。大耳入蜀后,驻军葭萌关,刘璋还亲自出迎于涪,欢饮百日,并送大量军资粮饷于大耳。可心怀鬼胎的刘大耳得璋资助后,却又在蜀中广布其个人恩信。
建安十七年秋末冬初之际,借口曹操袭取江东及荆州的关羽,需回军援救,要求刘璋再次资助军资。不明事理的张松被其兄长告发后因事泄被杀,此时,深知已无法相容的刘大耳突然斩杀了刘璋交于其节制的白水军指挥官——高沛、杨怀,夺取了军权。并令黄忠、卓膺进兵至关中,占据涪城。而一向孱弱的刘璋于次年春夏之际(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才命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诸将于涪城抵挡刘大耳,可惜无法抵挡如狼似虎的大耳军,纷纷败下阵来。只能退守绵竹。其后吴懿率军投降,刘璋再次派护军南阳李严、江夏费观总督绵竹诸军,可想不到李严、费观亦率众投降。此时刘备军益强,分遣诸将平定下属各县。刘璝、张任等军只好退守刘璋长子刘循镇守的雒城,而且出乎意料的坚守了一年。其间,张任勒兵出战于雁桥,战败生擒而被处死,此外,号为大耳左膀右臂之一的凤雏——庞统也于此间的攻城战中中流矢身死。
其后,建安十九年夏,大耳攻下了围困一年的雒城,并与溯江而上的诸葛孔明方面军会合,围困成都数十日后,刘璋出降。
囿于资料的匮乏,我们只能从以上得知益州良臣张任的历史活动期大致为建安十八年至建安十九年这短短的一年多(也许还不到一年),其历史活动范围也仅在蜀中,其显著的历史事迹就是其参与的三场抗拒刘大耳的战役:涪城拒敌战;绵竹退守战;雒城困守战。
这三场战役从结果上来看,都是大耳方面取得胜利。而且如果仅仅从这三场语焉不详,叙事不周的三场战役来看,也的确无法看出益州良将张任的军事素养及其军事能力。
涪城拒敌战从军事角度来看大耳军已先据有涪城,并巩固周边数月,明显占有地势,并以以逸待劳之师迎战反应迟缓的刘璋各军,再加上大耳军气势正盛,刘璋诸军焉有不败之理。绵竹退守战又因吴懿、李严、费观等人率军投降,而不战自败。从前两战来看,张任大概皆非前线总指挥官,也没有突出事迹。而最值得称道倒是雒城困守战,能够据守雒城一年,使得大耳无法前进一步,并且折损了大耳重要军事参谋庞统的这次战役却又是刘璋长子刘循直接总指挥的,那么,张任是否如演义那般出谋划策、计赚凤雏的呢?在此,的确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张任在此期间的表现就是卤莽的出战于雁桥,战败生擒而被处死,这跟演义所表现的智将张任相去甚远。而且庞统的死恐怕与张任也毫无任何瓜葛。
不过在此事上,我们先应该考究一下张任与庞统的大致死亡时间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人都死于建安十八年夏至建安十九年夏这近一年的雒城困守战役中。庞统之死的时间我们大概可以追寻,《资治通鉴 汉记》所述:“刘备围雒城且一年,庞统为流矢所中,卒。法正笺与刘璋,为陈形势强弱。”《华阳国志 卷三 蜀志》所述:“建安十八年,刘先主自涪攻雒,且一年。军师庞统中流矢死。先主痛惜,言则涕泣。十九年夏,雒城拔。”这些资料大致交代了庞统死于雒城困守战的中后期,即建安十九年春左右,其后,法正才去书劝降刘璋,刘璋不答,而雒城不久便被攻克。这些也从旁证明了刘备军因较前的军事攻击失败,庞统身死,而不得不换策略采用了政治攻势。
而张任之死也并不如演义所说,是被孔明定计而擒。实际上,孔明方面军于建安十九年夏雒城攻破后才与刘备方面军会师于成都,而没有参与雒城攻略。张任的雁桥出击战到底是何时,虽无明显佐证。但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大致推测一下。益州从事郑度曾经建议刘璋坚壁清野,与刘备打长期防守战,但刘璋以:“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采取了直接的攻防战。在前两次战役失败后,雒城被围后,刘循、张任方面要么等待成都援军、要么主动突围,而此时诸葛亮方面军已经溯江而上,刘备也分遣诸将平定下属各县,成都方面更因所派部队大量倒戈,恐怕也难从其他地方抽调机动力量支援雒城,在这样的情况下,雁桥出击战一则可能是寻找突围机会而发动,二则也可能希望就此改变战局,这也跟刘璋方面的初期战术指导思想相吻合。所以无论是否跟张任个人性格有关,雁桥出击战很可能发生在雒城困守战役的前期。此后,刘璋方面才采取了坚壁清野,困守雒城的政策,抵挡了刘备方面军进一年。

  因此,张、庞两人之死恐怕是张死在前,雁桥之战胜利后,刘备军可能低估了雒城守军的实力,盲目轻动下丧了军师性命。其后才转换用政治攻势。当然,在没有明确佐证的情况下,小说家们把庞统之死记功在张任头上,是否合理,的确也是值得我们大家推敲的一番的。
不管张任其人的军事涵养到底如何,作为后人的我们虽然已经无法得知。但是张任的忠肝义胆、却是赤心可见。其最后的厉声之言:“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尤悬在我耳边。记得曹孟德曾叹冀州多忠勇,而倒挂城门的王累、大义灭亲的张肃、苦谏无畏的黄权以及宁死不屈的张任。难道不能说蜀中无忠义吗?
  这也正是:
  烈士岂容从二主,
  张君忠勇死犹生。
  高明正似天边月,
  夜夜流光照雒城。
死?活?说张任!
张任曾经是我很喜欢的幕后二线阵营的主力(张任,高顺,臧霸,高览,关平……:)可惜他死了,死的早,他的死今天成了一道辩题,其实我更想看到各位各展长才的题目,不是张任,而是刘禅该不该投降晋朝,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更多的暗夜里回想,没有答案——问题太大了。
关于张任的意见其实很简单,也很好说,翻到狂人兄的帖子,很多我想到的他都替我说了,非常感谢,省了我打字~在这里我只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张任生死的战略意义。
首先,张任是蜀将,主战派,同为蜀将的吴懿曾说他“极有胆略”!他是在刘璋的部下作将领并且统兵去抵抗刘备入侵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进攻与防御的矛盾,侵略与抵抗的矛盾。知道了这些,暂时就够用了。
大家辩论该不该杀张任,对象就是这么一个张任,蜀中名将。武智都不弱,着眼点都是他是个人才,而杀不杀他则是刘备诸葛亮对待这个人才的态度问题,甚至于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心理。这样对不对呢? 不太对!
第一,张任是刘备集团在入蜀之后正式捕获的第一个蜀中本部大将(不包括偏师严颜),这是刘璋手下第一个被擒拿的王牌。在抓到张任张任不降的情况下,只能杀!不能存,更不能放!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张任不够人才,而是因为他太够人才:如果不杀张任,蜀中其余的领兵将领就有了可乘之机——我大可以跟你刘备拼到底,不成再投降反正你不会杀我——蜀兵有这种心理这样荆州军以后将会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损伤巨大不说,而且甚至连敌我都分不清楚,投降过来的人随时有可能再反!这样的境地是谁也不想看到的,所以张任,你不降只能死!这就叫杀鸡给猴看,张任都给你剁了,你比张任怎么样——所以以后的降将不敢不老实.
第二,刘备所对抗的不是别人而是在险峻的蜀地上对抗素以自守闻名的刘璋,刘璋并非一个窝囊废,为了对敌他刘备几乎先后调用了除关羽的一切得力属下包括庞统法正魏延黄忠刘封关平马良诸葛亮张飞赵云严颜马超马岱等等……这是以后再没有同时动用过的庞大战力!为什么打的这么苦?还不是因为刘璋实在不好打!好打早被别人拿了。打这么艰苦的战役,即使是刘备和诸葛亮。可以说心里还不是很塌实的。事实上,如果刘璋采用郑度的战略,那么即使是我上述的阵容,可能也会在蜀中惨败!而这一仗败下来,刘备也许永远再不可能称霸天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仗都必须有它特定的意义,都必须在这个有机战略中起作用。决不能做无用功。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指望谁象玩三国游戏一样好整以暇的捉放张任令他归心么?绝对的不可能!各位拿张任比高顺张辽严颜,其实根本没有可比性。所谓张辽严颜都是在己方战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投降的,是战后。降死与否不再影响战局。张任不同,他虽然被擒了,背后还有一座城,还有少主人刘循跟两员将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身后蜀军的士气完全系于张任一人。他降了,蜀军就完了……张任是什么人?他胸中澎湃的鲜血跟忠直傲骨使他咬紧牙关,在这种情况下想劝降张任的可能性基本为0!即使刘备抱着张任的腿哭都没有用。那一刻,张任为蜀而死!
第三,张任在蜀营里享有几乎无与伦比的号召力跟威慑力,他说的话除了劝刘璋不接纳刘备被驳回,剩下从来都是说什么是什么,从无二话,无论是刘循还是泠苞邓贤之流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没有任何异义。这更跟上述张辽诸将不同,大家都拿张辽说事,请问曹操为什么不招降吕布?!因为招了吕布是多么的危险,他既有反的可能又能号召一大堆属下的武将。——心腹之患,这样的人能留么?不能! 所以张任也只有死。
至于庞统是死在张任手上,这个关系其实反而不大。因死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要矛盾的。无论张任降否,庞统都已经死了。斩了张任庞统也不会活转来。从这点上说收张任当然是对刘备有利的,只是他实在做不到而已。
我慨叹在造成一个英雄的同时无数战骨白了那苍野,人生的歌谣总是象故事,有开始也有结束。谭嗣同说:迄今尚未有人为改革变法而流血,此国运所以不昌也。若有,请自嗣同始……在大厦将倾美梦初醒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为它哭泣,那这个人生就太没意思了。张任,素衣的张任,白马的张任,舞剑的张任,将死的张任。在临风餐刀那片刻他可曾回首看着这秋风满地的荒野,这片动人的土地?也许他这个人根本就是杜撰出来维护这片易主的大地最后的尊严的,谁知道呢?……
真的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姜维

读罢三国,最欣赏的莫过于姜维。他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一个本应光耀史册的英雄。然而,想起以前读过的后世有关他的评论,竟多是曲解之言,不得不替伯约叹息,于是作此文,重析三国历史,还他一份真实。

苏东坡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我们永远记住了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后人也有诗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似乎在今人心中,他已成为年轻有为的光辉典范。但是赤壁之战周瑜成名时已然三十四岁,而天水郡姜维崭露头角时仅有二十七岁,在古代看来还是未及而立的少年。而恰恰是这个少年的招降,成为诸葛亮军事生涯中甚至整个蜀国的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灰暗的三国末期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
三国英雄多矣,堪称“文韬武略”的英雄亦多矣。诸葛亮、赵云、关羽、黄忠、马超、曹操、司马懿等显赫的名字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也是后世许多怀古诗篇吟咏称赞的对象。提起三国,提起蜀国,人们多想起的是桃园三结义、才贯古今的诸葛亮、当阳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的赵云,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一下子想起姜维?恐怕有许多人连他的存在也会忽略罢?于是替伯约抱不平,这样一个最能称得上“文韬武略”的英雄,却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被后世的读者所遗忘。
说姜维最能称得上文韬武略,并非笔者的溢美之词,而是经仔细分析得出的论断。文韬武略,顾名思义,文武兼长也。谋略武功都拿的出手的大有人在,可真正谋略武功都擅长的人却少之又少。诸葛亮、曹操、陆逊能够运筹帷幄,却不擅长马上作战、短兵相接;赵云、关羽、马超等武艺超群,也颇有谋略,可他们的谋略却仅限于攻城掠地,并不足以统筹整个战局。纵观三国英雄,只有姜维能够文武兼长。且看姜维的首次出场。当时诸葛亮北伐中原,入南安,欲取天水,就巧施妙计,差他的心腹诈称魏将,骗天水太守出城,暗伏一军于附近,乘势夺城。计策得以顺利实行,毫无破绽,昏庸的天水太守马遵果然中计,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智勇双全、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形象。接下来,姜维又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与诸葛亮的计策,使得马遵茅塞顿开,大悟曰:“非伯约之言,则误中奸计矣!”姜维胸有成竹,他料得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便将计就计,愿先引兵出城,再与随后出城的马遵以火起为号,前后夹击蜀军。诸葛亮何等才智,这样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就让姜维轻而易举地识破了。果然,和他所料的丝毫不差,诸葛亮早已遣赵云引军于山僻之间埋伏。赵云听说姜维领兵出城,以为姜维中计,就引军攻城,至天水郡下见到姜维杀出,方知自己才中了姜维之计。书中这样描写赵姜两人的首次交锋“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抢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竟然“首尾不能顾,引败兵奔走”。赵云回去后告诉诸葛亮兵败经过,使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诸葛亮大为惊讶,叹道:“吾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于是抱定了得到他的决心,利用姜维对母亲至孝之心施了一连串计策反间马遵,使马遵对姜维生疑要置之死地,他便坐收渔人之利招降了姜维,从此待他亲如父子,这是旁话,且按下不提。
论谋略,诸葛亮阅人无数,何等的眼光盖世,谨慎细微,几十年征战,身边又不乏赵云等出众的人才,他却唯独看中了最年轻而且接触时间最短的姜维,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并临终托付以蜀汉江山,对于看待蜀汉江山胜于生命的诸葛亮来说,这种托付无疑是对别人最大的信任与肯定。诸葛亮才高八斗,一生中很少夸赞别人,即使夸赞,也只不过简单说几句“子龙一身都是胆”或“真将军也”之类的话,却在给蒋琬的信中对姜维不吝赞词,说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等等,这是诸葛亮一生中十分罕见的行为,足以证明姜维的才华是何等与众不同。诸葛亮死后,他则成为蜀国的顶梁柱,制定战略,统筹全朝,蜀国也因有他才能在魏国的觊觎中支撑多年。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他在军事谋略与思想上的造诣深得诸葛亮之法,堪称“武侯第二”,这样的评价恐怕数遍三国也无人能及。论武功,姜维初次交锋便使得赵云不敢恋战,连连败退。赵云号称“常胜将军”,这次失败,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失败。虽然两人有四十多岁的巨大年龄差距,但姜维取胜却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年轻气盛。赵云回去后诸葛亮夸他“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试想,赵云武功枪法冠绝三国,且向来很少对夸赞别人武艺,这样一句赞美,可谓是最高的评价,且他以七旬老将之身,能对一个弱冠少年肃然起敬,心悦诚服,姜维之勇武,可见一斑。谋略武功皆是如此出类拔萃,姜维真堪“文韬武略”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群英传---徐元直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刘备手下的第一任军师是徐庶...徐庶出场时,自称姓单,名福。此人少年任侠,曾替人报仇,失手被擒,同伙大闹法场,把他解救出来。从此改变宗旨,折节读书,在荆州结识了诸葛亮。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对刘备军团不的不从新评估。但是其母被曹操所执,被迫降曹,在降曹之前立誓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同时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也才有了三国这个时期。。

在赤壁之战之前庞统巧施连环计的时候,庞统的计谋成功的瞒过了曹操及曹操手下的谋士,在这个时候曹营中也就只有“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的徐庶看穿了庞统的计策。从此之后三国演义中就在也没有出现过徐庶的名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