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9999999999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三国人物资料宝库之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贾诩

字:文和

时间:147——223(寿77)

籍贯:凉州 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官职:太尉

谥号:肃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贾穆

历史年表

[189年],董卓侵入洛阳,开始控制中央政权。贾诩以太尉属官的身份成为平津都尉,后来升为讨虏校尉。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屯兵于陕,贾诩就在牛辅军中。

[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谋杀。不久,牛辅也在逃窜中被部下所杀,众人恐惧。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无所依靠,便遣使去长安请求赦免。王允为人刚直,竟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部队,逃回乡里。贾诩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说:“听说长安传闻要杀尽西凉人,要是你们弃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就可以在朝廷的名义下征讨全国,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这个计划被众人采纳。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袭击长安,等到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人。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而不能攻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事成后,贾诩被任命为左冯翊。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同时也很惧怕他。不久,贾诩的母亲去世,贾诩辞掉官职,后来又被拜为光禄大夫。

[195年],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争斗起来,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不久,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开始交兵,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后来,李、郭二人讲和,放出被劫持的献帝和朝臣,对此贾诩作出了很大努力,之后贾诩便上还官印。当时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对贾诩说:“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率子孙前来迎接。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198年],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这很容易明白。将军虽擅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曹操一定亲自断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

[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过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211年],曹操于渭南于马超交战。后来,马超军不利,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又问贾诩如何破敌,贾诩说:“离间他们。”曹操采用他的计谋,写书离间马超和韩遂,使他们内乱。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217年],曹操仍未立太子。曹丕曾派人向贾诩问计,贾诩说:“希望将军修养品德,勤于学习,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作儿子的道义,这就够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于是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220年],曹丕即位,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300,前后共800户。又分食邑200,封幼子贾访为列侯,以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223年],曹丕首征东吴,以失败而告终。当初,曹丕便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无功而反。同年,贾诩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阎忠:诩有良、平之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蒋济

字:子通

时间:?——249

籍贯:扬州 楚国平阿(今安徽怀远)

官职:太尉

谥号:景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蒋秀

历史年表

蒋济早年曾任郡计吏、州别驾等职。

208年,孙权围合肥,曹军主力在荆州受挫,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蒋济使用伪书,诈称大军前来救援,不仅鼓舞了守城部队德的士气,也使孙权真的相信大量救兵到来,遂解围撤退。

209年,蒋济来到谯城,曹操欲迁徙淮南的百姓,询问蒋济的意见。蒋济表示反对,曹操不听,结果十几万百姓受惊吓逃到吴国。蒋济被任命为丹阳太守、扬州别驾,后又被任命为丞相主簿、西曹椽。

219年,关羽围樊,曹操欲迁许都避其锋芒,蒋济同司马懿一起劝阻了曹操。

220年,曹丕继位,蒋济改任相国长史。同年,曹丕称帝,蒋济外放为东中郎将。蒋济请求留于朝中,上表《万机论》,曹丕称善,改任蒋济为散骑常侍。

222年,蒋济随大司马曹仁伐吴。曹仁欲攻取濡须洲中,蒋济反对,曹仁不听,果然失败。后来,曹仁病逝,蒋济再次被任命为东中郎将,代领曹仁的部队,不久又被征召入朝,被任命为尚书。

227年,曹叡继位,蒋济被封为关内侯。曹休伐吴,部队前往皖城,蒋济多次上表劝阻,然而曹休已经中计失败。事后,蒋济被升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240年,曹芳继位,蒋济转为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后来又升迁为太尉。当时,曹爽专权,曹爽党羽丁谧、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法度,蒋济上疏劝阻,不被听从。

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蒋济跟随出兵洛水浮桥,讨伐曹爽。事后,蒋济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蒋济坚决推辞,但不被准许。同年,蒋济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

曹睿: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裴松之: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程昱

字:仲德

时间:141——220(寿80)

籍贯:兖州 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

容貌: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官职:卫尉

谥号:肃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程武

人物传记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程昱,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②昱性刚戾,与人多迕

曹操: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钟繇


字:元常


时间:151——230(寿80)


籍贯:豫州 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


官职:太傅


谥号:成侯


家庭成员:族父:钟瑜,弟:钟演,子:钟毓、钟会


历史年表


钟繇年少时,祖父钟瑜资助钟繇成才。

钟繇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咸阳一带)令;后因疾病辞官;后又被任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李催、郭汜乱长安,挟持汉帝。

公元一九二年(初平三年)十二月,曹操遣使者王必联络李催、郭汜。李、郭怀疑曹操遣使的诚意,不愿与其来往。钟繇劝李、郭道:“如今诸侯四起,各怀私心;唯有曹操顾念天子,心向王室。二位辅佐汉帝,如果不能团结忠臣,将来难以控制乱局。”李、郭听从钟繇劝谏,与曹操交好;并重椭郁怼?/P>

后李催、郭汜交兵。李催劫持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筹划营救献帝。献帝逃离长安,钟繇功不可没,被任为御史中丞,后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封为东武亭侯。

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

公元一九七年(建安二年)一月,曹操表钟繇以侍中身份为司隶校尉之事,持节督关中兵马,镇守长安地带。钟繇上任后,写信寄于马腾、韩遂,劝二人归顺曹操。马腾、韩遂从钟繇之言,并各遣一子入关,表达忠心。

公元二零零年(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钟繇将两千余匹马赠于曹操。曹操写信感谢钟繇赠马,并称赞钟繇劝降马、韩之功,更将钟繇比作萧何。

公元二零二年(建安七年),袁尚派遣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南单于攻打曹操治下的河东。钟繇奉曹操之命在平阳围剿匈奴南单于,并邀马腾出兵相助。南单于未败,郭援兵至,钟繇料定郭援将渡汾水,决定待郭援渡半时击之。郭援渡汾水过半时,钟繇、马超出击,大败敌军,并斩郭援首级;南单于不战自降。郭援是钟繇的外甥。庞德得知后向钟繇表示歉意,钟繇答道:“郭援是国贼,死有余辜。你不必抱歉”言毕,放声大哭。

后河东卫固、张晟、张琰和高干作乱,钟繇出兵讨伐,平息叛乱。

钟繇将关中居民迁入洛阳,招降叛逆,收留难民。几年后,关中一代人口充实。曹操因钟繇治理用功表其为前军师。

公元二一三年(建安十八年)十一月,钟繇任大理。曹操提议恢复肉刑。朝臣多有反对,唯有钟繇、陈群同意。

公元二一六年(建安二十一年)八月,钟繇被任为相国。

公元二一九年(建安二十四年)魏讽谋反。钟繇因举荐魏讽被免官。

公元二二零年(黄初元年),曹丕建魏国,复用钟繇为太尉。

公元二二六年(黄初七年)十二月,钟繇被任为太傅。

公元二三零年(太和四年)四月,钟繇去世。


历史评价


曹丕:①太傅学优才高,留心政事,又於刑理深远。②太傅功高德茂,位为师保,论行赐谥,常先依此,兼叙廷尉于、张之德耳。


陈寿:①钟繇开达理干,一时盛伟。②钟繇明察当法,以治狱见称。


《魏书》:繇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刘晔

字:子扬

籍贯:淮南成德

官职:大鸿胪

谥号:景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父:刘普,母:修,兄:刘涣,子:刘陶

历史年表

晔七岁,而母病困。

晔年十三,谓兄涣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涣曰:“那可尔!”晔即入室杀侍者,径出拜墓。

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破敌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

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

晔自汉中还,为行军长史,兼领军。

延康元年,蜀将孟达率众降。达有容止才观,文帝甚器爱之,使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

黄初五年,幸广陵泗口,命荆、扬州诸军并进。会群臣,问:“权当自来不?”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自将而来。”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於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权果不至,帝乃旋师。云:“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

明帝即位,进爵东亭侯,邑三百户。

太和六年,以疾拜太中大夫。

有间,为大鸿胪,在位二年逊位,复为太中大夫,薨。

历史评价

傅子: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岂不惜哉!

陈寿:刘晔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董昭

字:公仁

时间:152——232(寿81)

籍贯:兖州 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

官职:司徒

谥号:定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董胄,弟:董访

历史年表

192年,袁绍于公孙瓒在界桥交战,公孙瓒兵强,于是钜鹿太守李邵等人叛离了袁绍去投奔公孙瓒。袁绍派董昭去任巨鹿太守,董昭到任后,假传袁绍的檄文,斩杀了图谋不轨的郡中大姓孙伉等人,一郡皆惊。董昭随即安抚了巨鹿郡,这种做法得到了袁绍的称赞。这时,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杀害,袁绍又让董昭去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郡中大乱,人数上万名敌军,派使者前来要求做买卖。董昭表面上答应,暗地里使用离间计,并趁机征讨,两天内三传捷报。

194年,因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有矛盾,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于是,董昭要求去晋见汉献帝,借机脱离袁绍,半路上却被张杨留在了河内。这时,曹操统领兖州,想借道去朝见汉献帝,张杨起初不肯,但在董昭的劝说下最终答应。董昭还为曹操写信联络李傕、郭汜等人。

195年,汉献帝东归,到达安邑。董昭随张杨前往迎接,被拜为议郎。

196年,汉献帝到达洛阳,韩暹、杨奉、董承等人不和,相互争权。董昭假做了一封曹操的书信拉拢杨奉,杨奉非常高兴,劝诸将共同上表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董昭升为符节令。不久,曹操来朝见汉献帝,向董昭问计,董昭建议曹操迁走汉献帝,曹操依计将汉献帝迎往许昌。杨奉等人不满,出兵阻拦,但被击败,投靠于袁术。

198年,董昭升任河南尹。这时张杨被部下所杀,曹操派董昭去拉拢张杨的残部,董昭顺利完成任务,升为冀州牧。

199年,曹操派刘备去征讨袁术,董昭暗地里出言劝阻,认为刘备不可信任,曹操并没有改变主意,不久刘备果然占据徐州造反。曹操亲自征讨击败了刘备,调董昭作徐州牧。

200年,袁绍将颜良进攻东郡,董昭改任魏郡太守,随曹操征讨颜良。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围攻邺城,董昭写信劝降邺城守将春卿。邺城平定后,董昭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207年,曹操远征乌桓,运粮困难,在董昭的建议下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解决了运粮问题。曹操上表封董昭为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董昭建议恢复五等爵位,并游说群臣,建议给曹操加九锡。后来曹操接受的魏公、魏王的称号,都是董昭所创制的。

219年,关羽包围樊城,孙权秘密联系曹操,群臣认为应该保密,唯独董昭认为应该把消息泄漏给关羽,使关羽、孙权相互猜忌,促成内讧。曹操依计行事,关羽果然犹豫不决,不久因东吴的偷袭而失败。

220年,曹丕继承王位,董昭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同年,曹丕称帝,董昭升为大鸿胪,位列九卿,进封右乡侯。

221年,董昭升任侍中,并分出封邑赐其弟董访为关内侯。

222年,曹休出兵伐吴,曹丕担心,欲下诏制止,董昭劝阻,后来曹休果然获胜。曹丕亲征,在董昭的建议下避免了部队被水淹没,曹丕称赞董昭有张良、陈平那样的见识。

224年,董昭改封成都乡侯,拜太常。同年,董昭改任光禄大夫、给事中,随皇帝东征。

226年,董昭回朝,拜太仆。

227年,曹睿继位,董昭进封乐平侯,食邑1000户,转任卫尉。

230年,董昭开始代理司徒的工作。

232年,董昭被正式任命为司徒,他上表陈述不良风气的弊端。魏明帝曹睿下诏,斥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不久董昭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董昭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君论此事,何其审也!正使张、陈当之,何以复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孙资

字:彦龙

时间:?——251

籍贯:并州 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

官职:侍中

谥号:贞侯

家庭成员:子:孙宏

历史年表

孙资年少时就表现得很聪明,三岁丧双亲,被兄嫂抚养,同郡王允很重视他。曹操任司空时,曾征辟他为官,孙资因避仇人而搬家,不能赴任。后来,孙资在友人贾逵的劝说下出仕,历任县令,参丞相军事。

【213年】 曹操称魏公,魏国政权初建,孙资与刘放俱任秘书郎。

【220年】 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后来,魏国改秘书为中书,孙资任中书令,加给事中,赐爵关中侯,同中书监刘放一同掌握机密。

【222年】 孙资进爵关内侯。

【226年】 魏明帝曹睿继位,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同加散骑常侍。刘进放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

【227年】 蜀相诸葛亮出屯南郑,有人劝魏明帝曹睿伐蜀,孙资认为主动攻伐空耗国力,不如据险防守,待吴蜀自疲,于是曹睿放弃了这次伐蜀计划。后来,吴国境内彭绮造反,有人提议趁机伐吴,孙资再次劝阻,认为彭绮造反不会对吴国造成很大的危害,不久彭绮果然败亡。

【232年】 吴国派遣将领周贺渡海去辽东,招诱公孙渊。曹睿欲邀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惟孙资赞成使计划实行,果大破之。孙资因功进爵左乡侯。

【233年】 刘放、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238年】 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孙资二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睿病危,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刘放、孙资二人趁机称曹宇能力不足,大赞曹爽,又力劝曹睿招回司马懿共同辅政。(《魏晋世语》言: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睿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最后,曹睿独召曹爽、刘放、孙资以及赶回的司马懿同受诏命,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239年】 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孙资并前共10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

【240年】 朝廷加孙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245年】 孙资任卫将军,仍领中书令。

【246年】 朝廷又封孙资一子为亭侯。刘放、孙资均以年老让位,每月朔望之日仍以列侯的身份上朝,位特进。(《资别传》载:曹爽专权,多变旧制,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

【249年】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孙资复职为侍中,领中书令。

【250年】 孙资再次退位回家,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

【251年】 孙资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其实矣。②刘放才计优孙资,而自脩不如也。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於世。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

裴松之:孙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资被讬付之问,当安危所断,而更依违其对,无有適莫。受人亲任,理岂得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刘放

字:子弃

时间:?——250

籍贯:冀州 涿郡方城(今河北固安)

官职:中书令

谥号:敬侯

家庭成员:子:刘正

历史年表

刘放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被举为孝廉。时值汉末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前去依附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刘放劝说王松归顺曹操,王松赞同他的建议。正赶上曹操在南皮征讨袁谭,以书信招王松来降,于是王松以雍奴、泉州、安次等地来依附曹操。刘放替王松给曹操回信,文词华美,曹操很欣赏,又听说他劝过王松归顺,于是征辟他为官。

【205年】 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曹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历任主簿记室以及郃阳、祋祤、赞县三处县令。

【213年】 曹操称魏公,魏国政权初建,刘放与孙资俱任秘书郎。

【220年】 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几个月后,刘放转任秘书令。后来,魏国改秘书为中书,刘放任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同中书令孙资一同掌握机密。

【222年】 刘放进爵魏寿亭侯。

【226年】 魏明帝曹睿继位,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同加散骑常侍。刘进放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刘放擅长写书信和檄文,曹操、曹丕、曹睿的诏命文书,很多都是刘放所为。

【233年】 孙权与诸葛亮联合,打算一起进攻魏国。魏国的边境侦察兵缴获孙权的书信,刘放于是改写信中言词,往往能够更换本文却仍与上下文相衔接,将信改作写给魏征东将军满宠,表现出欲归顺魏国的意思,将其封好送给诸葛亮。诸葛亮将信抄给吴将步骘等人,孙权看到后,怕诸葛亮怀疑他的合作诚意,费力做出解释。这一年,刘放、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238年】 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孙资二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睿病危,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刘放、孙资二人趁机称曹宇能力不足,大赞曹爽,又力劝曹睿招回司马懿共同辅政。(《魏晋世语》言: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睿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最后,曹睿独召曹爽、刘放、孙资以及赶回的司马懿同受诏命,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239年】 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刘放并前共11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

【240年】 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245年】 刘放任骠骑将军,仍领中书监。

【246年】 朝廷又封刘放一子为亭侯。刘放、孙资均以年老让位,每月朔望之日仍以列侯的身份上朝,位特进。(《资别传》载:曹爽专权,多变旧制,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

【250年】 刘放去世。

历史评价

陈寿:①刘放文翰,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其实矣。②放才计优孙资,而自脩不如也。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於世。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

裴松之: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放被讬付之问,当安危所断,而更依违其对,无有適莫。受人亲任,理岂得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华歆


字:子鱼


时间:157——231(寿75)


号:一龙之龙头


籍贯:冀州 平原高唐 (今山东高唐)


官职:太尉


谥号:敬侯


家庭成员:子:华表,弟:华缉


历史年表


公元一八八年(中平五年)五月,冀州刺史王芬欲废灵帝、立合肥侯,邀华歆共议废立。华歆认为王芬难成大事,遂拒绝王芬。事后王芬事败自杀。


华歆举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


公元一八九年(中平六年)华歆被任为尚书郎。


公元一九零年(初平元年)董卓迁都。华歆求为下邽令,后因病从蓝田到南阳。袁术在南阳,遂收留华歆。华歆劝袁术讨伐董卓,袁术不从。华歆辞袁术,东至徐州,任豫章太守。华歆清廉公正、做事有效率,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一九六年(建安元年)刘繇病卒。刘繇旧部欲奉华歆为主。华歆鉴于自己身为人臣,遂拒绝。


公元一九九年(建安四年)孙策欲取豫章,遣虞翻劝降华歆。华歆自知无力与孙策战,遂降。孙策以上宾礼待华歆。后孙策死。


公元二零零年(建安五年)曹操假天子之命征华歆回朝。孙权意图将华歆留在江南。华歆道:“将军当奉天子之命,同时可与曹操结好。”孙权遂遣华歆北上。数千人为华歆送行,共赠送数百金。华歆收下礼金,临行前将所收之礼一一奉还。同年,曹操封华歆为议郎、参司空军事。


公元二一四年(建安十九年)华歆奉曹操命收伏皇后玺绶,并鸠杀二皇子。


公元二一七年(建安二十二年)六月,华歆任御史大夫。


公元二零零年(黄初元年)二月,华歆任相国,被封安乐乡侯。华歆为官清廉,所得俸禄和赏赐多用于接济朋友、亲人、旧故,并为奴仆们安家。同年,华歆任司徒。


公元二二三年(黄初四年)华歆举荐管宁。曹丕征用管宁,管宁不从。


公元二二六年(黄初七年)十二月华歆任太尉,欲让位于管宁。曹睿不允,征管宁为光禄大夫,管宁不从。


公元二三零年(太和四年)六月,曹真伐蜀。同年八月,华歆上书:“出兵浪费人力物力,于民有害,于国无利。况且蜀国地势凶险、易守难攻,太祖、先帝先后讨伐,皆出师不利。”并劝谏:“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时逢大雨,曹真举兵难进。曹睿诏曹真回师。


公元二三一年(太和五年)十二月,华歆病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华歆清纯德素,诚一时之俊伟也。②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孙盛: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节堕於当时。昔许、蔡失位,不得列於诸侯;州公实来,鲁人以为贱耻。方之於歆,咎孰大焉!


曹丕: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


陈群:若华公,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


《魏书》:歆性周密,举动详慎。


《华峤谱》:歆淡於财欲,前后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殖产业。


傅子:华太尉积德居顺。


曹睿: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太史慈: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之王朗

字:景兴

时间:?——288

籍贯:徐州 东海(今江苏)

官职:司徒

谥号:成侯

家庭成员:子:王肃

历史年表

本名严后改为朗。

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陶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

孙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

太祖表徵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

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

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使至鄴省文昭皇后陵,见百姓或有不足。是时方营修宫室,朗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原陛下重留日昃之听,以计制寇。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故乃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用能尽有九州,弼成五服。句践欲广其御兒之疆,㈠馘夫差於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汉之文、景亦欲恢弘祖业,增崇洪绪,故能割意於百金之台,昭俭於弋綈之服,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用能号称升平,几致刑错。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於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凤阙猥閌,德阳并起。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脩城池,使足用绝逾越,成国险,其余一切,且须丰年。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足,未之有也。”转为司徒。

太和二年薨。

历史评价

《魏书》:朗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自婚姻中表礼贽无所受。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故用财以周急为先。

陈寿:①王朗文博富赡,诚一时之俊伟。②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
  

孙策:以儒雅,诘让而不害。

曹丕:朕求贤於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非徒不得贤,更开失贤之路,增玉铉之倾。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