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燕尾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谁是三国第一奸雄?(热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04-12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在此先声明,本人各帖观点只就学术论事,以理服人为我与人争论的第一要素。“皇帝”之称,纯属自娱自乐外加自励。并非要压过什么人,我已经举过例子,溥仪这个皇帝是个皇帝,袁术这个人也当过皇帝,但都不怎么样。我有我的世界,在我的世界里,我是我的皇帝,就像屈原在世时,被人认为是“疯子”一般,你就当我是个“疯子”吧。

今天,我想和兄台谈一谈刘备投靠人的问题:

刘备有过几投:1、投过刘焉(算第一次参加正式工作,卖鞋子子能算他业余爱好啰)。表现很好嘛,工作积极肯干,连续出差,得到的补助和回报与他的成绩很不相符,但他任劳任怨,绝对服从组织的安排。他离开刘焉是因为工作调动,最后遇到个糊涂蛋领导--督邮同志,也没和他争,自己辞了职,投身到更关阔的天地里去了嘛,就跟现在下海似的。

2、投过公孙瓒。出门做事靠朋友,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公孙瓒带着他讨董卓很有面子嘛,斩华雄,战吕布靠的就是刘备这个朋友。后来刘备帮他打过袁绍,解了他多大的围。“若非玄德远来救我,几乎狼狈。”多够哥们,远来相救,那是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义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套用伟大领袖称赞白大夫的话)。公孙瓒积极推荐他那是他打心眼里感谢刘备的一种表现,没有想到那一别竟然成为他们的永别。

3、投过曹操。曹操什么人物,我不必说了,他的名言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为我所用,我就尊敬你为兄弟。你要是不为我所用,我留你何哉,曹操留下了刘备,目的有两个:一是软禁刘备在许昌;二是借此收买天下贤士的心,表现得很大度,那是告诉天下豪杰,你看我和刘备为徐州的事情打过仗吧,可他现在来投我了,我还是接纳了他,这说明他和我争是他不对嘛,不过没有关系,你来投我,表明你相信我是公正的,我也不会亏待你,五湖四海皆兄弟嘛。刘备为什么投奔曹操(注意是投奔曹操,不是投降曹操)?刘备是被吕布给逼的,吕布危难之际投刘备,刘备接纳了他,刘备为什么接纳他和怎样接纳了他请看三国。刘备不因为吕布跟着董卓干过而否定吕布的一丁点正义的成绩,也是非常看重吕布少有的才华,它可能私下里认为吕布不是个作君主的料,吕布到处拜爹说明他的奴性很重,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将才,他认为这种人只要是利用好了,肯定有助于它的霸业,所以他留下吕布,但他对吕布的为人不是特别了解,和吕布相处得也很少。实际上,吕布有点像被宠坏了的小孩,自从跟了董卓后,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那里还是以前那个自甘跟在别人屁股后的小孩子,他的官爵都比刘备高很多,自认为是跟皇上干过大事的英雄,投奔刘备,那是上级去你哪儿检查检查工作,发现你徐州很不错嘛,那它就留下来了,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你刘备要是让着我一点,我也会帮帮你的忙。刘备也认了,被吕布涮了以后说“不可与命争也”,但是至此也看清了吕布的为人,刘备为什么后来合着曹操打吕布?吕布身边的人容不下刘备,他们认为刘备这个人太厉害了,能屈能伸,那是大英雄呀,陈宫知道刘备厉害,它实际上也知道吕布不成气候,但他为了面子问题,不忍离开吕布,还帮吕布出主意夺了刘备的徐州,他怕刘备,所以要先除掉刘备,他要是像贾诩劝张绣那样劝吕布,刘备怎会亏待他们,可惜,一切都在向错的方向发展,最后的结果是刘备被软禁在了许昌,吕布是头悬城头,曹操得了徐州,刘备如何离开曹操的,那也是一番斗智斗勇,刘备在许昌干了些什么?种地,装孙子。这倒不是他奸猾,孙膑也装疯卖傻逃魏奔齐,不得已呀,要不然曹操会放过他。你看她多么会找机会逃跑,郭嘉,荀或都不在家时,他去打袁术,曹操为什么中计?他被刘备装孙子的假象迷惑了,认为派个朱灵,路昭就能管住刘备,却没想到放虎归山。刘备在曹操那里确实也得到了些好处,当了皇叔,封了侯爵,但这些是汉献帝给的,刘备自认的主子是汉献帝,正像上面朋友说的“使君俸禄当为忠君之事”,他逃离曹操就是为了做忠君的事,他没有做违背道义的事,那不算是奸猾,那是权谋,如果上面的兄台连这都不能理解,那您读历史也太小儿科了吧。如果他甘当许昌一个闲寓公(这是曹操所希望的,也是曹操在此下力气驯服刘备的一个办法),那刘备的结果可能和汉献帝一般了。

4、刘备投过袁绍。我觉得刘备投袁绍有点对不起袁绍,袁绍是当时比曹操还有实力的大军阀,刘备为什么投他?那是迫不得已,刘备那时最佳的逃跑去向应该是荆州,但当时此路已是不通了,再说此前,他和刘表没有什么联系,仓促往投,那里能够放心?袁绍他见过,在袁绍眼里,刘备的表现还是让他印象深刻的,刘备投本袁绍时的身份是刘皇叔,那是读过汉献帝血诏的皇室亲信,袁绍这种喜欢沽名钓誉的人是不可能拒绝他的,不管是袁绍讨曹操,还是曹操讨袁绍,这种事是迟早要发生的,和刘备去投奔他没有多大的关系,刘备之所以选择他,一是自己无路可逃,二是当时只有袁绍能挡住曹操(其他人的实力都不是曹操的对手,税收了刘备,那不是得罪曹操曹大丞相嘛,刘备也不想去害他们了。三是袁绍也曾邀请过刘备去他那儿,刘备的选择就很自然了。可是,刘备去的不是时候,关羽被曹操录了,大刀左右挥了挥,两个河北的顶尖名将不见了。袁绍马上就怪起刘备来了,你说当时刘备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在曹操那里呆着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过错,还帮曹操灭了吕布,那是带着功劳去的呀。可是到袁绍这里,什么功劳没有立就得罪了别人,我想这个时候谁都会选择走为上策,他不可能对袁绍说:“这件事情不是我干的,你不要怪我,你放了我吧,我走不再害你了!!”他要这样说,即使袁绍可以放他,袁绍手底下的那帮谋士也放不了他走。他当时唯一能帮袁绍的事就是帮袁绍除掉关羽,他不可能带着关羽来投袁绍,他和袁绍的理念完全不一样,袁绍的虚伪、轻率随时会要了他刘备的命,虎榻之边安能久卧,只有走了,走以前带走了曹操的关羽,从这个方面也算是帮了袁绍的忙。关羽为了投刘备,那也是杀了曹操几员守关的大将,也算是耗了曹操几滴油。

5、刘备投过刘表。那真是一个仁义呀,孔明劝他夺了荆州(有点像袁绍夺冀州,吕布夺徐州),他死活没有答应,蔡瑁等人多次害他,他一个劲的装马虎,为什么?他看中的是亲情,虽然此情隔得有点远,但别人待重他,他也不杀兄弟的刀子。心字上头一把刀,忍了。为了兄弟,他两战曹操,挡住了曹操的攻势,包了荆州的一方平安。后来实在挡不住了,投刘综侄儿吧,刘宗不让他进城,魏延请他进去,他也不进了,托言扰民,实则他知道刘宗已经不可能和他团结一心对付曹操了,这个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上策是趁势杀入城中废了刘综,立刘琦,先占地利以抗曹操。下策就是选择离开,生死由天的逃跑。他选择了离开,因为他不肯违背自己信守的仁义。多危机的时候呀,我想不出他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讲仁义,稍奸之人也会审时度势地取了荆州,要不然自己就玩了。这个人太正,实在是太正了。

兄台说刘备投过吕布,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吕布纳是听了陈宫的话,去请刘备守小沛的,这也算是投呀,我晕。又说刘备投了孙权,你要好好读一读孔明舌战群儒那一节,孔明明说了,现在的形势是曹操这个小日本打来了,我们八路军是坚决抗日的,你们怎么样,是当蒋介石,还是当汪精卫,你来选,最后孙权选的君主是蒋介石,孔明就留在了国军当了一个受人挤压的参谋长。刘备用孔明之计巧夺荆州,也不是从孙权手上直接拿的荆州,算不上刘备先打孙权,倒是孙权先打的刘备,刘备还手还被打死了,从这点上看,孙权负刘备太多了。刘备为什么说的是借荆州?那时他感谢孙权帮助他夺回了荆州,给孙权一个比较体面的说法,孙权要荆州那时是有点仗势欺人,刘备那时还很弱小,他明摆着是强要,后来孔明以理服人,让鲁肃无话可说,但又怕孙权下不了台,伤了和气,才说借荆州。你说孙权奸不奸,他也就一屁股赖上了荆州。

袁绍的事我就不想谈了,你其他的历史书可能读得不多,太子党的形象你可能不太清晰,我不否认袁绍也是个大豪杰,但他的表现除了虚伪让我印象深刻外,就是一个花花太岁的形象,共产党人也只有在就义以前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他那么乱嚷嚷,徒增乱矣。他敢喊,一定是他有所恃,董卓敢废帝,也不是一去就废了,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董卓手上的牌是吕布,袁绍手上的牌是朝廷上的人脉,可等他发了彪以后发现朝廷上的人都怕事,他赶紧撤了,那种行为就像是在对董卓说:“你跟老子等到,老子去找人来不打死你才怪!!!”袁绍这种人好高论,无实才,绝对的太子党形象

不知道袁术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没有,我倒是看过很多农村人家一听别人家生了儿子后都说:“哎呀,你们家几好呀,生了个儿子牙,要是我们家的大风,二凤,三四五六七八九凤是儿子就好了,我那是死也心甘了。”你听了袁术的这种话,认为它会识人,真是笑话。他要会识人,就不会放孙策走。

[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04-12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你比较新颖的提法是刘备有几姓的问题,好像是她先人没有用过其他姓氏,他也好象没有拜谁当义父,他帮他的儿子请了个义父叫孔明,你有这方面的资料吗?说来听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04-12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叹刘备 赞三义

天生英杰本雄才, 桃花园里桃花芬,

徒奈身微贩履哉。 尤忆醉后种桃人。

但使位尊九五重, 饮罢浊酒小天下,

何来汉室倾祚衰? 义冠环宇勇绝伦。

做朋友,就那么在乎身份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04-12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我先要和朋友说的是:衣贵洁不贵华,在论坛上回帖用有颜色的大字,除了让人眼看着花,没有其他的效果。仔细读完,反而让人产生: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感觉。我是从来反对用有点类似刷频的大字来衬托自己

孙权的问题,你没有再说什么,那我先放在一边,剩下只有刘备,袁绍和你头衔的问题

首先,我想告诉朋友,如果按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那么刘备的皇叔称号就是假的,按照汉室宗谱来排,汉献帝辈分比刘备高5辈!这个问题深,展开谈要几百字,我不详细解释了,如果你真象你自己说的那么有才,应该可以明白。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真正考证出他那汉室宗亲身份是确实的,在后汉时期,有许多人打着汉室宗亲的幌子来抬高自己。

我前面观点是:刘备为墙头草,投袁绍,投吕布,投曹操,投刘表,投孙权,投刘璋(而且刘焉那点不出名的我还没算)。是君子,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刘备处处是利用别人,为自己捞好处,是个彻底的势力小人。虽然袁术袁绍有小摩擦,但是手足请深,袁绍在刘备杀了袁术情况下收刘备,最终刘备为自己劝袁绍冒进致使大败,之后弃袁绍;吕布为刘备辕门射戟,最终因为刘备一句话命丧白门楼;曹操在刘备落难之时收刘备,而且很器重刘备,把刘备推荐给天子,刘备不思报恩,一有机会反而抢了曹操的徐州;刘备在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之时,孙权收留了他,也不思报恩,最终还趁孙权不注意,拿了孙权的荆州。这种势力小人,只知恩将仇报,没有一点知恩图报,还能称为正吗?!用吕布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是儿最无信者!”我不知道朋友是怎么体会“人无信而不立”这句话的

你说刘备不忍进荆州,是因为他不肯违背自己信守的仁义?如果你真这么认为,只能说明你认识太浅了。诸葛在首次见刘备的时候,分析刘备应该夺荆州,占西川以霸天下时候,刘备是顿首拜谢!他当时没进荆州是因为自己根本进不了,你千万不要以为荆州好拿,孙坚那么大势力,还在荆州战死!刘备夺西川体现的更明显,他先对孙权说你如果攻刘璋,我就披发入山,马上就用刘璋提供给他的兵马和粮草围攻成都,哪有半点信守的仁义?!

然后说袁绍,你认为是他耍太子党,才那样拿自己的性命顶撞董卓?呵呵,我要告诉朋友,读三国,关看一本书是不够的,关了解一个人来评价一件事情也是不够的。董卓敢废天子不敢杀袁绍?笑话!袁绍当时挺身而出,是大义不屈节。董卓没杀袁绍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你光看三国演义肯定不明白。三国志记载董卓:少好侠,尽与诸豪帅相结。董卓没杀袁绍的原因是因为董卓爱惜袁绍是人物,想拉拢袁绍为自己所用。我提醒朋友一下,开始刘协第一次看到董卓时候也是顶撞董卓,后来董卓对刘协评价是“陈留王聪明好学”,最后立刘协为汉献帝,准备为自己所用。袁绍当时没死是由于董卓的一念之差,后来董卓尽杀太傅袁隗满门,难道还不敢杀个小小的中军校尉袁绍?曹操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也充分证明了袁绍是个人物。你好好结合一下三国演义,三国志和几个人物就可以明白了。

最后是最重要头衔问题。我开始就已经和朋友说过了,明教是个谦逊的集体,什么游戏都有游戏规则。如果人人都和朋友对明教毫无贡献,却到这里大言不惭,自诩皇帝,那明教不是乱套了?我们这里头衔教主,旗主的都要在你的头下低好几辈?你有何得能?

另外,别的带攻击的诗的也不写了
朋友还是好好看看我昨天发给你的诗吧:

是真名士自风流,
不需顾盼常吹擂。
娇纵必有失意时,
劝君高处慢转回!

[此贴子已经被萧何于2006-4-12 18:24:5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04-12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剑气真是个侃爷,不过说得很有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04-12 23:57:00 | 只看该作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等你真正体会三国和做人的道理就明白一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04-13 01:13:00 | 只看该作者

读三国不过兴趣罢了,玩三国不过无聊罢了,聊三国不过闲情吧了

今日仔细品味两位兄台之文章才知起情趣之盎然.

剑气兄字字在理,典故随手惦来,挥洒自如,浑然天成,真不愧剑气如霜!

好斗兄句句必争,文思敏捷,头头是道,珠玑妙语连绵不绝,以退为进,言不好斗,却是咄咄逼人!

快哉!!!! 有如此诤友不为人生一幸事乎!!

明教有你二人 人才也!!

小弟言拙!有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04-13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进步,而进步的方法就是要把学习的心得加以运用。为什么说三国名列四大名著之首,实在是这本书包含的东西太多了,谋略学,心理学,策划学、哲学等等,日本,韩国,美国将它与《孙子兵法》同论,可见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之高,他用一个个鲜活的战例演绎,解说了许多深奥的理论,我读书喜欢联系古今,思考一个问题我会选择一个预设,这个预设就是我看书的第一感受,我不喜欢先就接受一个人的观点,但我喜欢论证后采纳一些正确的观点,集思广益嘛,孔子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怠。”学习中必须带有思考才有乐趣。这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让众教友见笑了。

由吾不好斗兄的名字我想到了吕布,吕布曾经说过:“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这是吕布最经典的调侃之语。)

下面我来谈谈刘备杀吕布的问题:

先看事情经过:1、吕布兵败投刘备,刘备纳之。(为什么纳,请看前作)2、荀或上“二虎竟食”之计,拜刘备为徐州牧(这是重点,朝廷封的徐州牧),暗教杀吕布。3、刘备以书示吕布(恩惠一),吕布“再三拜谢”,操计败。4、荀或上“驱虎吞狼”之计,乔诏备讨袁,暗通袁术说是刘备上书,使刘备与袁术相斗。备、术交恶。5、吕布趁虚袭取徐州,与袁术夹攻刘备,备走而术失信吕布,布怒,纳陈宫言,请刘备屯小沛,备然其请,言“不可与命争”(恩惠二)6、袁术起兵讨伐刘备,刘备兵只有五千,吕布听陈宫的分析怕袁术发展,辕门射戟以解之(吕布的回报)7、曹操为讨张绣,派王则、陈登父子安抚吕布,布喜,笑曰:“曹公知我也。”(有附曹的先兆)8、袁术称帝,布把袁的爱将韩胤交给了朝廷,术怒而起七路大军,布打破之,备使云长往助布。(不像吕布袭取徐州,恩惠三)9、曹操和吕布、刘备讨袁术不果,退兵平张绣不胜,纳郭嘉言,欲结刘备讨吕布。10、备回书被陈宫所得,吕布大怒袭破刘备。11、刘备附曹操,陈登用计得徐州。围吕布于下邳。12、吕布内乱被缚,乞降而刘备阻止,“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由上面可以看出,围绕徐州当时的直接人物有袁术、曹操、刘备、吕布(排名不分先后),而在徐州的有吕布和刘备,曹操安排了间谍陈登父子,袁术派兵进进出出了几回,耗了不少油,曹操最后得了徐州,实惠最大,刘备得了名--徐州牧,但丢了外部实力,被曹操软禁了,吕布得到了一些衔头,而丢掉了性命,袁术一直想得到什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期间,曹操的目标统一,以消灭一切牛鬼蛇神为第一要务,刘备位卑言轻,忙于应付(曹丞相的话不得不听,吕布又在后面捣蛋),吕布则不看大局,唯利是图,袁术是个妄想狂,没有一点策略,也不懂得权谋,就像打麻将一样,你把老子搞烦了,老子反正有的是钱,老子顶死你,你刘备卡老子的张子,老子跟你对卡,老子放冲无所谓,吕布胡了可以,它是黑社会的,你刘备是个什么东西,做点小生意就跟老子斗狠。曹操很机灵,上厕所的时候,对刘备说,你的技术真是好,完全可以当赌圣,你要是今天把袁术和吕布这两个人搞定了,我明天就叫房东把这个麻将室给你管理,刘备一出厕所,曹操马上掏出手机跟公安局打电话:“喂,我是局长,这里有几个人赌博,你们过来处理一下。”那时一锅端了,曹操出面了,刘备是麻协的会长,可以原谅,袁术的钱统统没收,吕布是黑社会的,以前没有证据,现在人赃俱获,死了死了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吕布被杀以前的那一段:吕布虽然长大,却被绳索捆做一团。布叫曰:缚太急,乞缓之。(为什么这么叫,纳时说,为什么这么快把我绑了,我对你曹操没有什么大过结呀,你来打我,你赢了,但也不需要这么绑着我呀----他还在那里开玩笑,纳战争当儿戏)操曰:缚虎不得不急(扫黑行动刻不容缓)再看曹操身边,都是自己以前的兄弟,就说:我以前待你们不薄,你们怎么忍心反我。众弟兄:你尽听你老婆的,那里看得起我们呀。吕布是个出了名的妻管严,在妻管严协会里,被聘为“孝子”级的人物(对老婆绝对的三从四德)一听老婆二字,马上一言不发了。曹操颂陈宫上刑场了,吕布看见了刘备,说:“你打牌被抓坐在上面,我打牌被抓却当了犯人,都是牌友,帮我说说情沙。”刘备点点头。曹操这时回来了,吕布马上说:局长担心的是我吕布不服你管,我现在服你了。局长管白道党政一把手,我来管黑道当你的副手。都是搞管理的,就是天下给我们两个人管也能管得定。曹操看看刘备说:民主人士表个态嘛。刘备说你不看一看你的前任。曹操一想,这吕布不是个改邪归正的料呀,教育批评了好多次不顶用,杀了,这人民愤太大,要杀他两次,先缢死,再枭首。吕布临死还大叫:刘备,你真是不讲信誉呀,你刚才点头说帮我说话,现在怎么这么说。(刘备暗笑,我点头也不是表示我答应邦你说话,我只是告诉你我已经有主意了。你这个人已经不能帮我什么忙了,你要是再帮着曹操,纳天下真的不得安宁了。你吕布帘这个问题都没想清楚,死得真是可怜,你要是未满18岁,死罪肯定免了,你的智力真相是未满18岁)吕布还在那儿叫:上次黑道找你的麻烦,我帮你摆平了,你不记得了吗?(刘备眉头一皱,我就烦你这么说话,总要别人感谢你什么的,我感谢你什么,我把徐州让给了你,我那么信任你,你为难的时候我也帮过你,你从来不记得,你帮了我的一个忙,就到处宣扬,不停的要人感激,这样要人感激让人也感激不起来呀,蠢,蠢透了)

时间有限,今天就说到这里,下次再聊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04-13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你真会避实就虚。

我在前面已经重点问你,你对刘备轻狡反复,唯利是图和“君子,应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人无信而不立”的看法。以及你为什么对明教毫无贡献,却到这里大言不惭,自诩皇帝?

你却单单选择“吕布和刘备”这个在帖子里不痛不痒的问题来说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话

你先流水帐似的搬12条事情经过。我在前面已经提出了,看三国,不能光看一件一件的事情,要结合人物,分析事件来看。我在这谈谈你所不了解的吕布吧。

第一次刘备于吕布打交道,是三英战吕布的时候。你也许觉得刘关张哥很威风,都把吕布打走了。其实换个角度一看,刘关张很威风吗?恰恰相反,无能!张飞先战,根本赢不了吕布;关羽怕张飞有失,也上了,两件兵器从两不同方向打吕布空挡,还是战不倒吕布;刘备急了,也上了,哥仨打一个,三件兵器从三不同方向打吕布空挡,终于才取得上风,还没把吕布围死!

当时为什么交战时候,关羽刘备一看情势不对,马上毫不犹豫的就上了?而吕布帐下人都没上?你千万不要以为吕布帐下无人,吕布有张辽为首的八健将,还有比张辽更猛的高顺!他们都没上的原因是因为吕布从不屑与用刘备那样下三滥的围攻手段。所以虎牢关不应该叫三英战吕布,应该叫三(狗)熊战吕布!这事情也侧面反映了刘备和吕布的为人

说到投靠他人。张辽,姜维,黄忠,马超,魏延,庞德,甘宁,太史慈不是都换过主子吗?退一万步说,吕布再差也比刘备强,刘备大大小小投靠过多少人?而且刘备换主子还更无耻,都是开始一见倾心,如胶似漆,然后披着仁义外衣反打主子。

千万不要在我面前提刘备忠义,早在诸葛初见刘备时候,诸葛让刘备先取荆州
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刘备立刻感动得顿首拜谢!凭刘备在一小县城的兵马,能打下锦绣荆州和辽阔西川吗?根本不可能!刘备只能靠自己的虚伪,骗取自己同宗兄弟的信任,再拆同宗兄弟的台!

你口口声声说刘备正,这种伪君子,势力小人,正从何来?!!!


[此贴子已经被萧何于2006-4-13 14:41:1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04-13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再提一次,衣贵洁不贵华

好东西,往往不是显眼的东西。希望朋友帖子内容实际点,和版面看着舒服点

我这段时间家里生意忙,上网可能减少,也许回帖速度没这几次差不多同步的速度快

还请朋友正面回答我前面提出的主要问题,不痛不痒的扯偏话题纯粹是浪费生命

[此贴子已经被萧何于2006-4-13 14:44: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