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青史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策宝物名称出处及相关历史大搜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05-18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墨书》

(竟然查不到,估计一概是从《墨子》一书的谑语,或者是断字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05-18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江枫你很空闲啊[em04][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6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一时的兴趣(冲动),而来的想法,不过,现在看来,要有趣的多呢,真是见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听闻的信息。

(不过,有些东西连官方的人也不能解释一二,有些乱啊)

话说,你别断楼啊。

[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6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鬼谷兵法》

脱于《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经常进入梦云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鬼谷,所以称鬼谷子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鼻祖。鬼谷子招收徒弟从不挑剔。他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只要学会一门便可纵横天下!!“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今河南登封县内的归谷山)而得,因“鬼”、“归”二字同音相近,一音之传,兼之“鬼”字更富传奇色彩,故将“归谷”习称为“鬼谷”。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不过,峰回路转,今人却对其大加赞赏,河东河西之说范例。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collection/guiguzi/

http://baike.baidu.com/view/3230.htm#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6 12:43: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05-26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呢,10级以上纯属扯 淡,就没必要考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05-31 02:50: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文

[em05][em05][em05][em05][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05-31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篇,千年来备受推崇。

说一说【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说一下四书五经,作为先秦的遗著,煌煌光耀千载。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先秦时期,乱国纷争,书生术士的生活却很好,大多都是帝王将相的上客,再不济者最多的时候也只像孔子一般周游列国,这家那家的好吃好喝的送来送走。 却结成了百家争鸣的瑰丽硕果。阿秦一统一就敢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归于独宠儒术,后人越走越细,生出无数精华糟粕。人都有变革精神的,既然独宠,但也不能闲着啊,于是就有了汗牛充栋的竹纸了。青史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31 20:10:1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06-05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齐名论:

一说齐名,杨任杨昂站出来了!杨任说,我和夏侯渊打了三十回合平手!杨昂说:我和张颌走马两下被他杀!二杨:我俩齐名!按这位小白的结论:张颌走马枪挑了夏侯渊!

程普祖茂也站出来了!程普说:我大战太史慈二十合不见高下!祖茂说:我偷袭华雄被秒杀!再按这位小白结论:华雄一刀劈了太史慈。
(在百度上看到的齐名论,高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06-06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http://baike.baidu.com/view/4111.htm#2

(有些东西,后世变味厉害,追其果因,书山茫茫不能尽言。其实是我也不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6 12:30:1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06-08 02:33:00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