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ppk307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葛亮六出祁山真的是为了报答刘备吗?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06-06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事还是分两说吧,三国演义里亮就是最正面的人物了,如按本书,楼主所说纯属扯蛋,
如按三国志来说,亮其实就相当于总理吧,打架还是刘备的事,和亮没多大关系,不过亮内政和军政(后勤)做得非常好而已,用不着忠不忠心来说事
到于里提到的几点一,三顾之事,只是亮想看看这个将来的主子有没有诚心和耐心,值不值得效忠的一种试探吧,第二条非常赞成五楼所说,确实一针见血,第三四五纯属多余的争论了,等别第三条,看电影三国时,我有时都为魏盐感不到值了,如果三国演义是真的的话,呵呵,为盐要反也是被逼的吧,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06-06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五楼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06-06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ewNo1在2012-6-6 9:56: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都安侯在2012-6-6 9:15:00的发言:

看了一点,就想质疑了......

评论历史人物请不要拿小说说事。

武侯五出祁山,这是其一;没有华容道捉放曹的事,这是罗贯中杜撰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本身说的就是三国演义,所以不考虑历史,历史就像三楼说的。

至于楼主说的明显是现在的非主流作怪哈,三国演义本身就是要体现诸葛亮的忠,桃园的义,如果楼主要反驳也只是质疑罗贯中的写作水平哈,

不过如果楼主是想用三国演义来说历史的诸葛亮,那还真的是犯了论证错误哈。

如果可以用小说来臧否历史人物,那么武侯显然不如韦小宝来劲啊~

如果可以用文学艺术渲染出的故事来说历史人物的是非,那么某传说显然应该是可以作为白娘子反人类反社会发动一场洪灾的证据哈~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不是反对三国演义,也不是对楼主有什么私人恩怨。我想说的,就是楼主这种论证,根本就狗屁不通因为论据都是不存在的!至于对武侯的践踏,自有比我更激愤的人出来说他(比如大乔美眉)~

借用一句古诗赠给以戏说历史人物以搏出位的人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06-06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qjsnyygy在2012-6-6 11:44:00的发言:

据说周瑜在赤壁之战就可以杀掉曹操的,但是他只是呐喊,追击,但是并不击杀曹操。为什么了?如果杀掉曹操,那么曹操的继承人,必然会找孙权报仇(以当时的地型,北方全部归曹操管辖,纵使赤壁一战损失了主力,但是只要有人口在,征兵还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北方有的是人才,训兵也速度。但是孙家只是擅长防守,长江天险,弓箭厉害。真要北伐中原,那得枪骑平原做战,周瑜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的。)。真要是杀了曹操这不是引火上身吗?这一点证明了周瑜算是聪明人。

难道诸葛亮是蠢货吗?假如真的杀了曹操,北方有可能大乱,乱归乱,统一后可以打出旗号为曹操报仇找刘备报仇。当时曹操统治下有多少人口,不下几百万吧。

而刘备全部家当只有豫州带过来的一万多人马,加上刘琦几千够什么啊?于情于理,都不敢真的杀了曹操。杀了曹操北方内乱,百姓受苦,诸葛亮道家的,不符合心系天下百姓的道理。

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给关羽放了曹操,一挫他骄气,二也让关羽拜服诸葛亮他自己。何乐而不为。

关羽都知道读春秋,要忠义。诸葛亮何等智慧人士。成就霸业,一统中原是不可能,不如留个千古名相的美名。堪比管仲乐毅还是能做得到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茅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6 11:45:19编辑过]

武侯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名相,本来就是顶级的。管仲、诸葛亮、张居正都是顶尖人物,而其中武侯与张居正类似,都是以相国代行君权。

武侯作为相国的水平,私以为从古至今,只有我朝首辅周公恩来,堪有一比~

[em03][em03][em03][em03][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06-06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等找到机器猫 让它交出时光机 回去看看真相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06-06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冷若冰霜在2012-6-6 17:22:00的发言:

等找到机器猫 让它交出时光机 回去看看真相就行了

[em75][em75][em76][em76]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06-06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一下5楼;什么叫双向试探,别人来找自己几次,自己都不回访一下别人,这哪门子的试探?又没成绩,就对别人的拜访视而不见这合适吗,坐下来一起聊一聊,话投不投机,政治抱负这些不聊就试探对方有没有耐心.当自己是什么啊?

第二,我说了,诸葛亮虽然杀不了关羽,也给关羽个下马威,这个目地应该是达到了吧.他以后在集团里说话更有份量不会假吧.

第三条没啥好说的,大家认识大同小异,回复一下有个问魏延为什么没有被刘备托孤.其实刘备不托孤给赵云,魏延等,是他们没有势力.魏延这方面很欠缺,或者说他这方面被人给架空了,想一想,最后魏延和何仪斗的时候,没人跟着他.士兵被对方一喊,散了大半.以为马岱是帮他的,哪知道是杀他的.他说兵出子午谷,也没人附和.用兵要出其不意,如果诸葛亮听了魏延的,有可能成功对吧.都说诸葛亮会用兵,每次都被司马给挡住,一次真正威胁到对方的时候都没有.一次次的往上撞,这就是不理智.

第四条,我说他和刘备离心离德,你们为他开脱,打个比方,公司老板要开辟新路子,总经理说不行,然后老板还是要做,总经理不理,让老板自己搞,这样象话吗.

第五条,假设诸葛亮要夺取政权,刘备说了那样的话,诸葛亮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夺.这个我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诸葛亮名不正言不顺,又想要.这个就是流血政变的可能性了,说了,刘禅顺势下来,小命就保住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正是刘备高明之处.

最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非要伐魏才能证明吗,那东吴没有伐魏其合法性就被下面的推翻了?诸葛亮穷兵渎武,民众生活那么困苦,你也要为他开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06-07 02:08: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载,武侯治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对楼上所谓“诸葛亮穷兵渎武,民众生活那么困苦,你也要为他开脱吗?”无鸭梨~

[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06-08 02:31: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楼主的命题五楼其实已经分析得相当详尽,这里我补充一下:诸葛亮充其量只是“士人”而非“袅雄”,其与曹操是有天渊之别的,不能想当然混为一谈。

何为士人:士人有自己一套修齐治平的世界观,其本意不欲成为帝王,而是想依附贤明的君主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所以尤其时三国乱世择主更是他们这些自恃有才学之士必须慎重的,所以不能怪诸葛自抬身价。

在确定出仕刘备诸葛亮马上就献上“隆中对”,这不可能是即兴之作,其必然是经过大量调研才发表的论文,此为刘备量身定做的“隆中对”已经证明远在刘备踏进茅庐之前诸葛亮已经准备到刘备公司去打工了,在即将成为自己老板的刘备来探访自己为何两次故意不见?这不能用不忠心来解释(都还没成为别人的臣子,谈何忠心?),而可以用最后试探刘备是否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来解释。这点对于诸葛亮来说极其重要:为何另外更大的势力比如曹操、孙权他不投靠,偏偏选中自身难保的刘备来出仕?一家成熟的公司人才济济,他诸葛亮进这些大公司才干必然被埋没,不会受到重用,所以他才会选刘备这家连办公地点都还没有的小公司,因为他知道刘氏公司缺乏的正是他这种人才,刘备自然对他言听计从,他也可以在这平台上施展他的抱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2:31:2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06-08 03:21: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ppk30714在2012-6-6 23:39:00的发言:

回复一下5楼;什么叫双向试探,别人来找自己几次,自己都不回访一下别人,这哪门子的试探?又没成绩,就对别人的拜访视而不见这合适吗,坐下来一起聊一聊,话投不投机,政治抱负这些不聊就试探对方有没有耐心.当自己是什么啊?

第二,我说了,诸葛亮虽然杀不了关羽,也给关羽个下马威,这个目地应该是达到了吧.他以后在集团里说话更有份量不会假吧.

诸葛亮此举一石三鸟:制服了桀骜不驯的关2爷,内部不再有内耗,为刘备迅速拓展地盘扫清内部障碍;替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使以后关羽跟曹操打仗不再背负道义包袱,这点从之后的襄樊大战逼得曹操几乎迁都避其锋芒可以看的出效果;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当时不能死,曹操死了刘备就没存在的必要

第三条没啥好说的,大家认识大同小异,回复一下有个问魏延为什么没有被刘备托孤.其实刘备不托孤给赵云,魏延等,是他们没有势力.魏延这方面很欠缺,或者说他这方面被人给架空了,想一想,最后魏延和何仪斗的时候,没人跟着他.士兵被对方一喊,散了大半.以为马岱是帮他的,哪知道是杀他的.他说兵出子午谷,也没人附和.用兵要出其不意,如果诸葛亮听了魏延的,有可能成功对吧.都说诸葛亮会用兵,每次都被司马给挡住,一次真正威胁到对方的时候都没有.一次次的往上撞,这就是不理智.

最后魏延被杀与势力大小无关,是国家生死存亡问题:当时诸葛亮刚死,蜀国的军事力量需要的是团结、稳定,绝对不能乱,乱则必亡国,所以杀魏延是众将无奈的选择。

第四条,我说他和刘备离心离德,你们为他开脱,打个比方,公司老板要开辟新路子,总经理说不行,然后老板还是要做,总经理不理,让老板自己搞,这样象话吗.

当时刘备是让仇恨冲昏了头脑,不顾国家利益执意报私仇,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决定,作为蜀国的一员自然要提出反对的意见,你也该知道唐代的魏征也不断跟李世民抬杠,难道也解释成魏征与李世民离心离德吗?

第五条,假设诸葛亮要夺取政权,刘备说了那样的话,诸葛亮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夺.这个我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诸葛亮名不正言不顺,又想要.这个就是流血政变的可能性了,说了,刘禅顺势下来,小命就保住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正是刘备高明之处.

从诸葛亮一生的表现已经证明其无意夺权,你如此臆测就是欲加之罪

最后,蜀汉政权的合法性非要伐魏才能证明吗,那东吴没有伐魏其合法性就被下面的推翻了?诸葛亮穷兵渎武,民众生活那么困苦,你也要为他开脱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8 3:23:4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