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呵,我想兄可能誤會草臣的意思了:
首先:請教閣下,陳壽是否是文官,他如何又知道如此詳盡呢?恐怕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吧
這個似乎有點引喻失義,或者是周郎不能清楚公琰兄想表達的意思,還請說明,呵呵~
其次:我十分贊同先生對劉備總兵力的統計,可以說我也完全這樣想,可是先生似乎忽略了防守問題,難不成劉備有兵10萬,就一定會用10萬去圍攻成都和雒城麼,我想先生似乎應該想一想當時的情形,就知道在劉備攻到成都的時候,有多少地方需要設防,又有多少地方需要佈置兵力安撫民心,鎮壓暴亂呢,這些,先生似乎都沒有考慮其中,而是單一的根據史書清點兵力,因之,草臣不敢以此為荒唐,但聞先生高論而已.
兄的確明白總體兵力和動員兵力的關係,可惜卻沒注意到史料記載的內容前後到底說了些什麼呢,這裡實在不如公琰兄的想法。
──《法正傳》鄭度說璋曰: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穀是資,軍無輜重。其計莫若盡驅巴西、梓潼民內涪水以西,其倉廩野穀,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將自走。走而擊之,則必禽耳。
從鄭度對劉璋說的地理來看,要遷巴西、梓橦的人民回到涪水以西的位置,可見這兩處應該尚未遭到劉備軍的佔領,那麼劉備軍當時肯定尚未攻破梓橦,兄可看過地圖?
劉備答應北抗張魯的最終據點是在葭萌,位於今廣元西南,由該處往南進兵梓橦沿途僅有的據點是漢德,劉備軍也就走這個路線而已了。最需要防備的地點是葭萌,但劉備只給了霍峻數百兵留守,可見他自并白水三萬餘兵後,再加上劉璋送來的四千士卒,合計少說三萬五千的兵力,大半都往南攻打梓橦去了。
這個部分可不是像公琰兄以為的必須花費如何龐大的兵力來防守據點喔,連可能和張魯對抗最強的葭萌也才置兵數百人,之後過漢德放的兵力肯定也不會太高,那麼接著就要攻往梓橦,劉備可沒有特別需要分兵的其他地方了,三萬人不帶去也不知道放哪兒好,又怎麼會只有鄭度放話的那不滿萬之兵呢?
呵呵,公琰兄似乎把鄭度這個獻策的時間點弄錯了,建議可以參考一下地圖和史料,兄就大概可以了解周郎所言絕不荒唐啊!~
再次,先生索引法正傳中的典故,令草臣受益匪淺,在此先行謝過,同時,這些論據我以為更主要的說明了,這場戰爭,並非僅僅是兵力多就可以勝利甚至防守成功的,故而劉備破璋必矣,先生自行思索,難道不是麼??
這個嘛,周郎當然明白兵力不是絕對勝利或失敗,且歷史上劉璋錯誤的送給劉備太過龐大的資源,導致自己的敗亡,這點在下絕對同意。不過周郎只是想讓兄瞭解當時劉備收到那麼多禮物後的形勢根本遠遠強盛過劉璋,這才是他必然勝利的關鍵,並非如公琰兄認為的劉備軍不如劉璋軍,更絕對不只是公琰兄所說的君主是唯一勝敗的關鍵了!這點周郎實在無法認同~
第四,對於費詩這個廢事的問題,我以為並沒有任何論據能說明他並非張永年,法孝直之輩,因此對先生提出的<費詩傳>的質疑,也不敢苟同.恭請先生能否詳細賜教.
對費詩傳的質疑?周郎並未作出任何質疑,不過是把記載的內容做個分析而已@@兄何以認為周郎在質疑該傳呢?費詩傳的記載也確實不多,就說他是棉竹令,然後劉備攻到,故舉城投降。但他何以投降呢?我們不如看看李嚴當時的動作。當劉璋派他率兵至棉竹抵禦時,李嚴卻直接率眾投降。原先在涪城兵敗的張任一行將士退保棉竹,卻被李嚴這突如其來的倒戈,讓他們也無法繼續支撐,估計費詩這個地方小官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城門歸降劉備軍的。從這點我們倒可以看出費詩並未如張松法正等人,自始至終就想著投靠劉備,望風而降者乃識時務之俊傑,費詩恐怕也是這樣的人物~
張松法正由頭至尾便是兩隻想咬破布袋的老鼠,但費詩似乎沒有這些舉動,莫非有其他記載?若有的話,就是周郎尚未注意到的囉,也請公琰兄指教~
第五,對於張裔來說,領帳下司馬,未必就一定善於治軍用兵,歷史上武將文官,文臣武職的比比皆是,例如,呂布就曾是主簿,所以說,官職說明不了問題,真正的臨陣用人才是硬道理,諸葛丞相的確聞張裔兵敗,寢食難安,日後也的確重用,而重用在內,並非行伍.這一點豈非正好證明了,張裔是內政的人才而不善治軍麼.
似乎周郎並未說過張裔有善於治軍用兵的能耐,只說他是曾經熟悉些許軍事的,劉璋用他其實也無話可說,一來山窮水盡了,大半良將分布在北線戰事,東面的江州嚴顏也已經敗潰,劉璋確實無計可施,但張裔曾經有軍務上的磨練,加上記載中他的素行表現是可以肯定的,劉璋也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吧~
歷史上的確因為劉璋錯誤拉劉備入蜀才導致大半將士無法正面抗衡,但辯題假設下的不邀劉備入蜀就充分的排除了這些近兩千年前發生過的錯誤,因此周郎並不認為劉璋在這裡是用人不當,只能說是山窮水盡了。
最後,我還是想重申一點,西川何以國破,乃劉季玉使之然也,其餘諸如兵力,國力,天時,地利,戰鬥力,法制,將能等等綜合之後,依然劉備方佔有優勢的,所以劉備擊破劉璋是必然的.即便是假設劉備並未被迎接入蜀,其結果是必然的,而過程當然就大相徑庭了
兄所說的不過是歷史上的狀況,周郎也認同。但辯題假設下的劉備集團,無論兵力、國力、地勢、戰鬥力、後勤資源各方面完全居於劣勢,而劉璋並未如同歷史上那莫名其妙的引狼入室。在這種情況下的劉備,進無法打破地勢險阻的障礙而速攻西川,退無法以殘破荊州的弱勢國力資源作持久戰鬥,加上劉備在川蜀之地的聲名根本沒有機會播送,五事的第一項:道,民心向背的優勢絕對在劉璋身上。綜合各點來看,除了劉璋本身的君主才能較為仁弱,但兩大集團在各個層面的比較都是劉備弱了數截,因此周郎不能認同劉備在這樣窘困的情況下,在劉璋不邀他入蜀的背景裡,還有能夠東據荊州而不失,西取川蜀而不敗的通天本領。
呵呵,難啊~!
哈哈哈哈哈,先生果然了得,對正史耳熟能詳,引用辯辭得當,駁的酣暢淋漓.
爽快,爽快,草臣十分佩服,如看得起草臣,願討教受益,QQ410661895.
這個嘛@@~周郎不是香港或內地人,是沒有什麼QQ的,實在抱歉啊
公琰兄和藝苑的朋友如有興致,不妨來烽火走走,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