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后兄别来无恙。
失望从何而来啊?我不觉得正面的史实值得玩味。我所以喜欢三国,是小时候评书听的太多,所以我心里的三国还是演义,不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
阁下总是从史实的角度来看三国,而史实不过是后人之评,其撰写的角度又受到限制,难说真伪。
论英雄,隋唐更多,可其影响远远不如三国时代。究其原因还是三国演义写的好。
我从文学角度玩味三国,君从史实角度辨证道理。角度不同,所以分歧较大。
论三国玩家,博学也好,寡闻也罢,都各得其乐。又何必争那是非曲直?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要被搞晕了[em06]。一个帖子上纲到国家民族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谈”这两个字用的好,不知道你如何理解。
据说大导演要拍《赤壁》,让小马哥扮演诸葛亮,从心理上我不接受,但如果能在好莱坞拿到奖,叫我如何不去接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主席说的透彻!
楼上两位继续,很精彩的说。。
我看着点,不要违规哦
角度不同
理解不同
自然意见不同
别学我啊.
我也说句.哈哈.
两位所道的在三国演义开头的序中都很明白.夏侯将军可观之.首先,三国演义是公认的通俗史.注意这个"史"字.为什么提到 管仲 乐毅.提到齐恒 晋文 子产.伍子婿.这些人的事情并不觉的怎样有趣味.而深深印着.曹操 关羽 司马懿 诸葛亮 这些人的性情 口吻 动作呢.这就是通俗史的.文学意味的原故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