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hpwzh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轻松一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按流传已久的说法,牛郎原先是个贫下中农,趁仙女们下凡的时候偷看她们洗澡,顺便偷了织女衣服。织女回不了天宫,就和牛郎一起生活,并且生下一对儿女。这故事要放在今天肯定没人信,别说天庭总统的女儿了,就是凡间一个小县长的女儿也没嫁给农民工的。不过织女在天宫整天足不出户织云锦,估计没见过几个异性,情窦初开之时碰上浓眉大眼膀大腰圆的牛郎,这凡心不由得就动了。后来王母娘娘听说这事。一百个不乐意,好好的高干子女嫁个农村户口的,这怎么行!于是亲领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牛郎一路追来,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发簪一划,于是一道天河横亘眼前,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自此之后,只许牛郎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见一次。说到这里插一句,古代人心眼比较实,神仙也不例外。要是放在今天,王母完全不用这么费劲,关照天宫门口的保安四大天王一句,紧抓流动人口管理,没有暂住证的人一概送到救助站遣返,牛郎虽然名字比较牛,但他再牛不也连农民工也算不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时间和距离是爱情的杀手,织女独守空房,一年到头只和牛郎见一次面,时间一长感情肯定会变淡。织女本是天上地下有名的美人,《淮南子·俶真训》里有段话,相当于神仙版的《我有一个梦》,讲当上神仙后会非常之爽,到底有多爽呢?书里举的例子是:“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织女要是当老婆的话,宓妃也只能当小妾,这宓妃可不是普通人,她就是那个“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可见织女的魅力。这样一位单身美女在天上,肯定少不了神仙们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这些神仙们什么没有什么不会?那是牛郎这样一个傻小子能比的,织女眼界一开,牛郎肯定玩完。《艺文类聚》引《续齐谐记》说,有位神仙告诉他的弟弟:“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其弟问:“织女何事当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有人解释这段话,说是诸仙回到天宫祝贺织女牛郎相会,我看不像,年年都有的事情,牛郎又身份低微,那有值得众仙一起去的道理。肯定是神仙们看到织女去会正主了,跟着凑热闹没啥意思,各回各家歇着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后来估计织女对这一年一次的相会也厌烦了,懒得应付牛郎。七夕的时候凡间女子很多都要乞巧,就在在花前月下仰望星空,乞求自己能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织女就借口满足她们的愿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下凡避开牛郎。《史遗》记载,唐肃宗时润州刺史的侄女张采娘于七夕夜向织女乞巧,织女送给她一枚金针。《秘阁闲话》记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时只金梭,从此之后她“巧思益进”,成为有名的巧手才女。而《神仙感遇传》记载,郭子仪早年在前往京城的路上,适逢七月初七,看到织女从天而降,郭子仪便求织女给自己赐福,织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后来果然应验。由这些记载来看,七夕织女经常在凡间忙碌,而不是和牛郎团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按今天人们的想法,两口子如果真过不下去就离了算了,可织女结婚是在封建社会,女人是不能主动悔婚的,而且王母娘娘出于天宫面子考虑,肯定不同意织女离婚,所以织女心里不愿意也只能和牛郎凑合着。这女人呀要是带着一股怨气过就了单身生活,心理往往会有一点变态,比如慈禧啦江青啦都是这样。织女的表现就是四处寻欢到处留情以和命运对抗,上面那个郭翰的故事就是一例。其实她也不是真的喜欢郭翰,只是心理有点变态喜欢玩弄别人感情,要不再借口心情
  不好请几天假下凡相会不就得了,为什么要终身不见人家呢?
   不过牛郎也不见得就是好人,不信你挑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北京三里屯酒吧街这样的地方随手找个拉客的小二问问:“你们酒吧有牛郎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0-30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鼓吹婚外情,莫非PP......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
  
如果说王母娘娘是天上的第一夫人,那么嫦娥无疑算得上第一寡妇。她的丈夫后羿在尧时代死于徒弟逢蒙手下,算来已经守寡好几千年,天下寡妇无出其右。中国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西洋也有“风流寡妇”的掌故。但是纵观历史,嫦娥除了有一次被天蓬元帅骚扰过外,一直没闹出什么绯闻。按说猪八戒那次只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天庭当时好像也没搞严打,应该是罚罚款或者据留两天就完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玉帝从严从快的处理了此事,将八戒痛打两千大锤,贬下凡间,托生为猪,很明显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这事就有点值得研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后羿之死与王母之恨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嫦娥和玉帝家的关系要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据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考证,那时王母还没有和玉帝结婚,正与东王公两地分居。整天在昆仑山独守空房,等待帅哥上门,这也正应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上昆仑山去的男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故事,比如嫦娥的丈夫后羿求仙问道时曾经来过昆仑山,下山之后怀里就多了包不死药。这事可了不得,因为在整个人类和神仙的历史中,王母再没有把不死药送给第二个人。王母为什么希望后羿长生不老呢?除了她对后羿有意思外,很难找出第二个解释。
   不过后羿当时拿了不死药却没有吃,也许还不太放心吧,就在回家之后把药给了嫦娥保管。后羿是个吕布式的人物,整天打这个杀那个,所向披靡,这种人一般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太明白女人心思。按一般女人的心理,如果别的女人不明不白送给自己老公贵重东西,一定是醋意大发,不搞个明白誓不罢休。嫦娥和后羿当时到底闹得怎么样,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不过两人后来感情破裂却是事实,到最后嫦娥一气之下把不死药全部吃掉,立马飘飘摇摇地上了月亮,从此就定居在了广寒宫。而后羿则失去了变成刀枪不入的生化战士的机会,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杀死。
   对于后羿之死,王母娘娘肯定是恨嫦娥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又不能公开报复,因为政治人物总要顾及公开形象,一旦传出王母卷入情杀案的传闻,不仅名声毁了,而且和东王公离婚后恐怕也找不到人嫁,所以王母娘娘只能先把这笔帐先记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吴刚登月的前前后后
  
   原本月亮里只有嫦娥一个人,后来却多出了一个男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吴刚。按说孤男寡女独处上千年,总有可能搞出点故事来,可事实是他们一直没有故事,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故事了。
   吴刚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据说当年他外出学仙,把老婆缘妇一个人留在家里,三年未归。等毕业回来,发现家里竟然凭空多出三个孩子。原来在他学仙的日子里,缘妇一直和一个叫伯陵的家伙私通。前两年有个少年作家写了本小说叫《三重门》,吴刚的帽子要写自传的话不妨起名叫《三重绿》。吴刚当时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计吴刚也学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较重,三拳两脚之下伯陵就一命归西了。
   吴刚的气是出了,但祸可闯下了。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应吗?但是按古代法律来说,丈夫打死奸夫乃是维护纲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治他。炎帝是太阳神,整天生活在高温之中,比较怕冷,而他又深知“要把一个人搞臭,最好让他在男女关系上犯错误”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吴刚放到一个只有孤男寡女的苦寒之地。按这两条来要求,那么月亮就成了首选:这里一年四季气温都很低,又有一个孤身女子,最适合发配吴刚。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当年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个,后羿又没死在太阳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报复。不过炎帝是太阳神,管不到月亮,必须要找别的神仙帮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娲,但她早就退居二线。现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为她是女仙的统领,而月亮上就住了一个女仙嫦娥。王母本来就因为后羿之死对嫦娥怀恨在心,炎帝来找肯定是一拍即合,借口人事调动把吴刚安排到了月亮,给了一个砍树的差事。怕两人没有借口见面,还特意让吴刚把砍下来的树皮送给嫦娥做药。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吴刚一直没有对嫦娥起过心思,老老实实砍了几千年的树。要探讨其中原因,就要牵涉到另一位重要人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嫦娥是玉帝的二奶?
  
   玉帝和嫦娥有没有关系,这是野史家们长久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从对猪八戒的严肃处理来看,玉帝是不许别人碰嫦娥一下的。而且众所周知嫦娥的宠物叫玉兔,和玉皇大帝都有一个“玉”字,又有人考证说这个玉兔其实是“御兔”的谐音,乃是玉帝送给嫦娥的礼物。而这也就解释了吴刚和嫦娥没有故事的原因:王母是母老虎出身,玉帝为了避嫌,肯定不能公开反对把吴刚派往月亮,但私下肯定威胁过吴刚,吴刚为了保住性命,根本才不敢动嫦娥一根指头。当然,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胡萝卜加大棒两手抓的道理,玉帝在威胁之后又施以利诱,将吴刚收买成了自己的手下。有网络野史家考证,那棵桂树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玉帝与嫦娥相会之时吴刚在外面把风,一旦有人来就大砍树干,用斧声向玉帝报警。有这么一个哨兵在,众仙谁敢造次呢?天蓬元帅在天上混了这么久,居然还敢骚扰嫦娥,怪不得玉帝要从严处理。我们敬爱的红太阳一贯关注月亮上的故事,曾有“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等佳句传世,想必从吴刚伐桂得到灵感,才在战争年代创造出“消息树”这一多快好省的通讯方式吧。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母肯定对玉帝和嫦娥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有吴刚把风,每次都抓不到把柄,于是就派出探子打听消息。距今四五千年的成都三星堆遗址曾经出土过一尊栖有小鸟的青铜树模型,有学者言此树就是月中桂树。天宫里的鸟并不多见,排除掉大鹏凤凰等大个的,恐怕就要数太阳里的金乌和王母的青鸟。但金乌呆在白天的太阳里,进不了月亮,那么此鸟当属青鸟无疑。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一直是王母的信使,去月亮打探消息属于它的本职工作范畴。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玉帝找到除掉青鸟的办法很容易。因为月亮上只有这一棵树,只要让吴刚在青鸟来的时候不停砍树,青鸟就会一直受惊飞起,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时间一长肯定体力不支歇菜。三星堆时期桂树上还有青鸟,后来就没有了,估计就是因为不停地在空中飞给累死的。这招后来又被红太阳学去,五十年代除四害的时候教全国人民到处敲脸盆放爆竹制造响动,吓得麻雀到处都不敢落脚,活活累死无数。
  
   说起来这神仙们也挺累,就算贵为玉皇大帝,去找个小蜜也得整天提心吊胆,活得还不如八戒这个猪头痛快。你看,《西游记》95回,为收服下凡为害的玉兔,嫦娥来到凡间,八戒可不管她是谁的马子,上去就一把抱住:“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0-30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PP小心啦~有性别倾向人士要砸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