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吾不兄的提问已经回答了好多次,有几个我认为无需争论的事,吾不兄一定要我回答,只好在此愧言几句了。“皇帝”的问题,前已经作答,在此不再唠叨。我是搞设计的,写东西搞东西,最喜欢颜色。我喜欢隶书,端正而不失古韵,我公司的业务也有广告部,我知道字的大小与阅读的关系。我对衣着的看法是衣贵华而更贵洁,前者是个人品位的问题,后者是个人人生态度的问题。在此愧言,并非为了浪费时间,没人应,自娱自乐一番,有人应,互相学习,如果太看重时间问题,我就没时间上网了。人生为什么一定要活得那么中规中矩呢?
早上和客户约了事情,所以,说刘备和吕布的事情不够详细,所以用打麻将这个很多人知道的事讲了一讲,没想到吾不兄没读懂,惭愧。(我一直认为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都喜欢打麻将,但没想到这也有例外。不知道胡锦涛主席喜不喜欢打麻将,这个问题我以后调查调查再说。)
我之所以列举几个事情是因为罗老先生写书时,把很多故事串在一起写了,如果单就某一个事件看,就很可能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刘备和吕布的交锋时发生在徐州,他们的恩怨交斗在徐州发生得最为激烈。刘备拜领徐州牧,那是正式一跃而成为镇守一方的诸侯。(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了)吕布也得到了一些官爵,却只是相当于现在国防部的挂职干部,所以他在听到陈登当了“太守”(相当于一个地县级市的市长)时,嫉妒得恨不得杀了陈登,后来陈登说这是因为曹操很看重吕布的才华,不提拔他是因为要重用他,吕布才高兴地说:曹公知我也。(吕布为什么高兴?他心中那时最想得到是徐州牧这个官衔,那样他袭取刘备夺徐州才勉强说得过去,他潜意识里也是认为对不起刘备的,所以,他在帮助刘备时,一直不停的要刘备感谢他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后来听说曹操很赏识他,那是来自总理的赏识呀,他自己认为总理都这么赏识我,我当个徐州牧肯定绰绰有余吧,说不定将来我真的灭了孙策之流,当个司徒(国防部长)也是有可能的吧,所以他才笑曰)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在徐州问题上,吕布是后来者,而且刘备是名正言顺的领导者,却被吕布造了反,刘备硬争,实力比不过吕布,只好忍了以待来时。故而说明刘备并没有投过吕布,而是吕布来投刘备,造了刘备的反。你说刘备这个时候是什么心情,刚当了个省长,搞得连个办公室都没有,他不生气才怪。山穷水尽之时,袁术也来打他,要是吕布不在后面下刀子,刘备又怎么会被袁术欺负,吕布这个时候发现袁术原来这么“看重”刘备,拿刘备牵制袁术好处太多了,我这次一定要帮刘备,约了大家一起到辕门这个地方打高尔夫,说看我一干进洞,纪灵虽然是个业余爱好者,但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太小了,没想到吕布拿着高尔夫球走到旗杆前打了一个两米远的推杆,球应声进了一个埋在地上的痰盂里,大家鼓掌。回头一看,纪灵眼睛都直了,刘备一看,惭愧惭愧,这事也只有奉先同志第一个敢做。吕布凭此一杆,名声大振,不停的在刘备跟前说你佩服我吧,一定不要忘了我对你的好处哟。你说刘备会不会为此感谢他?即使,刚开始或许有点感谢的想法,但是你吕布这样炫耀,刘备也会因此觉得是个包袱而感到沉重了。
吕布是个唯利是图的黑社会哥们,讲义气,却更贪图利益。罗老先生这么写刘备,是为了突出刘备的忍辱负重的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
再讲一讲吕布的死:吕布是曹操杀的,但吕布没有怪罪曹操,却怪罪刘备,说:“是儿最无信者。”并大骂刘备“大耳儿”。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首先,吕布觉得曹操是很欣赏他的,故而他觉得被曹操捉住了那只是玩游戏晚输了,才大叫别这么快绑我呀,我是你的朋友。再一个可能吕布一生也没做几次助人为乐的事情,偶尔做了一次记得特别清楚,一看刘备,哇,那时我帮助过的“菜”耶,他觉得刘备一定会记得他的,会感谢他的,正差一个帮我说话的人,正好,赶快拨打一次求救电话吧,没想到信号不清楚,好像是听到说“好”是第一选择,和心里想的差不多就选他了。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曹操居然问刘备的意见,太好了,快说是吧,没想到不是才是正确答案,吕布崩溃了,所有怒气全部发在了刘备身上,真是死不瞑目呀。
这一幕实际上是曹操和刘备两大高手的一次绝妙交手,两人平分秋色。为什么这么说?杀吕布生杀大权操在曹操之手,刘备说话算不得数,曹操识人不在刘备之下,用不用吕布他是可以判断的,为什么问刘备?一种可能是他有点犹豫,觉得像吕布这种人才太难得了,杀了是不是有点可惜,但他也知道吕布反复无常,会不会到头来还了我呢?刘备也会识人,那我听听他的意见,在理我就听,不在理,我自有判断。于是问了刘备一句:“何如?”刘备说:你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事吗?曹操一听,二话没说,杀了吕布。你看,这一问多么巧妙,如果直接杀了吕布,吕布一定会大骂曹操,而这一问,使吕布把所有怨恨都夹在了刘备身上。表面上刘备好像输了,但刘备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为什么这么说?也说明它识人之高,他有很多种选择,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回答是:“请明公定夺!!”那么杀不杀吕布,吕布也不会特别怪他,但他似乎选择了一个最蠢的答案,要曹操杀了吕布,如果按照以往吕布的所作所为,把吕布留给曹操,是在曹操身边埋了一个炸弹呀,似乎对刘备最有利,但刘备深知曹操不是董卓、丁原之流,他很会管理人才的,如果真把吕布留给了曹操,说不定曹操真能管好他,那就真是他刘家天下的大不幸了。吕布已经不可能为刘备所用,而且,从吕布平时的一些言行中,刘备应该是知道吕布对曹操的暗赏的,怕吕布真为曹操所用。故而冒着不义之名,似乎很关心曹操似的,借曹操之手快速杀了吕布,实际上,刘备利用的是曹操的犹豫,当机立断的机巧让人拍案叫绝。实际上,刘备这个答案也是曹操最满意的,为什么呢?曹操本是一个多疑之人,他岂不会想借此试一试刘备对他是否有加害之心?如果这个时候,刘备站在吕布的立场上为吕布说话,曹操来一句:“公不忆董卓、丁原乎?”你说刘备还混得下去吗?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刘备不输于曹操,为什么曹操后来会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刘备和我呀,那肯定是他站在刘备的立场上想了刘备的答案,只有这个答案太绝了,可是刘备比他先想到。刘备以前老打败仗,真正让曹操佩服得没有几件事,说打仗,那全是刘备兄弟的事,可谈道权谋,曹操觉得天底下只有他和刘备了。权谋是一种什么能力?那一般是指领导能力,这种能力是最厉害的。刘备得到的将各个称绝,加在一起也难怪曹操佩服。(好了,也不要扯远了,要不然,煮酒论英雄又不知道要说到哪年哪月了)
最后总结一下:吕布怪刘备无信是因为他对刘备的期望过高,要别人感恩,刘备深处风口浪尖,不得不自保,曹操深谋远虑,但所处位置不同,给了刘备发挥的空间。曹操得在明处,刘备得在暗处。
再多说一点,正者,无邪也。刘备忠君为当时的大忠,他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从没有亏待任何人,故而多年以来,民间多为尊崇他,一是因为它有皇室正统血统,二是他的手下确实是英才,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领导才能。非要将它归为势利小人,那也只有吾不(因为)好斗兄了。哈哈,最后一句是开玩笑的话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