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jiawens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汉朝以后没有了战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04-17 04:28: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solosw这个人本人一直不想把他归与垃圾一类!但这个人一直想把自己归到垃圾处.在你的认识里战车就是前面四匹马后面坐三个人拿枪 拿弓 拿盾的就是战车?那我想请问你为什么为什么狮子那么大猫那么小!狮子却是属于猫科类的?

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这些都是战车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有可能楼主指的就是那上面做三个人的那种.但他并没有解释清楚.而这些都统称为战车,而破匈奴铁骑的就是卫青的武刚车也是战车的一种.

本人非常认同19楼朋友所指出的那种正规战车消失的原因,战车应该是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时候消失的!并不是因为怕骑兵.而是因为费用高.人力物力也高.你说骑兵机动性好呵呵在密集的箭群里在好的移动里顶P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04-17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04-17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骑兵机动性好是公认的,至于面对密集的箭群,骑兵显然比步兵和车兵更容易躲避。当然,攻坚而言骑兵显然不强。所以我比较佩服蒙古人,蒙古人当年横扫欧亚大陆,不仅是轻骑兵用的好,攻城器械的研制和应用也是最强的。蒙古人在统治方面很粗暴,但是凡是打仗的东西都学的很快,而且用的比老师还好。成吉思汗纵横数十年,留给儿子们的不仅是打仗的骑兵,更有如何打仗的本领和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04-17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某人的说法

坦克也是战车了

战争时候用的车辆也是战车了

[em01][em01][em01]

连战车骑兵的优劣都搞不明白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04-17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04-1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战车和骑兵为军之重兵。作战时,战车用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骑兵则以便捷灵活而作为奇袭的机动兵。车、骑、弩三者的紧密结合,正如《孙膑兵法·八阵》所言,“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兵种的战斗力。[em07][e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04-17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在春秋战国时,各国衡量国家武力强盛的指标就是拥有战车的乘数。当时中国的战车发展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越大的战车越厉害,于是,开始研究四五匹马甚至十几匹马拉的超大战车,但是,当时的手工业不太发达,车轴和车轮工艺一般很难达到这种要求,战场上经常出现战车因为过大而散架的事情。当时,我国的边境是游牧少数民族,他们简单的单骑骑射的骚扰战术也让战车这种步兵克星难以发挥作用,于是,当时地处北疆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开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学习少数民族骑兵灵活轻快的优点,抛弃笨重的战车。中国的骑兵,再真正意义走上了历史舞台。当时,赵武灵王用这种骑兵大破秦国,如果不是在远征途中政变被害,我想,统一六国的应该改姓赵了。

秦汉时期,中国的冶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战争的主要武器不再是青铜做的,铁质的武器和铠甲开始出现,秦俑里步兵身上已经开始装备用铁片连缀制成的铠甲,这时,弓箭的对于步兵的杀伤力就不再制命了,同样,以弓箭为首要武器的骑兵就开始变得不太重要。大规模的战争又回到了以步兵集团冲锋为主要战术的时代。不过,汉朝时,北方匈奴骑兵的外患依然严重,而步兵在和全部是骑兵的匈奴作战时,几乎没有优势。汉高祖白登被围历史上学者争论是不听谋臣刘敬劝告,其实是真实的武力对比不如匈奴,尤其是骑兵。后来,为了加强自己骑兵的战斗力,发明了利于砍垛、单面开刃的刀,骑兵的战斗力才大大的提高,终于可以和步兵近身缠斗并且大占上风了。这对匈奴以骑射为主的骑兵来说,一旦近身格斗,只有挨宰的份,汉朝的骑兵才开始真正强大,一举歼灭北匈奴。优秀的骑兵的支持,才催生了陈汤气吞霄汉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不是通过战车奥,那时候也没有步兵战车奥,按照某人的说法,战车是克制骑兵的,所以看来是因为不需要出动战车,只要派出骑兵就可以打击北方游牧民族了)

中国有考的马蹬的出现时在北魏,马蹬的发明几乎可以和轮子的发明相提并论。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的在马上做各种动作,人类战争史才真正迎来了骑兵无敌的年代。于是,大规模的带甲骑兵轰轰烈烈的象对方阵营践踏而去,给步兵带来的不仅是伤害,还有心灵深深的恐惧。在这时,骑兵的武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利于自上而下砍垛的大刀发展为利于穿刺的长枪,骑士们借助于马蹬可以把速度转化为强大的前向力,轻松的把步兵身上的重铠象捅纸一样撕透。这时,中国和欧洲的骑兵开始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别。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中国人认为灵活是战斗中最重要的特性,于是,中国的骑兵以轻骑兵为主,手里的长枪也是比较小号的枪,和步兵的长枪差不多,利于做刺、挑、扫、磕、抽等动作,而欧洲的骑兵战术主要是集团冲锋,就像橄榄球比赛一样从正面突破,所以骑兵多以重装骑兵为主,骑士身上穿着只露眼睛的重达百斤的铠甲,依靠滑轮把自己吊到马背上,单手持一个粗重尖头的骑枪,纯粹依靠冲刺的惯性杀伤敌人,一旦落马,几乎就是等死了。灵活性远远不如中国的骑兵。

后面的隋重骑兵 唐轻骑兵等等我就不说了


[em07][e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04-17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东西不实用啊!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04-17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张羽鹤在2006-4-17 4:28:00的发言:

对于solosw这个人本人一直不想把他归与垃圾一类!但这个人一直想把自己归到垃圾处.在你的认识里战车就是前面四匹马后面坐三个人拿枪 拿弓 拿盾的就是战车?那我想请问你为什么为什么狮子那么大猫那么小!狮子却是属于猫科类的?

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这些都是战车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有可能楼主指的就是那上面做三个人的那种.但他并没有解释清楚.而这些都统称为战车,而破匈奴铁骑的就是卫青的武刚车也是战车的一种.

本人非常认同19楼朋友所指出的那种正规战车消失的原因,战车应该是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时候消失的!并不是因为怕骑兵.而是因为费用高.人力物力也高.你说骑兵机动性好呵呵在密集的箭群里在好的移动里顶P用!


[em07][em07]第一段换你自己的名字好像更加符合实际吧[e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04-17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em07][e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