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下后墩在2006-9-8 9:37:00的发言:
大乔同学,何以见得别人的引经据典是为了“以壮门面”???为什么前人的东西不能引用???没有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定律,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从何谈起???引用前人的东西就是对他的完全认同吗???不要这么幼稚好不好?不要这么狂妄好不好?:)
接着再回答你的问题。陈寿和罗贯中,你也知道都不是完全的历史,我一样并不否认。但我想问一问,对历史问题的研究,我们应该以什么为参照系?也许您的独立精神告诉你,就信自己。可你自己认同的事实基础在哪里???没有事实基础的空谈能解决什么问题???
最后告诉你,俺可以毫不脸红地说,以上史书偶看过了N遍~三国演义?那是N+N遍。
如果把那些引用的东西去掉就什么内容也没有了 这不是壮门面还是什么 ?
前人的东西当然不能盲目引用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定律前人曾经发现过么? 如果说他的那些发现是引用前人的 那么请问在牛顿之前何人曾经发现过?
引用不等于认同吗? 不认同岂能引用? 我是有些狂妄 但比起那些智化尚未开就对古人评头论足的人 小巫见大巫而已
我们研究历史的参照物就是自己的思想 并非你所想的那样"以我为中心"的立场 我们根据自身所学 依照自己的经验知识来推测书中哪是假哪是真 你已经承认陈罗两人写的都不是完全真实 那么在引用的时候难道不去分辨一下真假么? 再看楼主帖中只有引用的语句 而我始终没看到作者本人的思想 你说研究历史以古书为"参照系 " 既然是参照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请问作者自己的思想在哪里 也许是我太笨没看出来 还请高人指教
----------------------------------------------------------------------------------------------------------------------------------------
既然你说对三国演义读了N+N遍 那我可遇上高人了 对于三国我还有几个问题很是不解 还请高人指教
有道是: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我相信下面几个问题一定难不倒阁下了
1 三国名将中谁人可以守住荆洲?
2 白帝托孤时刘备为什么决定将皇位传与昏庸无能的刘禅?
3 六出祁连山为什么"未得寸土"?
4 貂禅究竟爱不爱吕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8 10:15: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