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hpwzh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第一冤案——吕布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09-15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pwzhl在2006-9-15 9:08:00的发言:

吕布是小人,见利而忘义,没错。但他是真小人。起码他没有伪装自己为一个君子。他第一次露面是丁原与董卓的一次冲突之中,正是那次交锋让董卓认识了吕布。在吕布的心目中,自己的定位,提升了若干个档次。就象现代人的跳槽一样,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他把丁原给杀了做投效之礼,未免心狠。

杀董卓,是王允的美人计奏效。吕布杀董卓的理由是奉诏讨贼。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为了貂禅。古、近、现代史,为了红颜而反目成仇的例子不胜枚举。真要论个是非对错,是永远纠缠不清的。看到一个本来该属于自己的妻子却被自己最相信的人生生夺走,谁心里没有想法?加上貂禅出神入化的演技和王允的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吕布于是再次成为了别人所利用的侩子手。在凤仪亭上,吕布在这个关头也并未头脑发热。想想现在很多案例,很多人处在这个节骨眼上都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结果引发惨案。而吕布甚至连董卓向他掷飞戟的时候也没有还击,否者以他的武力,十个董卓也立毙于当场。他最后杀董卓和杀丁原一样,都是正面了断,不偷偷摸摸。


吕布的一生都是在出卖别人,和被别人出卖当中渡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5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sairking在2006-9-15 9:59:00的发言:


吕布的一生都是在出卖别人,和被别人出卖当中渡过。。。。

之后,袁术不容,在袁绍那里,受人猜忌,不得不走。辗转了几处,最后在张扬处碰上了陈宫。陈宫何人?在当年,是跟过曹操的,在吕伯奢事件中,义无返顾的离开了孟德。他至死都跟随着吕布,以他嫉恶如仇的个性,为什么?难道说他不知道以往吕布的行为?即使当时传媒通讯没有这么发达也不至于吧。所以,吕布,在陈宫的心目中,必然有可取之处。

在攻打徐州的问题上,他最后是听从了陈宫的计策。正因为这样,他觉得对不住刘备,辕门射戟救援刘备,并两次善待刘备的家眷。我们虽然不能对每个行为都以“战之乱”一概而论,但肯定也是有相当紧密的关联。我的意思是,在当时这个特殊的氛围之中,吕布的这些行为,是值得人们另眼相看的。

就现代人的观点,吕布是个十足的小人,他的背叛行为为我们所不齿。这是纵向的比较。但是横向比较呢?我觉得吕布这个真小人比伪君子要可爱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09-1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陈宫是三国时代智勇双优的绝世侠客,可惜天不遂人愿,终究还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5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那还是吕布的性格决定了不能成大事呀。其实三国策有几个我还是看不顺眼的。第一个人当然是刘备。刘备的很多事情,掩藏在了他的皇叔身份之下,隐蔽在他的光复汉室的崇高理想之后。实际上,他所干的背叛勾当,并不在吕布之下,他的心狠,更在吕布之上。长安兵败,吕布在逃亡的时候,依然不忘去叫上王允;而刘备,几次独自抛下家眷逃亡。在曹操处,处心积虑想造反,留给后人的却是韬光美谈;在袁绍处,也是挑拨离间。他知道,很多时候他越是虚假,得到的就越多。他越是假惺惺的不肯要,别人就越是掏心掏肺。三让徐州,别人看到的,是个”让“字,实际上,他还是得到了;在荆洲问题上,大家看到的,是个”哭“字,实际上,他就是玩赖皮。在夺益州的事情上,从绝不肯夺同宗之言到为了刘璋小小的兵援问题就大发雷霆,发动侵略战争。对于敌人而盐,刘备这种伪君子比吕布这类真小人更可恨,为什么?面对小人,他可以英雄好汉宁死不屈之姿态痛骂叱责;而面对伪君子,往往是有怒难言,憋在心里无法发泄。鲁肃、刘璋都是此类的牺牲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09-15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平生最不喜刘鼻涕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5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sairking在2006-9-15 11:27:00的发言:
平生最不喜刘鼻涕

够爽快,我喜欢~~第二个就是关羽和张辽。张辽在关羽的只字片语之下就放水,然后面对曹操破口大骂,最后为曹操礼贤下士之风范折服,遂降。接着在土坡和关羽三件事约盟,到最后过五关黄河渡口送书。再翻开这几回书。怎么看怎么象关张二人在唱双簧戏。你既然觉得跟着吕布丢人现眼,早干什么去了?就象现在你觉得跟错了老板,跳槽就是了,但是只要你拿别人薪水一天,就要尽心尽力的做该做的事情。同样是俘虏,前面已经有高顺陈宫做了典范,偏偏您张辽就最有骨气,敢痛骂,结果呢,如果象吉平那样也罢了,最后还不是投降而已;至于关羽更幽默,投降之前,编造了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是刘备的好兄弟;刘备那是没死,如果真的死了,关羽就会自杀?当然这事情就只有鬼知道了。关羽是个极度要面子的人,最后的五关义举无外乎现象而已,本质如何?不得而知。如果说,这种类型的投降是真正的忠义,那董承、赵累之流,纯粹就是属于傻子举动了。在土坡上,关羽退一万步,可以叫张辽保存刘备的家小,自己战死而已;实际上陈宫那句临死“家人生死富贵由命”让人觉得无比坦诚;至于抱负理想更是扯淡,只要活着,谁没有理想,没有未来?我们的抗日民族英雄不甚被捕,为了实现解放理想干脆也投降日寇算了。其实,以曹操的为人,很可能在最后做出“算了,就由他去吧”的决定。因为曹操还是欣赏关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09-1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你两再胡说二哥就要显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09-17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显圣了能有什么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09-18 13:32:00 | 只看该作者
PP继续做梦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09-18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做的什么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