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独行中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诸葛亮十大败迹叫人谜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09-21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hengziji在2006-9-21 11:12:00的发言:

   历史上的诸葛是忠诚,务实的.从出师表可以看出他对第一次北伐并不是没信心的.街亭一战精心策划,可以说战术上无懈可击,而且开始一直都按照诸葛的思维达到了目标,下天水,安定.但在魏名奖张合拦腰攻击时,(其实当时张合是很冒险的,一但马术守住街亭,安定威严回师夹击,张合必败,那就能两面夹击长安了.)可惜用错了人.因为马术是个作参谋的料子,并不是大将的料.他居然想单独打败张合,造成了北伐失败.

诸葛的缺点是事必躬亲,这让他身体状况非常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大概诸葛已经看到事不可为,后面的北伐是用一种悲壮的心态去做的.当然不会有成效.建议楼主看看真正的历史,别只看三国演义,要知道演义只是小说!

   

出师表肯定是有“信心”的,连自己都没信心,怎么可能让士兵有信心?

但这个信心是多少,诸葛自己心里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1 11:16:2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09-21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哗众取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09-21 11: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aite在2006-9-21 10:36:00的发言:

诸葛实在没有什么可称赞的 如果你连他都崇拜 实在可怜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城计 草船借箭 历来就是兵家史的绝唱 后世可有敢效仿者?

六出祁裢以弱伐强 强大的魏国无人能档 纵使天意难违可也震慑了魏吴几十年

巧借荆州周瑜无策 智取汉中曹操束手 七擒孟获攻敌之心 这样的英雄历史上有几个?

虽然愚忠 那也是一片赤心

有人总拿演义来说事 一味地否定演义 我们就不说演义和史书了 就说三国之后明朝之前这段历史时间吧 一千年的时间里 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怎样的:

本人水平有限 只好借用他人的笔墨来说事了 ↓

翻开中国的古诗词,会发现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著名的诗篇。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居易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元稹写道“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陆游写道“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李白李商隐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苏轼等等这些青史留名的大诗人词人,更有很多没什么名气的人小诗人小词人都写下了许多诗篇来歌颂诸葛亮,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歌颂曹操的诗篇,本人水平有限,列举不出来什么。

  成都武侯祠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有将军政要特来此拜谒,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在此沉思,从诸葛亮的“攻心为上”得到启示,而今武侯祠对外开放,导游服务就汉语、英语、日语、韩语几种,本国自不必说,每天都有很多外国游客特来此参观,可见诸葛亮在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岳飞曾在此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知音进行心灵对话,当时的他难以抑制心中感慨,便在此默写出师表,先是楷书书写,越写越激动,渐渐换成草书,最后狂草收尾,这是怎样一种情景啊!那一刻,正气充盈乾坤,忠义激荡千古!

  就全国范围来说,诸葛亮的足迹并不是很广,可是全国的武侯祠和纪念诸葛亮的地方却很多,只要是他足迹所到之处,必有纪念之地。多少历史名人伟人的墓成为历史尘埃,失去痕迹,而诸葛亮的墓非常平常的一个小土丘,却保存至今,千百年来承载了不知道多少哀思的泪水。纪念曹操的地方,本人见识有限,也不清楚,只知道曹操怕自己死后墓被盗,给自己弄了七十二个墓,到现在也不晓得他究竟长眠于哪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1 12:01: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09-21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杜甫作品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传 遗恨失吞吴

2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3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唐]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唐]李商隐
1.《筹笔驿》
猿鸟犹疑未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2.《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唐]罗隐
《筹笔驿》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唐]温庭筠
《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阴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唐]白居易
《(尚不明)》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贤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外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唐]元稹
《(尚不明)》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唐]岑参
《先主武侯庙》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唐]刘禹锡
1.《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来舞魏宫前.

2.《观八阵图》
轩皇传上略,蜀将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事,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唐]武少仪
《诸葛丞相庙》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唐]雍陶
《武侯庙古柏》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唐]章孝标
《诸葛武侯庙》
木牛零落阵图残,山姥烧钱古柏寒.
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唐]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
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唐]薛逢
《题筹笔驿》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
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唐]薛能
《筹笔驿》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唐]汪遵
《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唐]李山甫
1.《代孔明哭先主》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哪忍送宫车.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2.《又代孔明哭先主》
鲸鬣翻腾四海波,始将天意用干戈.
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提剑尚残吴郡国,垂衣犹欠魏山河.
鼎湖无路追仙驾,空使群臣泣血多.

[唐]胡曾
1.《南阳》
世乱英雄百战馀,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主出旧庐.

2.《五丈原》
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裴回.
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

3.《泸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禅征蛮七纵劳.

[唐]崔道融
《过隆中》
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
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

[唐]周昙
《蜀先主》
豫州兵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陆游作品

1.《游诸葛武侯书台》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年典午称滑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象梁父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年读何书?

2.《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城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馆.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感惜》
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
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
往事以如辽海鹤,余年空羡葛天民.
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4.《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二月二十四日作》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复伤农.
崖州百里窜酷英,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封侯.

6.《暮归马上作》
石笋街头日落时,铜壶阁上角声悲.
不辞与世终难舍,惟恨无人粗见知.
宝马俊游春浩荡,江漏豪饮夜淋漓.
醒来剩欲吟梁父,千古隆中可与期.

7.《喜谭得称归》
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
一朝落江湖,烂漫得自恣.讨论极王霸,事业窥草渭.
孔明景略间,却立颇秕睨.从人无一欣,对食有三喟.
谭侯信豪携,可共不朽事.天涯再相间,握手更拭泪.
欲寻西郊路,斗酒倾意气.浩歌君和我,勿作寻常醉.

8.《过野人家有感》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9.《感秋》
秋色关河外,秋声天地间.壮士感此时,朝镜凋朱颜.
一身寄空谷,万里梦天山.噫鸣怒眦裂,愤激悲涕潸.
古来真龙驹,未必置天闲.长松倒涧壑,委弃同蓁菅.
得志未可测,淡笑济时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10.《怀旧》
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
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11.《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低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明曹.
苜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如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12.《溪上杂言》
溪上之丘,吾可以休.溪中之舟,吾可以游.
一裘虽弊可度风雪虐,一箪虽薄未有旦夕夏.
愧于此心鼎食其敢饱,负其所学蝉冕增吾羞.
古人谁谓不可见,黄卷酋能睹生面.
百谷嶷嶷知稷功,九州茫茫开禹国.
巍巍成功亦何有,治乱但如翻覆手.
逢时皆可致唐虞,比身管乐宁非苛.
树桑酿酒蕃鸟豚,是中端有王业存.
一朝遇合得施没,千载始知吾道拿.

13.《诸葛书台》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隆中鱼水三分业,江上风云八阵腾.
还向纶巾瞻气象,尚留祠庙傍邱陵.
凭栏一啸吟梁父,铜雀高高未曾变.

14.《弥牟八阵原上》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钟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齐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1 12:37:5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09-21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无名氏

秋风起渭南,抱恨望长安。
半生酬三顾,遗志付两川。

无名氏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无名氏

起志茅庐报汉室, 羽扇纶巾负征尘。

长虹横空气贯月, 百岭千山震昏辰。

鼎立三分定乱世, 六伐中原传烈贞。

东风呼啸破赤壁, 琴弦争鸣盖乾坤。

壮志未酬终无悔, 何故天公不降恩。

彪炳万世承辉古, 来生还作隆中人。

无名氏

皇叔落泊思良辅,眼前霸业堪尘土。

飞熊不曾入罗帷,髀肉庸庸堆肌骨。

空对宝剑凝寒霜,不得申展靖庙堂。

英雄四顾悲秋去,高祖无处觅张良。

忽闻襄阳有仙源,经天纬地聚高贤。

中有卧龙冠群良,守志不肯轻出渊。

殷勤来去三顾情,隆中同誓鱼水盟。

白羽飘然出尘世,从此曹操不称雄。

玄德势弱败当阳,勒马不前心茫茫。

百姓牵衣不忍别,携儿带女随君亡。

长江滚滚白浪掀,小舟飞棹涨孤帆。

身无铁甲腰无剑,一语能分鼎足天。

桓灵作祟火德衰,汉祚淹淹时运乖。

赤壁江水一炬染,长安殿上王气开。



蜀江水碧蜀山青,山水处处颂孔明。

植桑护堰严法度,整军积粮待出征。

大耳犹存高祖风,征鞍未下平汉中。

贩履今朝登王冕,难舍萧曹第一功。

众志成城比天高,烈士豪情射宝刀。

欲带良马饮黄河,不下旧都不还朝。


楚地暗暗起风云,失却沃土丧良臣。

江山不屑留义气,愤起桃园结义人!

皇天不佑败彝陵,枉使天下赞书生。

八阵江流成古迹,白帝城高沐晚钟。

君臣千古叹明良,生死相托轻帝王。

紫微失色暗天宇,子规带血转悲凉。


大厦将倾幼主愁,支手擎天叹武侯。

澹澹从容挥白羽,五路骁骑叹神谋。

一片仁慈悲苍生,不辞烟瘴入蛮荆。

南夷从此归王化,共享泸江秋月明。

锦官城里歌舞新,殚精竭虑泽万民。

出师一表惊天地,兴复中原饯忠忱。

三军整肃耀王师,祁山脚下万马驰。

曹魏忡忡不敢战,至今犹笑仲达痴。

渭水东流绕长安,汉骑喑喑问鼎迁。

谁知天心失汉主,先生忧劳病淹淹。

秋风秋月秋草黄,大星湮落月无光。

三军泪涨呜咽水,君臣失色怆朝堂。


君集万钧在一身,一身贵列丞相林。

八百桑梓十五顷,清风常送梁父吟。

我生末世慕君风,常恨君生我未生。

愿君泉下休哧笑,堪怜世人一片情。

无名氏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09-21 12:54:00 | 只看该作者
[em06][em06][em06]一会把三国志孔明传也贴上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09-21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9-21 11:59:00的发言: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城计 草船借箭 历来就是兵家史的绝唱 后世可有敢效仿者?

六出祁裢以弱伐强 强大的魏国无人能档 纵使天意难违可也震慑了魏吴几十年

巧借荆州周瑜无策 智取汉中曹操束手 七擒孟获攻敌之心 这样的英雄历史上有几个?

虽然愚忠 那也是一片赤心

有人总拿演义来说事 一味地否定演义 我们就不说演义和史书了 就说三国之后明朝之前这段历史时间吧 一千年的时间里 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怎样的:

本人水平有限 只好借用他人的笔墨来说事了 ↓

翻开中国的古诗词,会发现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著名的诗篇。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居易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元稹写道“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陆游写道“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李白李商隐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苏轼等等这些青史留名的大诗人词人,更有很多没什么名气的人小诗人小词人都写下了许多诗篇来歌颂诸葛亮,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歌颂曹操的诗篇,本人水平有限,列举不出来什么。

  成都武侯祠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有将军政要特来此拜谒,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在此沉思,从诸葛亮的“攻心为上”得到启示,而今武侯祠对外开放,导游服务就汉语、英语、日语、韩语几种,本国自不必说,每天都有很多外国游客特来此参观,可见诸葛亮在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岳飞曾在此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知音进行心灵对话,当时的他难以抑制心中感慨,便在此默写出师表,先是楷书书写,越写越激动,渐渐换成草书,最后狂草收尾,这是怎样一种情景啊!那一刻,正气充盈乾坤,忠义激荡千古!

  就全国范围来说,诸葛亮的足迹并不是很广,可是全国的武侯祠和纪念诸葛亮的地方却很多,只要是他足迹所到之处,必有纪念之地。多少历史名人伟人的墓成为历史尘埃,失去痕迹,而诸葛亮的墓非常平常的一个小土丘,却保存至今,千百年来承载了不知道多少哀思的泪水。纪念曹操的地方,本人见识有限,也不清楚,只知道曹操怕自己死后墓被盗,给自己弄了七十二个墓,到现在也不晓得他究竟长眠于哪里。


写了这么多 确实辛苦 但你似乎并没有真正了解其他人 比如曹操、郭嘉

王者与将丞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 但有时候是千里之遥

诸葛总远不可能成为君王 而曹操完全是君王的典范。

因为曹操有些“故事”带有邪恶,反映了政治家的野心,不过这个2形象很可能是小说的产物

也许历史上,曹操的人品各方面都优于诸葛也不无可能。

但正因为曹操不太良好的形象,不被人们宣扬,更不会被统治者称赞,

因为称赞曹操会落下“维护暴政”的嫌疑,

但我敢大胆说!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他们的心目中必定有不低的地位,

而诸葛却未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09-21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aite在2006-9-21 14:10:00的发言:

写了这么多 确实辛苦 但你似乎并没有真正了解其他人 比如曹操、郭嘉

王者与将丞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 但有时候是千里之遥

诸葛总远不可能成为君王 而曹操完全是君王的典范。

因为曹操有些“故事”带有邪恶,反映了政治家的野心,不过这个2形象很可能是小说的产物

也许历史上,曹操的人品各方面都优于诸葛也不无可能。

但正因为曹操不太良好的形象,不被人们宣扬,更不会被统治者称赞,

因为称赞曹操会落下“维护暴政”的嫌疑,


但我敢大胆说!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他们的心目中必定有不低的地位,

而诸葛却未必。

国贼就是国贼 无论他有多么大的才能 篡国者无论你心里怎么去美化他 可他毕竟还是国贼 正如秋香评孔雀一样:凡鸟就是凡鸟 怎么可能越上枝头做凤凰呢!

诸葛亮正是因为永远是汉丞相才流芳百世 曹操也正因为是君王而被历史谴责 阁下评论一个人的历史地位居然以是不是帝王做标准 实在不敢恭维

曹操对历史做的贡献自由历史的定位 这是不可以否定的 评论一个人时不能拿他的功去遮掩他的过 也不能拿他的过丑化他的功 我们这里说的是诸葛亮的历史魅力 这一点上曹操完全不如 如果我们讨论三国的历史 那么曹操组以能和诸葛亮并驾齐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1 14:33:0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09-21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先说不争论的大桥。。。

一说就用3个帖子占了一页。。。

认真拜读过后 感觉大桥是蜀中四川附近的人吧

文人的诗词评论 是来源于老百姓的传说

我更倾向与易中天等教授 对诸葛的客观评价 对曹操的平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09-21 15:31:00 | 只看该作者

没办法哦~~谁让诸葛亮只是个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呢,当然不懂军事方面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