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东方不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三国军师智力最强的到底是谁??????【理由】+10大武将的精美图片!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02-23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贾诩啊

很阴的人哦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02-24 06: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zwuren在2006-2-23 16:16:00的发言:

贾诩啊

很阴的人哦

是啊,但是这种人最适合做谋士,我觉得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02-24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王允 貂MM

人家可是在百官面前啊就在你身边就把你给迷惑了还给利用了~~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02-24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智力这个东西恐怕很难说谁最强吧???

因为表现智力的方面很多。那我来说说诸葛亮吧。尽管是个人意见,但我也是翻阅和看过好多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及一些专家讲谈而后自己总结的。

尽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把他推上神坛的,不过诸葛亮应该说是一个超一流战略家,尽管最早提出3分天下的人是鲁肃,但是鲁肃却没有算到三分之一里有刘备,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以及如何应付并利用这种局势,最终使刘备三分有一。

但是同时诸葛亮在临场军事指挥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诸葛亮一生谨慎,但是用兵之道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方能成大功也,而诸葛亮在出奇这方面很欠缺。他没有采用魏延偷袭长安的策略,并言辞非常坚决的告诉魏延,根本没的商量。这就是一个明显例子。而后来邓艾灭蜀却恰恰用的是偷袭。

其次诸葛亮精通诸子百家,所以他不仅掌管蜀军事,同时制定了蜀国的各类法规,并掌管国家政治外交,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前几句是说他如何做相国,后几句则说他治理国家之良才,但是军事谋略却非其所长,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是说诸葛亮的为人,强烈鄙视那些对诸葛亮人品乱加猜测的人。你们很显然不明白一个想谋逆篡权的人一般性规律,好好看看司马氏如何夺取权力,并如何保持自己家的权力的,就知道了。如果诸葛亮有野心,那么他需要做什么呢?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同时要控制军队,尤其是京畿重地的军队。还要博得皇帝的信任。此外一旦夺取权力,就不得轻易离开京畿重地,要牢牢控制皇帝,最后是要保证这种权力的传承性,以保证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人继续自己野心。而司马懿就是利用曹爽离开京城这一时机,迅速联络自己的亲信并迅速控制了京畿重地,然后夺取权力的,并让其子继承了权力。从此以后司马氏牢牢控制京畿重地,并轻易不离开。后来司马师亲征,留司马昭在京。后来司马昭要亲征钟会,他又挟持皇帝亲征。由此看出这些篡权者还是有些明显特征的。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诸葛亮有军权,兼相国把持朝政,皇帝称相父,可以说当时诸葛亮是实际的最高决策者,阿斗只是一个最后听从兼发布者,并且刘备有遗言必要时他可自为西川之主(陈寿《三国志》中有记载)所以他的确有这个机会,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并控制京畿重地,并多次离开成都,征南蛮降孟获,然后又六出祁山。他也没有让他的亲人身居要职,他死后,他的儿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大权,很显然他并没有夺权的野心。

最后引用北京大学周思源教授对诸的话:一个人,如果有重大的品质性错误,或者是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发生这个事之前一定有蛛丝马迹可寻。这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历史资料以及名人传记,都没有记载诸葛亮有任何品格方面的缺点。

所以他最后说诸葛亮:高风亮节,伟大人格。

那些随便说诸葛亮有这个心,那个心得都是不负责任的乱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21:22:23编辑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02-24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em05]天妒英才的不只郭嘉,周瑜也是,吕蒙也是

赤壁之火,夷陵之火,烧的蜀魏尽皆丧胆,也是三国的转折点

想像下孙权若不是一个一个的发掘,而是四大都督一齐任用,加上重用凤雏,天下则归吴

本人喜欢周瑜的说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02-25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郭嘉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02-25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热闹啊!

老红查了下资治通鉴。关于提出三分天下的,只有提到诸葛亮的隆中对。

贾诩是劝张绣降曹操,鲁肃是劝孙权在吴地称王。郭嘉是曹操“挟天子”以后才来,著名的是“十胜论”,说的是袁绍。另郭嘉曾权曹操不杀刘备,这可是错误!!!!!!!!

另举1个现代例子:关于抗战,国共双方都有高人认为是持久战,中国最终胜利。国方:蒋介石,陈诚等。共方:毛泽东、周总理等。但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详细清楚。

智力最高是毛泽东,谁有疑问????

诸葛亮的智力问题一样!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02-25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曹操哪里去了 汗 姜维这种垃圾也能排进前10?!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02-26 05:39: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要是姜维能进那邓艾呢?

学了诸葛还是弄不过邓艾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02-26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甘在2006-2-24 21:21:00的发言:

智力这个东西恐怕很难说谁最强吧???

因为表现智力的方面很多。那我来说说诸葛亮吧。尽管是个人意见,但我也是翻阅和看过好多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以及一些专家讲谈而后自己总结的。

尽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把他推上神坛的,不过诸葛亮应该说是一个超一流战略家,尽管最早提出3分天下的人是鲁肃,但是鲁肃却没有算到三分之一里有刘备,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以及如何应付并利用这种局势,最终使刘备三分有一。

但是同时诸葛亮在临场军事指挥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诸葛亮一生谨慎,但是用兵之道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方能成大功也,而诸葛亮在出奇这方面很欠缺。他没有采用魏延偷袭长安的策略,并言辞非常坚决的告诉魏延,根本没的商量。这就是一个明显例子。而后来邓艾灭蜀却恰恰用的是偷袭。

其次诸葛亮精通诸子百家,所以他不仅掌管蜀军事,同时制定了蜀国的各类法规,并掌管国家政治外交,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前几句是说他如何做相国,后几句则说他治理国家之良才,但是军事谋略却非其所长,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是说诸葛亮的为人,强烈鄙视那些对诸葛亮人品乱加猜测的人。你们很显然不明白一个想谋逆篡权的人一般性规律,好好看看司马氏如何夺取权力,并如何保持自己家的权力的,就知道了。如果诸葛亮有野心,那么他需要做什么呢?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同时要控制军队,尤其是京畿重地的军队。还要博得皇帝的信任。此外一旦夺取权力,就不得轻易离开京畿重地,要牢牢控制皇帝,最后是要保证这种权力的传承性,以保证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人继续自己野心。而司马懿就是利用曹爽离开京城这一时机,迅速联络自己的亲信并迅速控制了京畿重地,然后夺取权力的,并让其子继承了权力。从此以后司马氏牢牢控制京畿重地,并轻易不离开。后来司马师亲征,留司马昭在京。后来司马昭要亲征钟会,他又挟持皇帝亲征。由此看出这些篡权者还是有些明显特征的。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诸葛亮有军权,兼相国把持朝政,皇帝称相父,可以说当时诸葛亮是实际的最高决策者,阿斗只是一个最后听从兼发布者,并且刘备有遗言必要时他可自为西川之主(陈寿《三国志》中有记载)所以他的确有这个机会,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并控制京畿重地,并多次离开成都,征南蛮降孟获,然后又六出祁山。他也没有让他的亲人身居要职,他死后,他的儿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大权,很显然他并没有夺权的野心。

最后引用北京大学周思源教授对诸的话:一个人,如果有重大的品质性错误,或者是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发生这个事之前一定有蛛丝马迹可寻。这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历史资料以及名人传记,都没有记载诸葛亮有任何品格方面的缺点。

所以他最后说诸葛亮:高风亮节,伟大人格。

那些随便说诸葛亮有这个心,那个心得都是不负责任的乱说。



阿甘兄弟:

有关鲁肃没有算到三分天下里面没有刘备,那是因为鲁肃在发表的时候刘备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根本就是不入流的

这点不能说是鲁肃的眼光不到。

后来三分天下里有刘备的,而且诸葛亮也算到的里面有刘备,是因为,诸葛亮是打算跟刘备的,如果里面没有刘备的话

诸葛亮跟谁呢?而且诸葛亮也是刘备成为一方诸侯的一大助力。

诸葛亮的行军打仗确实没有其他的人那么厉害,但是他确实能够看到更远的东西,这个就是谋略家的能力

而且他本身就谨慎,但是后面的出兵攻曹,没有成功,并且不用魏延的计策,那是因为,蜀国输不起.

其他的我都觉得兄弟说的太对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7:33:07编辑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