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斯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月4日中华历史网VS三国艺苑辩论比赛专用贴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6-08-04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大家好~~友方兰陵好~~

友方提到了曹操攻克汉中之后获得了整个汉中的物资补给,而刘备则是“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正。”可是,所谓的攻克汉中真的就这么顺水推舟吗?汉中之战原来就是历尽艰辛。张卫在阳平关“据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导致了曹军久攻不下,“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因此“便欲拔军截山而还”,最后还是因为曹军误走到了张卫营寨,糊里糊涂地才攻了下来。纵使最后获得了胜利,可是连续征战了三个月的曹军再战,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赤壁败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征战,莫非还要在蜀中重蹈覆辙?

更何况,攻蜀能否如预料之中顺利还是未知之数,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算在补给、交通方面没有被难住,倘若陷入战争泥潭,主力大军被缠在蜀中,作为政治中心人物的曹操远离。自然就会引起包括孙权以及国内异己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08-04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插曲而已。

就算是成功杀了曹操,曹氏家族仍然会把持朝廷,只是换了一个代理人而已。

对方说后方不稳,一些没有实权的官可以干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对方选手说的可笑,那么当时十常侍杀大将军何进,而且是在何进的管辖范围内.照大人的观点,是不是这些没有实权的宦官不可能做出这些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08-04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艺苑Acoy[/I]在2006-8-4 20:58:00的发言:[BR]<p>回6楼:这说明时间长了刘备会成为很大的威胁,但并不能说明曹操就能在刘备稳定局面之前将刘备彻底击败</p>

前面我方已经说过,人和是战争中其最重要的因素。

而一直以来占据着人和的刘备这次却失去了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08-04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来堂堂正正对辩一场,对方哪个愿意上前领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08-04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20楼:含而不露就不是威胁了?虽然孙权在合肥失败,但是孙权依旧有很强的实力,不可忽视.还有,孙权的这次失败也有了很长时间,影响也减弱了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6-08-04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艺苑B蒋公琰[/I]在2006-8-4 21:01:00的发言:[BR]<font color="#ff0000"><p>为何不能???</p><p>汉中宝地对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p><p>而这个重要性远比不上曹操在北方,中原的根基重要</p></font>

问题是那些想谋反的汉臣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撼动曹操在中原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08-04 21: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艺苑B蒋公琰[/I]在2006-8-4 21:01:00的发言:[BR]

为何不能???

汉中宝地对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个重要性远比不上曹操在北方,中原的根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08-04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对方辩友所谓人和未必曹操能站上风,兵法中的人和,建立在道上的,主有道,民才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许昌的反曹势力容许汉中的曹操忽视么,一国之君可以只较一之短长么?不顾大局根基,恐怕天下难定,兵法玄妙并非对方首萜只言片语能尽其祥的,而两子争位,内部的反曹能力,荆襄的关羽,东吴的孙权,请教反方辩友想如何安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6-08-04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先谈立论,我方说,曹操因为急于为儿子篡位做准备而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放弃了一统天下最好的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08-04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艺苑B虚竹[/I]在2006-8-4 20:54:00的发言:[BR]<p><font color="#ff0000">兰陵说:"从兵法角度考虑,曹操占据了天时与人和,</font></p><p><font color="#ff0000">论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讨不臣,谁敢不服"如此说来,为什么当初有衣带诏呢??难道这些不是对曹操潜在的内忧?曹操能放任汉庭内部有反对自己的势力存在而不加理会吗?</font></p>

从资治通鉴和三国志武帝纪来看,当时在曹操北归前,没有任何谋反,而曹操即位成魏王后,倒是出来不少。如果曹操能够抓住时机,突入蜀中,当是正经拿着圣旨的曹操的怎么会引起天下清流之反?起码不会激烈。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曹操的女儿在当时已经是皇后,曹丕和曹植坐镇后方。一没兵,二没有“圣旨的”清流怎么能谋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