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6-9-21 11:59:00的发言: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城计 草船借箭 历来就是兵家史的绝唱 后世可有敢效仿者?
六出祁裢以弱伐强 强大的魏国无人能档 纵使天意难违可也震慑了魏吴几十年
巧借荆州周瑜无策 智取汉中曹操束手 七擒孟获攻敌之心 这样的英雄历史上有几个?
虽然愚忠 那也是一片赤心
有人总拿演义来说事 一味地否定演义 我们就不说演义和史书了 就说三国之后明朝之前这段历史时间吧 一千年的时间里 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怎样的:
本人水平有限 只好借用他人的笔墨来说事了 ↓
翻开中国的古诗词,会发现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著名的诗篇。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居易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元稹写道“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陆游写道“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李白李商隐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苏轼等等这些青史留名的大诗人词人,更有很多没什么名气的人小诗人小词人都写下了许多诗篇来歌颂诸葛亮,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歌颂曹操的诗篇,本人水平有限,列举不出来什么。
成都武侯祠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有将军政要特来此拜谒,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在此沉思,从诸葛亮的“攻心为上”得到启示,而今武侯祠对外开放,导游服务就汉语、英语、日语、韩语几种,本国自不必说,每天都有很多外国游客特来此参观,可见诸葛亮在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岳飞曾在此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知音进行心灵对话,当时的他难以抑制心中感慨,便在此默写出师表,先是楷书书写,越写越激动,渐渐换成草书,最后狂草收尾,这是怎样一种情景啊!那一刻,正气充盈乾坤,忠义激荡千古!
就全国范围来说,诸葛亮的足迹并不是很广,可是全国的武侯祠和纪念诸葛亮的地方却很多,只要是他足迹所到之处,必有纪念之地。多少历史名人伟人的墓成为历史尘埃,失去痕迹,而诸葛亮的墓非常平常的一个小土丘,却保存至今,千百年来承载了不知道多少哀思的泪水。纪念曹操的地方,本人见识有限,也不清楚,只知道曹操怕自己死后墓被盗,给自己弄了七十二个墓,到现在也不晓得他究竟长眠于哪里。
请你记住~~草船借箭只是罗贯中编的,包括赤壁之战,火烧博望,空城计等都有其事。但是并不是诸葛亮
草船借箭:事实上是孙权带兵去看曹操水寨的规模被曹兵射减击重,为了维持船左右的平衡孙权下令调转船头让另边也中箭,而后逃逸。。
空城计:事实上是曹吕之战时,曹操有一次城内兵都出去收粮去了,吕布大军突然出现,曹操没办法就让城内家属站在城墙上,而且城旁当时有一片很深的树林,吕布看到后疑有伏兵乃退。
火烧博望:事实上这个计策是刘备与关羽想出的与诸葛无关。
赤壁:全由周于一手操控,而且华阳道并无伏兵。曹操出了华容道后大笑说:若此地埋伏一兵,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