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老红在2006-2-25 12:46:00的发言:
哈哈!
热闹啊!
老红查了下资治通鉴。关于提出三分天下的,只有提到诸葛亮的隆中对。
贾诩是劝张绣降曹操,鲁肃是劝孙权在吴地称王。郭嘉是曹操“挟天子”以后才来,著名的是“十胜论”,说的是袁绍。另郭嘉曾权曹操不杀刘备,这可是错误!!!!!!!!
另举1个现代例子:关于抗战,国共双方都有高人认为是持久战,中国最终胜利。国方:蒋介石,陈诚等。共方:毛泽东、周总理等。但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详细清楚。
智力最高是毛泽东,谁有疑问????
诸葛亮的智力问题一样!
红哥:
资治通鉴里可能是没有,小弟没有看过还,但是确实是鲁肃首先提出的这个构想的,只是可能只有两个诸侯
一个是曹操(曹操与袁绍争北方),另一个是孙权(趁乱取长江以南),好像这名字叫塌上策
塌上策
史载:“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甚至根据塌上策和隆中对的对比,后世有人甚至提出诸葛亮有抄袭的可能(这个只是猜测)
郭嘉劝曹操不杀刘备,是因为,他知道刘备确实有本事,放了之后能够搅乱其他势力。而且刘备乃是皇亲,如果杀了
怎么堵天下人的口呢?做到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最后的国共问题,我不太清楚,不太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