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阿甘在2006-2-28 3:40:00的发言:
大家好,热闹,啊,今天兄弟我再说几句
我首先说一下大家应该注意的几点。
1、这些人已经是历史了,所以我们往往会盖棺论定,以成败论英雄。
2、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太大不少人拿出三国演义来作证,注意那是小说不是史书。
3、所有的军师谋士都和他的主公,就是领导者有很大关系。其中曹操本人雄才大略,连年征战,自己就是战场上的统帅,所以他手下只能出谋士,而不会出现诸如诸葛亮,周瑜,陆逊等这样的统帅性人才。即使这些人到了曹操手下也只能做谋士,而不会让他们单独带兵打仗的。刘备其次,不过他也缺少谋略,不善统兵没有打过大的战役和指挥过较大的军队。孙权更是从他哥哥那里继承的基业,当时才19岁,从来没有打过仗。所以他们两个手下则出现了不少有名的文武兼备的统帅型人才。
我来说说别人,就说说贾诩吧
我们看谋士不能关看计谋本身吧,还得看看他为了什么,要得到什么,这就涉及到谋士本身的为人了,是为公还是为私?就这点来说,我是不欣赏贾诩。其人先后跟随数人,很少从一而终,而只是最后跟随了已经稳定的曹魏势力。试想如果他活着的时候,曹魏势力也要灭亡的时候他会做什么选择?
古人云良臣择主而事,很显然他不是,他从来没有选择过,碰到一个就投,先保住自身和家人。而且这其中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而他则没有考虑后果,纯属一己之私。请看: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等人诛杀,牛辅也死,众人恐惧。董卓部下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无所依靠,便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为人刚直,但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 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此计为众人采纳。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李傕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催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可以看出,贾诩的一句话虽然是为自己考虑,然而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东汉再次陷入了混乱状态。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至于后来他跟随张绣,看不行了,劝其投降曹操,所以我说他一不尽心事主,扶弱主于危难,二不心怀天下,救百姓于水火。出谋划策纯属一己之私,根本不是什么胸怀大志,辅佐明君,一代良臣,就是看事说事,也不管跟谁了。可以看出他没有立场,没有理想,所以尽管他算无遗策,我以为他没法跟其他几位比。
司马懿自是当仁不让的应该入选。因为司马懿胜利的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整个战争的胜利。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手的致命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了部署,使得诸葛亮6出祁山都无功而返。所以我认为至少该入选前3位。不过三国策里他以君主身份出现,咱们很少能用到他了,郁闷!!
姜维吗,的确是差了点,比起其他几位,至少缺乏战略眼光,看不清局势,只会穷兵黩武,至多也就是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只不过三国演义夸大刘家将之能,再加上是三国演义第一主角诸葛亮亲点的接班人,自然要写的利害点了。所以我觉得他不如邓艾。
另外吗,我个人认为钟会也相当可以的,可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以成败论英雄,所以他没有入选我也不奇怪。
开题3点,我绝对的是由衷的赞成
但是我觉得兄弟对贾诩的看法可能有点偏激了
从人的本性来说,没有汉朝的腐败,可能会出现动乱吗?三国会出现吗?他保护自己就不对了吗?谁不是保护自己的呢?
把动乱的原因或者说罪魁祸首说成是他,是不是有点主观?人都是为自己的,为什么曹操不尊汉?司马要代魏呢?
这些诸侯窃的都是国了,为什么不说他们呢?道德标准是人定的,所以是会出现缺点的,没有人会无偿给你服务的.
他犯了滔天的罪,让战乱继续?那么我问,诸葛亮为什么不劝刘备降曹操呢?曹操治下,可是要比汉末强多了,但是为了
实现自己理想恢复汉朝,结果呢?三分天下,打了多少年,死了多少人呢?所以,我觉得谋士是要先保护好自己再替人谋划
不然,还有那个心情吗?呵呵,所以他当之无愧的谋士第一,虽然可能你不习惯这种阴谋,但是既然说了是谋士,不能做到这些
还能是谋士吗?
"司马懿自是当仁不让的应该入选" 曹操提拔的他,结果呢?曹操后代基本被他家的人给杀绝了,呵呵,兄弟,这个跟你之前说的
从一而终的观点是不是有点出入呢?而且,他也是很阴的哦,不然怎么为司马家打下了那么深的基础呢?这不是谋己呢?
接着,兄弟对姜维太有看法了.对此我也只能说做臣子或者说是忠臣的无奈了,因为你之前说的从一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