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xunhuanr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笑

[复制链接]
591#
发表于 2009-05-29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
陶谦,丹阳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其“在官清白,无以纠举”,在那汉末“豺狼当道”的年头实属难得。
  中平二年三月(公元185年),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灵帝忙派遣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一同出征。七月,皇甫嵩因为先前得罪了中常侍赵忠、张让二人,终于难逃毒手,被贬官消爵。
  同年,朝廷另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时年陶谦五十四岁,已算一个老官僚了,可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方能在汉末乱世立定脚跟而不倒。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但陶谦却也不负圣命,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被公孙瓒大破于东光,余部进入兖州为曹操打败收编为青州军。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和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随曹操又打回了徐州,这恐怕是陶谦始料未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发表于 2009-05-29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专业顶贴 等宝333333333333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发表于 2009-05-29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乾坤甲:防具类宝物,属性:防御+30,政治+20,会六技,具备绊马索效果,在没有风影靴及毕方的功能影响时,一定捕获敌方武将。耐久8/8,智力要求100

宝物介绍:乾坤甲用金丝和千年滕枝混合编织而成的.不但可以刀枪不入而且具有神力,甲上的藤枝可将对手捆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4#
发表于 2009-05-29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郭嘉分析曹操的“十胜”: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发表于 2009-05-29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乾坤甲:防具类宝物,属性:防御+30,政治+20,会六技,具备绊马索效果,在没有风影靴及毕方的功能影响时,一定捕获敌方武将。耐久8/8,智力要求100

宝物介绍:乾坤甲用金丝和千年滕枝混合编织而成的.不但可以刀枪不入而且具有神力,甲上的藤枝可将对手捆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6#
发表于 2009-05-2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陶谦,丹阳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其“在官清白,无以纠举”,在那汉末“豺狼当道”的年头实属难得。
  中平二年三月(公元185年),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灵帝忙派遣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一同出征。七月,皇甫嵩因为先前得罪了中常侍赵忠、张让二人,终于难逃毒手,被贬官消爵。
  同年,朝廷另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时年陶谦五十四岁,已算一个老官僚了,可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方能在汉末乱世立定脚跟而不倒。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但陶谦却也不负圣命,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被公孙瓒大破于东光,余部进入兖州为曹操打败收编为青州军。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和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随曹操又打回了徐州,这恐怕是陶谦始料未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7#
发表于 2009-05-29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
陶谦,丹阳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其“在官清白,无以纠举”,在那汉末“豺狼当道”的年头实属难得。
  中平二年三月(公元185年),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灵帝忙派遣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一同出征。七月,皇甫嵩因为先前得罪了中常侍赵忠、张让二人,终于难逃毒手,被贬官消爵。
  同年,朝廷另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时年陶谦五十四岁,已算一个老官僚了,可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方能在汉末乱世立定脚跟而不倒。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但陶谦却也不负圣命,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被公孙瓒大破于东光,余部进入兖州为曹操打败收编为青州军。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和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随曹操又打回了徐州,这恐怕是陶谦始料未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8#
发表于 2009-05-29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黄巾破走,境内晏然。陶谦上表拜藏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琊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是时徐州两遭黄巾之乱,战火过后“世荒民饥”。如果不好好处理,饥民再来一次黄巾之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要解决百姓举义的问题,就先得解决吃饭问题。陶谦此刻体现出了其优秀的政治能力,他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屯田。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陶谦表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境内实行屯田。陈登时年二十五岁,年纪虽轻,能力却强,一上任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在陶谦、陈登的努力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徐州屯田比起公孙瓒在易京、曹操在兖州的屯田早六年,可称汉末第一个想到屯田解决粮荒之人。
  黄巾起义另一重要因素是宗教问题,桓灵之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底层民众对政府早已丧失信心,两汉神学化了的纲常名教,即独尊的儒术地位,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故此一经煽动,立成燎原之火,“太平道”的宗教号召力实是不容小窥。
  徐州更为太平道起源之地,早于顺帝年间琅琊郡就有干吉、宫崇师徒传播太平道教义。《后汉书,襄楷传》云:“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故此陶谦命藏霸屯琅琊开阳,亦有预防死灰复燃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发表于 2009-05-29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乾坤甲:防具类宝物,属性:防御+30,政治+20,会六技,具备绊马索效果,在没有风影靴及毕方的功能影响时,一定捕获敌方武将。耐久8/8,智力要求100

宝物介绍:乾坤甲用金丝和千年滕枝混合编织而成的.不但可以刀枪不入而且具有神力,甲上的藤枝可将对手捆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00#
发表于 2009-05-29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
陶谦,丹阳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其“在官清白,无以纠举”,在那汉末“豺狼当道”的年头实属难得。
  中平二年三月(公元185年),北宫伯玉等率领羌胡进犯三辅,灵帝忙派遣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表请武将,召拜陶谦为扬武都尉一同出征。七月,皇甫嵩因为先前得罪了中常侍赵忠、张让二人,终于难逃毒手,被贬官消爵。
  同年,朝廷另委派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讨北宫伯玉,张温也请陶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但陶谦却不领情,毕竟和皇甫嵩比起来张温的确显得无能多了,因此陶谦对张温的态度是“轻其行事,心怀不服”。终于,在回军途中火山爆发,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想一笑眠恩仇。可结果却是换来一句:“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张温倒是大度,不愧是连董卓都能放过的“宰相肚”,仅笑说一句:“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两人和好如初。
  时年陶谦五十四岁,已算一个老官僚了,可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方能在汉末乱世立定脚跟而不倒。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但陶谦却也不负圣命,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一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被公孙瓒大破于东光,余部进入兖州为曹操打败收编为青州军。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和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随曹操又打回了徐州,这恐怕是陶谦始料未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