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吴传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8-01-23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回 鄱阳湖周鲂建功
成都城赵云归天
一日,鄱阳太守周鲂向魏国曹休写去一封书信,陈言七事,说明自己愿意降魏,并请曹休带兵至鄱阳,愿意献城投降,并为先导攻破东吴。曹休见信后大喜,道:“诚如周鲂所言,大事济也!”便向曹叡请求带兵去鄱阳。贾逵道:“周鲂乃狡诈之人,都督此次前去定然中他之计。”曹休道:“贾逵此言差异。我与周鲂素无来往,他为何要骗我?且我带兵前往,纵是有诈,我也能全身而退。大丈夫处事,思前顾后,何时能平定天下?”曹叡道:“皇叔有意前往,朕就不加阻拦了,不过要小心为好。”曹休乃带兵去了鄱阳湖。曹休刚走,贾逵立即也向曹叡讨来兵马,和满宠一起作为二路援军前往鄱阳。
曹休行至鄱阳湖,周鲂早已将城门大开,欢迎魏军进城。行至议事厅内,周鲂以君臣之礼见曹休,道:“文烈将军肯来,足见信得过我周鲂。今日起,文烈将军就为鄱阳之主。”曹休道:“不瞒先生,我前来之时,有人说先生献城是诈降之计,想赚我前来,不知是否先生真有此意?”周鲂闻言,大哭道:“鲂是诚心归降呀!将军已得鄱阳,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今日就死于此地,以免有人说我是诈降!”说罢,拔剑就要自刎。曹休一看,忙拉住周鲂道:“先生何必如此?我只是看看先生是否是诚心归降,并无他意!”周鲂又哭道:“将军,孙权不仁不义,我降魏之心久矣。怎么说不诚心呀?”说着又要自刎。曹休拉住周鲂道:“先生不可如此。破吴大事,还要靠先生帮忙呀!”周鲂拔剑将自己头发割下,道:“今日周鲂断发在此,犹如断首,绝不食言!”曹休道:“好好,我早已深信周先生了。”周鲂道:“如此我就去视探一下地形,明日就可出兵伐吴。”曹休答应,周鲂乃退。
当夜,贾逵和满宠就到了。曹休一看,心中不悦,道:“你二人为何到来?”贾逵道:“都督要小心,周鲂不可轻信呀!”曹休将周鲂断发的经过说了一遍,道:“周鲂已断发示我,足见其诚心,尚有何可疑问的?”贾逵道:“都督,昔日要离断臂,方得以刺杀庆忌。今周鲂断发,更是可疑呀!”曹休大怒道:“可疑!可疑!一天到晚就知道可疑!你二人给我退下,再要说可疑,别怪我军法无情!”此时,周鲂从外面走了进来,对曹休说道:“将军,我已看清楚了地形,从鄱阳往东有一条小路,鲜有人闻,可直通逍遥津,我们就从此路出发,定能直取建业城!”贾逵一听,大叫道:“周鲂!奸贼!你这点计谋,瞒不过我!都督,他要赚你去城东小路,定然在路上设下伏兵,等我们上钩。都督,快将周鲂斩首,以免大祸临头!”周鲂道:“将军,这二位是何人呀?”曹休道:“这是贾逵和满宠。”周鲂对贾逵道:“贾逵先生,我是真心降魏呀!我已断发为誓,今日若你还是不信,我只能在此自刎了!”说罢,拔出剑来,又要自刎。曹休飞身上前拦往周鲂,道:“周鲂先生切莫如此!贾逵!你处处与我作对,莫不是你要造反?今日我先将你斩首,再去伐吴!”周鲂道:“将军不要这样!贾逵先生是魏之栋梁,不可伤害。此时全是一场误会。”曹休道:“贾逵!你看周鲂先生多大度!你给我出去反省!”然后,曹休与周鲂并肩而坐,开始商议了明日的伐吴计划。
转过天来,周鲂请为先锋部队,带城中之兵从小路出发,为曹休带路。曹休毫无防备,随中军前进。小路十分崎岖,地势险峻。然而曹休对周鲂十分信任,根本就不曾想到这其中会有什么欺诈。走不不远,就听得一声炮响,有人大叫道:“曹休休走!朱桓在此等候多时了!”曹休大惊,叫人找寻周鲂,然而周鲂此时已踪影不见。曹休后悔道:“悔我不听贾逵忠言,致有今日之败!”急令后队作前队,原路而退。不想前面又被东吴大将全琮拦住。朱桓、全琮前后夹击,魏军大败。等贾逵、满宠二人带兵前来时,曹休已身负重伤。贾逵、满宠二人带兵向外冲杀,终于将曹休救了出来。曹休见贾逵时,满面羞愧,无言以对。再到鄱阳时,城早被陆逊的大军占了。又经过一阵冲杀,曹休终于逃了出来。魏军全军覆没。
陆逊胜了魏军,带周鲂回建业见吴侯。吴侯见周鲂无发,笑道:“周鲂先生断发赚敌,实是不易呀!”乃重赏周鲂。孙权另派人守住荆州,陆逊则留在了建业城中。陆逊即写信入蜀,说明战情,请诸葛亮再出兵北伐。
此时的成都城中,老将赵云已病情沉重。他将两个儿子赵统、赵广叫道身边道:“我过半生而得遇先帝,诚我之幸也。后战长板、拦长江、入西川、夺汉中、平南蛮、伐曹魏,始报先帝知遇之恩。然今汉室未兴、曹魏未灭,我却已老迈年高,终不能见汉室重兴,不能为诸葛丞相常伴左右,不能为陛下效力疆场,实我之所憾。你二人武不能敌众,文不能安邦,我死之后,你二人不可作出有违蜀主之事。”二子含泪点头。赵云满面流泪,连叫数声“先帝”而亡,其年七十五岁。
诸葛亮闻听赵云已死,大放悲声,道:“子龙亡故,国家去一栋梁,从此西蜀再无大将也!”魏延闻听诸葛亮此言,心中不悦,放下不说。后主刘禅闻听赵云死讯,立即亲自素服为赵云挂孝,并追封赵云为蜀汉大将军。举丧之日,成都城中之人全部素服立于门外,来记念这位德高望众的老将军。终赵云一生,虽立功无数,无奈官职始终不高,临死时不过只是镇南将军。不过他的忠心,就像一片永不变色的绿叶,将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8-01-23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二回 徐元直探友蜀汉营
诸葛亮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此时关兴、张苞等将均已病逝,诸葛亮便用姜维、魏延、马岱、廖化等作为大将带兵出发。曹叡闻讯后立即召大都督司马懿上殿,问蜀军情况。司马懿道:“陛下,孔明已五出祁山,寸功未得,蜀国已是自取其祸。臣近日屡观天相,见诸葛亮性命不长矣。臣请带兵去祁山迎战诸葛亮,臣定能在祁山拖死诸葛亮!”曹叡闻言大喜,道:“孔明若死,朕再无忧虑也。仲达自请前往。”司马懿闻听曹叡此言,眼中闪过一缕亮光。
司马懿立即带兵前往祁山迎战蜀军。身心憔悴的蜀军自然不是魏军对手,一场大战之后,蜀军大败。诸葛亮呕血数口,说道:“全军退往五丈原驻扎。”蜀军退至了五丈原。诸葛亮病情渐渐严重,大军不能再退,就在五丈原上驻扎了下来。
却说司马懿击退了蜀军,就在五丈原之北驻扎了下来。正在此时,徐庶到了司马懿营中。司马懿一见徐庶,立即站立起来向其见礼。徐庶此时已是位至魏国三公之列。徐庶道:“仲达不必多礼。”司马懿道:“元直兄为何来到此地?”徐庶道:“都督知道,孔明命不长久了吧?”司马懿道:“正是,我近日观天相知此情况。”徐庶道:“昔日孔明居隆中之时,与我是好友。今虽与其各为其主,然而好友将故去,我不能坐视。庶想去看望一下孔明,请都督允许。”司马懿笑道:“元直兄客气了。兄要想去,便立即前往就是。兄见孔明之时,也顺便代懿向孔明问候。孔明虽与我有国仇,但必竟没有私恨。孔明也是懿自出仕以来遇到的最强的对手,今这个对手将去,我不能不为之流涕呀!”徐庶道:“好,我会的。”
蜀汉营中,诸葛亮卧于病榻之上,心中还在想着北伐之事。此时,有人来报:“有一人自称是丞相故友来访。”诸葛亮问道:“是何人?”士兵道:“来人自称丞相故友徐元直。”孔明挣扎起来道:“快快请元直兄进帐。”徐庶走了进来,道:“孔明,多年不见了。”孔明欲起来说话,元直道:“孔明贤弟不必起来,就躺下与我说话吧!”孔明道:“元直兄在魏国可是功成名就了。”元直道:“说哪里话?贤弟在西蜀身为一国丞相,庶哪敢妄加比较呀!”孔明道:“元直兄来我蜀汉营寨,是为了何事呢?”元直道:“贤弟为北伐之事身心憔悴至此,可惜我又为魏主效力,不能助贤弟之力,故来致歉。”孔明道:“元直与我各为其主,也是无奈之事,没有道歉的说法。”元直道:“贤弟,请恕我直言,你不该北伐呀!”孔明道:“先帝托孤时要我兴复汉室,我誓要实现先帝遗愿。”元直道:“贤弟,你要兴复汉室,其实你的作法是在悔灭汉室呀!”孔明闻听此言,又咳嗽数声,元直忙道:“我失言了。”孔明道:“元直兄,接着说,我要听。”元直道:“贤弟,三足鼎立之时,魏国之兵大多都在魏吴边境。我曾向文帝上书,让文帝调集一定兵力至魏蜀边境,以防西蜀。但文帝曰:‘小小西蜀,不足为惧。最为可怕的是东吴。惟有先灭吴,后灭蜀,方为上计。’我当时还在想,这是文帝的失策,也是给西蜀的一个最好机会。但贤弟并未在此时发展国力,而是选择了北伐。贤弟第一次北伐之时所以能够获胜,就是因为魏蜀边境上魏国兵力不多,故而贤弟能胜。后司马都督危时受命,灭孟达、败马谡,始有街亭之胜。后我魏国,将兵力加到了魏蜀边境。贤弟,魏蜀两国国力相差太大,你怎能获胜呀?”孔明闻听元直此言,久久不语。元直道:“这也许是你我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了,贤弟,多多保重。”说罢,徐庶转身走了了蜀汉营,帐内只剩下疾病缠身的诸葛亮和那一盏时亮时灭的灯光。
以后数日,诸葛亮叫姜维等人去魏营骂阵,司马懿贤守不战。一次一次的骂阵的同时,诸葛亮的病情也越发严重了。一日,五丈原上秋风大作,诸葛亮自知天命将绝,便让魏延去巡视蜀营四周。魏延走后,诸葛亮将姜维叫到身边,取出自己写的《兵法二十四篇》道:“伯约,此书中是我平生所著,望伯约勿负我之所托,定要将先帝遗愿发扬光大。”姜维跪地接书,道:“姜维定不负丞相所托。”诸葛亮又将杨仪叫到身边道:“杨长史,我死之后,你就代我之职吧!”杨仪道:“好,我一定作到。”诸葛亮又将马岱、廖化等人一起叫到身边,说道:“我死之后,汝等众人可撤兵回汉中。可让魏延作先锋而退,若他不从命,军队便自行撤退。”众人点头。诸葛亮又说道:“我死之后,汝等善待后主,不可有违君臣之事。”众人点头。此时,魏延路经此地,听得此言,闯进帐中大哭道:“丞相,你要托付后事,为何不向魏延托付?丞相!丞相!”诸葛亮并不理会他,而对杨仪说道:“杨长史,我想出寨门去看看五丈原上的蜀军将士们。”杨仪白了魏延一眼,立即让人准备推车,将诸葛亮扶到车中,推到了五丈原上。
五丈原上,秋风大作,诸葛亮坐在车上,看着那个“克复中原”的旗帜,回想着徐庶的言语,又看着跪着的将士们,眼泪不觉流了下来。先帝遗愿,实难实现了。又是一阵秋风吹来,诸葛亮呕血数口,死在了车上。
公元二三四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正是:西蜀丞相诸葛亮,忠心耽耽兴汉邦。三顾出山助先主,二表血泪酬后皇。祁山寨前伐曹魏,五丈原上报蜀王。一生辛苦有谁知,却为司马作衣裳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8-01-23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三回 五丈原魏延奇冤
成都城周婉吊孝
公元二三四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依诸葛亮遗嘱,大军即刻退兵,为避免魏军追赶,大军密不发丧。姜维立即着手退兵之事,他前往魏延寨中向魏延说明退兵之事。魏延道:“丞相虽死,但我魏延还在。大军不必退却,由我领兵去对付司马懿,定能全胜。”姜维闻听此言,就知道魏延不愿退兵,于是按诸葛亮临终的要求,大军便要自行撤退。杨仪闻听魏延不愿退兵,心中大喜道:“终于到了除去此人的时候了。”杨仪便派人去魏延营寨门口日益叫骂,一声比一声难听。与此同时,蜀军开始陆续向汉中撤退。魏延本乃性如烈火之人,哪里受得这种侮骂?魏延盛怒之下,提枪上马,出营寨连杀数人,又飞奔至蜀军退兵之处,用火烧了蜀军回路,大叫道:“杨仪匹夫,今日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杨仪见魏延如此,心中大喜,立即向成都上奏刘禅,说魏延已谋反。刘禅很喜爱魏延,对此言自然不信。但由于魏延平素牌气过于暴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便落井下石,要求刘禅严惩魏延。刘禅无奈,只得让杨仪自行处理。杨仪得信后,大喜过望。两军阵前,杨仪指着魏延骂道:“魏延反贼,丞相待你不薄,今丞相尸骨未寒,你就造反,有何面目面对丞相?”魏延叫道:“杨仪匹夫,你休要拿丞相来压我。丞相在日,你屡屡与我作对,我看在丞相之面不曾对你动武,今丞相已逝,我不能再忍了,今日就要你死在此地!”杨仪使姜维出战。魏延与姜维交战数合,说道:“伯约,我不与你争执,今番只与杨仪说话!”说罢,用枪一挑,姜维根本不是魏延对手,只得退回本阵。杨仪大惊,便叫道:“对面的士兵,你们都是蜀国将士,丞相之兵。今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跟着魏延造反,还算是人吗?”士兵们一听,立即就跑了一大半。杨仪再叫大兵向前,魏延大败。魏延无奈之下,只得退往汉中。杨仪唤马岱上前,道:“马岱将军,追上魏延,格杀无论!”马岱领命而去。
不久以后,马岱提着魏延的头颅回来了。杨仪见了魏延头颅,口中大骂,还在魏延的头颅上踢了几脚。然后上书刘禅,说魏延已被斩杀。蜀汉营中的第一虎将,就这样含冤而逝,留下的也只有五丈原之上的秋风来哭泣了。杨仪平定了魏延之乱,立即全军撤退。司马懿闻听诸葛亮已逝,便领兵追来。不想在中途中了杨仪和姜维之计,只得退兵而去。后人传说道,这就是“死诸葛能走活仲达”。
建业城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来,已过花甲之年的诸葛瑾痛哭成病。周婉闻讯后,立即上殿面君,道:“陛下,先父有遗言,让婉儿以父事孔明。今孔明已逝,我想去成都为孔明吊孝,请陛下容臣前去。”孙权道:“婉儿自去便是。去之前,顺便去诸葛大夫府上走一趟。”周婉谢恩而去。至诸葛瑾府中,只见府内已在为孔明挂孝。周婉走进屋内,见诸葛瑾正躺在床上,诸葛恪却还在一旁写着什么东西。周婉道:“诸葛大夫,我要去成都为诸葛丞相吊孝了,临行之前来看望一下大夫。”诸葛瑾道:“婉儿,有劳你还记得孔明。”周婉道:“先父临终之前,要我以父事孔明,今孔明已逝,我不能不去为他吊孝呀!”诸葛瑾对诸葛恪说道:“恪儿,你也陪周婉夫人去一次成都吧,为你叔父吊孝!”诸葛恪头也不抬的说道:“父亲,朝中这么之事都要靠我来做,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去成都呀!就让周夫人代我们前去吧!”诸葛瑾痛苦的摇了摇头,对周婉说道:“婉儿,那就有劳你了。我原本是该去的,但我年世已高,恐怕是经不起这个折腾了。”周婉道:“诸葛大夫,你就好好养病吧,婉儿会把你的心意带到成都的。”
周婉立即起程奔成都而来。过了荆州就至蜀国境界,蜀国已全国为孔明挂孝了。周婉见此情景,不觉潸然泪下。至成都城中,周婉为孔明披麻带孝,就像自己真是孔明之女一样。周婉行至灵堂之中,大放悲声,道:“孔明叔叔已逝,蜀吴从此皆去一栋梁也。”刘禅见周婉如此诚心,大受感动,走到周婉面前道:“周夫人请起,不要哭坏了身体。”周婉道:“不,陛下休劝。外臣要在这里为孔明叔叔守灵三日。”周婉就在灵堂内连守三日,很好的表现的东吴对吴蜀联盟的诚意。三日过后,周婉又至孔明府中,见孔明十岁的儿子诸葛瞻和孔明之妻黄氏。周婉以见母亲之礼拜见黄氏,使诸葛亮一家大受感动。
又过了几日,周婉要返回建业了,刘禅亲自将其送出城门之外,道:“周夫人如此诚心为相父守灵,足见吴人对我蜀国之诚意。朕决不负东吴!”周婉道:“谢陛下!外臣就此拜别,日后若有机会,外臣还会来看望孔明叔叔的。”周婉就此离开了成都,返回建业。就在周婉走后不久,刘禅一道旨下,杨仪被贬为庶人,由蒋琬代理丞相之职。周婉回建业之后,对孙权说明了情况。孙权对周婉大加赞赏,吴蜀自此更加亲密。
此后不久,孙权召集文武上殿道:“今孔明刚逝,吴蜀士气不振。朕想出兵打一次胜仗,以提升两国的士气。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张昭道:“陛下,老臣以为可派人远征夷洲。一则可扩大吴国版图,二则可激励士气。请陛下明断。”孙权道:“东征夷洲?甚好,不知哪位愿领兵前往呀?”张昭道:“卫温可往。”孙权道:“好,就以卫温为主帅,领兵三万,东征夷洲!”周婉出班奏道:“陛下,臣愿一起前往。”孙权道:“婉儿刚从成都返回,不可再次远征。”周婉道:“陛下,臣久习水战,此番正好派上用场。”孙权道:“那鲁世高贤侄如何办?”周婉道:“家夫正在操练陆军,不可轻动。就让婉儿前往吧!”孙权道:“好,就让你前往协助卫温,东征夷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01-23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一回 诸葛亮祁山败北
孙仲谋建业称帝
公元二二八年,魏都督曹休在洛阳病逝,与此同时,蜀汉禁军首领、镇南将军赵云在成都病逝。正当蜀国上下都在悼念这位功臣时,诸葛亮二上《出师表》,请求再次北伐。蜀后主刘禅览表后,自知国力不足,便不想让诸葛亮北伐。诸葛亮以死相争,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定当北伐以兴汉室,请陛下让臣北伐。”刘禅无奈,只得让其北伐。曹叡派出曹真和司马懿分别带兵出战。结果曹真贸然出击,被蜀军大败;司马懿及时赶到,终于救出了曹真。曹真经过这一场战斗后,旧病复发,只得退回洛阳养病。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交锋,蜀军大败。司马懿乃胜利回到洛阳。
此后不久,诸葛亮三出祁山,再度伐魏。曹叡见曹真尚未康复,就将都督之印交给了司马懿。司马懿终于坐上了魏国大都督的位置。司马懿立即带上张郃去祁山迎战蜀军。在此次战斗中,魏延表现十分突出,终于使魏国唯一还在的五大将张郃中计,张郃被乱箭射死。魏军失一大将,军心涣散。就在司马懿忧心如焚之时,李严派来的押粮官苟安因为迟到了几日,被诸葛亮毒打了一阵。司马懿闻讯后大喜道:“西蜀必有内讧也。”苟安回到了李严处,向李严哭诉自己被打的经过。李严大怒,立即传信让诸葛亮回转成都。诸葛亮闻讯后大惊,却又不得不退兵。于是,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就这样不败而败了。司马懿顺利返回洛阳,大权大握。不久后,曹真亡故。
此时的东吴,国泰民安。张昭奏道:“吴侯,今鄱阳湖传说常有凤凰出现,看来时机已到,吴侯可就皇帝位。”吴侯道:“孤若称帝,魏蜀会不会联合来攻呢?”张昭道:“不会。如今诸葛亮日思夜想北伐之事,魏蜀定然不肯联合。我料吴侯称帝后,西蜀必然还要来朝贺。至于曹魏,现司马懿忙于应付西蜀,曹休已死,定然不会伐吴。吴侯,时机已到,吴侯切莫失此良机呀!”孙权想了想,说道:“好,孤就任皇帝位!”
建业城内,张灯结彩,人心欢喜。孙权站在称帝台上,接受群臣的跪拜。东吴众将第一次喊出了“吾皇万岁万万岁!”孙权看着众人,回想往事,不禁感慨万千,他说道:“昔日鲁子敬见朕之时,早就想到今日呀!非周公瑾,孤不帝也!非鲁子敬,孤不帝也!非吕子明,孤不帝也!非东吴众将,孤不帝也!”众将齐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公元二二九年,吴侯孙权在建业称帝,至此三国都有了自己的皇帝。孙权追封先父孙坚为武烈皇帝,长兄孙策为长沙桓王。陆逊加封为东吴大将军,总领三军。诸葛恪加封为太傅一职。顾雍封为东吴丞相。其余众将,各有封赏。孙权称帝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张昭在一边的威涉作用,孙权十分勤勉。
柴桑城外,年过三十的周婉在周瑜的坟前跪拜。周婉轻声说道:“父亲,婉儿来看你了。现在,吴侯已经称帝,想必父亲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了吧!如今,吴人众志诚诚,大事必成,父亲也是这样认为吗?”此时,忽然一阵阴风吹来,大雨倾盆而来。周婉大惊道:“莫非东吴将危矣?”
蜀汉丞相诸葛亮闻听孙权称帝的消息后,立即让人去东吴朝贺,并说明两国联合北伐之意。孙权闻听诸葛亮又邀北伐,便问群臣道:“今孔明约朕北伐,朕是否该北伐?”陆逊道:“陛下,孔明已三次北伐,西蜀国力空虚。臣以为,东吴不能防效西蜀自取灭亡之道,北伐实不可为。臣以为,曹魏若来攻吴,我有三江之固,必能退敌。故魏不犯我,我不犯魏;魏若犯我,我必犯魏。”孙权道:“伯言此言甚合朕心,就如此,让西蜀独自北伐吧!”诸葛瑾不语站于一旁。他心中当然知道陆逊的话是对的,然而他也在想:“二弟危矣!”
不久以后,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再次出兵相迎。几次战斗后,蜀军再次北伐。诸葛亮不得不再次退兵,但这一次,他却没有白白退兵。至汉中后,诸葛亮立即将李严贬为庶人。自刘备托孤时就开始的二人之争,最终以诸葛亮的全胜而告终。
此后不久,诸葛亮开始了第五次北伐,结果又被司马懿击败。诸葛亮身心憔悴,终于病倒了。于是,诸葛亮回到成都养病,以待时日再度北伐。此时,魏延和长史杨仪之间的矛盾越发加深。北伐不能少了这一文一武,诸葛亮深知此理。于是,诸葛亮实难全愈。
三年之后,诸葛亮再度请求北伐。后主刘禅见诸葛亮此时身体已相当虚弱,心中实是不忍再让其冒险,便不答应其北伐。诸葛亮以头抢地,大呼道:“陛下,先帝临终时让臣复兴汉室。臣自知寿命不长,此时不伐曹魏,臣死不瞑目呀!”说罢,大放悲声。众人闻知,无有不落泪者。刘禅不禁也落泪道:“相父既然如此,朕就让相父再次北伐。”诸葛亮谢恩而退。
临北伐前,诸葛亮去了汉昭烈庙。在刘备相前,孔明哭拜道:“先帝!臣此次是最后一次北伐了,愿先帝、关将军、张将军在天之灵佑臣此次北伐成功!”而回答他的只有那不能言语的画像。出得庙来,孔明向东说道:“公瑾兄在天之灵,佑弟北伐成功!”
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开始了他一生最后一次的北伐。点将台上,西蜀几无将可点。孔明让魏延、姜维、杨仪进前道:“此次北伐,就全仗三位了。”三人道:“我等定不负丞相所望!”天色阴沉,大雨将至,孔明强压住心中的悲伤,道:“众人齐心向前,定要至取长安,兴复汉室,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01-23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五回 注春秋张昭命终
封太子孙权埋祸
建业城内的一所府宅内,有一位老者正在灯光下写着一本书,此人便是张昭。自告老还乡后,张昭开始注解《春秋左氏传》。张昭知自己年岁已高,恐不久于人世,便加倍的努力。不负子布的辛勤,三年之内,张昭的大作就要完成了。年过八十的张昭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身体也是越来越虚弱了。终于到了一天,张昭将全部的《春秋左氏传》注解完毕,他实在是太累了,就躺在了床上,想休息一下。就这一躺,张昭再也没能起来。公元二三八年,东吴第一谋士张昭病逝在建业城中,终年八十一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出宫,东吴全体文官武将跪迎张昭灵柩出葬。终其张昭一生,除了在赤壁之战前因看不清形势提出要投降外,其他时候都是为东吴兢兢业业,死而后已的。尤其是张昭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注解了《春秋左氏传》,也为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
张昭一死,孙权心中的那一团阴云也随之消失了。不久以后,传来了恶耗:太子孙登夭折了。不过二十就夭折,实在是太不幸了。孙权闻讯后大哭,厚葬太子孙登。随即新太子的选择问题又来了。孙权有很多儿子,除孙登外,会稽王孙亮是最聪明的,但孙登死后,皇长子应是孙和,其次还有皇次子孙霸。若封孙亮为太子,怕众人将会不服。孙权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与此同时,皇长子孙和早已知道了孙登的死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孙和立即四处奔走,为自己能立为太子而游说。而次子孙霸自己知道无论如何太子之位轮不到自己,就说了几句有点过激的话。孙和听说了以后,立即上殿面君,向孙权说了孙霸的言语。孙权虽不作声色,心中已不喜孙霸,而对孙和的这种做法也不喜欢。因此,在孙权心目之中的太子人选就定成了孙亮。
孙权立即宣会稽王孙亮进建业议事。孙亮领旨后立即起身奔建业城而来。进了建业,年仅十岁的孙亮进宫见孙权。孙权道:“亮儿,今你皇兄刚逝,朝中不可无太子。朕有意让你当太子,日后继承朕位,不知如何?”孙亮一听,立即跪下道:“父皇,儿臣不能当太子。”孙权道:“这是为何?”孙亮道:“父皇,自古长子继位。今皇兄孙登已逝,那么皇兄孙和就是长子,理应立他为太子。若立儿臣为太子,废长立幼,此乃取祸之道也。”孙权闻听此言,却更加增加了他封孙亮的决心。孙权道:“亮儿呀,你可真是太为大局着想了。但孙和极功尽利,孙霸为人刻薄,此二人皆不可为东吴之主。唯有你聪明过人,可继大业。”孙亮道:“父皇,就算你同意儿臣当太子,就怕两个皇兄不会愿意。”孙权道:“好,那朕就先帮你除去此二人。”
不久以后,孙和被贬为庶人,而孙霸则被孙权赐死。然后,孙亮正式当上了东吴的太子。在这一场政变中,东吴皇族内部已是积怨累累,只是因为孙权的作用,宫廷内部才没出什么大事。但这也为日后东吴的宫廷政变埋下了祸根。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魏主曹叡病已沉重。自诸葛亮死后,曹叡自以为蜀汉已不再对魏国构成威胁,而东吴又不会北伐,因此他过起了极为奢侈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之中,曹叡身患重病。自知天命将绝的曹叡急召司马懿和曹真之子曹爽入宫托付后事。司马懿闻讯后立即进宫。曹叡见了司马懿,道:“朕就怕见不到仲达了。”司马懿道:“陛下善保龙体要紧。”曹叡道:“朕活不长了。昔日刘玄德在白帝城托孤于孔明,孔明至死抚佐刘禅。偏邦尚且如此,何况我大国乎?今朕将去,太子曹芳年幼无知,一切全仗仲达抚持。”曹芳报住司马懿不放。司马懿道:“臣定当尽股肱之力以报陛下。”曹叡又对曹爽道:“昭伯亦当协助仲达,共抚新主。”曹爽点头。曹叡看司马懿、曹爽均如此,方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公元二四零年,魏主曹叡在洛阳病逝,谥号明帝。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加封曹爽为大将军。曹爽早有防范司马懿之心,就对曹芳说道:“仲达功高盖世,可封为太傅。”曹芳从之。这一下,魏国全部军务就归了曹爽,而司马懿则被去除了兵权,赋闲在家。
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以后,以为大事已定,便时时出城打猎,过着十分舒服的生活。却说朝中有一人名作桓范,人称“智囊”。桓范一日见曹爽,道:“大将军每日出城打猎,却不知这城中还有猛虎三只未曾除去。”曹爽道:“智囊莫非是说司马氏父子?”桓范道:“正是。司马懿野心很重,不得不防呀!”曹爽道:“恐怕司马老儿已是年老无用了。”桓范道:“不得不防呀!”曹爽道:“好,那就防一防。可让人去看望一下司马懿,若看他还健康就除掉他。若他已年老多病,我这个人是很爱老人的,就不再追究。”桓范道:“如此也可。”
曹爽即派人前往司马懿府中。来人到府中时,司马昭将其领入内堂,在途中司马昭说道:“家父近日耳力很差,使臣说话时勿必要大声一些。”进入内堂,见白发苍苍的司马懿躺在床上,目光呆滞,一言不发。司马昭上前说道:“父亲,大将军派人来看你来了。”司马懿吃力的说道:“什么算了?”司马昭大声说道:“不是什么算了,是大将军派人看你来了!”司马懿笑道:“看我这耳朵是越来越听不见了!”又问来人道:“大将军一向可好?”来人道:“好,大将军也问你好!”司马懿道:“还没吃过饭,没吃饱!”司马昭又贴进司马懿耳边大声说道:“父亲,是大将军问你好!不是说吃饭!”司马懿道:“好,那就吃饭!”又叫人端上饭来。司马懿只吃了一口,就喷得全身都是饭。司马昭忙对来人说道:“使臣,家父年世已高,请你多体谅,我这就送你出去。”
来人回去见到曹爽,说明了见到的情况,曹爽大笑道:“司马老儿真是已老了。我无忧矣!”不久以后,曹爽又出城打猎,正在高兴之时,忽有人来报:“大将军,大事不好了!”曹爽道:“何事如此惊慌?”来人道:“大将军,太傅在城中发动政变,已掌握了城中的军队!”曹爽大笑道:“胡说!司马懿已是废人一个,怎么能发动政变?不管他,继续打猎!”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01-23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四回 东吴军远征夷洲
周婉儿力劝卫温
大海之上,船儿一字形排开向前行进,为首一支船上站着一员女将,虽已年过三十但仍是风采依旧。她手中拿着一支亮银枪,双目望着前方,不乏当年周瑜的儒将风范,却又多了几分小乔身上的娇媚之气。此人就是周婉,她正作为参军随主将卫温出征夷洲。一望无际的海洋,这和在江上作战的感觉完全不同。周婉站在船头,享受着扑面而来的海风,倾听着脚下海浪的声音。三万人马在大江之上颇为壮观,这也正是东吴水军的威力所在。
大船在海上行进了数日之后,终于看到了前面的陆地。大船靠岸停住,终于到达了夷洲。卫温叫士兵们下船,迈步走上夷洲的土地。大军走在路上,夷洲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士兵,一个个吓得关门闭户。夷洲岛上一片慌张的情景。走了一阵,见到前面有座城池,大军就在城外驻扎。周婉见到人们纷纷躲闪,心中不解,便对卫温说道:“卫将军,我今晚去城中打探一下,可否?”卫温道:“有劳周夫人了。”
是夜,周婉不带任何人,只身走进了前面的城池。城中听说外面驻扎了那么大的军队,纷纷关上了门。周婉到处都找不到可以问的人,最后在路边遇到了一个老人,她便上前问道:“请问这位老先生,这里为何全部关门闭户呀?”老人一抬头,见是一名女子,便说道:“城外来了一支军队,人实在太多,我们都害怕他们来攻打我们的城池,所以才关上门的。老夫还有一些事情要办,所以还在外面。这位夫人,你也快走吧!”周婉又问道:“你们这里的城池之主是谁呀?”老人道:“我们都归夷新将军管。”周婉又问道:“那这位夷新将军又在何处?”老人道:“就在城中的议事厅内。”说完,老人走了。周婉心中想道:“看来得先见见这位夷新将军。”
周婉一路前进,终于找到了城中的议事厅。周婉对守门的人说道:“请你进去通报一下,就说东吴周婉求见夷新将军。”有人便进去了,不时又有人出来说道:“周夫人,里面请。”周婉只身走进议事厅,只见屋内坐着一个人。此人年纪约在五十上下,留着三柳短髯,屋内气氛十分祥和。周婉施礼道:“东吴周婉拜见夷新将军。”夷新说道:“莫非你就是周瑜都督之女?”周婉道:“正是,先父正是周瑜都督。”夷新说道:“当年赤壁之战,夷洲百姓也是妇孺皆知呀!不知周夫人为何来到此处?”周婉道:“我国皇帝陛下要我们来远征夷洲。故而我和卫温将军领三万人至此,不想惊扰了这一方的百姓,还是我们的不是。”夷新道:“夫人客气了。夷人独居夷洲,自知势单力孤,归吴之心久已有之。今夫人既已至此,正好我可将夷中大小事托与夫人管理。”周婉问此言大喜道:“如此就好,我回城外向卫温将军说明,正好不必动武就能退兵。”夷新道:“有劳夫人了。”
周婉立即出城见卫温,说明了情况,卫温道:“如此甚好,那我们就留人在此统治夷洲吧!”周婉道:“卫温将军,周婉有一句话要说。”卫温道:“周夫人请说。”周婉道:“昔日孔明南征孟获,大破蛮人,却还留孟获作南王,南人是以心服。今我东吴远征夷洲,对方既愿献城归降,我们自当留人在此,但夷洲之事,还是要让夷人自己管理,如此以来,夷人方能归顺东吴。”卫温道:“那在陛下面前,我如何复命呀?”周婉道:“若陛下降罪,全由我一人顶着。”卫温道:“夫人言重了。那就留诸葛直在此吧,夷洲之中之事还是由夷新来管理吧。”周婉道:“如此就好,我明日就对夷新将军说明。”
日月潭边,周婉在此将夷洲大印还给夷新,说道:“东吴只留诸葛直先生在此,其余之事与原来相同。愿夷新将军勿负陛下之托,镇守夷洲。”夷新接印在手,道:“请周夫人、陛下放心,夷人自此归顺东吴,永不做有负东吴之事。”周婉道:“多谢夷新将军。今日我东吴将士与夷洲百姓一醉方休!”
至此,卫温、周婉顺利完成了东征夷洲的任务,顺利回到建业。三万人马,未伤一人。孙权亲自迎出城门之外,迎接东征将士回国。
此后不久,张昭向孙权递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孙权见张昭已年近八十,自然也就批准了。张昭于是离开了宫殿,就在建业城中居住,开始注释《春秋左氏传》。不久以后,诸葛瑾病逝,其子诸葛恪任太傅之职,为其父发丧。
又过了一阵,忽然有人来报,老将军韩当亡故。孙权大哭,立即前往韩当府中。去时一看,韩当府中之人竟全穿的是粗布衣服。韩当死后,府中竟拿不出钱来为韩当发丧。孙权道:“韩当真义公也!”遂拿出钱来为韩当发丧。发丧之日,却不见韩当之子韩综。孙权问其他人,有人说道:“韩综早年就投奔魏国了。”孙权道:“不想如此贤士,却有这样的儿子!”
东吴连失众将,孙权心中甚是悲伤。此时,一个太监的出现使得孙权悲伤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个太监叫吕壹,他能歌善舞,很能讨孙权的欢心。他极时安慰孙权,使得孙权的心情有了好转。当然,与此同时,吕壹也升为了六宫的总管太监。大权在握的吕壹还是十分听孙权的话,也没做什么坏事,使得孙权对这个人十分信任。看来东吴的盛世已然不长久了,汉末的十常侍又要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8-01-23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七回 菜市口顾雍灭门
建业城陆逊归天
一日,在吕壹和孙权正在游玩时,吕壹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话:“陛下,顾雍近日屡屡对我不敬,陛下可要为我作主呀!”孙权根本不在意,就随便说了一句:“顾雍之事,就全由你来处理吧!”吕壹闻得此言,大喜过望。
过了不久,忽然有一支军队到了顾雍府中,传孙权圣旨,顾雍对丞相吕壹不敬,故诛灭三族。顾雍闻言大惊,一家就这样被拉出了府门,至菜市口斩首。
与此同时,有人早报至陆逊府中。陆逊闻言大惊,立即带其子陆抗一起骑马飞奔至菜市口而来。一路之上,陆逊心急如焚,只恨马太慢,路上不知撞倒了多少人,陆逊只能说上一声“我有急事”,又飞奔而去。平素以稳重著称的大将军陆逊竟然也会如此慌张,建业城中的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但马毕竟没有刀快,陆逊赶到菜市口时,只见桧子手手起刀落,顾雍人头已然落地。陆逊见此情景,只觉得心口一热,一口鲜血吐了出来,倾刻倒地,人事不醒。陆抗见状大惊,忙将父亲救起,陆逊醒后大哭道:“顾雍丞相,我不能救你,实是我之罪过呀!”立即告诉陆抗,自己要进宫面君。陆抗到此时也只得将父亲送到宫殿之中。东吴的第一任丞相顾雍就这样惨遭灭门之祸了。
陆逊行至宫殿,径直走进宫中,孙权还是在玩耍,没有时间见陆逊。陆逊大怒,拔剑在手,大叫道:“今日谁不让我见陛下,我就杀谁!”内人们第一次见陆逊发这么大火,只得将其带入内殿,又去对孙权说明陆逊确有急事。孙权这才出来至二堂见陆逊。陆逊直言不诲的问道:“陛下,今日顾雍在菜市口惨遭灭门之事,陛下可曾知晓?”孙权道:“是呀,是朕让吕丞相去做的。”陆逊强压怒火道:“陛下,敢问顾雍身犯何罪?”孙权道:“吕丞相说过,顾雍对他不敬,所以就让朕去……”陆逊勃然大怒道:“陛下!顾雍对吕壹不敬?就这点罪过就要诛灭三族?陛下,东吴是不是已成了吕壹的国家了?”孙权怒道:“伯言,不得胡说!”陆逊道:“胡说?陛下可出宫去问问,我是不是胡说?自古至今,哪朝哪代有过太监当丞相的说法?吕壹专权,其过不在当年十常侍之下。顾雍丞相就因为直言了几句,就惨遭灭门,陛下,再这样下去,东吴危矣!”孙权怒道:“伯言,念你是桓王之婿,我不追究你侮辱丞相之罪,你下殿去吧!”说罢,孙权转身走出了二堂。望着孙权的背影,陆逊又一次觉得心口一热,再次口吐鲜血,倒地昏厥。陆抗急忙把父亲送回府中。
至府中后,陆逊一病不起。此时,有人来报:“大将军,周婉夫人来了。”陆抗忙出门迎接周婉进屋。周婉见到陆逊病成这样,心中实是悲伤,问陆抗道:“大将军为何病成这样?”陆抗道:“前日为顾雍之事,与陛下顶撞了几句,父亲就病成这样了。”周婉道:“陛下是何意?”陆抗道:“只因顾雍得罪了吕壹,所以才遭到灭门的。”周婉仰天叹道:“病入膏肓矣!”陆抗道:“夫人是说我父亲?”周婉摇头道:“不是,东吴病入膏肓矣!”陆逊此时醒了过来,见周婉在此,便说道:“周夫人,我恐怕活不长了,你一定要说服陛下,东吴不能毁在吕壹手里呀!”周婉道:“大将军请放心,周婉一定以死相谏!”陆逊摇了摇头,道:“周夫人,你不能死!东吴因吕壹之事,已死了很多人了。你要再因此事而遭不测,我等如何去见周瑜都督在天之灵呀!夫人能劝得动陛下不劝,若是劝不动也一定要全身而退。”周婉点了点头:“大将军,周婉记下了。”
周婉离开了陆逊府中,立即进宫面圣。在孙权面前,周婉说明了陆逊的病情,并直言道:“大将军之病实因吕壹而起,陛下看如何处理?”孙权道:“伯言不能死呀!周夫人以为该如何办?”周婉道:“我有上中下三计可行。”孙权道:“愿闻上计。”周婉道:“上计,立即处死吕壹,则大将军必然全愈。”孙权道:“朕不能没有吕丞相,请说中计。”周婉道:“中计,可叫吕壹当面向大将军赔礼,并说明顾雍之死一切罪责在吕壹自己。陛下还需除去吕壹丞相之职,另选他人担当。则大将军可无事。”孙权道:“丞相不能换人,请说下计吧!”周婉道:“下计,陛下可让太医为大将军医病,可延缓时日。”孙权道:“就依下计吧!立即让宫中最好的太医为伯言看病。”周婉出宫仰天长叹道:“父亲,周婉不能保住东吴了!”却不知在周婉与孙权说话的同时,吕壹就在门后偷听,他心中已萌生了除去周婉的想法。
尽管孙权选了最好的太医去医治陆逊,但是陆逊之病还是没有任何起色。太医们私下聊天,都说这是“心病难治”。没过多久,东吴四英将的最后一位陆逊陆伯言病逝在了建业城中。陆抗袭其父之职,代东吴大将军。为陆逊发丧之日,建业城中风雨大作,哭声震天。的确,随着陆逊病情的加重,东吴的病情也加重了。陆逊已死,东吴又岂能长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8-01-23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六回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顾元叹当殿骂吕壹
原来司马懿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在曹爽派来的人面前装病是他使出的一计,目的就是使曹爽不再防备自己。果然,曹爽中了此计。当从洛阳城中逃出来的人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在城中发动了政变的时候,曹爽根本不信,还在打猎。而此时的洛阳城内已是乱作一团。司马懿已让人把住四门,禁止任何人出入。司马懿知道桓范的重要性,特别向手下人说明一定要捉住桓范。而此时的桓范得知司马懿发动了政变之后,立即进宫请求曹芳将玉玺交给他,他要出城去告知曹爽,以便领兵回城剿灭司马氏。曹芳立即将玉玺交给了桓范。等桓范出得宫来之时,洛阳城已是四门紧闭。桓范知西门守将是自己的学生,便骑马飞奔西门而来。西门城下,桓范顺利出得城来。
至城外,桓范见到曹爽,道:“大将军,如今城中之兵已归司马氏所有,我有玉玺在此。大将军,可速往许都调集军队,回洛阳剿灭司马氏!”周围很多人也说道:“是呀,智囊所言极是。大将军,去许都吧!”曹爽接过玉玺道:“只是我家小尚在洛阳城中,我若一走了之,家小如何办呀?”桓范道:“大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若是因家小而返回洛阳,必中司马氏毒手!”曹爽正在犹豫之时,有一人飞马而至。来人道:“大将军,太傅有令,今日之事,只为兵权,不求其他。大将军只要回城中,太傅可保大将军一家无事。”曹爽一听,大喜道:“太傅不负我也!好,就回洛阳!”桓范道:“大将军,不可自投罗网呀!”曹爽道:“太傅已经说过今日之事只为兵权,我又有什么自投罗网之说?且前日下太傅之兵权,也是我的不是呀!”桓范仰天长叹道:“曹子丹呀!枉你聪明一世,怎么生下这样一个儿子呀!”曹爽刚刚离开,桓范拔剑自刎而亡。
却说曹爽返回了洛阳城中,将玉玺交还给曹芳。司马懿仍让曹爽在府中居住,至此洛阳城中军队全归司马氏所有。曹爽在府中住了数日,每日好吃好喝,曹爽不禁说道:“司马氏不负我也!”却就在不久以后,忽然有军队闯进了曹爽府内,将曹爽一家诛灭三族,理由是曹爽造反。曹爽此时才知道桓范说的才是正确的,然而到了这时,一切都太迟了。至此,魏国政权已落到了司马懿手中。然后,司马懿开始剿灭曹氏宗亲的历程。他先召夏侯渊之弟夏侯玄入宫,然后就在宫中将其害死。夏侯渊第四子夏侯霸闻讯后,立即逃出了长安城。自想无路可走,只得去成都投奔蜀后主刘禅。原来张飞之妻是夏侯渊之妹,而张飞之女又嫁给了刘禅,是为张皇后,故刘氏和夏侯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刘禅闻得夏侯霸来投,大喜过望,善待夏侯霸,不在话下。
而此时的东吴建业城内,孙权已多时不朝了。原因是他在与吕壹做游戏,每日都起得很迟。丞相顾雍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张昭直言的情景时刻在他脑中回想。顾雍十分清楚,东吴丞相之职本应是张昭的,只是因为他直言犯上,孙权不喜,所以顾雍才能当上丞相。然而孙权宠信吕壹,吴国将危,身为一国丞相,不能对此事不闻不问。于是顾雍便进宫面圣,想对孙权说明吕壹的危险,不想去了几次都没见到孙权。顾雍更是着急。
一日,孙权终于早朝了。顾雍出班奏道:“陛下,臣敢问陛下前几日为何都不早朝了呀?”孙权道:“朕身体有些不舒服,故而不曾早朝。”顾雍看了看站在孙权身旁的总管太监吕壹,问道:“请吕公公说一说,陛下这几日为何不曾早朝?”吕壹大惊道:“丞相,你问我是什么意思?”顾雍道:“据我了解,吕公公每日陪陛下嘻戏玩耍,从早到晚,陛下太累,故而不早朝,是吗?”吕壹道:“丞相,你不要这么乱说呀,我没有……”顾雍大声说道:“陛下,东吴能有今日,实属不易。今天下三分,魏强而吴蜀皆弱。乱世之秋,陛下更应勤勉为主,怎能去宠信一个太监,而乱了朝纲呀?”孙权大叫道:“顾雍!放肆!你能这么对朕说话吗?”顾雍道:“自古忠言逆耳,先朝有比干,我朝有张昭,都是直言之臣。我虽不敢比这二人,今日却也要直言一次。陛下,再这样下去,吴国将危呀!”孙权道:“放肆!还不退下!”顾雍不但不退下,还越说越大声:“陛下,后汉之所以衰弱,都是十常侍张让等人乱政所至。今之吕壹,不在张让之下。陛下要想作一名好皇帝,先要除去吕壹!”孙权大叫道:“来人,把顾雍给我推出斩首!”顾雍大笑道:“臣死不足惜,只恨武烈皇帝、桓王之业要悔在一个太监手里了!”有人刚要来抓顾雍,陆逊等人全部跪倒在地,陆逊道:“陛下!丞相今日言语不慎,念在他也是为吴国着想,就请陛下宽恕他这一次吧!”孙权道:“好,顾雍,你给我回去反省!丞相之职,由吕壹代之!”吕壹跪下道:“臣谢恩!”陆逊等闻听吕壹要当丞相,全部大惊失色。不过孙权此时正在火头上,也无人再说什么了。
早朝过后,群臣散去。在回府途中,突然风雨大作,周婉仰天长叹曰:“苍天!东吴危矣!”回至府中,周婉与鲁英相视良久,都不说话。最后鲁英说了一句话:“我们是不是该辞官了?”周婉道:“辞官?我们的父辈都是吴国的忠臣良将,我们要是辞了官,如何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呀?”鲁英道:“但我们如果就这样被吕壹害死,是不是也太不值了呢?”周婉道:“人间自有公道在,哥哥与我都是不会被吕壹害的。”就在此时,有人来报:“周夫人,令堂病危!”周婉大惊,忙与鲁英一起去小乔府中。
到小乔府中时,已年过花甲的小乔躺在床上,见周婉、鲁英来了,欣慰的笑了笑,对二人说道:“你二人要全力抚佐陛下,勿负公瑾在天之灵,我去了!”言讫而逝,满屋内充满了鲜花的香味。鲁英、周婉为小乔发丧,将小乔葬在了柴桑城之外,与周瑜合葬一处。
不久以后,大乔病逝。此时的孙权还在宫中与吕壹游戏,鲁英、周婉、陆逊为大乔发丧,将大乔葬在了吴郡城之外,与孙策合葬。二乔虽死,然而她们留给这世界的芳香却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8-01-23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八回 鲁英带兵退韩综
陆抗法场救周婉
洛阳城内,病榻之上的司马懿正在接见一名中年将领。此人便上吴将韩当之子韩综。韩综早年因对孙权不满就投奔了曹魏,现在他正在对司马懿说明自己带兵攻打东吴的想法。韩综说道:“太傅,我深居江东多年,深知江东地形。此一次带兵前去,不敢说能打到建业城,至少能打下一两座城池。”病榻之上的司马懿说道:“好,韩将军请带兵前去。回师之日,我一定在陛下面前对你封赏。”韩综谢恩而去。韩综走了之后,司马师问道:“父亲,我们能这么相信韩综吗?”司马懿道:“老夫深知韩综其人。他对于东吴来说是叛逆,对于我们来说则是难得的人才。方今西蜀由费祎执政,费祎定然不会伐魏。趁此机会,我们先除掉东吴,也是上计。”
韩综带兵至取吴境,大战逍遥津,由于他深知地形,吴军连吃败仗。消息传至建业,孙权大惊,立即升殿议事。孙权道:“如今韩综领兵来犯,不知哪位将领愿带兵出征,击退韩综?”吕壹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鲁英将军可担此任。”孙权道:“就依丞相之意,让鲁英带兵出征!”孙权哪里知道,让鲁英出征乃是吕壹使的调虎离山之计。年近五十的鲁英领旨之后,立即带兵三万前往逍遥津迎战韩综。周婉则在家中等候。
两军阵前,鲁英用剑指着韩综骂道:“韩综,叛贼!令尊韩义公乃江东三世老臣,谁想竟有你这样的逆子!今日我劝你下马受降是上计,陛下面前,我可保你无罪;否则我鲁世高剑下决不留情!”韩综大笑道:“鲁英,你听着,孙权无道,我投魏乃是弃暗投明。今日就怕是你捉我不得,倒是我要把你杀掉!”两人话不投机,各自催马冲至阵前,战作一团。韩综根本不是鲁英对手,不到十合就已招架不住了。鲁英见状,立即拔马跳出圈外,说道:“韩综,我本当一剑杀死你;奈何义公忠义,我不忍害你,你还是下马受降吧!”韩综马上作辑道:“好,我投降!”说着话,带马向鲁英这边靠了过来。鲁英只道是韩综真心来降,毫无防备,伸手道:“贤弟,如此便好!”谁知韩综竟然摆枪刺了过来,鲁英毫无防备,正被韩综刺中左臂。鲁英大怒,大叫一声,拔剑在手,忍痛大战韩综。这下鲁英毫不留情了,剑剑狠毒,韩综几招之内就乱了招法,只得拼命向后败去。鲁英用剑一指,东吴士兵掩杀了过来。魏兵大败,只得退回魏境。鲁英在此驻兵半月有余,臂伤已然全愈,魏人再不敢南视了。
就在鲁英带兵与韩综大战之时,建业城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吕壹屡屡向孙权进言,说当年东征夷洲之时,孙权的意思是要占领夷洲,而卫温、周婉只是留下诸葛直驻守夷洲,这与孙权的意思不附,乃是欺君之罪,理应问斩。孙权此时已接近昏庸,竟然答应了吕壹。吕壹立即作圣旨一道,下令将卫温和周婉押至菜士口问斩。这也就是吕壹之所以要调鲁英去逍遥津的原因。禁军立即去卫温和鲁英府中拿人。消息立即传到了陆抗府中。年轻的陆抗闻讯之后大惊失色,立即召集家人,让一部分人去告知各位在建业城中的官员,又专门叫人去通知诸葛恪,自己则快马加鞭去菜市口救人。
陆抗骑在马上心中暗想:“当年父亲没能救得顾雍丞相,今日我是再不能不救卫温和周夫人了。”但等陆抗到达菜市口时,只见卫温头已落地,刽子手正准备杀掉周婉。陆抗强忍怒火,大叫一声:“刀下留人!”监斩的吕壹见陆抗到了,忙叫道:“快快,行刑!”刽子手见陆抗到了,却不敢动。就在吕壹大惊之时,陆抗已到了刽子手身边。陆抗对刽子手说道:“你听着,杀了卫温将军,已是大错,你要再敢动周夫人,我陆抗决不饶你!”刽子手将刀扔掉,竟然哭道:“大将军,我家当年受周瑜都督大恩,今日要我杀掉周婉夫人,我怎么下得了手呀?但这都是丞相的命令呀!”刽子手也能哭,这还真是奇观。陆抗到周婉身边,说道:“周夫人,侄儿来迟,你受惊了!”周婉欲哭无泪,欲说无言。陆抗道:“周夫人请放心,侄儿这就进宫,无论如何不能让吕壹伤害你!”此时,诸葛恪也到了菜市口。见此情景,诸葛恪火气甚重,冲到吕壹面前,一把抓住吕壹,叫道:“吕壹!这也是你能作的事吗?我知道,你又是奉旨行事,是吗?走!我们马上进宫面圣,我们在陛下面前把今日的事情说清楚!”吕壹哪里能争得过盛怒之下的诸葛恪?到了此时,只得听命于诸葛恪。陆抗对那位刽子手说道:“我们这就进宫面圣,你在这里保护住周夫人,绝不能有丝毫闪失,知道吗?”刽子手说道:“大将军,你就放心吧!”周围的人看着剑子手在菜市口保护着一位就要行刑之人,真是千古奇观。诸葛恪抓着吕壹,陆抗跟在后面,一行人马奔皇宫而来。
此时,百宫早已跪在了金殿之上。老将丁奉出班奏道:“陛下,周婉夫人究竟身犯何罪,陛下竟要将她斩首?”孙权道:“丞相说他们在夷洲时有违朕令,故而要斩首。”丁奉道:“陛下,又是丞相之意?自吕壹当上丞相以来,他杀掉的人还少吗?陛下为何要如此听信一个宦官之言呢?”徐盛道:“陛下,当年周瑜都督跟随桓王攻下江东,与桓王是生死之交。其后赤壁一战,周瑜都督立下了盖世之功,若无周瑜都督,定无今日之江东。周瑜都督英年早逝,只有周婉夫人这一点血脉,陛下要杀了周婉夫人,我等何以面对周瑜都督在天之灵呀?”众人齐声说道:“请陛下宽恕了周夫人吧!”孙权说道:“朕并不想杀周婉夫人,只是丞相……”就在此时,就听有人说道:“陛下,丞相到了!”众人回头一看,诸葛恪站在殿门口,用手一推,吕壹从外面跌了进来,躺在地上。诸葛恪走到吕壹身边,用手一指孙权,说道:“丞相,你今天对陛下说清楚,也给我们大家说清楚,周婉夫人究竟身犯何罪?”这才有诸葛恪大闹吴宫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8-01-23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十回 丁承渊大破胡遵
诸葛恪兵败新城
公元二五二年,吴大帝孙权在建业病逝,太子孙亮继位。消息传至洛阳,魏大将军司马师立即让胡遵领兵攻打东吴,吴将韩当之子韩综自告奋勇作为副将出战,魏国起兵五万,再次兵临魏吴边境东兴。
建业城中,魏国起兵的消息传来,太傅诸葛恪立即召集丁奉等将领商议退敌之事。丁奉道:“太傅,东兴是为要地,丁奉愿领兵前往东兴迎战胡遵。”诸葛恪道:“丁老将军出战,东吴定无忧矣。老将军可作为先锋出征,我带领大军随后便到。”丁奉领命而去。诸葛恪将一切战务准备完后,并不入宫向孙亮请示,而是直接带兵出了建业城。
长江边上,丁奉站在船头,他将士兵全部藏在船内,很有当年吕蒙白衣过江的意思。周围可见之兵不过一二百人。大船慢慢靠近岸边,胡遵坐于岸边,正与韩综饮酒作乐。韩综忽然看见东吴战船靠近,对胡遵说道:“将军,东吴的船来了。”胡遵往远处一看,只见一员战将站于船头,四周不过百余人。胡遵大笑道:“丁奉老儿真是糊涂,区区百余人也敢来打,真是做梦。不必管他,继续喝酒!”魏军营寨就在毫无准备之下迎接着东吴兵马的到来。战船离岸越来越近了,丁奉猛的脱下了战袍,大叫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就在今日!众人随我向前冲啊!”一声令下,躲在船内的几千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了岸。魏军一见几千吴军来攻,一下就慌了神。胡遵见状,急忙抬刀上马,开始逃命。丁奉早已看到了胡遵,但他并不太在意,真正在意的是韩综。丁奉看准韩综,大叫道:“韩综休走!我今日就代义公教训你这个不孝之子!”一边说着,丁奉就冲了过来。韩综见丁奉已经眼中充血,自知此时一战必对自己不利,便二话没说就向外逃去。这一战,东吴大胜,一举占领了东兴城。胡遵、韩综一路逃至新城,请求新城太守张特帮助。
再说此时诸葛恪也就到了东兴城。丁奉向诸葛恪说明了战况,诸葛恪大喜道:“老将军威风不减呀!”丁奉道:“只是胡遵、韩综已逃往新城张特处了。”诸葛恪道:“如此既然我军气势正盛,不如一举攻下新城吧!”丁奉道:“太傅要想取新城,必须一鼓作气快迅取下,迟则生变呀!”诸葛恪道:“好,明日就起兵攻打新城!”
次日,诸葛恪带兵攻打新城,新城太守张特出城迎战。魏国刚刚大败一场,东吴军士气正盛,这一仗东吴大胜。张特只得退兵死守城池,诸葛恪则趁机将新城四门围住,准备即日破城。不料丁奉此时因水土不和而生病了,诸葛恪看望了丁奉后仍然坚持攻城。数日之后,新城将破。就在此时,诸葛恪收到了张特写来的信,上面的意思是说张特有意献城投降,只是皇道吉日未到,十日后为吉日,请诸葛恪在此期间不要攻城,十日之后城池自降。诸葛恪大笑道:“好,如此甚好,十日之内不再攻城。”
第二天,诸葛恪果真就不再攻城了。病中的丁奉知道以后,带病来到诸葛恪营帐,问道:“太傅为何不再攻城?”诸葛恪道:“老将军为何不在帐中养病?不攻城是因为张特将在十日之后献城投降。”他将经过说了一遍,丁奉大惊道:“太傅难道真不知这是张特使的缓兵之计?十日之内,他必能调来援军,到时候要再破城就难了,太傅不可中计呀!”诸葛恪冷冷说道:“我诸葛恪岂能作此不讲信义之事?好了,老将军身体不好,不宜轻动。来人,送老将军回营休息!”丁奉长叹一声而出。
十日之后,诸葛恪高高兴兴的在帐中等待张特来降。但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正在诸葛恪着急之时,忽有人来报:“太傅,张特劫营来了!”诸葛恪大惊道:“不好,我中计也!”急忙出营迎敌。与此同时,病中的丁奉也穿上战袍出来了。有人说道:“老将军不可出战呀!”丁奉大声道:“为大将者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乃是丁奉平生所愿。今军队有危,我怎么不出战?”抬刀而出。一场大战之后,东吴军虽然击退了张特的奇袭军,却也损失不少。诸葛恪大怒道:“张特匹夫!竟敢欺我!我明日再次攻打新城,定要生擒张特!”丁奉道:“太傅,如今新城已来救兵,且城池又加固不少,再战于我军不利呀!不如先退兵回建业,待时日再来进攻!”诸葛恪大怒道:“你要怕死就别去!”丁奉无言,只得退下。
次日,诸葛恪亲自领兵去攻打新城。不出丁奉所料,新城早已非十日前的新城了。这一战,东吴军大败,丁奉拼死救出了诸葛恪,东吴军队退往东兴休整。不久之后,大军终于回师建业了。
回到建业之后,诸葛恪并不进宫见孙亮,而是径直回到自己府中。丁奉进宫面圣,孙亮问道:“丁老将军,此次一战为何败得如此之惨?”丁奉道:“陛下,太傅不晓兵法,被魏军张特缓兵之计所败。”孙亮道:“如此只能先不进攻魏国了,老将军一路辛苦,回府休息吧!”丁奉乃退。孙亮心中暗想:“诸葛恪早有反意,朕不得不防呀!”
却说诸葛恪自新城之败后,心中羞愧,但他并不是自己改正,多学兵法,而是开始报复那些在新城之战中曾经向他提过建议的人。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发配边关。一时之间,建业城中充满了哭声。一场针对诸葛恪的战争又开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