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为什么汉朝以后没有了战车 [打印本页]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0 02:50
标题: 为什么汉朝以后没有了战车

春秋战国````硝烟未灭````````````昔日驰骋沙场的战车怎么到了三国时候不见了````````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

希望大家支持`````古人连兵的多少都用战车来衡量```什么秦国战车100乘````````````

到了陈胜起义的时候``都是说兵卒发展到了战车多少````为什么到了项羽刘邦争帝之后````刘邦称帝到最后竟然不见了```````````````难道几对破骑兵能敌国几乘战车```````

没了战车`````两军对垒的大决战少了`````都是一些``小战````战车冲锋的壮观不了`````````

[em01]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0 02:51
大家一起冠水``````````````希望支持`````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0 03:04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请大家灌水``
作者: 绕指柔    时间: 2006-4-10 04:22

战车在中国西汉末年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多成为运输工具,就世界范围来说也是公元前1000年开始走向没落。

一般发展史是:战车 - 骑兵辅助战车 - 骑兵。为什么先出现战车,因为人们日常生产劳动中对马和马术的需求不高(游牧民族除外),基本上战车是由交通工具发展到战斗工具的。所以,对于技术要求高的骑兵,技术人才问题,没有一开始形成大范围应用。在胡服骑射的指导方针的改革之后才让骑兵成为主导地位。而骑兵也由弓主战术为主的轻骑,以更好的利用骑兵的特点。而欧洲以重骑为主是因为地形和战争传统的缘故。

这就是战车

很容易看出,战车对骑兵有明显的弱点,移动速度慢,转向灵活度低,进攻和防御的角度窄,战斗控制性差(因为多人),更重要的是受地形影响严重(那时候的车轮技术还很低下)。无论是汉武帝毕生研究实践总结的结论,还是三国策中的实际应用(排除神话色彩的妖刀),对付骑兵的唯一办法只有骑兵。


作者: 泽林    时间: 2006-4-10 04:59
以下是引用绕指柔在2006-4-10 4:22:00的发言:

战车在中国西汉末年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多成为运输工具,就世界范围来说也是公元前1000年开始走向没落。

一般发展史是:战车 - 骑兵辅助战车 - 骑兵。为什么先出现战车,因为人们日常生产劳动中对马和马术的需求不高(游牧民族除外),基本上战车是由交通工具发展到战斗工具的。所以,对于技术要求高的骑兵,技术人才问题,没有一开始形成大范围应用。在胡服骑射的指导方针的改革之后才让骑兵成为主导地位。而骑兵也由弓主战术为主的轻骑,以更好的利用骑兵的特点。而欧洲以重骑为主是因为地形和战争传统的缘故。

这就是战车

很容易看出,战车对骑兵有明显的弱点,移动速度慢,转向灵活度低,进攻和防御的角度窄,战斗控制性差(因为多人),更重要的是受地形影响严重(那时候的车轮技术还很低下)。无论是汉武帝毕生研究实践总结的结论,还是三国策中的实际应用(排除神话色彩的妖刀),对付骑兵的唯一办法只有骑兵。

补充一点

一辆战车 还需要一堆人(大概10--25个人)来保护他,也就是步兵

遇到坑了 还要帮着推

战车实战中,周围的步兵作用也很大 防止两边突击

所以 一个战车的费用 非常高


作者: coolpanda    时间: 2006-4-10 08:34

不错,顶4,5楼的


作者: jiawensong    时间: 2006-4-15 12:30
,就世界范围来说也是公元前1000年开始走向没落。

一般发展史是:战车 - 骑兵辅助战车 - 骑兵。为什么先出现战车,因为人们日常生产劳动中对马和马术的需求不高(游牧民族除外),基本上战车是由交通工具发展到战斗工具的。所以,对于技术要求高的骑兵,技术人才问题,没有一开始形成大范围应用。在胡服骑射的指导方针的改革之后才让骑兵成为主导地位。而骑兵也由弓主战术为主的轻骑,以更好的利用骑兵的特点。而欧洲以重骑为主是因为地形和战争传统的缘故。

这就是战车

很容易看出,战车对骑兵有明显的弱点,移动速度慢

本人认为```````用战车可以迅速的冲击步兵``````枪兵等``````不会象骑一样可以被一些步兵种所破````他的冲阵功效是可以提倡的``````````


作者: 触龙神    时间: 2006-4-15 12:37
[em08]
作者: v紫薇海岸v    时间: 2006-4-15 12:54

长知识了~~~

[em04]
作者: 战神情缘    时间: 2006-4-15 14:18

错了。

战车正确的说。是在赵武灵王手里开始走向末落。

那时候开始骑射,骑兵正式成为战争的主角,代替了战车,

普通战车(有点像现在的三轮车),2-3人驾驶,车载3-6名士兵,一般士兵执戟(也有矛、枪),士兵一般配有短弓,这是大规模推进型的战车.优点是推进杀伤力强,缺点是转向缓慢。

小战车,就如2楼上贴的图。

还有种大战车。资料不记得了。


作者: 甲哥    时间: 2006-4-15 14:20
[em08]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5 14:26

谁说三国时没有战车了?战车的形态不是只局限与上面坐三个人吧.大致上攻城车都属于战车!只是上面坐三个人的那种车没怎么见了.


作者: 疯子彦    时间: 2006-4-15 14:28
[em01]
作者: 战神情缘    时间: 2006-4-15 15:00

那叫攻城车,

战车是不能攻城的.专门用了战场撕杀用的.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5 15:06
战车是一个总称.攻城车也是战车.另外在明代 战车系列下也有战车的名字.但都被统一叫做战车.虽然有不同的名字!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5 15:07
而且战车是用来抵御骑兵的!并不惧怕骑兵!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6 04:51

战车是适合中原地形的产物

而骑兵需要很高的驾驭能力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马鞍。。

武器也没有合适的。。。

铠甲就更加别说了

故此一开始战车

速度比步兵快

冲阵能力强

但是缺点是机动性能不好,路面要求高,自身防御能力有限

随着与游牧民族的接触

原来比较劣等的中原马也得到了改良,并且直接从游牧民族里面买到了大量良种战马,还有就是马匹的驾驭。

也出现了马剑,,马弓。。那时候还没有刀。。。

所以骑兵原先的进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汉朝出现了原始马鞍,所以战车也就不需要了,并且主战场已经是转移到了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那里的地形不适合战车大规模运用,而中原已经统一,故此对内对外都没有战车继续存在的必要了。此时的骑兵还只是步兵的辅助。还算不上一个军种。

这种情况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步改变。

也是技术导致变化的。。。

其实要说起病的发展也是从

侦查骑兵

轻骑兵

重骑兵

轻骑兵

这个轨迹发展的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6 04:56

战车一开始是为了冲阵产生的

后来用于抵御游牧民族的骑兵却失败了

。。。

故此逐渐由骑兵代替。。

后面什么战车。。都不是当初的东西了。。。

竟然还说战车不怕骑兵。。。

还真的彻底服了某些人了

战车是中原的

骑兵从胡人那里学来的东西。。。

如果战车真的能抵御骑兵的话

还要胡服骑射干什么?

纵观 春秋战国,秦 东汉初年

有几次战车打赢骑兵的????

战车就是被骑兵打败的

可以说骑兵导致战车的消亡。。。

[em07][em07]
作者: 明月天山    时间: 2006-4-16 11:31

我认为,一是战车过于笨重,适应性低,对于冲锋、转弯、爬山、过河都非常不便。二是战车作战效率低,一般的战车是4匹马,乘员是御者(驾驶员)、弓弩手和戟手,而后来的骑兵一人一骑就可以做到3个人四匹马的事情,而机动性却大大增强。三是战车费用高。无论是制作车架、马具,配备人员,还是维护,费用都大大超过骑兵。所以骑兵取代车兵是必然的。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03:56
[em07][em07]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7 04:28

对于solosw这个人本人一直不想把他归与垃圾一类!但这个人一直想把自己归到垃圾处.在你的认识里战车就是前面四匹马后面坐三个人拿枪 拿弓 拿盾的就是战车?那我想请问你为什么为什么狮子那么大猫那么小!狮子却是属于猫科类的?

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这些都是战车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有可能楼主指的就是那上面做三个人的那种.但他并没有解释清楚.而这些都统称为战车,而破匈奴铁骑的就是卫青的武刚车也是战车的一种.

本人非常认同19楼朋友所指出的那种正规战车消失的原因,战车应该是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时候消失的!并不是因为怕骑兵.而是因为费用高.人力物力也高.你说骑兵机动性好呵呵在密集的箭群里在好的移动里顶P用!


作者: 那夜的风    时间: 2006-4-17 08:12
[em01][em01]
作者: 明月天山    时间: 2006-4-17 10:36
骑兵机动性好是公认的,至于面对密集的箭群,骑兵显然比步兵和车兵更容易躲避。当然,攻坚而言骑兵显然不强。所以我比较佩服蒙古人,蒙古人当年横扫欧亚大陆,不仅是轻骑兵用的好,攻城器械的研制和应用也是最强的。蒙古人在统治方面很粗暴,但是凡是打仗的东西都学的很快,而且用的比老师还好。成吉思汗纵横数十年,留给儿子们的不仅是打仗的骑兵,更有如何打仗的本领和观念。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0:47

按照某人的说法

坦克也是战车了

战争时候用的车辆也是战车了

[em01][em01][em01]

连战车骑兵的优劣都搞不明白

[em01]
作者: 凡尘    时间: 2006-4-17 10:48
[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0:49
战车和骑兵为军之重兵。作战时,战车用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骑兵则以便捷灵活而作为奇袭的机动兵。车、骑、弩三者的紧密结合,正如《孙膑兵法·八阵》所言,“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兵种的战斗力。[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0:54

在春秋战国时,各国衡量国家武力强盛的指标就是拥有战车的乘数。当时中国的战车发展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越大的战车越厉害,于是,开始研究四五匹马甚至十几匹马拉的超大战车,但是,当时的手工业不太发达,车轴和车轮工艺一般很难达到这种要求,战场上经常出现战车因为过大而散架的事情。当时,我国的边境是游牧少数民族,他们简单的单骑骑射的骚扰战术也让战车这种步兵克星难以发挥作用,于是,当时地处北疆的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开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学习少数民族骑兵灵活轻快的优点,抛弃笨重的战车。中国的骑兵,再真正意义走上了历史舞台。当时,赵武灵王用这种骑兵大破秦国,如果不是在远征途中政变被害,我想,统一六国的应该改姓赵了。

秦汉时期,中国的冶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战争的主要武器不再是青铜做的,铁质的武器和铠甲开始出现,秦俑里步兵身上已经开始装备用铁片连缀制成的铠甲,这时,弓箭的对于步兵的杀伤力就不再制命了,同样,以弓箭为首要武器的骑兵就开始变得不太重要。大规模的战争又回到了以步兵集团冲锋为主要战术的时代。不过,汉朝时,北方匈奴骑兵的外患依然严重,而步兵在和全部是骑兵的匈奴作战时,几乎没有优势。汉高祖白登被围历史上学者争论是不听谋臣刘敬劝告,其实是真实的武力对比不如匈奴,尤其是骑兵。后来,为了加强自己骑兵的战斗力,发明了利于砍垛、单面开刃的刀,骑兵的战斗力才大大的提高,终于可以和步兵近身缠斗并且大占上风了。这对匈奴以骑射为主的骑兵来说,一旦近身格斗,只有挨宰的份,汉朝的骑兵才开始真正强大,一举歼灭北匈奴。优秀的骑兵的支持,才催生了陈汤气吞霄汉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不是通过战车奥,那时候也没有步兵战车奥,按照某人的说法,战车是克制骑兵的,所以看来是因为不需要出动战车,只要派出骑兵就可以打击北方游牧民族了)

中国有考的马蹬的出现时在北魏,马蹬的发明几乎可以和轮子的发明相提并论。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的在马上做各种动作,人类战争史才真正迎来了骑兵无敌的年代。于是,大规模的带甲骑兵轰轰烈烈的象对方阵营践踏而去,给步兵带来的不仅是伤害,还有心灵深深的恐惧。在这时,骑兵的武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利于自上而下砍垛的大刀发展为利于穿刺的长枪,骑士们借助于马蹬可以把速度转化为强大的前向力,轻松的把步兵身上的重铠象捅纸一样撕透。这时,中国和欧洲的骑兵开始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别。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中国人认为灵活是战斗中最重要的特性,于是,中国的骑兵以轻骑兵为主,手里的长枪也是比较小号的枪,和步兵的长枪差不多,利于做刺、挑、扫、磕、抽等动作,而欧洲的骑兵战术主要是集团冲锋,就像橄榄球比赛一样从正面突破,所以骑兵多以重装骑兵为主,骑士身上穿着只露眼睛的重达百斤的铠甲,依靠滑轮把自己吊到马背上,单手持一个粗重尖头的骑枪,纯粹依靠冲刺的惯性杀伤敌人,一旦落马,几乎就是等死了。灵活性远远不如中国的骑兵。

后面的隋重骑兵 唐轻骑兵等等我就不说了


[em07][em07]
作者: 凡尘    时间: 2006-4-17 10:55
那东西不实用啊!笨!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01
以下是引用张羽鹤在2006-4-17 4:28:00的发言:

对于solosw这个人本人一直不想把他归与垃圾一类!但这个人一直想把自己归到垃圾处.在你的认识里战车就是前面四匹马后面坐三个人拿枪 拿弓 拿盾的就是战车?那我想请问你为什么为什么狮子那么大猫那么小!狮子却是属于猫科类的?

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春秋战车: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冲车: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

正箱车: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了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这些都是战车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有可能楼主指的就是那上面做三个人的那种.但他并没有解释清楚.而这些都统称为战车,而破匈奴铁骑的就是卫青的武刚车也是战车的一种.

本人非常认同19楼朋友所指出的那种正规战车消失的原因,战车应该是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时候消失的!并不是因为怕骑兵.而是因为费用高.人力物力也高.你说骑兵机动性好呵呵在密集的箭群里在好的移动里顶P用!


[em07][em07]第一段换你自己的名字好像更加符合实际吧[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11
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12
说到汉代骑兵的发展就该说匈奴骑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为能骑善射之士,汉初时期匈奴已号称"控弦之士"30万,时刻威胁着汉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亚洲式轻骑兵,他们作为游牧民族,从小生长在马背上,长于骑射,他们马术精良,射术奇佳,只穿轻便的皮甲十分灵活。汉代晁错曾在《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这也就指明了骑兵较之车兵的较大优势,车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狭小的地形也能作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

  到了汉朝时为了改变对匈奴作战的不利被动局面,汉朝大力发展骑兵,至武帝时已能运用10万骑兵主动出击,对匈奴作战历时数十年,汉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数万骑兵,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 1 9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5万骑出击,以步卒数十万、马 10余万匹转运辎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大破敌军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还,传为千古佳话。?

自己去看看

都论证了我的观点

[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17

战车:古代一种以马匹拉动的战斗车辆,

转自军事百科全书

现代的话就是指坦克了

这个是权威解释

希望某些人不要来这里卖弄无知了

连木马流车都出来了

攻城车都出来了

笑死人了

[em07][em01][em01][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17

战车:古代一种以马匹拉动的战斗车辆,

转自军事百科全书

现代的话就是指坦克了

这个是权威解释

希望某些人不要来这里卖弄无知了

连木马流车都出来了

攻城车都出来了

笑死人了

[em07][em01][em01][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24

更正一下

某人转载的那些可以说是广义上的战车

不过这里讨论的好像是狭义的战车吧

应该专指正式战车

某人的习惯。。偏题。。

看来以前写作的时候

某人常常因为审题不清

与高分无缘阿

[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1:26

http://www.nikerchina.com/xinchuantongwenhua/chuantong/junshi/gudaizhanche.htm

某人明明是转载的

还不说明一下

[em07][em07]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7 14:08
攻城车就是战车,无知的应该是你吧.轿车是车公交车也是车,坦克车难道就不是车了?是不是你们老师是这样教你的?还审题不清!白痴一个!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4:44

明明讨论时的狭义的战车

偏偏某个人要偏题说到攻城车

不知道谁白痴呢

[em01][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4:49
看来某些人也真能代表某些东西[em01][em01][em07]
作者: 张羽鹤    时间: 2006-4-17 14:49
有谁提示你讨论的是狭义与广义呢?人家标题明确指出了吗?广义上的战车不是战车吗?似乎楼主不是你吧,即使他说的是狭义上的那种.我说的是广义的那种我也不算偏题.因为题目本身就没有限制过.何来偏题?好了对你这帖的回复就到这里!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4:52
春秋战国````硝烟未灭````````````昔日驰骋沙场的战车怎么到了三国时候不见了````````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

希望大家支持`````古人连兵的多少都用战车来衡量```什么秦国战车100乘````````````

到了陈胜起义的时候``都是说兵卒发展到了战车多少````为什么到了项羽刘邦争帝之后````刘邦称帝到最后竟然不见了```````````````难道几对破骑兵能敌国几乘战车```````

没了战车`````两军对垒的大决战少了`````都是一些``小战````战车冲锋的壮观不了`````````

[em07][em07]

自己审题吧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4:53

有些东西要经过大脑分析再理解

[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4:56

而且战车是用来抵御骑兵的!并不惧怕骑兵

不知道是不是某个人说的

他又说什么木马了

这个看来还真的有些有趣的解释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7 16:08

每次都这样

说不过了就走了

[em06][em06]

哎。。。

[em07][em07][em07][em07]
作者: renwei2437++    时间: 2006-4-17 16:11
[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8 18:35
[em07][em07]
作者: yewen82rui    时间: 2006-4-18 18:47

好好的讨论变成口水战,符合中国国情!

钦此!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8 18:50

没办法

某人的过失啊

[em01][em01]
作者: yewen82rui    时间: 2006-4-18 19:03
以下是引用solosw在2006-4-18 18:50:00的发言:

没办法

某人的过失啊

[em01][em01]

你们以前的恩怨我不清楚 ,不过这帖确实是他先攻击你的,呵呵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8 19:47

我也就不说以前的了

某些人的素质,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来这个帖子只是探讨

楼上的老兄

把某些人的某些言语忽略掉就是了

[em07][em07]
作者: 风雷鸣    时间: 2006-4-18 20:15

呵呵,好帖子!!!顶一下

[em01][em01]
作者: 芙蓉姐夫    时间: 2006-4-18 21:13
[em01]
作者: 飞将军    时间: 2006-4-18 23:02
[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8 23:28
[em07][em07]
作者: 儒风武气    时间: 2006-4-19 00:11
以下是引用solosw在2006-4-18 19:47:00的发言:

我也就不说以前的了

某些人的素质,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来这个帖子只是探讨

楼上的老兄

把某些人的某些言语忽略掉就是了


[em07][em07]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9 19:28
[em07][em07]
作者: 三国群英    时间: 2006-4-19 20:09
战车消逝于弓兵加战壕 秦后长风弓的发展使战车在战场上的命运就两个字 死或跑
作者: 冰风溪谷    时间: 2006-4-19 20:27
[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19 20:28
以下是引用三国群英在2006-4-19 20:09:00的发言:
战车消逝于弓兵加战壕 秦后长风弓的发展使战车在战场上的命运就两个字 死或跑


作者: unfollow    时间: 2006-4-19 21:14

靠 骑兵比战车牛多了 当年蒙古就是用骑兵横扫欧洲战车的


作者: 单骑狂飙    时间: 2006-4-19 22:49

潜水N久,水一下

找不到马来拉战车吧,汉高主出门都找不到4匹毛色相同的马,哈哈.......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20 17:37
[em07][em07]
作者: MetalMickey    时间: 2006-4-20 18:02
那时候战车是人力或者马力的,现在有了机动的,骑兵不也没有了?都是炮兵装甲兵了...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20 18:26
[em06]
作者: 常珊赵子龙    时间: 2006-4-20 18:48

solosw、张羽鹤

日死,吵毛哦!~

是不是战车又不是你们说了算,发明者说了算。他想叫战车就战车、他想叫鸟车也可以你们搅和什么?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20 22:01

[em07][em07]

数量和质量成反比的相对真理又得到了印证

[em07]
作者: c82578    时间: 2006-4-20 22:17

就我知道的应该是,马镫的出现。

因为有了马镫人和马成了1体,充分发挥了骑兵的速度优势。

在以前因为没有马镫骑兵的攻击力不如战车。因为人骑在马上不方便作战。

哈哈~想当然的,希望有学问的朋友考证下哈。

[em01]
作者: c82578    时间: 2006-4-20 22:36

混回了帖才知道都60多楼了,为什么没人提马镫?

在汉武帝时,战车还是中原部队的主要战斗单位。正因为在多次与匈奴的作战中,我们学会了制造马镫。所以我才有了以后的骑兵建制。哈哈一个小小的马镫那可是文明的产物,不管是中外,你遍翻历史都是先有战车后有骑兵,这就是文明的进程。


作者: solosw    时间: 2006-4-21 00:24
以下是引用c82578在2006-4-20 22:36:00的发言:

混回了帖才知道都60多楼了,为什么没人提马镫?

在汉武帝时,战车还是中原部队的主要战斗单位。正因为在多次与匈奴的作战中,我们学会了制造马镫。所以我才有了以后的骑兵建制。哈哈一个小小的马镫那可是文明的产物,不管是中外,你遍翻历史都是先有战车后有骑兵,这就是文明的进程。


2个错误

1。 28楼我就提到了马镫

2。 世界上都是先有骑兵再有战车。而具备战斗力的骑兵才是在战车以后诞生的

[em07][em07]
作者: 诸葛扬天    时间: 2006-4-21 01:02
http://
作者: 温酒劈关羽    时间: 2006-4-25 13:17

作者: 笑笑亦随风    时间: 2006-4-25 13:59
以下是引用v紫薇海岸v在2006-4-15 12:54:00的发言:

长知识了~~~

[em04]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