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蜀汉亡国是姜维之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1 04: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昔日有座黄忠祠,供奉着蜀汉老将黄忠;在武侯祠,供奉着关羽、姜维、张飞;而在永陵,或许,这里是成都离大唐王朝最接近的地方。成都是个不缺乏遗址的城市,史前古蜀人的金沙遗址,三国武侯祠,五代王建的永陵,便如同翻一本书一样,可以嗅到历朝历代的成都气息。

  诸葛亮为何偏爱姜维?

  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喜品评人物,不过,在遇到姜维后,似乎一切都要改写了。《三国演义》这样记载他得姜维后的喜悦之情:“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不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事实上,正史中诸葛亮的欣喜之情来得更为热烈,《三国志》记载,他兴冲冲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了封信,信中丝毫不吝赞美之词:“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说:“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永南、季常就是李邵、马良,都是蜀汉冠冕一时的人物,诸葛亮直言姜维要强过马良诸人,这在他一生中是极为反常的现象,而且,诸葛亮显然已经勾勒出了一幅蓝图:先给姜维一支人马,建立功勋;尔后到成都觐见后主,加官进爵,位及人臣。

  那么,姜维究竟是何等人物,引得武侯如此失态?姜维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场,是在诸葛亮北伐之时。诸葛亮伐魏,兵临天水郡,本打算留伏兵一路,待天水太守马遵出城后攻城,不意却被姜维识破。姜维率三千精兵埋伏在要路,待赵云攻城时从一旁杀出,若不是蜀将张翼、高翔前来接应,赵云恐怕难以全身而退,诸葛亮不意天水还有这等人物,遂生爱才之心。为得到姜维,诸葛亮可是煞费苦心,他得知姜维老母在冀县,姜维又是闻名的孝子,于是先令魏延佯攻冀县,待到姜维领兵来救,又用反间计离间姜维、马遵,姜维走投无路,不得不降。

  其实,正史并没有如此复杂,历史上的天水太守马遵是一个极其多疑的人,鱼豢《魏略》记载,诸葛亮军向祁山,马遵领姜维等官吏在外巡查,听说蜀军大军压境,诸县响应,马遵就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独自逃亡。姜维无奈,只得返回冀中,谁知冀中已为蜀军所破,姜维才不得已留在了蜀营。后来魏军夺回冀中,魏军搜得姜维妻儿,念姜维是被迫投降,这才没有灭门。由此看来,诸葛亮非但没有算计到姜维老母,还差点因为失败连累姜维妻儿。

  既然未与姜维交手,诸葛亮为何对他赞誉有加?其实,当时的姜维并非无名小卒,《傅子》说他“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姜维少年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他襟抱不凡,以国事为重,乃是一代才俊。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姜维是不是孝子也是个谜团,东晋史学家孙盛在《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姜维拜会诸葛亮,与老母失散,复得母书,令求当归,意思是叫他回家。姜维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与后人熟悉的孝子比起来,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姜维。

  谁吓走了司马懿?

  姜维入蜀后即授官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27岁。此时关羽、张飞、马超皆没,蜀汉已面临着“蜀中无大将”的窘境,难怪姜维的投诚会令诸葛亮欣慰无比。不久,姜维又升迁为征西将军。伴随仕途一帆风顺而来的是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元代《三国志白话》称“维拜武侯为父”,明朝李贽甚至批点姜维为“又一孔明”。在诸葛亮的大力举荐下,姜维一步步接近蜀汉的最高层。

  《三国演义》“临终授书”则将武侯与姜维的感情渲染到了最高潮:诸葛亮六出祈山,不意命陨五丈原,临终前将姜维叫至床边:“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其实,这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正史并无记载,看来只是小说家的妙笔生花而已。不过,就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际,姜维的韬略权谋即展现了出来。《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死后,长史杨仪整军而出,准备退兵,司马懿率军追来,姜维令军队调头,击鼓进军,司马懿大惧,蜀军这才全身而退。后人皆云“死诸葛走生仲达”,殊不知,吓走司马懿的其实是姜维。

  八次北伐的尴尬

  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军政大权由蒋琬、费祎掌管。延熙四年(公元241年),姜维迁镇西大将军,出任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公元247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平康夷造反,姜维率军平定叛乱。而一年前,蒋琬已去世,蜀汉军事大权实际上由费、姜二人处理,不幸的是,费祎也于253年为魏降人郭修刺杀身亡,已步入中年的姜维必须独自承担起蜀汉兴亡的重任。

  姜维不敢懈怠,《三国志》等史料显示,自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到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姜维先后八次出兵伐魏,几乎每年就有一次战事。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或许是发生在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与景耀元年的两次战役。

  《三国演义》记载,延熙十六年,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张嶷为运粮使,兵出阳平关伐魏。行至陇西,魏辅国将军徐质、司马昭率军迎战。姜维以运粮车引诱徐质出战,一战诛杀徐质,司马昭被困于铁笼山,几乎枯渴而死,全军覆没。魏将郭淮前来救援,姜维接过郭淮射来的箭,反扔回去,郭淮中箭落马而死。

  另一次战役则是在景耀元年。这一年,姜维兵出祁山,分三处安营扎寨,不料邓艾预先挖出一条地道,半夜,魏军从地道中杀出,成内外夹击之势,乱军之中,姜维立于中军帐前,指挥蜀军迎战,以弓箭射退魏军十余次进攻,邓艾不由得赞叹:“姜维深得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真将才也!”在此之后,姜维又布下八卦阵,邓艾中计,虽侥幸出阵,大寨却落入蜀军手中。

  如果单从这两次战役来看,姜维似乎继承武侯衣钵,将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连魏国大将邓艾都不是对手。然而,事与愿违,姜维的胜利经史学家证实不过是小说家之说而已,其一、延熙十六年姜维伐魏并未占到什么便宜,魏将徐质也未遇难,反倒是第二年姜维再次出兵,遭遇徐质反击,在付出张嶷阵亡的惨痛代价后,不得不偃旗息鼓;其二、历史上的郭淮直到255年才去世,魏帝还追赐为大将军,并非在253年战死,更非死于姜维之手;其三、司马昭没到过铁笼山,更谈不上在这里遇险了;其四、姜维与邓艾一生有过数次交手,遗憾的是,姜维从未占到过任何便宜,邓艾一直是他最为强劲的对手。

  这两场被夸大的战争是一个缩影,历史上姜维八次伐魏,三次“不克而还”,两次为邓艾所破,劳师袭远,效果并不明显。蜀汉偏安西南一隅,地狭人稀,如此频繁的北伐对蜀地百姓而言不啻于灾难。费祎在世时对姜维尚有约束,“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等到费祎过世,浩大的军费最终成为了沉重的负担。也正是为此,姜维成为一个颇受非议的人物。其实,姜维北伐自然有他的理由:蜀汉国小民少,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争取生存空间。蜀汉后期,宦官黄皓掌权,一度与右大将军阎宇密谋废黜姜维,姜维危惧,不敢再回成都,此时的姜维连自己尚且无法保全,又怎能企盼他在战场上有所建树呢?

  图谋复国凄惨罹难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大军压境,蜀汉危殆,姜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左车骑张翼合兵剑阁,深沟高垒,钟会粮草不济,大有退意。不过,似乎是上天跟姜维开了个玩笑,邓艾意外地从摩天岭而下,突袭成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迎战,兵败被杀,后主刘禅请降,蜀汉遂亡。姜维本固守剑阁,听说成都告急,遂引军救援,不料中途却接到了后主责令退兵的诏书,将士闻讯皆怒,纷纷拔刀斫石,以泄怨气。就这样,姜维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迅速瓦解,他自己也由蜀汉大将军变成了魏国降将。作为大将军,蜀汉灭亡,姜维似乎难辞其咎,这样的骂名,姜维一背就是两千年,有谁知道,此前得知魏军动向的姜维曾上奏后主调集军队设防,却被后主玩笑般地放在了一旁。

  姜维降魏,钟会竭尽笼络之能,两人“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表面上亲密无间,暗地里却各自算计。对此,史学家卢弼一语道破天机:“会之用维,以其非司马氏之党,且为亡国之将,而其才亦可用也”;而姜维之所以投靠钟会,却是在策划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

  钟会入蜀后渐生异心,这种情绪很快为姜维察觉。于是,姜维巧妙地在一旁煽风点火,以谋士名臣功高震主的悲剧窥探钟会心理,很快取得钟会信任。姜维劝说钟会诛杀军中魏将,尽坑魏兵,据蜀自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姜维曾给后主刘禅写过一封信:“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不知昏庸的后主究竟明不明白这纸书信背后的愤懑与辛酸。

  然而,姜维显然高估了钟会的能力,魏国将士哗变,诛杀钟会及姜维,姜维一家老小都成了刀下鬼。这场屠杀,或许是魏晋时期极为血腥的片断:魏兵争欲报仇,共剖姜维腹,见其胆大如斗。钟会的叛乱以失败告终,姜维的复国计划也成了水月镜花。姜维虽迫于后主敕令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对蜀汉的忠诚却从未泯灭,这场谋反使他背上了另一个“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的骂名,北伐与失败,投降与反叛,或许,矛盾与骂名才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姜维。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