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沉没了的好帖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6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维护,慢慢的找帖子看。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沉没了的帖子,我自认高手。但仍然受益非浅。细读了两遍。当初主人是不间断补充的。我给他整理了一下,现在重新帖出来。算是慰记一下当初帖子主人的初衷。帖子很长,但绝对经典。细细看过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手。最后谢谢原来的帖子主人。

-----------------------------------------------------------------------------------------------------------------------------------------------------

看看论坛近来论事的帖子多了,技术性的帖子少了。觉得有点郁闷。我是长期潜水的。终于现在觉得水太浅。没地潜了。呵呵,今天希望发起这个帖子,抛砖引玉,让更多潜水的高手积极参与进来。但话先说明,以前在别人的帖子里,无论别人观点,水平如何,我通常都是不与评论。但在这个帖子里,即已注明高手讨论。请那些实际战局不过数百次,战功不过数十万的朋友回帖请慎重。所以如此,无非想让更多的新手朋友不被伪高手导入歧途。也诚心期待各位朋友将自己心得体会,得意战局回复本帖,供大家讨论。

既然是抛砖引玉,自然得有砖。先说两三条以为引玉吧。

先说两个我自认还可以的战局。

一,岐山地图,我主大曹枪在永安。盟友两家分别在扶风,天水。 另一盟友在江阳。敌一家在吧郡刘表凉州。其他三家司马上圭,刘备在长安,还有一个孙家的在千阳。开局对我方很不利,上面是三家敌人和我两家盟友交错局势。之后具体出兵细节不与复述。大致为我第一月出大曹下上用,然后南乡城固汉中大散关成仓,到成仓时在第一年第四季度。然后迁都成仓配合盟友灭千阳。下上圭,克长安。敌遂投降。此局之所以觉得还可以,是觉得大局把握比较正确。我大曹枪对付邻近的刘表骑本不是难事。但如果不能速下,上面的2家盟友将处于非常困难的局面,如果我不上去支援,其结果应该是上面敌人3家下我们上面两家盟友,我们下面两家下敌人一家。由于位置交错复杂。在我迁到成仓的时候,上面基本没人敢轻易下副。只进行了一轮快攻,然后处于我方比较困难的僵持阶段。此战记忆比较深刻,引为第一块砖。

二,我杨奉青洲在南安,敌人广汉孙坚雍洲,梓潼马腾雍洲,我盟友在汉中,扶风,北地。另两敌人在巴西,上圭。我第一季度出兵下城跑到吧郡,然后迁都吧郡,然后白帝城,迁都白帝,在下上用魏兴。迁都魏兴。敌人孙坚第二季度两铁刀下我南安 梓潼马腾第一季度出兵抢绵竹关,成都。巴西敌人第四季度度水路追下我吧郡。接着他们一路打到上用,然后我汉中盟友灭巴西,扶风北地盟友灭上圭。之后我一路打回去配合盟友灭广汉灭梓潼。此局之所以觉得可以,在于跑得快,呵呵。三次迁都牵制三个敌人。在移动迁都过程中我养精蓄锐,他们追我到魏性的时候,因一路打城,都成了干兵疲兵,被我魏兴出的两对精兵轻易打了回去。遂他们大势已去。这里再说一下广汉孙坚的雍洲,其实都是老手,但他第一季度录将分宝训兵,第二季度训兵出两兵的常规用指次序是非常错误的。等他想第二季度下我的时候,我已经从南安迁都到了吧郡。然后因为我跑得明显比他快,他追不上我。就此错失战局。

以上两局都是主动迁都,变被动为主动的实例。新手朋友一般不愿意迁都,只有迫不得已才迁都。但如果你想成为三国策游戏的高手。你就应该学会主动迁都。利用迁都改变自己的不利局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以上是的两块砖叫乔迁新居。还是希望更多高手朋友积极参与。不要简单的认可或否定。多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

叙述侦察的帖子以前是比较多的,今天说简短点,尽量不和以前的雷同,侦察是以中心为基准的5 格,如果我们查一个城通常新手查中心,高手查边缘.特别是高区,用弓的少,很多时候查城以41 46等边缘地带为中心点,另外,当我们的部队移动的时候,应该随时注意避开敌人可能侦察的地方.比如我移动的时候,我是不会轻易进入前线盟友的城界范围,也不会在盟友主城停留,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敌人侦察的目标.再说说放米和放防御的效果,防御的被侦察距离是10隔相当于一个不会埋伏的武将,米的被侦察距离是3格,相当于一个埋伏武将.米和防御都没有侦察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不攻击你的米和防御,即使他就在旁边,你也不能发现他.有些高级玩家利用在米后布置一个高级白刀妖能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当你路过的时候,你卡在米的前方然后被妖.但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形.米虽然不会被看到,但当你移动路线上有米时,会出现一个空格,当你在行军途中发现这样的异常现象就得小心了,特别是在进攻路线上.很可能那里有个米,米后面有个埋伏妖等着你呢.

顺便说说这阵子对弓的体会,上面我说过,枪刀弓,本法大同,很多新手朋友可能不理解,通常都说弓群,并且配合鼓舞,妖刀威力最大,刀和枪一般两将就够了.但就我这阵子的体会.两个好弓用得好,完全能达到两枪两刀的效果.我出两弓之后的指令基本大半用在侦察上面.侦察的目的很简单.保护这两个弓,使他发挥最大的效率.绝对不会用这两个弓去充满危险的地方碰运气.弓偷其实远比刀偷厉害.特别是两好弓,如果上了城,大多数情况下能控制并强下.新手朋友喜欢出工群,但在高区,弓群基本是一群废兵,目标大,移动慢.良莠不齐.成了最大的移动目标.弓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出兵快.只要是会弓的君主,(刘章除外)第一季度就能分宝出兵.并控制离自己最近的目标.记得一次在浪淘沙,玩枪实在玩厌烦了,也是第一次用交周.通常浪淘沙高区一般愿意不带用弓的盟友,但都是熟人,他们只好怀疑不好说.呵呵.我马腾交周千阳,敌人刘备青州成仓,大曹凉州天水, 我第一季度录了马妹妹分宝出马腾,马腾养满气埋伏在天水附近.第二季度查天水查成仓出马妹妹.对方天水33出大操骑,成仓44出张任枪.我马腾天水53卡射大操骑兵.妹妹刚好42位射成仓刘备张任枪.并用这两弓控制他们两君主到第4季度.等到盟友支援成功.之后还是这两弓,下北地,下魏兴,基本4家君主被灭都是这两弓打头阵.心情自然舒畅.另外还在一次秋猎见过用弓的敌人,当然地势原因,出来就被我们灭了.秋猎用弓确实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问题.但高区弓带好宝,远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弱,只不过有一点.高区出弓群肯定是不行的,害死自己事小,害死盟友就不够意思了.关于弓侦察,反侦察,用弓自然还有很多话题.希望更多高手朋友参与讨论.


我尽量每天能坚持写点东西,不管对还是错,也是希望以后论坛技术性的帖子能多点。毕竟玩这个游戏总是希望玩得更好。另外还有点私心,边写边总结。以前我是闷头干仗型,团长组织刷分,我嫌麻烦,团里说带过任务,我觉得没意思。说实话,到现在了,我就过了初期教程的几个任务。其他一概不知,前阵子看别人收徒弟可有趣,我也张罗了两个。结果没一个礼拜全炒我鱿鱼,原因很简单,任务我不会刷分我不会,要你这样的师父有什么用。我一个郁闷啊。呵呵,不说废话了,今天我想说说开局方面的一些体会。还是同样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借题发挥。多多益善。

说到开局,前阵子有个帖子,《看看你是那种鸟》,大概是这个名字吧。上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先说说我自己开局吧。出来大地图,自己是那个君主,一看就明白。自己周围的情况,能够看个大概。之后看在野武将,有将打个等,没将打个--。这里和上面那个帖子稍微有点出入。给盟友打字的期间能看到自己的3个盟友,心里默记一下,然后看小地图,拿鼠标找找,自己的三个盟友找到了,其他黑点当然都是敌人。心里大概有数了吧。打开势力表分析兵种。大概这一局的走势。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但无论对错,刚开始分析大局是练内功,能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懒于干这样的事,新手是很难长进的。现在中区玩,见一些玩家一出来5秒中不到,就开始指挥了“先下某某。某某出兵”昨天刚遇到一局。我在伍长,他在城固,叫我下汉中敌人。也不管我什么兵种。上来就喊,“董卓出两刀,下汉中”,呵呵,但他至少大概看了看局势,看的不很明白,总是对以后有益的。报将和指挥过程很多情况下是一体的。以前在浪淘沙打秋猎都是别人指挥我,开不得玩笑啊,万一指挥错了可是要担干系的。野战一般是我指挥别人。混的时间比较长了,通常都给面子。但指挥一定要清楚果断,在高区玩不担心盟友抢将,我要录谁我会先说,“我想要某某”。一般盟友也是这样,很少有先斩后奏的。现在出师表中区混小号,有时候下手不快可真是不行。中区抢将很平常,该抢就抢,该你拿的将你不拿,让盟友拿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盟友。报将尽量准确,大多数朋友报将都是“某某某5”或”“某某某1/5”,这其实不完整。最好把地点报上,方便盟友录将,特别是敌人有军师的时候这点很关键。刚开局,很多盟友还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位置,在地图上查找耽误时间,你要多打两个字,盟友省很多事,局中你军师报的将一定要赶在行政指令开始前报给盟友,提高自己盟友抢将成功的几率,通常你军师一报完将,如果你自己不需要,就应立刻报出去,或者你自己也需要,但怕敌人抢,你就报个“某地某某大家抢”,录到将了第一时间告诉盟友,因为盟友的军师可能报一样的将,尽量不要浪费盟友的指令。指挥一定要清楚,如果没有指挥。尽量告诉盟友自己准备干什么,去那里,目的是什么。告诉目的很重要,即使比较陌生的盟友,你这样告诉他后也能增强配合与默契程度。

什么样的地理该要好将呢。以前我们总是说谁最危险给谁,其实这有点片面。我觉得应该是谁最需要给谁。比如我君主是刘表,现在有个张辽在野,盟友有个大曹,很明显我拿张辽短期作用不大,给大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即使我比较危险,一个会妖的智力将作用可能比张辽的作用还大。这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把张辽让给大操。又或者,我很危险,但如果某个盟友能迅速支援,就能减轻我的危险。那我录好将不如录军师放阵。

前面说的是录将报将,现在我们再说说出兵。高手开局出兵目的是有轻重的,第一目的是战略布局,第二目的是战术布局,第三目的是战术连线。第四目的是找将找粮。一下说这些,有点分不清楚。我分开说下

战略布局包括关键城池,关键关卡的争夺。关键的地方,我方抢到对方就得防守,对方抢到,我方就得防守,防守方得被迫录军师放阵,出妖刀。给进攻方充裕的时间集中兵力压制对手直到消灭对手。说简单点就是赚指令。 举个列子,一次我在大曹青州在梓潼,敌人在汉中凉州,陇西凉州,安定青州,扶风雍洲。盟友在巴西青州长安雍洲临江兑洲。巴西盟友是比较弱的刘表青州。我第一季度出大曹下间隔 下阳平关 然后继续下武都并从武都再出一枪强下了敌人陇西已经占领的天水。然后下成仓下伍长员把上面打了个片,成功等到了下面两家--君主盟友上来合力下了汉中。这里我的优势就是君主好,好君主和--君主的差距一般在3个季度左右就能撤平,如果前三个季度你不能发挥自己好君主的优势,你就是浪费。我下剑阁,汉中必须放阵防守,我强下天水,陇西的怕我打上去,也得在上归防守。同时下成仓下伍长员,目的就一个,逼迫他们处于各自防守的地步。而我只需要在间隔放三个火。连军师都不用任命就能让汉中凉州望城兴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压制,他们如果要反攻,几乎每个人都面临我的威胁。他们得想办法把天水,成仓,伍长等慢慢打回来。

再说战术布局,很多朋友拿到好君主,第一季度拿了好将做什么,分宝训一指然后再训一指出两兵,之后或偷或占城。这样的例子高区都很多。但作为高手,第一季度不管拿了还是没拿好将,分宝出兵是关键。如果邻近一个城是--君主,直接上去卡位控制,根本不给对方放阵的机会,对方如果有好将第二季度出来了,算他运气,下不了他我另找一家,如果他没好将,对不起,让他知道什么叫狠。特别是大曹司马这样的好君主,无论雍青凉交,如果你第一季度没任命军师,我上去先踩你一下43再卡位52。就防止有些敌人第一季度啥都不干先三阵。如果敌人主城离开我有三个月路程,第一季度先打城靠上去再说,第二季度你放阵没军师我再有一个将我照下你,下不了你我也先赚你两个指令再说。你放阵任命军师最少得5指。前两季一共就6个指令,而且前两季的指令可以说是一指一金。我有一个朋友,浪淘沙112211,他的狠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第一季度凉州出来两骑围城控制你,再录个--0训枪就能下你主,哪次下的不是别人,正是俺,当时俺那个佩服啊,还有一次。一对二,都是好君主,别人下他,他下别人,最后弄死一家自己还在,那时都是早期我还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时的秋猎练习局,现在112211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是我很欣赏的一个高手。也喜欢和他配合,和他一起完高区。很多情况下另外两家盟友做点清洁工作就够了。

战术连线和找粮找将这里就不多废话了,只说明一点,高手不会顾忌自己主旁边有没有副,能有盟友连线交叉打副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为了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该打的副必须打。这是一种高手的自信。现在有一种现象,中区高区都很多。就是自动到将。其实喜欢自动到将的都是些中级甚至初级玩家。军师作用就两个,一是报将,二是提高中阵几率,一个好君主有一个好将什么事都能干了,要那么多将做什么。至于放阵,说句闲话。除非我是--君主,如果我是好君主,我绝对不会让你靠近我的主城。战斗都是在你主城周围,而不是我主城周围。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就我自己而言,打仗前两三年没军师甚至一直没军师是经常的事,即使有了军师,没多余的指我放他两年不任命也是长事。还有一次从头到尾就司马一个将配合盟友下3家。先出队,再出营。训高,有盟友配合,多出来的将是浪费。

今天说说我对作战细节的体会吧。细节包括用指,出兵,放阵,走位好多好多。一时说不了那么多了,从最基本的说起。一般新手遇到行政指令的三指都是想到那用到那,谁要报了好将,我录一下。谁叫查那,我帮一下。忽然发现没粮了,买一下。不会合理计划,经常因为指不够耽误事。就我自己后期作战来看,前一季度用指的时候,一定要计划好至少下季度的用指情况。比如这季度我还需要一个好点的将或者军师,那好,我从下季度先扣掉一指,之后在外面的武将是否需要加米。是否需要侦察,如果发现指不够,及时告诉盟友,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一些盟友在春天就开始要求盟友夏天帮查下某某地方,这就是他已经发现下季度短指了。另外事情的轻重不一样,没必要的指一定不要浪费。通常我自己录将每季度从来不会超过一指并不是我不想要好将,而是上个季度给这个季度的计划中只留了一指录将,如果我发现下季度我必须用四指,那赶紧重新计划这个季度的三指令。下指慢也是高手的一个习惯。无论作战还是行政,一般迅速下指的都是新手。使劲打“???”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下完指令了。当然,有掉线情况除外。最少提前一个季度计划下季度三指使用情况,这是新手向高手迈进的一种标志。

还有一些朋友,该出兵了,忽然发现米不够。就是一些老玩家都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够细心的缘故,自己城里有多少米钱需要随时注意,什么时候能收米,是否需要卖米。最少提前一个季度就应该想清楚。

作战的时候,只看自己这个月能走到那里,其他什么都不管,这是纯新手,提前数下自己两三个月能到什么位置,那是一般玩家。提前计算自己下季度能到那里,那是老手。提前计算下季度到那里放米。并估计敌人如果出了兵会在什么地方,那是高手。普通玩家出门经常打遭遇战。遇到敌人的时候自己气还不满。高手从来先估计好敌人的路线在确定自己的路线。如果遇到,那也是在自己预计的地方,在自己占优势的情况下等于是让敌人钻了自己的套。在我5星的时候,我就大概知道某城到某城需要几个月时间。需要精确计算的时候,拿着鼠标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数过去。有一次盟友在临江。我要他的两枪下季度到长安,他说到不了。我叫他自己数下,结果数了,刚好能到。这就是细节。高手部队的移动,没有一步是随心所欲的,不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士气高的走那里,士气底的走那里,都提前有计划。不计算清楚,就是盲目出战,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问题。很多时候,我有时候第给刚出城两月已经满气的部队加米。同盟说我毛病,其实这个米不是给这个部队吃。而是给紧接着出来的下支部队半路补士气用。不了解这层意思的当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控制自己部队的士气是成为高手的另一个标志,弓兵如果时间允许,尽量第三月出城,下次加米刚好吃完,刀枪如果是偷人,更得控制自己士气。都满气就少砍一刀。和盟友下城的时候,出兵数也得提前估计好,如果知道对方三火围城。那先计划好谁准备去踩阵的,兵带上4300。如果是三八卦围城。要去踩阵的武将兵别超过5000,特别是好将。踩不死就帮别人当城墙了。

———————————————————————————————

希望看了以上转帖的朋友,觉得有益将帖子继续顶起,也不枉费帖子原主人的一番辛劳.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04-26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老生常谈  但是很多新人理解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04-26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论坛近来论事的帖子多了,技术性的帖子少了。觉得有点郁闷。我是长期潜水的。终于现在觉得水太浅。没地潜了。呵呵,今天希望发起这个帖子,抛砖引玉,让更多潜水的高手积极参与进来。但话先说明,以前在别人的帖子里,无论别人观点,水平如何,我通常都是不与评论。但在这个帖子里,即已注明高手讨论。请那些实际战局不过数百次,战功不过数十万的朋友回帖请慎重。所以如此,无非想让更多的新手朋友不被伪高手导入歧途。也诚心期待各位朋友将自己心得体会,得意战局回复本帖,供大家讨论。

既然是抛砖引玉,自然得有砖。先说两三条以为引玉吧。

先说两个我自认还可以的战局。

一,岐山地图,我主大曹枪在永安。盟友两家分别在扶风,天水。 另一盟友在江阳。敌一家在吧郡刘表凉州。其他三家司马上圭,刘备在长安,还有一个孙家的在千阳。开局对我方很不利,上面是三家敌人和我两家盟友交错局势。之后具体出兵细节不与复述。大致为我第一月出大曹下上用,然后南乡城固汉中大散关成仓,到成仓时在第一年第四季度。然后迁都成仓配合盟友灭千阳。下上圭,克长安。敌遂投降。此局之所以觉得还可以,是觉得大局把握比较正确。我大曹枪对付邻近的刘表骑本不是难事。但如果不能速下,上面的2家盟友将处于非常困难的局面,如果我不上去支援,其结果应该是上面敌人3家下我们上面两家盟友,我们下面两家下敌人一家。由于位置交错复杂。在我迁到成仓的时候,上面基本没人敢轻易下副。只进行了一轮快攻,然后处于我方比较困难的僵持阶段。此战记忆比较深刻,引为第一块砖。

二,我杨奉青洲在南安,敌人广汉孙坚雍洲,梓潼马腾雍洲,我盟友在汉中,扶风,北地。另两敌人在巴西,上圭。我第一季度出兵下城跑到吧郡,然后迁都吧郡,然后白帝城,迁都白帝,在下上用魏兴。迁都魏兴。敌人孙坚第二季度两铁刀下我南安 梓潼马腾第一季度出兵抢绵竹关,成都。巴西敌人第四季度度水路追下我吧郡。接着他们一路打到上用,然后我汉中盟友灭巴西,扶风北地盟友灭上圭。之后我一路打回去配合盟友灭广汉灭梓潼。此局之所以觉得可以,在于跑得快,呵呵。三次迁都牵制三个敌人。在移动迁都过程中我养精蓄锐,他们追我到魏性的时候,因一路打城,都成了干兵疲兵,被我魏兴出的两对精兵轻易打了回去。遂他们大势已去。这里再说一下广汉孙坚的雍洲,其实都是老手,但他第一季度录将分宝训兵,第二季度训兵出两兵的常规用指次序是非常错误的。等他想第二季度下我的时候,我已经从南安迁都到了吧郡。然后因为我跑得明显比他快,他追不上我。就此错失战局。

以上两局都是主动迁都,变被动为主动的实例。新手朋友一般不愿意迁都,只有迫不得已才迁都。但如果你想成为三国策游戏的高手。你就应该学会主动迁都。利用迁都改变自己的不利局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以上是的两块砖叫乔迁新居。还是希望更多高手朋友积极参与。不要简单的认可或否定。多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

叙述侦察的帖子以前是比较多的,今天说简短点,尽量不和以前的雷同,侦察是以中心为基准的5 格,如果我们查一个城通常新手查中心,高手查边缘.特别是高区,用弓的少,很多时候查城以41 46等边缘地带为中心点,另外,当我们的部队移动的时候,应该随时注意避开敌人可能侦察的地方.比如我移动的时候,我是不会轻易进入前线盟友的城界范围,也不会在盟友主城停留,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敌人侦察的目标.再说说放米和放防御的效果,防御的被侦察距离是10隔相当于一个不会埋伏的武将,米的被侦察距离是3格,相当于一个埋伏武将.米和防御都没有侦察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不攻击你的米和防御,即使他就在旁边,你也不能发现他.有些高级玩家利用在米后布置一个高级白刀妖能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当你路过的时候,你卡在米的前方然后被妖.但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形.米虽然不会被看到,但当你移动路线上有米时,会出现一个空格,当你在行军途中发现这样的异常现象就得小心了,特别是在进攻路线上.很可能那里有个米,米后面有个埋伏妖等着你呢.

顺便说说这阵子对弓的体会,上面我说过,枪刀弓,本法大同,很多新手朋友可能不理解,通常都说弓群,并且配合鼓舞,妖刀威力最大,刀和枪一般两将就够了.但就我这阵子的体会.两个好弓用得好,完全能达到两枪两刀的效果.我出两弓之后的指令基本大半用在侦察上面.侦察的目的很简单.保护这两个弓,使他发挥最大的效率.绝对不会用这两个弓去充满危险的地方碰运气.弓偷其实远比刀偷厉害.特别是两好弓,如果上了城,大多数情况下能控制并强下.新手朋友喜欢出工群,但在高区,弓群基本是一群废兵,目标大,移动慢.良莠不齐.成了最大的移动目标.弓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出兵快.只要是会弓的君主,(刘章除外)第一季度就能分宝出兵.并控制离自己最近的目标.记得一次在浪淘沙,玩枪实在玩厌烦了,也是第一次用交周.通常浪淘沙高区一般愿意不带用弓的盟友,但都是熟人,他们只好怀疑不好说.呵呵.我马腾交周千阳,敌人刘备青州成仓,大曹凉州天水, 我第一季度录了马妹妹分宝出马腾,马腾养满气埋伏在天水附近.第二季度查天水查成仓出马妹妹.对方天水33出大操骑,成仓44出张任枪.我马腾天水53卡射大操骑兵.妹妹刚好42位射成仓刘备张任枪.并用这两弓控制他们两君主到第4季度.等到盟友支援成功.之后还是这两弓,下北地,下魏兴,基本4家君主被灭都是这两弓打头阵.心情自然舒畅.另外还在一次秋猎见过用弓的敌人,当然地势原因,出来就被我们灭了.秋猎用弓确实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问题.但高区弓带好宝,远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弱,只不过有一点.高区出弓群肯定是不行的,害死自己事小,害死盟友就不够意思了.关于弓侦察,反侦察,用弓自然还有很多话题.希望更多高手朋友参与讨论.


我尽量每天能坚持写点东西,不管对还是错,也是希望以后论坛技术性的帖子能多点。毕竟玩这个游戏总是希望玩得更好。另外还有点私心,边写边总结。以前我是闷头干仗型,团长组织刷分,我嫌麻烦,团里说带过任务,我觉得没意思。说实话,到现在了,我就过了初期教程的几个任务。其他一概不知,前阵子看别人收徒弟可有趣,我也张罗了两个。结果没一个礼拜全炒我鱿鱼,原因很简单,任务我不会刷分我不会,要你这样的师父有什么用。我一个郁闷啊。呵呵,不说废话了,今天我想说说开局方面的一些体会。还是同样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借题发挥。多多益善。

说到开局,前阵子有个帖子,《看看你是那种鸟》,大概是这个名字吧。上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先说说我自己开局吧。出来大地图,自己是那个君主,一看就明白。自己周围的情况,能够看个大概。之后看在野武将,有将打个等,没将打个--。这里和上面那个帖子稍微有点出入。给盟友打字的期间能看到自己的3个盟友,心里默记一下,然后看小地图,拿鼠标找找,自己的三个盟友找到了,其他黑点当然都是敌人。心里大概有数了吧。打开势力表分析兵种。大概这一局的走势。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但无论对错,刚开始分析大局是练内功,能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懒于干这样的事,新手是很难长进的。现在中区玩,见一些玩家一出来5秒中不到,就开始指挥了“先下某某。某某出兵”昨天刚遇到一局。我在伍长,他在城固,叫我下汉中敌人。也不管我什么兵种。上来就喊,“董卓出两刀,下汉中”,呵呵,但他至少大概看了看局势,看的不很明白,总是对以后有益的。报将和指挥过程很多情况下是一体的。以前在浪淘沙打秋猎都是别人指挥我,开不得玩笑啊,万一指挥错了可是要担干系的。野战一般是我指挥别人。混的时间比较长了,通常都给面子。但指挥一定要清楚果断,在高区玩不担心盟友抢将,我要录谁我会先说,“我想要某某”。一般盟友也是这样,很少有先斩后奏的。现在出师表中区混小号,有时候下手不快可真是不行。中区抢将很平常,该抢就抢,该你拿的将你不拿,让盟友拿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盟友。报将尽量准确,大多数朋友报将都是“某某某5”或”“某某某1/5”,这其实不完整。最好把地点报上,方便盟友录将,特别是敌人有军师的时候这点很关键。刚开局,很多盟友还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位置,在地图上查找耽误时间,你要多打两个字,盟友省很多事,局中你军师报的将一定要赶在行政指令开始前报给盟友,提高自己盟友抢将成功的几率,通常你军师一报完将,如果你自己不需要,就应立刻报出去,或者你自己也需要,但怕敌人抢,你就报个“某地某某大家抢”,录到将了第一时间告诉盟友,因为盟友的军师可能报一样的将,尽量不要浪费盟友的指令。指挥一定要清楚,如果没有指挥。尽量告诉盟友自己准备干什么,去那里,目的是什么。告诉目的很重要,即使比较陌生的盟友,你这样告诉他后也能增强配合与默契程度。

什么样的地理该要好将呢。以前我们总是说谁最危险给谁,其实这有点片面。我觉得应该是谁最需要给谁。比如我君主是刘表,现在有个张辽在野,盟友有个大曹,很明显我拿张辽短期作用不大,给大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即使我比较危险,一个会妖的智力将作用可能比张辽的作用还大。这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把张辽让给大操。又或者,我很危险,但如果某个盟友能迅速支援,就能减轻我的危险。那我录好将不如录军师放阵。

前面说的是录将报将,现在我们再说说出兵。高手开局出兵目的是有轻重的,第一目的是战略布局,第二目的是战术布局,第三目的是战术连线。第四目的是找将找粮。一下说这些,有点分不清楚。我分开说下

战略布局包括关键城池,关键关卡的争夺。关键的地方,我方抢到对方就得防守,对方抢到,我方就得防守,防守方得被迫录军师放阵,出妖刀。给进攻方充裕的时间集中兵力压制对手直到消灭对手。说简单点就是赚指令。 举个列子,一次我在大曹青州在梓潼,敌人在汉中凉州,陇西凉州,安定青州,扶风雍洲。盟友在巴西青州长安雍洲临江兑洲。巴西盟友是比较弱的刘表青州。我第一季度出大曹下间隔 下阳平关 然后继续下武都并从武都再出一枪强下了敌人陇西已经占领的天水。然后下成仓下伍长员把上面打了个片,成功等到了下面两家--君主盟友上来合力下了汉中。这里我的优势就是君主好,好君主和--君主的差距一般在3个季度左右就能撤平,如果前三个季度你不能发挥自己好君主的优势,你就是浪费。我下剑阁,汉中必须放阵防守,我强下天水,陇西的怕我打上去,也得在上归防守。同时下成仓下伍长员,目的就一个,逼迫他们处于各自防守的地步。而我只需要在间隔放三个火。连军师都不用任命就能让汉中凉州望城兴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压制,他们如果要反攻,几乎每个人都面临我的威胁。他们得想办法把天水,成仓,伍长等慢慢打回来。

再说战术布局,很多朋友拿到好君主,第一季度拿了好将做什么,分宝训一指然后再训一指出两兵,之后或偷或占城。这样的例子高区都很多。但作为高手,第一季度不管拿了还是没拿好将,分宝出兵是关键。如果邻近一个城是--君主,直接上去卡位控制,根本不给对方放阵的机会,对方如果有好将第二季度出来了,算他运气,下不了他我另找一家,如果他没好将,对不起,让他知道什么叫狠。特别是大曹司马这样的好君主,无论雍青凉交,如果你第一季度没任命军师,我上去先踩你一下43再卡位52。就防止有些敌人第一季度啥都不干先三阵。如果敌人主城离开我有三个月路程,第一季度先打城靠上去再说,第二季度你放阵没军师我再有一个将我照下你,下不了你我也先赚你两个指令再说。你放阵任命军师最少得5指。前两季一共就6个指令,而且前两季的指令可以说是一指一金。我有一个朋友,浪淘沙112211,他的狠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第一季度凉州出来两骑围城控制你,再录个--0训枪就能下你主,哪次下的不是别人,正是俺,当时俺那个佩服啊,还有一次。一对二,都是好君主,别人下他,他下别人,最后弄死一家自己还在,那时都是早期我还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时的秋猎练习局,现在112211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是我很欣赏的一个高手。也喜欢和他配合,和他一起完高区。很多情况下另外两家盟友做点清洁工作就够了。

战术连线和找粮找将这里就不多废话了,只说明一点,高手不会顾忌自己主旁边有没有副,能有盟友连线交叉打副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为了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该打的副必须打。这是一种高手的自信。现在有一种现象,中区高区都很多。就是自动到将。其实喜欢自动到将的都是些中级甚至初级玩家。军师作用就两个,一是报将,二是提高中阵几率,一个好君主有一个好将什么事都能干了,要那么多将做什么。至于放阵,说句闲话。除非我是--君主,如果我是好君主,我绝对不会让你靠近我的主城。战斗都是在你主城周围,而不是我主城周围。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就我自己而言,打仗前两三年没军师甚至一直没军师是经常的事,即使有了军师,没多余的指我放他两年不任命也是长事。还有一次从头到尾就司马一个将配合盟友下3家。先出队,再出营。训高,有盟友配合,多出来的将是浪费。

今天说说我对作战细节的体会吧。细节包括用指,出兵,放阵,走位好多好多。一时说不了那么多了,从最基本的说起。一般新手遇到行政指令的三指都是想到那用到那,谁要报了好将,我录一下。谁叫查那,我帮一下。忽然发现没粮了,买一下。不会合理计划,经常因为指不够耽误事。就我自己后期作战来看,前一季度用指的时候,一定要计划好至少下季度的用指情况。比如这季度我还需要一个好点的将或者军师,那好,我从下季度先扣掉一指,之后在外面的武将是否需要加米。是否需要侦察,如果发现指不够,及时告诉盟友,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一些盟友在春天就开始要求盟友夏天帮查下某某地方,这就是他已经发现下季度短指了。另外事情的轻重不一样,没必要的指一定不要浪费。通常我自己录将每季度从来不会超过一指并不是我不想要好将,而是上个季度给这个季度的计划中只留了一指录将,如果我发现下季度我必须用四指,那赶紧重新计划这个季度的三指令。下指慢也是高手的一个习惯。无论作战还是行政,一般迅速下指的都是新手。使劲打“???”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下完指令了。当然,有掉线情况除外。最少提前一个季度计划下季度三指使用情况,这是新手向高手迈进的一种标志。

还有一些朋友,该出兵了,忽然发现米不够。就是一些老玩家都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够细心的缘故,自己城里有多少米钱需要随时注意,什么时候能收米,是否需要卖米。最少提前一个季度就应该想清楚。

作战的时候,只看自己这个月能走到那里,其他什么都不管,这是纯新手,提前数下自己两三个月能到什么位置,那是一般玩家。提前计算自己下季度能到那里,那是老手。提前计算下季度到那里放米。并估计敌人如果出了兵会在什么地方,那是高手。普通玩家出门经常打遭遇战。遇到敌人的时候自己气还不满。高手从来先估计好敌人的路线在确定自己的路线。如果遇到,那也是在自己预计的地方,在自己占优势的情况下等于是让敌人钻了自己的套。在我5星的时候,我就大概知道某城到某城需要几个月时间。需要精确计算的时候,拿着鼠标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数过去。有一次盟友在临江。我要他的两枪下季度到长安,他说到不了。我叫他自己数下,结果数了,刚好能到。这就是细节。高手部队的移动,没有一步是随心所欲的,不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士气高的走那里,士气底的走那里,都提前有计划。不计算清楚,就是盲目出战,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问题。很多时候,我有时候第给刚出城两月已经满气的部队加米。同盟说我毛病,其实这个米不是给这个部队吃。而是给紧接着出来的下支部队半路补士气用。不了解这层意思的当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控制自己部队的士气是成为高手的另一个标志,弓兵如果时间允许,尽量第三月出城,下次加米刚好吃完,刀枪如果是偷人,更得控制自己士气。都满气就少砍一刀。和盟友下城的时候,出兵数也得提前估计好,如果知道对方三火围城。那先计划好谁准备去踩阵的,兵带上4300。如果是三八卦围城。要去踩阵的武将兵别超过5000,特别是好将。踩不死就帮别人当城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04-26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04-26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haotiezi   ding qi !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04-26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xt1975在2007-4-26 11:51:00的发言:

今天维护,慢慢的找帖子看。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沉没了的帖子,我自认高手。但仍然受益非浅。细读了两遍。当初主人是不间断补充的。我给他整理了一下,现在重新帖出来。算是慰记一下当初帖子主人的初衷。帖子很长,但绝对经典。细细看过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手。最后谢谢原来的帖子主人。

-----------------------------------------------------------------------------------------------------------------------------------------------------

看看论坛近来论事的帖子多了,技术性的帖子少了。觉得有点郁闷。我是长期潜水的。终于现在觉得水太浅。没地潜了。呵呵,今天希望发起这个帖子,抛砖引玉,让更多潜水的高手积极参与进来。但话先说明,以前在别人的帖子里,无论别人观点,水平如何,我通常都是不与评论。但在这个帖子里,即已注明高手讨论。请那些实际战局不过数百次,战功不过数十万的朋友回帖请慎重。所以如此,无非想让更多的新手朋友不被伪高手导入歧途。也诚心期待各位朋友将自己心得体会,得意战局回复本帖,供大家讨论。

既然是抛砖引玉,自然得有砖。先说两三条以为引玉吧。

先说两个我自认还可以的战局。

一,岐山地图,我主大曹枪在永安。盟友两家分别在扶风,天水。 另一盟友在江阳。敌一家在吧郡刘表凉州。其他三家司马上圭,刘备在长安,还有一个孙家的在千阳。开局对我方很不利,上面是三家敌人和我两家盟友交错局势。之后具体出兵细节不与复述。大致为我第一月出大曹下上用,然后南乡城固汉中大散关成仓,到成仓时在第一年第四季度。然后迁都成仓配合盟友灭千阳。下上圭,克长安。敌遂投降。此局之所以觉得还可以,是觉得大局把握比较正确。我大曹枪对付邻近的刘表骑本不是难事。但如果不能速下,上面的2家盟友将处于非常困难的局面,如果我不上去支援,其结果应该是上面敌人3家下我们上面两家盟友,我们下面两家下敌人一家。由于位置交错复杂。在我迁到成仓的时候,上面基本没人敢轻易下副。只进行了一轮快攻,然后处于我方比较困难的僵持阶段。此战记忆比较深刻,引为第一块砖。

二,我杨奉青洲在南安,敌人广汉孙坚雍洲,梓潼马腾雍洲,我盟友在汉中,扶风,北地。另两敌人在巴西,上圭。我第一季度出兵下城跑到吧郡,然后迁都吧郡,然后白帝城,迁都白帝,在下上用魏兴。迁都魏兴。敌人孙坚第二季度两铁刀下我南安 梓潼马腾第一季度出兵抢绵竹关,成都。巴西敌人第四季度度水路追下我吧郡。接着他们一路打到上用,然后我汉中盟友灭巴西,扶风北地盟友灭上圭。之后我一路打回去配合盟友灭广汉灭梓潼。此局之所以觉得可以,在于跑得快,呵呵。三次迁都牵制三个敌人。在移动迁都过程中我养精蓄锐,他们追我到魏性的时候,因一路打城,都成了干兵疲兵,被我魏兴出的两对精兵轻易打了回去。遂他们大势已去。这里再说一下广汉孙坚的雍洲,其实都是老手,但他第一季度录将分宝训兵,第二季度训兵出两兵的常规用指次序是非常错误的。等他想第二季度下我的时候,我已经从南安迁都到了吧郡。然后因为我跑得明显比他快,他追不上我。就此错失战局。

以上两局都是主动迁都,变被动为主动的实例。新手朋友一般不愿意迁都,只有迫不得已才迁都。但如果你想成为三国策游戏的高手。你就应该学会主动迁都。利用迁都改变自己的不利局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以上是的两块砖叫乔迁新居。还是希望更多高手朋友积极参与。不要简单的认可或否定。多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

叙述侦察的帖子以前是比较多的,今天说简短点,尽量不和以前的雷同,侦察是以中心为基准的5 格,如果我们查一个城通常新手查中心,高手查边缘.特别是高区,用弓的少,很多时候查城以41 46等边缘地带为中心点,另外,当我们的部队移动的时候,应该随时注意避开敌人可能侦察的地方.比如我移动的时候,我是不会轻易进入前线盟友的城界范围,也不会在盟友主城停留,因为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敌人侦察的目标.再说说放米和放防御的效果,防御的被侦察距离是10隔相当于一个不会埋伏的武将,米的被侦察距离是3格,相当于一个埋伏武将.米和防御都没有侦察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不攻击你的米和防御,即使他就在旁边,你也不能发现他.有些高级玩家利用在米后布置一个高级白刀妖能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当你路过的时候,你卡在米的前方然后被妖.但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形.米虽然不会被看到,但当你移动路线上有米时,会出现一个空格,当你在行军途中发现这样的异常现象就得小心了,特别是在进攻路线上.很可能那里有个米,米后面有个埋伏妖等着你呢.

顺便说说这阵子对弓的体会,上面我说过,枪刀弓,本法大同,很多新手朋友可能不理解,通常都说弓群,并且配合鼓舞,妖刀威力最大,刀和枪一般两将就够了.但就我这阵子的体会.两个好弓用得好,完全能达到两枪两刀的效果.我出两弓之后的指令基本大半用在侦察上面.侦察的目的很简单.保护这两个弓,使他发挥最大的效率.绝对不会用这两个弓去充满危险的地方碰运气.弓偷其实远比刀偷厉害.特别是两好弓,如果上了城,大多数情况下能控制并强下.新手朋友喜欢出工群,但在高区,弓群基本是一群废兵,目标大,移动慢.良莠不齐.成了最大的移动目标.弓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出兵快.只要是会弓的君主,(刘章除外)第一季度就能分宝出兵.并控制离自己最近的目标.记得一次在浪淘沙,玩枪实在玩厌烦了,也是第一次用交周.通常浪淘沙高区一般愿意不带用弓的盟友,但都是熟人,他们只好怀疑不好说.呵呵.我马腾交周千阳,敌人刘备青州成仓,大曹凉州天水, 我第一季度录了马妹妹分宝出马腾,马腾养满气埋伏在天水附近.第二季度查天水查成仓出马妹妹.对方天水33出大操骑,成仓44出张任枪.我马腾天水53卡射大操骑兵.妹妹刚好42位射成仓刘备张任枪.并用这两弓控制他们两君主到第4季度.等到盟友支援成功.之后还是这两弓,下北地,下魏兴,基本4家君主被灭都是这两弓打头阵.心情自然舒畅.另外还在一次秋猎见过用弓的敌人,当然地势原因,出来就被我们灭了.秋猎用弓确实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问题.但高区弓带好宝,远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弱,只不过有一点.高区出弓群肯定是不行的,害死自己事小,害死盟友就不够意思了.关于弓侦察,反侦察,用弓自然还有很多话题.希望更多高手朋友参与讨论.


我尽量每天能坚持写点东西,不管对还是错,也是希望以后论坛技术性的帖子能多点。毕竟玩这个游戏总是希望玩得更好。另外还有点私心,边写边总结。以前我是闷头干仗型,团长组织刷分,我嫌麻烦,团里说带过任务,我觉得没意思。说实话,到现在了,我就过了初期教程的几个任务。其他一概不知,前阵子看别人收徒弟可有趣,我也张罗了两个。结果没一个礼拜全炒我鱿鱼,原因很简单,任务我不会刷分我不会,要你这样的师父有什么用。我一个郁闷啊。呵呵,不说废话了,今天我想说说开局方面的一些体会。还是同样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借题发挥。多多益善。

说到开局,前阵子有个帖子,《看看你是那种鸟》,大概是这个名字吧。上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先说说我自己开局吧。出来大地图,自己是那个君主,一看就明白。自己周围的情况,能够看个大概。之后看在野武将,有将打个等,没将打个--。这里和上面那个帖子稍微有点出入。给盟友打字的期间能看到自己的3个盟友,心里默记一下,然后看小地图,拿鼠标找找,自己的三个盟友找到了,其他黑点当然都是敌人。心里大概有数了吧。打开势力表分析兵种。大概这一局的走势。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但无论对错,刚开始分析大局是练内功,能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懒于干这样的事,新手是很难长进的。现在中区玩,见一些玩家一出来5秒中不到,就开始指挥了“先下某某。某某出兵”昨天刚遇到一局。我在伍长,他在城固,叫我下汉中敌人。也不管我什么兵种。上来就喊,“董卓出两刀,下汉中”,呵呵,但他至少大概看了看局势,看的不很明白,总是对以后有益的。报将和指挥过程很多情况下是一体的。以前在浪淘沙打秋猎都是别人指挥我,开不得玩笑啊,万一指挥错了可是要担干系的。野战一般是我指挥别人。混的时间比较长了,通常都给面子。但指挥一定要清楚果断,在高区玩不担心盟友抢将,我要录谁我会先说,“我想要某某”。一般盟友也是这样,很少有先斩后奏的。现在出师表中区混小号,有时候下手不快可真是不行。中区抢将很平常,该抢就抢,该你拿的将你不拿,让盟友拿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盟友。报将尽量准确,大多数朋友报将都是“某某某5”或”“某某某1/5”,这其实不完整。最好把地点报上,方便盟友录将,特别是敌人有军师的时候这点很关键。刚开局,很多盟友还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位置,在地图上查找耽误时间,你要多打两个字,盟友省很多事,局中你军师报的将一定要赶在行政指令开始前报给盟友,提高自己盟友抢将成功的几率,通常你军师一报完将,如果你自己不需要,就应立刻报出去,或者你自己也需要,但怕敌人抢,你就报个“某地某某大家抢”,录到将了第一时间告诉盟友,因为盟友的军师可能报一样的将,尽量不要浪费盟友的指令。指挥一定要清楚,如果没有指挥。尽量告诉盟友自己准备干什么,去那里,目的是什么。告诉目的很重要,即使比较陌生的盟友,你这样告诉他后也能增强配合与默契程度。

什么样的地理该要好将呢。以前我们总是说谁最危险给谁,其实这有点片面。我觉得应该是谁最需要给谁。比如我君主是刘表,现在有个张辽在野,盟友有个大曹,很明显我拿张辽短期作用不大,给大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即使我比较危险,一个会妖的智力将作用可能比张辽的作用还大。这时候就应该果断的把张辽让给大操。又或者,我很危险,但如果某个盟友能迅速支援,就能减轻我的危险。那我录好将不如录军师放阵。

前面说的是录将报将,现在我们再说说出兵。高手开局出兵目的是有轻重的,第一目的是战略布局,第二目的是战术布局,第三目的是战术连线。第四目的是找将找粮。一下说这些,有点分不清楚。我分开说下

战略布局包括关键城池,关键关卡的争夺。关键的地方,我方抢到对方就得防守,对方抢到,我方就得防守,防守方得被迫录军师放阵,出妖刀。给进攻方充裕的时间集中兵力压制对手直到消灭对手。说简单点就是赚指令。 举个列子,一次我在大曹青州在梓潼,敌人在汉中凉州,陇西凉州,安定青州,扶风雍洲。盟友在巴西青州长安雍洲临江兑洲。巴西盟友是比较弱的刘表青州。我第一季度出大曹下间隔 下阳平关 然后继续下武都并从武都再出一枪强下了敌人陇西已经占领的天水。然后下成仓下伍长员把上面打了个片,成功等到了下面两家--君主盟友上来合力下了汉中。这里我的优势就是君主好,好君主和--君主的差距一般在3个季度左右就能撤平,如果前三个季度你不能发挥自己好君主的优势,你就是浪费。我下剑阁,汉中必须放阵防守,我强下天水,陇西的怕我打上去,也得在上归防守。同时下成仓下伍长员,目的就一个,逼迫他们处于各自防守的地步。而我只需要在间隔放三个火。连军师都不用任命就能让汉中凉州望城兴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压制,他们如果要反攻,几乎每个人都面临我的威胁。他们得想办法把天水,成仓,伍长等慢慢打回来。

再说战术布局,很多朋友拿到好君主,第一季度拿了好将做什么,分宝训一指然后再训一指出两兵,之后或偷或占城。这样的例子高区都很多。但作为高手,第一季度不管拿了还是没拿好将,分宝出兵是关键。如果邻近一个城是--君主,直接上去卡位控制,根本不给对方放阵的机会,对方如果有好将第二季度出来了,算他运气,下不了他我另找一家,如果他没好将,对不起,让他知道什么叫狠。特别是大曹司马这样的好君主,无论雍青凉交,如果你第一季度没任命军师,我上去先踩你一下43再卡位52。就防止有些敌人第一季度啥都不干先三阵。如果敌人主城离开我有三个月路程,第一季度先打城靠上去再说,第二季度你放阵没军师我再有一个将我照下你,下不了你我也先赚你两个指令再说。你放阵任命军师最少得5指。前两季一共就6个指令,而且前两季的指令可以说是一指一金。我有一个朋友,浪淘沙112211,他的狠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第一季度凉州出来两骑围城控制你,再录个--0训枪就能下你主,哪次下的不是别人,正是俺,当时俺那个佩服啊,还有一次。一对二,都是好君主,别人下他,他下别人,最后弄死一家自己还在,那时都是早期我还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时的秋猎练习局,现在112211在浪淘沙王者至尊,是我很欣赏的一个高手。也喜欢和他配合,和他一起完高区。很多情况下另外两家盟友做点清洁工作就够了。

战术连线和找粮找将这里就不多废话了,只说明一点,高手不会顾忌自己主旁边有没有副,能有盟友连线交叉打副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为了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该打的副必须打。这是一种高手的自信。现在有一种现象,中区高区都很多。就是自动到将。其实喜欢自动到将的都是些中级甚至初级玩家。军师作用就两个,一是报将,二是提高中阵几率,一个好君主有一个好将什么事都能干了,要那么多将做什么。至于放阵,说句闲话。除非我是--君主,如果我是好君主,我绝对不会让你靠近我的主城。战斗都是在你主城周围,而不是我主城周围。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就我自己而言,打仗前两三年没军师甚至一直没军师是经常的事,即使有了军师,没多余的指我放他两年不任命也是长事。还有一次从头到尾就司马一个将配合盟友下3家。先出队,再出营。训高,有盟友配合,多出来的将是浪费。

今天说说我对作战细节的体会吧。细节包括用指,出兵,放阵,走位好多好多。一时说不了那么多了,从最基本的说起。一般新手遇到行政指令的三指都是想到那用到那,谁要报了好将,我录一下。谁叫查那,我帮一下。忽然发现没粮了,买一下。不会合理计划,经常因为指不够耽误事。就我自己后期作战来看,前一季度用指的时候,一定要计划好至少下季度的用指情况。比如这季度我还需要一个好点的将或者军师,那好,我从下季度先扣掉一指,之后在外面的武将是否需要加米。是否需要侦察,如果发现指不够,及时告诉盟友,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一些盟友在春天就开始要求盟友夏天帮查下某某地方,这就是他已经发现下季度短指了。另外事情的轻重不一样,没必要的指一定不要浪费。通常我自己录将每季度从来不会超过一指并不是我不想要好将,而是上个季度给这个季度的计划中只留了一指录将,如果我发现下季度我必须用四指,那赶紧重新计划这个季度的三指令。下指慢也是高手的一个习惯。无论作战还是行政,一般迅速下指的都是新手。使劲打“???”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已经下完指令了。当然,有掉线情况除外。最少提前一个季度计划下季度三指使用情况,这是新手向高手迈进的一种标志。

还有一些朋友,该出兵了,忽然发现米不够。就是一些老玩家都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够细心的缘故,自己城里有多少米钱需要随时注意,什么时候能收米,是否需要卖米。最少提前一个季度就应该想清楚。

作战的时候,只看自己这个月能走到那里,其他什么都不管,这是纯新手,提前数下自己两三个月能到什么位置,那是一般玩家。提前计算自己下季度能到那里,那是老手。提前计算下季度到那里放米。并估计敌人如果出了兵会在什么地方,那是高手。普通玩家出门经常打遭遇战。遇到敌人的时候自己气还不满。高手从来先估计好敌人的路线在确定自己的路线。如果遇到,那也是在自己预计的地方,在自己占优势的情况下等于是让敌人钻了自己的套。在我5星的时候,我就大概知道某城到某城需要几个月时间。需要精确计算的时候,拿着鼠标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数过去。有一次盟友在临江。我要他的两枪下季度到长安,他说到不了。我叫他自己数下,结果数了,刚好能到。这就是细节。高手部队的移动,没有一步是随心所欲的,不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会埋伏的武将走什么位置,士气高的走那里,士气底的走那里,都提前有计划。不计算清楚,就是盲目出战,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问题。很多时候,我有时候第给刚出城两月已经满气的部队加米。同盟说我毛病,其实这个米不是给这个部队吃。而是给紧接着出来的下支部队半路补士气用。不了解这层意思的当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控制自己部队的士气是成为高手的另一个标志,弓兵如果时间允许,尽量第三月出城,下次加米刚好吃完,刀枪如果是偷人,更得控制自己士气。都满气就少砍一刀。和盟友下城的时候,出兵数也得提前估计好,如果知道对方三火围城。那先计划好谁准备去踩阵的,兵带上4300。如果是三八卦围城。要去踩阵的武将兵别超过5000,特别是好将。踩不死就帮别人当城墙了。

———————————————————————————————

希望看了以上转帖的朋友,觉得有益将帖子继续顶起,也不枉费帖子原主人的一番辛劳.

希望看了以上转帖的朋友,觉得有益将帖子继续顶起,也不枉费帖子原主人的一番辛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04-26 14:24: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很经典.但是写的太多,不好一一回复...但是有一点和我打法不太一样,就是前期压制.我的理解就是知兵者,慎用兵.尽量把敌人吸引到自己的主场来打.而不要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去攻击敌人.在自己的主城的防守优势是不言而寓的,历史上很多著名战役都与主兵和客兵有关.毕竟去进攻要使用侦察加米等指令.敌前加米的危险系数大家也都知道.而防守方就等于比你多了两个指令了.看法不同吧.我有两个账号累计90多万战功了.都是打的没刷过.至今用益洲.在都不带宝的情况下很少失利,主要是以防守见长.初期如果好君主临近是垃圾君主的就出弓强下.如果我是大曹对方司马我也会防守的...

还补充一点.至今也不去高区作战.因为没好宝.只用商店马和政,去了害盟友.个人观点是.有好宝未必水平就高,但是可以要求其他盟友来配合.没好宝的水平再高也不被认可.

策四的味道慢慢的变了.但是符合潮流.因为现代社会也都在发展军事.都在研究原子弹啊.常规兵种的作用越来越小了.核威胁才是最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04-26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04-27 00:11:00 | 只看该作者
我好奇好高的战功可以一季度从南安跑到巴郡.... = =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8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主帖原名高手讨论帖,好像是1月几号发表的,9楼的问题,在原帖里也有问到,属于原帖主人记错,我是照样原搬。原帖主人对一些问题的回复也比较有意思,我顺便一起复制过来吧。

------------------------------------------------------------------------------------------
回复:我三星低手,谨慎回帖的指示应该不包括提问请教吧?你迁都三次以后,出的“精兵”士气怎么样啊?如果没有两个好鼓舞应该“精”不了吧(如果出的是王允之类,根本不够30士气,一次鼓舞也做不到了呢)?你迁就用了三指令,还要录刀兵、录鼓舞将等等,他们指令比你富裕,为什么到最后还只是些“因一路打城,都成了干兵疲兵”而“被我魏兴出的两对精兵(你的将是带多少兵的将?早期出的打城将是谁?又带走了多少兵?)轻易打了回去”的早期兵呢?

第一季度什么都不干 录了一指乱了个鼓舞将,然后分宝出羊风枪.开始打城.高区都玩御林军,1w铁枪,另外我也不用征兵,羊风枪带兵很少,路上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放阵费了2指,后到了赶宁和张飞两枪,我到卫星的时候从新分宝出满训兵并鼓舞将.孙坚出来兵不满训 我是满训,兵也比他多.至于士气,因为一般都是属性全满,迁一次主只用掉15声望.其他的就不浪费时间了.

之所以举出这两个例子,其实还是一个大局关的问题.很多5星6星朋友都有过一灭四一灭三的辉煌战绩.但后面想想,这样的战局和自己君主,运气实在有很大关系,反倒不值一提.高手的高是从一些很平庸很不现眼的地方体现出来的.如果满足于一两个以少打多的战局,那就不是高手.高手控制局面的目的在于多打少而不是少打多,在于把握时机以最快,最安全,最简单的手段让敌人灰心丧气.我想大多数朋友在高区都遇到过一中情况.开局刚没多久.因为对方布置合理.陷入处处被动,然后自暴自弃的现象.这就是高手的手段.
------------------------------------------------------------------------------------------回复

南安出枪兵,1季打到巴郡,中间有江洋、合江两城,我想知道lz是怎么打过去的?带的什么宝?就算你1月下江洋,2月下合江,3月也不可能下巴郡吧?

 对不起,确实是我弄错了.应该是在将养迁都到吧军.一月下合江二月移动三月下吧君.谢谢指正.对下面那几个城市排列经常弄错,一笑.

关于战例1,没有说明各兵种,不妄加评论,你的江洋同盟行进路线也没有说明,所以对你的迁都行为也不做评论

 对于这个,说实话,我也记不老清楚了.江样是一刀,他的实际路线是下成都方向然后向上.中局我先到成仓下了一家,然后江洋(或许是南安)盟友上来4v2灭上面另两家.吧君敌人往成都方向打过去,然后投降.兵种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刀枪骑互克但别不绝对.更重要的是局势的把握.也许我不上去.上面两家也能灭上面三家敌人.但那不是我们所应当追求或苛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