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平气和论云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3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这首诗,相信喜欢演义更甚的朋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也许,在某些关黑的眼里,甚至会觉得恶心。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是,至少这首诗道出了很多事实。关羽的忠义名声,在大受追捧的明清以前,就已经传遍天下。罗贯中老先生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虽然论云长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鉴于吧里经久不息的黑关羽的风气,今天娶妻还是要老调重弹一回。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娶妻就不从头到尾在将云长的生平一一道来了,只想心平气和地解决两个大问题,存在于云长身上的一些困扰着许多朋友的两个大问题。 再次重申一下,娶妻我是心平气和地说事——心平气和。至于我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大家可以在看完全文以后自己褒贬。 第一个、关羽的万军斩颜良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大问题中存在着许多小问题,我再一一列举。 1 斩颜良究竟是关羽一人单挑千军万马,还是在两军混战中的行为? 2 是不是因为当时刘备在河北,颜良想要一并招降关羽,所以对关羽不加防备,所以关羽能顺利在河北军阵中长驱直入,或者干脆就是打着投降的旗号去的,借机来到颜良身边乘其不备,一枪刺杀? 我们先来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一人单挑千军万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都倾向于两军混战中的行为。对此,我们先来看看陈寿是如何描写这段场景的。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 除却开头两句背景交代,从“羽望见良麾盖”算起,对于关羽斩杀颜良,大家可以计算一下陈寿用了多少字来描述。我数了一下,如果算“羽望见良麾盖”和“遂解白马围”也是前因后果,我可以再次妥协,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所以我再退一步,只说在战场上的正面描写,“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我们再来拿陈寿对曹魏五子良将斩将的原文来对比: 先看张辽: “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在战场上的正面描写,但是云长斩杀颜良的正面描写里没有“单于”这些身份职位介绍的词眼,而且对颜良只简称“良”,也没说全名,为公平起见,所以实际上就是“斩顿”,加上“大破之”(我这么评判够公平了吧,如果有羽黑还认为我在偏袒云长,那我也实在无话可说了。) “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同上。既然是“山下安营”肯定是军队的集体行动,“尽虏其众”也是与大家一起干的。当然,你如果硬要算到张辽一个人头上也行, 再看乐进: “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为节省篇幅,其他的我就不举了。大家一对比就会发现,陈寿其实是个惜墨如金的人,凡是斩将他大多都用寥寥几个字就结束了。但是云长却享受了不一样的“待遇”,整部三国志里独一无二的“待遇”,用了足足20个字。这难道是陈寿对云长的格外偏爱? 由此可见,云长的斩将行动一定是不同凡响的,所以才值得陈寿大书特书。如果云长是在如张辽等人的混战中的表现,你们认为陈寿会花这么多的笔墨吗? 以上是在下的第一个理由。 当然,在很多朋友看来,一人单挑千军万马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其实,云长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要擒贼先擒王,单取颜良首级,不是以一个人去杀上万的敌人。如果陈寿说云长一个人杀光了颜良的一万军队,大家当然不用相信,我也不相信。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都没有人来发表一哈啊。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