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在世: 155年-220年3月15日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曹操也有过人的武艺。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未被时人所重,但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大为惊奇,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随之,桥玄又让曹操去拜访汉末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邵,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曹操渐知名于世。
(1)后期用人猜忌 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这样的用人方针,让他在人才方面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徐庶在魏国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出兵陇右,听说徐庶和石韬在魏国的官位,感叹到:“魏国的人才就特别多吗!为何这二人不见重用啊?”,诸葛亮的挚友们,刘备器重的徐庶,在魏国不得重用(虽然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曹营可以让如此人才闲置),可见魏的人才是很多的。曹操的提出的不拘品行、唯才是举是很有效果的。
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荀或 荀或(公元162—212年),字文若,东汉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本郡望族。祖父荀淑,父亲荀绲、叔父荀爽均担任过地方官,在当时颇有名望。荀或后来投奔曹操,为他用兵筹划,建功立业,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 荀或与曹操相处多年,私交甚深。曹操主动将女儿安阳公主嫁给荀或的长子荀恽,结为秦晋。荀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德高望重,被人们奉为楷模。钟繇视苟或为孔丘的弟子颜渊,常自叹弗如。司马懿也对荀或有很高的评价。公元212年,董昭等人建议将曹操进爵为国公,并加九锡,以表彰曹操的巍巍战功,这是朝廷中拥曹派的一次重要举动。所谓“九锡”,指的是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亦即大臣在车马、衣服、乐器、门户、庭阶、警卫、仪仗等方面所享有的特殊规格,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王莽在篡汉建立新朝之前,也曾先加九锡。董昭等人私下与荀或商量,试探荀或的态度。荀或身为汉朝重臣,自幼受封建正统观念的熏陶,自然要恪守封建道德,只想尽忠汉帝,而不想成为汉朝的贰臣。他也发现此时曹操已是野心勃勃,想取代汉朝。于是他劝曹操说:“曹将军兴义兵旨在匡扶汉朝,安定国家,应该秉忠贞之诚心,守退让之实意。”劝他不宜进爵国公,接受九锡之赐。
当时,拥曹派与拥汉派斗争已经公开,曹氏代汉称帝只是个时间问题。曹操得知荀或反对自己接受九锡,心里十分不快。他觉得荀或已成为自己专权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他要寻找机会除掉荀或。机会很快就来了。212年十月,曹操南征孙权,便上书朝廷,请求派荀或到谯县(今安徽毫州市)慰劳将士。于是荀或前往谯县犒赏三军,行饮飨之礼。随即,不等荀或劳军结束,返回许城,他又乘机让皇帝刘协把他留在军队中。荀或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郁而死,时年50岁。
曾经器重的崔琰和毛玠也因反对曹操进位魏王,不得善终。 崔琰初为袁绍谋事。袁绍败亡后,曹操辟他为官。琰刚正不阿,官做到尚书。后来反对曹操进位魏王而入狱。狱中大骂曹操欺君奸贼,被曹操下令杖杀于狱中。
毛玠为人严肃,敢于直谏,不徇私情,即使是曹丕的请求也不妥协。后来崔琰被迫自杀,毛玠不满,被人告发口出怨言,于是被收治审讯。桓阶、和洽进言营救,毛玠于是免于刑罚,只是被罢免了官职,后来死在家里。 后期的曹操对权利的欲望变强,一心想当魏王,甚至取代汉帝。反对他进王的人,就算是功臣,非死也罢官。
(2)大胜之后,有松懈心态 曹操是个伟大的军事家,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也有胜利的情况下,阴沟翻船的事情。 《资治通鉴》载:“春,正月,曹操讨张绣,军于水,绣举众降。操纳张济之妻,绣恨之;又以金与绣骁将胡车儿,绣闻而疑惧,袭击操军,杀操长子昂。操中流矢,败走,校尉典韦与绣力战,左右死伤略尽,韦被数十创。绣兵前搏之,韦双挟两人击杀之,目大骂而死。操收散兵,还住舞阴。绣率骑来追,操击破之,绣走还穰,复与刘表合。”这就是有名的“典韦死战救曹操”。 最后的结果:儿子与典韦战死。这可真是损兵折将。
兵不血刃收复整个荆州,曹操感觉心中的梦想——统一全中国触手可及,不顾士兵的远征的疲惫,不顾荆州刚占领的民心,不顾北方军队不善水战,不顾孙刘联盟形成,三国两大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悄悄开始。 一次可以是偶然,两次不得不说明曹操在大的胜利下,会有错误的判断。造成损兵折将,也失去了他统一的时机。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赤壁之战后,壮心有减 赤壁之战的曹操是什么形式呢? 第一,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侯不敢与之争锋,这个叫做政治上有优势。第二点,曹操夺得荆州威震四海,许多人闻风丧胆,曹操有心理上的优势。第三个,曹操夺得荆州势如破竹,军心振奋,以振奋兴盛之师战闻风丧胆之军,有气势上的优势。第四点,曹操人多势众,孙刘联军相对人数较少,曹操有军事上的优势。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优势,他才敢顺江东下来打刘备和孙权。那么为什么失败了呢?易中天先生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战略目标不明。就是到现在我们说了半天,连我们都没有弄清楚他到底是来打刘备的呢还是来打孙权的,所以以至于我现在怀疑恐怕他自个儿都不清楚,他当然主要是想打刘备,也起了一种心思顺便打孙权一下,胃口太大了,贪得无厌。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没有明确的战斗对象,怎能不败? 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发动一场错误的战争,赤壁失败后,对自己的急进进攻,产生自责,对孙刘联盟水军的无可奈何,头痛病的不可治愈,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在他一生的对手,刘皇叔,刘备还没能打败。他自称了魏王,汉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曹操当然不是袁术这样的伪皇帝。但也能看出,统一三国,称帝的任务他已经托付给他的后人。
曹操做为伟大的军事家,有那么好的机会,他并没有统一,但他的没统一,才能让三国产生,才让哪个时代更加精彩。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