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帖子,里面谈到失街亭与诸葛亮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在这里,简单的从侧面为诸葛亮同志辩护一下,欢迎反驳! 大家都知道在当时人材很宝贵,特别是蜀国,将不如魏,谋不如吴,能够有马谡这样的人材出现,自然是会得到重用的,当然,马谡在当时没有实战经验,这 一点诸葛亮不会不知道,但是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马谡既然聪明过人,熟知兵法,自然需要锻造培养,为蜀国后期养蓄人材,所以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可以看做 是一种培养投资,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其次,对于如此重要的地段派马谡去守,诸葛亮自己也并不放心,以诸葛亮的智慧来说,风险他自然看的很透彻,所以派了王平做为马谡的副将以期将风险降到最低,到这里诸葛亮起码有两点打算: 1, 锻炼马谡以储备人材
2,风险会有务求最低 写到这里,我们开始从侧面来观察: 1, 蜀国是否有比马谡更适合守街亭的人 2,如果街亭得以守住后果如何? 街亭是不亚于荆州的战略重地,魏国想尽任何办法也是要把它攻下来的,而在当时,魏延有反心,赵云年事已高,吴懿谋勇略逊等等,如果派这些人去,风险 是否就没有了?是否就一定能保住街亭不失?关羽如此骁勇又熟读兵书守荆州尚且不保,何况他人,所以说风险是一定存在,不见得换了马谡街亭就一定能住不失! 街亭如果一旦守住了,马谡必将积累作战经验,对蜀国来说又将多得一人材,诸葛亮又多一人来处理事情,皆大欢喜,如果是魏延,赵统等人,这些人对蜀国今后的发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锻炼这些人用途不大,蜀国没有足够的人材对于今后的发展有弊无利! 所以从侧面看来,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有他更深的意义,而不是简单是指责诸葛亮用人不当! 至于最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也是迫不得己,哭诉刘备对马谡评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等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树立军威,维护军纪罢了! PS:水镜先生曰:“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然庞统不听于上级领导命令而落凤坡损命,马谡同样如此,非决策拙,乃本人拙,非不知人,乃人心难测也,今尚如此,况古时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