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汉末人口我来说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05-26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0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计有10,736,000户,53,860,000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 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有11,000,000户,55,000,000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 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关羽219年死的,如果不冒进,将人口全部迁入蜀国,取长安西凉。应该还是可行的。
217年蜀地荆州人口之和应该不下400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05-26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树临风在2014/5/26 11:15:00的发言: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0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计有10,736,000户,53,860,000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 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有11,000,000户,55,000,000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 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关羽219年死的,如果不冒进,将人口全部迁入蜀国,取长安西凉。应该还是可行的。
217年蜀地荆州人口之和应该不下400万。

关羽是托大死的。。。。。。

他这一死,造成蜀的衰落。。。。。。

[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05-26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超级郁闷60次在2014/5/26 12:22: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树临风在2014/5/26 11:15:00的发言: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0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计有10,736,000户,53,860,000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 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有11,000,000户,55,000,000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 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关羽219年死的,如果不冒进,将人口全部迁入蜀国,取长安西凉。应该还是可行的。
217年蜀地荆州人口之和应该不下400万。

关羽是托大死的。。。。。。

他这一死,造成蜀的衰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在说的是人口数量,而非什么关羽。如果再汉中胜利后,刘备不让关羽进攻,治下人口应该比较充盈的。青龙说搞50万军队出来也是勉强合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05-26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树临风在2014/5/26 16:58: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超级郁闷60次在2014/5/26 12:22: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树临风在2014/5/26 11:15:00的发言: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0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估计有10,736,000户,53,860,000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5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 56,486,856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有11,000,000户,55,000,000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 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5.7%.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关羽219年死的,如果不冒进,将人口全部迁入蜀国,取长安西凉。应该还是可行的。
217年蜀地荆州人口之和应该不下400万。

关羽是托大死的。。。。。。

他这一死,造成蜀的衰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在说的是人口数量,而非什么关羽。如果再汉中胜利后,刘备不让关羽进攻,治下人口应该比较充盈的。青龙说搞50万军队出来也是勉强合理的。

嗯,是的,为什么三国末期有十室九空的说法,一来有些人避战乱隐居了,二来战乱损失太多的人口。我之前推出50万大军进攻长安,是肯定之前人口的基础来推算的,当然不是三国末期那个十室九空来算,一些保守派在论人口时候往往都喜欢以最后的三国末期那个十室九空来“高论”,其实确确不能体现一种创新的眼光。放弃荆州迁汉中,或许对刘备真的拿下长安凉州一带又必成的方案,而刘备拿下汉中后也第一封马超凉州侯,同时丢孙权荆州3郡,刘备的眼光大概也是如此。荆州放弃,不会影响刘备的实力,相反力量更凝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6 18:27: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05-26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在此再一次的抗辩一下青龙大神的策略是不可取的。我对历史没有研究,粗粗的提出几点
要知道刘备死之后诸葛亮忙的第一件大事是安抚南疆,七擒孟获
第二件才是出祁山攻魏
在攻魏的战争中曾多次提到大意失荆州的结果是兵粮进出艰难,所以荆州是用兵之地
刘备入川带去很多荆州士兵,虽然他们在川中从军,但家在荆州,关2在荆州就是家中有保障,从军意更坚。你也不希望你在中国当兵,你家在台湾吧
如果将军全部移入汉中,蜀之大定,还是要钱米来养的,不是游戏中等到秋就有米吃,哪有那么好的事。你如果将荆州让与孙权,孙家必大强,以仲谋之智久必成大气候。你想争天下,天下又岂不想吃掉你
不知我这样说大家怎么看



不要攻击,我不懂历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05-26 21:17: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真的有点专业的历史知识的人,应该会知道,中国历史上最触目惊心的人口减少就是在东汉时期一直到三国初,而人口的最低点应该就在蜀吴对决的夷陵之战前后,“大意失荆州”的219年时,正是中国人口最接近最低点的时候,此后,三国才开始了相对而言的比较和平的时期,人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缓慢回升的,用汉朝曾经有5000多万人口来支持所谓的刘备可以出50万大军的所谓研究,那是非常明显的对历史的无知。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三国鼎立之前,刘备到处流浪,非常弱小,后来有了地盘建蜀,一直到蜀灭,蜀国统治的人口可以认为一直不到100万的,这些是最基本的三国历史知识,连这些也不知道的,还竟然说自己对三国有研究,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展示自己的无知,那也只能说明这样的人的层次,无论是知识还是人品还是脸皮,都让人无语吧!《三国演义》里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蜀国有70万,吴国有10多万,但认为更真实一点的数字,却是蜀国只有区区8万,吴国10万,甚至《三国志》之《陆逊传》、《步骘传》等记载的东吴参战兵力只有五万,牵制兵力一万,小说的数字是严重注水”的,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搏命的大战,双方只能拿出了这么点兵马,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在此之后,三国的历史,进入了没有超大规模战争的相对的“和平期”,原因也就很简单了:人这么少,再自相残杀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当然,都是还有争议的,但唯一不应该争议的,就是蜀弱魏强吴居中,无论哪种历史文献的记载,都能无可怀疑地知道,220年三国鼎立之初,蜀国是绝对不可能有50万军队的,20万都不会有!要有无知的秀自己的愚蠢,偏偏要去证明,那你就继续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05-26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百度可以百度到很多文字和故事,但,如果百度的人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没有,最基本的智商也欠缺,那么,百度来的东西就会变成笑话出现在他发出来的无知的文字里,而他自己还以为那是对知识的炫耀可以获得崇拜。[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05-26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无知的什么虫,竟然口口声声三国末期才人最少,一点基本的三国历史知识也没有,还好意思反复上来秀极限,正是三国初期的220年左右,正是那条虫说刘备可以发兵50万的那个时间段,才是人口降到最低的时候。你真不懂,就不会哪怕稍微花几天去学习学习?别这样丢人现眼好不好?怎么三国策的玩家里,竟然这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的啊?都敢于这样公开去秀自己的无知却还以为有知识能露脸??[em14][em14][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05-26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恨铁不成钢在2014/5/26 21:40:00的发言:
那个无知的什么虫,竟然口口声声三国末期才人最少,一点基本的三国历史知识也没有,还好意思反复上来秀极限,正是三国初期的220年左右,正是那条虫说刘备可以发兵50万的那个时间段,才是人口降到最低的时候。你真不懂,就不会哪怕稍微花几天去学习学习?别这样丢人现眼好不好?怎么三国策的玩家里,竟然这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的啊?都敢于这样公开去秀自己的无知却还以为有知识能露脸??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哈哈,太监想当“专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05-26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荡山青龙在2014/5/26 21:47: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恨铁不成钢在2014/5/26 21:40:00的发言:
那个无知的什么虫,竟然口口声声三国末期才人最少,一点基本的三国历史知识也没有,还好意思反复上来秀极限,正是三国初期的220年左右,正是那条虫说刘备可以发兵50万的那个时间段,才是人口降到最低的时候。你真不懂,就不会哪怕稍微花几天去学习学习?别这样丢人现眼好不好?怎么三国策的玩家里,竟然这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的啊?都敢于这样公开去秀自己的无知却还以为有知识能露脸??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哈哈,太监想当“专家”了。

太监早就是外卦专家了,那可是你崇拜的华大傻所崇拜的有经济实力的偶像哦,你不怕你的偶像伤心?我就奇怪了,你在这样秀出了你的极限展示出了你的“强大”的智商和“素质”以后,你不感觉难为情的?呵呵

[em07][em07][e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