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谈汉字的读音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08-07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古诗词的读音问题,学术界或者教育界早就有了很多的讨论,对xie还是xia等等此类字的读法,早就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是否对错了,一些装逼文人的咬文嚼字,都基本已被否定和忽略的了,统编的教材都明确要以现代字典为准,早就是嚼烂了的所谓读音争论,竟然被我们三国论坛的一个臭不可闻的成天满嘴喷粪的邋遢之极的半懂不懂的华大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拿来装点它的所谓有文化的脸面,可笑之极!再一次证明,没有文化偏偏要装文化的人,是多么的丑陋可笑!!

看看下面的资料吧,给没有文化偏偏要装文化的东施效颦的华大傻普及普及,当然,还是又一次对牛弹琴而已。

统编中学教材高一册《诵读的要领》知识短文中说:“一般说来,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至于一些异读字,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斜”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均为xie音,只有《辞海》中注音为xie,并注明“旧读xia”。这说是说,“斜”字的规范读音为xie,在日常生活及平时说话作文时,都不再保留“xia”的读音。作为语文教材,需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用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关于古诗读音的问题,很多资深教师都认为:应该用普通话(今音)读古诗词。语言学家苏培成教授的观点更为鲜明:“我们今天怎么去读古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普通话读。可是这样一来就变得不完全押韵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语言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后人无法左右,只得接受。”我国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曾在《诗经韵读》中指出:“我们并不要求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

郭锡良先生在他主编《古代汉语》中就明确指出:“譬如朗读杜牧《山行》,就有人主张把‘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读成‘霞’音,以求与后面的‘家、花’两韵脚谐和,这样其实比朱熹读《诗经》高明不了多少。”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按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08-07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早就是嚼烂了的所谓读音争论,竟然被我们三国论坛的一个臭不可闻的成天满嘴喷粪的邋遢之极的半懂不懂的华大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拿来装点它的所谓有文化的脸面,可笑之极![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08-07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版主 这种帖子为什么不删 没有关于三国策的呀
我发的没有关于山国策的 怎么给我删了 给我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08-07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要华大姐高潮的节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08-07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民国之前的很多字读音跟现代的中国简体字的读音不吻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08-07 21:28: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凌乱思绪在2014/8/7 20:10:00的发言:
版主 这种帖子为什么不删 没有关于三国策的呀
我发的没有关于山国策的 怎么给我删了 给我说法

关于读音的和三国策无关的帖子,首先是华大傻的那个,你怎么不到那里去感慨一下呢?

[em04][em04][em04][em04][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08-08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fei_hefei在2014/8/7 20:33:00的发言:

这是要华大姐高潮的节奏啊

QUOTE:
以下是引用8懂9问在2014/8/7 21:28: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凌乱思绪在2014/8/7 20:10:00的发言:
版主 这种帖子为什么不删 没有关于三国策的呀
我发的没有关于山国策的 怎么给我删了 给我说法

关于读音的和三国策无关的帖子,首先是华大傻的那个,你怎么不到那里去感慨一下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08-08 07:39: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anyangzi在2014/8/7 20:48:00的发言:
不过民国之前的很多字读音跟现代的中国简体字的读音不吻合

那是专业人士讨论的专业话题,很多一般的非语言专业的对此不很了解太正常了,可是个别粗俗嘴臭的浴室低级又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看到几个新闻报道,就东施效颦地拿来去讽刺这个讽刺那个,说他们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真没有文化啥的,这样为自己装点脸面,不伦不类地丢着丑,它还以为露脸了,哈哈哈哈哈哈。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