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奈何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8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凡英雄得志,总觉与天斗其乐无穷,一切尽在掌握,不把高高在上的“天”放在眼里。至如张温、秦宓之辈,亦敢无数借天为题一争口舌高低。奈何天道无常,常不与英雄方便,使无数意气风发之俊杰含恨而去,徒唤时不利兮奈若何。也令后人红泥火炉、煮酒谈笑之余空发感叹。
当诸葛孔明于扬子江边装神弄鬼召唤来制胜东风、烧毁曹操南下野心之时,可曾向上天说一声“谢了”?当上方谷上一声惊雷送来倾盆大雨、救走就要被烧熟的司马父子之日,他有没觉察到天意已不再关爱蜀汉?年青的诸葛亮看见庞统的将星欲坠时,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年老的诸葛丞相看见自己的将星暗淡时,有没有回想起当年的感受?当年听说关羽放了曹操时,笑说一句“天意”便罢,是不是心里还有一点算无遗策的得意?后来看见祈寿的油灯被魏延一脚踹灭,再苦涩的说“天意”,是不是已经发现:在这灯点亮之前,自己的生命早已燃尽了?如果诸葛的生命能再多二十年,延长到和司马同寿,最后的胜利者会有所改变吗?
年过七十的老司马,装装糊涂就解决了曹爽一帮有权无能之辈,天下自此渐渐改了司马旗号。曹氏宗族即使有一曹真、曹休之辈,想必司马到入土也未必能逞心中之志。可惜曹家才俊虽多,寿考之人太少,大风大浪见得最多的曹操已是很长寿的了,也只有六十余。而生活环境好了很多的后辈们却一个个比赛短命,曹操在地下很快就见到这多后辈,想必也郁闷之至吧。不过呢,司马懿虽然可以耗到曹家的对手们一个个自然死亡,自己家两个儿子虽然手段高强但比寿延还是比不过老爹。
还有那众多江东豪杰,除了天妒英才四个字,还能让人怎么评价呢?孙坚死在一场胜利之后;孙策死在一系列胜利之后;周瑜死在一场改变天下大势的大胜之后;鲁肃稳定了吴蜀关系,死了;吕蒙打了平生最漂亮的一仗,也死了;陆逊拯救了一次东吴,还是免不了郁闷的死了。最让人遗憾的的当然是孙策周瑜这一对江东双子星,如果上天再多给他们加起来二十年寿命,哪里还轮得到刘备、诸葛亮出来一争天下!可惜最没大志的孙权却活得最长久。
虽说那年月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普遍寿命都不长。上天这时候却显得公平得紧:随便在生死薄上勾几个人,带走。任你在人间富贵还是贫贱,豪杰还是草民,善人还是恶徒,上天说了算,上天最大嘛。纵然豪情盖世、心比天高,英雄奈何天!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09-18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大江东去,人终究是要老的

老是一种生命运行的正常现象,老了就得服老,不服老是不行的。 黄忠以为自己仍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功,能乘千里之马,偏要上阵,终于战死沙场了此一生。刘备,不把小小陆逊放在眼力,认为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会栽在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谁知恰恰就是这个年轻人,使他命丧白帝,在也不能活着回他的西蜀了。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但是蜀国命的转折点,也是他走向生命的终点。 一场无谓的战争,因为他的固执,变得不可避免。 一个低级的错误,因为他的自恃,让人贻笑大方。老了,他真的老了,只有脑筋僵化的老人,才有可能陷入愚不可拔的病态的偏执中,一叶障目,几无理智可言了。

一个人,缺乏最起码的灵活和应变的能力,就是老之将至的时候了。张飞也是这样,他的死固然是他的性格造成的悲剧,但是他的军阀主义,也非一朝一日之事。如果荆州不失,关羽不死,张飞也不至于暴虐过度,逼着属下造反。如果他还能象长坂坡时那样机智,象生擒严颜那样生龙活虎,用现代的话说,叫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那也未必会有杀帅的惨剧。刘备取得益州、汉中的时候,本来正是西蜀形式最好的时期,可是因为他们兄弟三人的思想老化,一错再错,大好形势,付诸东流,从此只能龟缩再川中之地苟安了。一支军队的失败,往往是起于思想的老化,僵化,偏执和保守,在这些综合起来的自败后,给了敌人以可乘之机,才会败于敌人。所谓堡垒先从内部攻破,陆逊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按兵不动,等待着刘备的帮忙。果然刘备他拱手帮陆逊带上了功勋章,就算说陆逊的功劳里有刘备的一半也不算言过其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曾经辉煌过的岁月,毕竟已经是昨天的事了。并非人人都是伏枥老骥,日薄西山,老之将至,还是应该及时地推出历史舞台,否则如桃园三兄弟般强撑着献丑,是要贻笑于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6-09-18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老则老矣

君不闻 最美不过夕阳红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09-18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寒光照铁衣在2006-9-18 11:10:00的发言:

呵呵

老则老矣

君不闻 最美不过夕阳红吗?

君不闻?那你闻了?什么味道?

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罗~马上就要轰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09-18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pwzhl在2006-9-18 9:30:00的发言:

老是一种生命运行的正常现象,老了就得服老,不服老是不行的。 黄忠以为自己仍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功,能乘千里之马,偏要上阵,终于战死沙场了此一生。刘备,不把小小陆逊放在眼力,认为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会栽在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谁知恰恰就是这个年轻人,使他命丧白帝,在也不能活着回他的西蜀了。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但是蜀国命的转折点,也是他走向生命的终点。 一场无谓的战争,因为他的固执,变得不可避免。 一个低级的错误,因为他的自恃,让人贻笑大方。老了,他真的老了,只有脑筋僵化的老人,才有可能陷入愚不可拔的病态的偏执中,一叶障目,几无理智可言了。

一个人,缺乏最起码的灵活和应变的能力,就是老之将至的时候了。张飞也是这样,他的死固然是他的性格造成的悲剧,但是他的军阀主义,也非一朝一日之事。如果荆州不失,关羽不死,张飞也不至于暴虐过度,逼着属下造反。如果他还能象长坂坡时那样机智,象生擒严颜那样生龙活虎,用现代的话说,叫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那也未必会有杀帅的惨剧。刘备取得益州、汉中的时候,本来正是西蜀形式最好的时期,可是因为他们兄弟三人的思想老化,一错再错,大好形势,付诸东流,从此只能龟缩再川中之地苟安了。一支军队的失败,往往是起于思想的老化,僵化,偏执和保守,在这些综合起来的自败后,给了敌人以可乘之机,才会败于敌人。所谓堡垒先从内部攻破,陆逊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按兵不动,等待着刘备的帮忙。果然刘备他拱手帮陆逊带上了功勋章,就算说陆逊的功劳里有刘备的一半也不算言过其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曾经辉煌过的岁月,毕竟已经是昨天的事了。并非人人都是伏枥老骥,日薄西山,老之将至,还是应该及时地推出历史舞台,否则如桃园三兄弟般强撑着献丑,是要贻笑于人的

这个对以后各大军团优劣态势变化有指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09-18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sairking在2006-9-18 13:08:00的发言:

君不闻?那你闻了?什么味道?

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罗~马上就要轰塌了

闻到酒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09-18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来,下班了,喝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09-19 09:14: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没有钱买酒了也

主要是斑竹不发工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09-19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你工资可以够你吃30顿了,怎么?这么快吃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09-19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

没有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