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统帅兵法四十二篇
汉末三国,社会动荡,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其中,北服小鱼隐世遁名,躬耕于英雄剑,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化。此书处处闪烁小鱼的领导艺术和理论光华,也是毕生所著。全书共四十二篇,分为上、中、下三卷。 中篇 第十五篇:只要到了作战的阵前,都不能吵闹喧哗,应当认真地听命令。指向前就前进,指向后就后退,指向右就向右。如果不听命令,而擅自前后左右乱动,就要开除。 第十六篇:人有忠心,就好比鱼有河水一样。鱼失去水就会死,人失去忠心就变得凶狂。所以,良将坚守忠心,就能树立远大志向,扬功名于天下。 第十七篇:良将参于治国,都是让别人来选拔自己而不是自我举荐;让军法来确定自己的功绩,而不是自己估量功绩。所以,有才能的人是不会埋没,也无法粉饰的。 第十八篇:训练有素的士兵,遇到无能的将帅,还有可能不失败;但未经训练组织的士兵,即使遇上有才能的将帅,也无法取胜。 第十九篇:建立在权势和名利之上的交情,是难以持久的,有修养的人之间彼此深交而心息相通时,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能够经历一年四季而不衰败,经历艰险日益牢固。 第二十篇:范蠡因远离富贵而高尚,虞卿因放弃丞相职位而立功,太伯因三次辞让而显示仁义,燕哙因离别国家而招致灾祸,尧、舜因禅让而成为圣王,汉哀帝因任用董贤而显得愚昧,周武王因推翻商朝被称为正义行动,王莽因夺取汉朝皇位而被成为篡权,齐恒公因为依靠管仲而成为霸主,秦二世因为任用赵高而亡国。这些都是同一宗旨在不同事情中的体现,聪明的人因此而兴旺发展,而愚昧的人却因此而招致耻辱和灾祸。 第二十一篇:要论运筹帷幄,我比老迪差远了!如果要让他擂战鼓,亲临阵前打仗,或者去鼓舞百姓的勇猛精神,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十二篇:治军之政就是指治理军队的事情。国家要靠军队自卫,君主要有大臣辅佐,军队这样的辅助力量如果强大,那么国家安定,军队这样的辅助力量如果弱小,那么国家就危险,关键在于所任用的将领。不为群众所拥戴的将领就不上国家的辅臣,就不是军队的台柱。治理国家以文治为政事,治理军队以武备为策略;治理国家不能不从外部考虑,治理军队不能不从内部着想。善于作战的将领不轻易发怒,善于胜利的将领临危不惧。因此,聪明的将领先胜券在握,而后寻求作战。军队往往把奇异计策做为谋略,用非常聪明的人做为主将,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疾如风雨,缓如江海,不动时像泰山一样稳如磐石。 第二十三篇:应广泛商议,就会知道其中的得和失;如果用假情试探敌方就知道其中的安违;如果多次盘算,细心合计,就知道其中的多寡;反复对比敌方的实力,就知道其中的生与死;深思熟虑,就会了解其中的苦与乐;周密计划,就会了解其中是否善于防备。因此,用兵要保全自己,进击死敌,避实击虚。 第二十四篇:剔除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保留和情和理的内容。绵绵不绝,千丝万缕,必定有乱结;因为细微,往往被忽略,从而不及时铲除,必定酿成妖孽。治本时不能忽视末,治理政治时不能失去治政之道,只有这样,万事都可以完成,功业可以保全。 第二十五篇:思虑之政就是思近虑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君子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思考是为了端正谋略,仔细考虑是思考事情大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的事情就不考虑事情的大计。大事因为艰难而兴起,小事因为容易而发生。因此,思考事情的好处,有利的一面,一定要考虑事情的害处,不利的一面;思考事情成功的一面,一定要考虑事情失败的一面。因而,九重之台,虽然很高必然损坏。向高处看不能忽视底处,瞻前不能忽视后面。所以,秦穆公征伐郑国,二子知道他的危害;吴王夫差接受越国奉献的美女,伍子胥知道将败坏国政;虞国接受晋国所献碧玉宝马,宫之奇知道他的危害;宋襄公操练军队,目夷知道他将必败。像这种聪明的人,反复斟酌,深思熟虑,可称为睿智了。沿着覆没的轨迹,重蹈覆辙,执迷不悟,后来的不断重演着历史的悲剧,怎么能来得及补救呢?秦国虽继承霸业,怎能赶得上尧舜的治国之道。危难产生与安逸,消亡产生于存在,祸乱产生于太平。君子看见微小能知道明显,发现开端就知道终结,这样祸乱就无从产生了,就是思虑之政。 第二十六篇:阴察之政就是比喻事物的不同类型,由此及彼而逐渐觉悟明白。思考问题应深远,考虑问题深远将安定无事,相反,不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就很危险。 第二十七篇:兵权关系到全军的命运和将帅的威势。作为将帅能够控制军队的权力,掌握用兵的关键,就可形成威势,从而操纵部下,就如猛虎添翼,自由遨游于四海之内,随心所欲,施展才能。作为将帅,如果失掉军权,调不动军队,那么他的威势也就随之丧失,就像鱼像龙一样,离开江湖,还想求得在江湖里自由遨游的势头,奔向波涛,戏游与浪尖,怎么可以得到呢! 第二十八篇:将材有九种。用道德引导教育,宣扬礼义统一行为,从而了解士兵的饥寒,察知他们的劳苦,这称为仁将。遇事不苟且幸免,不为私利折腰,即使战死也不愿遭受侮辱而贪生,这称为义将。地位高而不骄横,胜利而不引为资本,德才兼备并能体察部下,刚强不屈而能容忍别人,这称为礼将。变化多断,高深莫测,不断变动应对各种不同情况,转祸为福,转危为安,这称为智将。奋勇前进,优厚赏赐,临阵后退,严厉刑罚,赏赐及时、不拖延,刑罚不论贵贱,这称为信将。行动迅速,戎马倥偬,气盖千人,善于防守,驰骋疆场,擅长用剑用,这是步将。善于登高,不怕险阻,骑马射箭如飞,前进时先行,后退时殿后,这称为骑将。气势凌云,勇过三军,轻视强大的敌人,不喜小战,面对大敌,勇敢无比这是勇将。发现贤才,若自己赶不上他,就听从谏言,善于纳谏、宽和而能用强,勇敢而且多计,这称为大将。 |